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欢迎全球记者!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今起试运行

成都发布 2023-07-26

7月13日,东安湖畔
与开幕式场馆
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隔湖相望的
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
正式开始试运行

↑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

7月25日
主媒体中心将进入24小时全天候运行
在会前及整个成都大运会期间
这里将持续运行30天
成为运行时间最长的非竞赛场馆
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
将在这里集中开展
成都大运会采访报道工作
向世界讲述精彩的“大运故事”

↑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


主媒体中心有哪些特色功能?
全球记者在这里怎样工作?
记者进行了探访
👇

便捷

媒体工作间可看所有实时赛况

“成都大运会期间,这块大屏将分屏显示,各个赛场实时赛况都能看到。”走进媒体工作间,主媒体中心摄影工作间主管彭瑞指着一块LED大屏告诉记者。


↑媒体工作间


媒体工作间共有两块大屏和多台电视机进行比赛直播,设有196个文字记者工位和144个摄影记者工位,每个工位上,都有多音频通道面板。记者通过连接工位上的音频,可根据自身需求听取选定“分画面”的音频信息。彭瑞举例说,比如有的记者关注篮球比赛,通过音频锁定篮球频道,就可实现“音画”同步。同时,媒体记者可以快速登录网上新闻中心,进行文字、图片、视频处理。“媒体工作间硬件设施对标北京冬奥会,媒体记者可在这里进行办公、竞赛信息查询、储物柜租用、资料打印等,还提供每日天气、赛程、新闻发布会等必要信息,方便媒体记者工作、出行。”


↑媒体包


服务还体现在为媒体记者配备的装备上。主媒体中心为每位媒体记者配备了媒体包,装有《媒体指南》、雨伞、帽子、笔记本、徽章、U盘、明信片等物品。记者现场穿上了一款摄影背心,前后左右共有11个大大小小的口袋,稍大的口袋专门做了加绒处理,“如果有摄影记者把镜头揣到口袋里,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主媒体中心媒体服务专员陈泽睿介绍说。


主媒体中心由主新闻中心(MPC)和国际广播中心(IBC)组合而成,其中1—3楼为主新闻中心,4—5楼为国际广播中心。主新闻中心主要包含媒体工作间、新闻发布厅、媒体采访间等区域。国际广播中心是成都大运会广播电视公用信号汇集、制作、分发的场所,向超过20家海外持权转播商及35家境内持权转播商提供转播服务,大运会开闭幕式及各比赛项目的电视公用信号也将从这里向全球分发。


在主新闻中心,还设置有医疗站、阅读角、成都大运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邮局、自助银行区等配套服务区。


↑成都大运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


精彩

每晚可近距离体验巴蜀非遗文化

主媒体中心场馆建筑外立面很特别,竹片形状的铝板幕墙尽显“竹简木牍”文化之美;内部合院空间、架空院落、天空阳台等场景设计,营造出典雅的东方意境。


在二楼平台的文化活动区,一把直径超过2米的泸州油纸伞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作为国家级非遗,泸州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年间,技艺传承至今,有“中国油纸伞的活化石”和“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等美誉。


眼前的这把泸州油纸伞还有“特殊使命”。“我们把它称为许愿伞。”主媒体中心文化活动专员钟红均介绍,各国媒体记者可在“许愿卡”上写下心愿,悬挂在油纸伞下。成都大运会闭幕后,“许愿伞”作为藏品,将被成都大运会博物馆收藏。


文化活动区以川西茶馆特色打造,其中非遗文化展示区有蜀锦蜀绣、瓷胎竹编等展示,文化互动区有糖画制作、中医药文化展示等。每天晚上,这里还将举行川剧变脸、四川竹琴、功夫茶等表演。


↑非遗文化展示


同样位于二楼的媒体餐厅,分为3个餐区,共350余个餐位,为全球媒体记者提供中餐、西餐等各类餐饮选择。其中,“川菜二十四味”菜品将“每天不重样、七天一循环”,别具巴蜀特色的美食,将让全球记者感受不一样的大运风味。


↑媒体餐厅


休闲互动区,是媒体记者工作之余的休闲好去处。VR骑行场景可以沉浸式体验天府绿道骑行的乐趣,VR跑步、VR划船、VR乒乓球等场景可让媒体记者在健身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在主媒体中心六楼的媒体酒吧,设有摄影摄像平台,记者在平台上向北远眺,开幕式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及火炬塔尽收眼底,这里将是媒体记者闲暇放松的另一处场所。


↑从六楼摄影摄像平台远眺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


简约

新闻发布厅座椅来自北京冬奥会

主媒体中心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湖岸南路100号,北邻东安湖,国际大体联新闻委员会办公室设立于此。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媒体记者的“大本营”、新闻信息的“总枢纽”,主媒体中心为媒体记者提供赛事报道所需的办公、语言、交通、餐饮、技术、商业配套等各类设施与服务。


遵照“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主媒体中心将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合二为一。“这在国际体育赛事中极为罕见。”上述负责人说,此举优化了“两中心”的布局,节约空间的同时,将极大减少赛时场馆的运行成本和能源消耗,“比如餐饮区、休闲互动区、文化活动区、综合商业区等区域,‘两中心’都是共用的,最大限度实现了设施服务和资源共享。”


新闻发布厅


在一楼的主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会场内的320把雪花椅全部来自“千里之外”。“这些座椅都是从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租赁过来的。”主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工作人员邓飞说,新闻发布厅分为熊猫厅和银杏厅,均配有同声传译间,提供语言同传服务,将举行每日例行新闻发布会、竞赛相关发布会、媒体吹风会等,和座椅一同租赁的还有两个新闻发布厅的铝合金灯光架。


赛时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是媒体工作的主阵地赛后这里又将如何利用?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总设计师刘艺揭秘

“大运之窗”到“漂浮书院”

这样转身

👇


刘艺告诉记者,秉承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在设计上兼顾了赛时、赛后的利用。整体上,在设计中找准主媒体中心与图书馆共同特性,找到空间的可变性、灵活性,在满足主媒体中心记者工作、餐食、采访等功能的同时;从远期考虑,通过对图书馆阅览区、沙龙区域等区域的合理布设,实现主媒体中心的完美转身。

↑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



✦  +

+

赛时

是远眺主场馆的“大运之窗”

“一个建筑需兼顾赛时、赛后的利用,这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挑战。”据刘艺介绍,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承担着赛时宣传的重要作用,赛后如何将它完美利用起来,他与团队人员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后,最终从成都市文化服务的角度考量,将此处在赛后定为了图书馆。


↑六楼露天平台


就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建筑本身而言,中部的巨柱筒体,往外伸出长达12米的大桁架出挑,搭配悬挂吊柱的结构体系,形成了主演播空间9米高,26米深的无柱空间,构成了媒体中心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外部形体,在建筑内部形成一个以东安湖公园为背景展现公园城市宜居环境的全景演播室。


“所以在设计上,主媒体中心的2楼设计为主演播厅,其立面采用通透的玻璃幕墙,透过玻璃,越过湖面可远眺成都大运会主场馆,这为演播室提供了极佳的视觉效果。”刘艺告诉记者,在2楼演播室,按照设计预想,可搭建一个眼睛造型演播区,这里便可称之为“大运之眼”,寓意时刻关注成都大运会;同时这里也可称之为“大运之窗”,寓意这里是展现成都大运会的主阵地。


✦  +

+

赛后

是浮在东安湖上的“漂浮书院”

据刘艺介绍,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的设计理念,由传统的书院文化作为出发点,以传统的合院空间作为载体,用现代建筑语言营造“东安书院”的东方意境。


院落以“东安书院”为视觉焦点,继承传统比例尺度的建筑体量与竖向格栅围合形成充满传统韵味的院落空间。这个“书院”将成为各项赛事活动的承载场地,同时也作为市民公共活动的城市客厅。


↑媒体工作间


“作为图书馆,未来1楼将作为图书馆的办公室、教室等功能性空间,2楼以上将成为阅览空间,其中全景演播室赛后将成为无柱开架阅览区。”刘艺表示,图书馆与媒体中心对于空间的需求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故此为赛时、赛后的空间转化中提供了更多便利。


除此之外,主媒体中心采用绿化延伸、“东安书院”及全景演播室这样的立体分层设计,从视觉上来看,仿佛一座漂浮在东安湖上的“漂浮书院”,带给人独特的闲适体验。


“不仅是‘漂浮书院’,整个建筑采用架空的方形建筑造型,在夜晚它更像一个发光的灯笼,呈现出白天、夜晚两种不同的视觉效果。”刘艺说,圆形的大运场馆与方形的图书馆,有方有圆,方圆之间各有天地,实现两馆的互相映衬。




推荐阅读>>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安排部署主题教育、防汛减灾等工作

○施小琳专题调研科技创新工作,要求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成都大运会期间如何保障市民交通出行?市交管局值守12345热线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 | 闫宇恒 戴佳佳
摄影记者 王勤
综合 | 川观新闻
成都发布编辑 | 语伞
扫码进群↓

点赞在看↓转发周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