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4年9月1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今日高考,说说最近家长们流行的普通学

毒范儿 毒舌女 2023-08-10

「点击上方 毒舌女可加关注」


作者:毒舌女




1

 

“我想让孩子逆天改命,孩子却让我认命,不接受能怎么样?她就这样。”


前段时间,北京大学丁教授吐槽“学渣”女儿的一段视频火爆全网。


这里我们就借这个话题好好聊下我们该以什么态度去面对孩子的一切。


丁教授,全名丁延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士,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获公共管理学硕士并留所工作, 2001年至2005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教育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学、农村义务教育。


丁延庆小时候被称“神童”,6岁就能背下整本新华字典,现任北大博导、副教授。他的夫人,也同样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


按理说,这样珠联璧合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所生出的孩子不是天才级别的神童,也该是口吐莲花,学霸级别的“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却是事与愿违。丁教授的女儿是完全避开了他们夫妻的学霸基因,在学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就是天道,没办法,你必须接受。” 这是经历了从痛心疾首,到怀疑人生,再到心如止水的转变过程,其中糅杂了多少不甘、无奈、心酸,以及到最后不得不释放的决心。


做父母的必须接受孩子的普通。谁不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理想是丰富的,现实是骨感的。没有哪位父母在孩子一出生就能以自身的条件来断定孩子优秀与否。


所谓“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父母双方都优秀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有出息,父母双方自身条件都很一般,也不能说明孩子就注定没有出息。


欣慰地接受孩子比自己优秀,同样也要勇敢地接受孩子不如自己的现实。


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一生育有五子,他这五个孩子别说超过陶渊明成就,甚至能接近陶渊明成就的也是一个没有 ,不是懒散好吃,就是不务学业,还有的是先天愚钝,学习那是极度困难。这我们向哪去说理呢?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中期文坛领袖,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李志敏评价其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他一生育有三子,虽然在文学上都有一定成就,可是没有一位超出父亲对后世的影响。这又能如何呢?


爱因斯坦是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然而他的孩子不是精神病就是夭折,最好的一个也是沦为路人角色。


所以说,这生孩子就像开盲盒,并不是父母优秀,家庭优秀,孩子就一定会优秀。不管是科学家、富二代、还是文化名人,他们的孩子绝大多数都难以超越甚至接近父辈的成就。




2


偶然的一次机会,打开豆瓣APP,发现有个“普通学”的群组,是某个用户在今年3月份组建的。群内简介写道:


“我们早已习惯了被教育如何努力追求成就,做个成功者。但却鲜有人告诉我们,在此之前,如何接纳自我,如何做一个珍贵快乐的普通人。”


同时在网易云音乐APP《平凡之路》下方,有着这样一条热评:“人生三个阶段,知道父母是普通人,知道自己是普通人,知道孩子是普通人。”


所以,随着“内卷”流行,以及“躺平”“佛系”“丧文化”的兴起,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话题、生活正在被“普通学”包围,继成功学之后,我们正在迎来“普通学”。


人类学家项飚在《内卷: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一文中提出,在比较成熟的社会里,人们会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找到安放自己的位置。“普通学”教人对抗的正是现下一种病态的竞位意识。


成功的道路千万条,对于一味地追求孩子在学习上称霸,把他们安放在适合他们的位置上,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教育家刘长铭曾说过:“中国家长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将来会是一个普通人,当今社会上很多现象说明,他们看重的不是孩子本身,而是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比别人好”。


李玫瑾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她对孩子的教育观是:宁愿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也一定要心理健康阳光。


她还认为,不应该用孩子的睡眠时间来换取好成绩,人一旦睡眠不好,心情就会变差。最大的成功,还是来自爱、尊重和陪伴。作为父母,不必焦虑。


而是最该把焦点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给孩子理解与尊重,帮助他走好自己

的路就足够。孩子成绩不好,从不代表就输了全部。换个角度去看,我们的“学渣”孩子,原来也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作为北大教授的丁延庆,在被问道“您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平庸的小孩吗?”丁教授肯定地声称,“完全接受,必须接受,认清楚这一点,对谁都好。”


在统计学上有个概念,叫“均值回归”。就是说,不管是身高还是智力,都不会一代一代地无限地高下去,最终都会向均值“回归”。


丁教授面对女儿“学渣”的实现,显然是认命了,并且认的是彻彻底底。这样的父母值得我们点赞,能够接受孩子平庸就是好的父母,尤其是作为不平庸的家长而言。


然而所谓的“认命”并不是就此放弃孩子不管不问,而是让孩子做自己,帮其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长处和爱好。我们父母在很多时候给与孩子的殷切希望,其实是希望孩子做一个我们父母想要的孩子。


无独有偶。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小强和丁教授“遥相呼应”,因为张小强教授也有一个同丁教授一样的“学渣”女儿,也曾经因为辅导孩子的学习,担心孩子的成绩而陷入教育焦虑。


但是最终,张小强教授同丁教授一样,选择放过孩子,也放过了自己,以更加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孩子的学习与成绩。


北京大学丁教授和重庆大学张小强教授对于“学渣”女儿的教育态度,为我们当下不少城市家庭的教育焦虑上了别开生面的一课。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残酷的真相,那就是孩子的天赋、智商、学习能力等等,真的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这一点上,根本没有绝对的遗传因素。这一点我们做父母的必须客观面对,勇于承认。


但还是那句话,承认并不等于放弃,孩子这种在智商、天赋、学习能力上的现实,恰恰告诉我们需要以一种更加理性、务实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教育。




3


“鸡娃”乃是近期一个网络热词,其意义就是给孩子打鸡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各种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


很多网友都反映,他们小时候正是被父母寄予了过高的期待,然后拼命“鸡娃”过,结果父母钱花了一大把,最后什么也没有学成,然后沦为普通人了事。


但正是成为了普通人之后,才让他们从压力、压抑中走出来,感觉到轻松,感觉到快乐。最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小时候被“鸡娃”过的人,誓言自己有了孩子,坚决不再以这种“鸡娃”的方式去对待他们的孩子。


前段时间大热的《小舍得》中,剧中一位女儿曾经大声控诉妈妈: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可是你却根本不想要普通的女儿,你就是想要一个学习好的女儿”。


这位女儿的控诉恰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于资质平凡普通的孩子,她们更需要的是家长的支持。


芸芸众生,禀赋各异。作为当代家长的我们,请不要让孩子在学霸这个内卷的赛道上疯狂的一路狂奔,最后,浪费了孩子的童年,也影响了孩子心身健康成长。


不要去过分逼迫孩子,适当的放松对孩子某些方面的教育,努力去发现孩子身上的其他闪光点,勇敢地接受孩子很可能其实只是一个普通人的现实。


前几年,一直呼吁要给孩子在学习上“减负”。可讽刺的是,学校对孩子的压力减小了,家长自己却不干了,说学校不留作业,不负责,于是自己就拼了命给孩子报各样的辅导班,把自己的一切希望都加在孩子身上,因为他们始终坚信“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命题。


我们能说这是家长的错吗?不能,因为他们是爱孩子,自己宁可吃尽各种苦难,也不愿意让孩子因为自己在学习上有所吃亏。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只能说是社会使然。社会被“内卷”了。


很多家长都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句害了。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为了不给孩子留遗憾,也为了自己的面子,于是跟风似的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报各样的补习班。若是你不报,想被社会“内卷”,那就很不好意思,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落后,所最后跟社会所谓的脱节。


可是我们忽略了一点,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读书的料,“鸡娃”式的猛攻猛打也并不能让所有的孩子成才。


不可否认,读书的的确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是成功的人生并非千篇一律,是各有其法,并且孩子既然来到世上,就注定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一生所追求的意义各不相同。


如果孩子们能够脚踏实地,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作为家长的我们就该给予赞许和支持。


北京大学丁教授和重庆大学张小强教授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心得,是值得天下为人父母者,尤其是那些还在拼命“鸡娃”自己孩子的家长反思的。


前段时间,北京大学数学大神韦东奕手提馒头、矿泉水接受采访的视频火遍全网,他那种朴实甚至有点邋遢的形象引来了不少网友的嘲笑。


而丁教授针对韦东奕做出的那个七字评价让我陷入深思。


‘刚毅木讷近乎仁’这句话的下一句便是‘巧言令色,鲜矣仁’。


当我们刚看到一个表情刚毅木讷这样的一个人时,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可能更接近一个好人。见到一个能说会道,巧言令色的一个人时,这样的人是好人的概率就会小得多。


紧接着,丁教授又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我在生活当中就观察到,有很多父母和家长就是有问题,他们为孩子刚毅木讷而苦恼,竟然希望把孩子培养打造成一个花言巧语、巧言令色的一个人。”


这便又是一个对孩子的教育有所偏离的问题。对于孩子的成长,学业固然重要,但是人品同等重要。


丁教授这里所引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乎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并非说孩子刚毅木讷就一定是好事,花言巧语、巧言令色就一定是小人、坏事。而是要掌握一个分寸。


所谓 “巧言令色”,只看他初衷如何?若不是从“仁”出发,而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就是一个虚伪的“能言善辩”,是不可取的。


但是,若是正常的能言善辩,说出的话没有任何讨巧危害之一,是从“仁”出发,单纯的让对方舒服、高兴,那何罪之有呢?


所以,过分的巧言令色,就是投机取巧,进而趋向圆滑世故,这时,仁义之心自然也就少了。


这样的家长现实生活中确实挺不少见。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善言辞,少言寡语,就一脸苦闷;而当看到自己的孩子能言善道,巧舌如簧时就喜上眉梢。


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上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对社会的责任。


我们期望于孩子将来功成名就,优于他人,同时也要帮助孩子建立端正的人生态度,更要勇敢去接受孩子们最终的普通。


· end ·


欢迎大家评论,咱们一起交流,谢谢您们的分享与点赞,这都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这个是毒毒的小红书,分享我的一些日常生活,以及好吃的好玩的,欢迎大家关注!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北大韦神究竟有多厉害

凤凰女找北京男反被坑

揭秘短视频真相

内卷不辜躺平何罪

为什么不赞成凤凰男拱城里白菜

离婚后那些细节看出人品

一句话让男人爱你也能讨厌你

最狠的感情是什么

男人择偶有多势利

干货系列:越露骨越成功

悼念袁老

报复社会行为

90后离婚一般不要孩子,这是一种进步?

男人眼中的高端极品绿茶

熟女情欲心经:随心所欲去爱

十大识人术教你识别渣人

在中国社会混的起来最重要的是什么

女人结婚三十年被丈夫打碎头骨

取消彩礼和陪嫁风俗关系会怎样

被老公推下选下的孕妇发声了

在婚姻和性里女人就是戴罪之身



毒舌女,毒舌女,江湖最敢说真话的女人,用最犀利的文笔写热点,用最独到的思想观世间。公众号:毒舌女(商务合作联系请加个人微信号:47058270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