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调研丨千亿科幻产业站上风口,成都如何领跑新赛道?
2010年,当怀揣着一腔科幻热情与梦想的90后少年孙悦踏上成都求学路时,压根没有想到,几年后能在成都创立中国大陆首个专注于幻想类IP衍生品的品牌 “赛凡科幻空间”,操盘科幻IP《流浪地球2》官方授权周边众筹、创造八天突破1亿的纪录……孙悦说,从科幻迷转变为科幻产业开拓者,是跟随中国科幻的发展而来,这离不开成都这片科幻基因与科技创新活力兼具的沃土。
随着“科幻热”持续升温,科幻已从大脑的奇思妙想中走出,站在产业化发展风口上。
《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中国科幻产业2022年总营收877.5亿元,科幻文学、科幻影视作品、科幻游戏、科幻主题乐园等业态不断拓展。而在成都,科幻以更多样的形式呈现,正逐步发展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MORE VFX、可可豆、“赛凡科幻空间”等一批行业企业加速落地,“科幻+教育”、“科幻+文旅”、“科幻+动漫、电竞、潮玩”等业态持续涌现。
千亿广阔市场,也让科幻产业成为全国多地布局的未来产业新赛道。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纷纷从人才、场景、产业生态等维度布局,推动“科幻”走向产业落地,科幻产业竞争态势日益激烈。
1
从科幻迷到科幻产业开拓者
他见证成都科幻产业链
不断丰富、拓展
提起科幻产业,就不能不提《三体》、《流浪地球》这两大顶流IP,在吸引一代代读者走进科幻大门的同时,围绕IP多元开发也展现出不可估量的市场。孙悦对此深有感触。
↑《流浪地球2》电影海报
今年1月,随着电影《流浪地球2》大热,“赛凡科幻空间”发起官方授权的模型周边众筹项目,产品一经上线便迎来了“疯抢”的局面。53万人参与的此次众筹,仅仅用时8天,众筹金额就突破了1亿元。相较于10万元的目标金额,完成率达121539%,不仅打破中国文娱类众筹纪录,也成为淘宝最快破亿的IP衍生品。
“这是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结果,因为从商业角度来看,我们的粉丝、业态等都还没有做到相对成熟的阶段,也没有相应的市场参考,唯一的参考只有我们自己。”提起年初这场科幻界的上亿爆单项目,孙悦最大的感触是,做中国本土化的科幻周边衍生品是有可能的,未来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
↑“赛凡科幻空间”《流浪地球2》IP衍生品
作为中国大陆地区首个专注于幻想类IP衍生品的品牌,“赛凡科幻空间”也是一支由“科幻迷”组成的年轻团队。孙悦从2010年来成都上大学起,就被这里的科幻氛围吸引。“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在尝试做科幻产业相关的内容,2014年正式成立了成都翌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6年落地了‘赛凡科幻空间’线下店,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转向科幻IP周边衍生产品。”孙悦说,整个创业发展过程是随着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他特别提到的几个时间节点,从初创《三体》联名产品让团队初尝甜头,到《流浪地球》系列周边衍生品众筹屡破纪录,让中国科幻IP热度延续到现实的同时,业态也在不断进阶。
从科幻迷转变为“嗅觉”敏锐的科幻产业开拓者,孙悦也见证了科幻产业链的不断丰富、拓展。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比如,2019年上映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让人们认识了来自成都的可可豆动画。先后推出网络动画短剧《十万个冷笑话》和同名系列电影的艾尔平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同样是来自成都、在国内享有高知名度的头部动漫制作机构。
↑网络动画短剧《十万个冷笑话》
曾参与《流浪地球2》视效制作的MORE VFX成都公司CEO刘颖则表示,选择成都的理由有很多,“MORE VFX更看中的是这里的发展潜力”。刘颖透露,目前公司正在制作刘慈欣小说《球状闪电》改编剧集的视效工作,下一步还计划在成都高新区建设视效研发基地。
有了扎实的基础,成都对科幻产业新业态、新空间的拓展正在加速。
↑MORE VFX成都公司
孙悦创立的“未来科幻大师奖”,就聚焦发掘与培育科幻新人创作者、孵化优秀科幻IP,至今已举办10届。“在本次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赛凡科幻空间就打造了一个‘世界科幻大会科幻文创商店’,‘未来科幻大师奖’创作论坛也将在大会期间开展。”孙悦说,希望有创意有想象力的“成都造”科幻周边、衍生品能被全球的科幻爱好者们所看到,更多的科幻IP能被发掘,更多的创意和想法能从想象成为现实。
2
多地抢占千亿市场风口
成都领跑有何实力?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充满未来感的“科幻初体验”大多在荧幕和小说上完成,实际上,成熟的科幻产业链远超于此,科幻游戏、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等领域已陆续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态势。
科幻产业的市场有多大?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877.5亿元。未来3年,科幻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超过千亿级,科幻行业从业者数量也会迎来逐步增长。
当科幻照进现实,如何抓住千亿市场风口?科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今年确立的重点研究领域,今年先后前往中国科普研究所调研,并与四川大学等专家学者座谈,一个很明显的发现是——近年来,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纷纷布局科幻未来赛道,科幻产业竞争态势日益激烈。比如,上海成立国内第一个区级科幻协会浦东新区科幻协会;深圳支持成立国内第一个科幻公益基金,设立科研中心开展科幻研究;南京创办全国第一个科幻电影节,打造科幻生态谷等。
梳理科幻产业发展的脉络,成都依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开幕式
“作为中国第一个、亚洲第二个成功申办世界科幻大会的城市,成都科幻氛围最为浓厚、科幻活动最为活跃,对科幻产业布局较早,有实践、有探索,在全国乃至全球科幻产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戴兰若介绍,聚焦科幻的文化、科技两方面属性,抛开众所周知的《科幻世界》,拥有全国首屈一指的丰富作者资源和版权内容资源之外,成都在版权交易、渠道分发、营销推广、内容出版等产业链环节聚集多家知名企业机构;同时,伴随IP转化延伸,在影视游戏领域拍摄生产、后期制作、出品发行等关键环节也建立起一定的竞争优势。
↑《科幻世界》2023年正刊
而从科技侧看,成都拥有富集的科技创新资源与较强的位势优势,聚焦科幻产业发展相关技术核心领域,成都现已获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2022年,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616亿元,位列全国第7,增速居全国首位,综合实力居全国第6。
事实上,围绕科幻产业发展,成都早在2010年就完成全国首个科幻产业发展研究课题,提出“中国科幻城”建设规划;2017年发布《成都科幻宣言》,出台一系列推动科幻产业发展、打造“科幻之都”的具体政策;《2019中国城市科幻指数报告》中,成都总得分位列第一,荣获“中国最科幻城市”。
↑新川人工智能(Al)创新中心
把科幻场景带进现实,离不开高精尖技术的加持。当科幻产业驶入快车道,成都发展的后劲十足——
成都拥有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幻人才和活跃的市场主体,10所在蓉高校成立了科幻协会,注册人数超2000人;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四川省科幻学会、成都市科幻协会等重要组织机构和赛凡科创空间、八光分文化、海星创造等专业市场主体云集,是成都发展科幻产业的主力军;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已聚集华为、京东方、极米科技、完美世界、峨影集团等科幻关联企业1000余家,并正在“抢占”量子科技、6G通信、合成生物、超级高铁、扩展现实(XR)、脑科学应用等未来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也为科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将成为成都未来科幻产业的核心增长点。
3
让“成都造”科幻IP更出圈
需要怎样的落地转化载体平台?
在科幻产业链条中,科幻文学搭好“无限想象的舞台”,影视、游戏、玩具、周边等都成为科幻产业的动力和引擎,如何完善科幻产业的链条,也是当下人们关注的重点议题。
“从《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中能看到,科幻产业的规模数值比较可观,但从整个的产业构成来讲,也是处在上升和比较初级的阶段。”虽然屡破记录,感受到了科幻周边“爆单”的热烈,但孙悦也坦言,科幻周边有可观的发展,但整体产业还处于上升和初级阶段。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开幕式
面对广阔空间,要推动科幻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也是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调研团队在调研中的所感。戴兰若介绍,虽然成都科幻产业发展优势突出,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亟待优化提升。比如,产业整体谋划力度还待加强,全市的科幻资源还可进一步统筹、形成合力;比如,IP转化的市场化模式还处于发育阶段,IP流转的通畅性、高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再比如,科幻与科技、科普的协同耦合质效还可进一步激发,三者相辅相成的发展格局还有优化空间。
↑“成都造”游戏《匠木》被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
业内人士也坦言,目前成都专业科幻机构大多集中在产业链上游的出版领域,IP交易、开发和转化率较低,很多优秀原创作品的转化价值没能挖掘或被外地转化。以《科幻世界》杂志社为例,2021年新增版权作品超过200件,但本地转化率仅4%。
厚植策源能力,成都该如何打造科幻产业落地转化载体平台?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或许是一个有益的参考。事实上,北京科幻产业发展中也曾出现全产业链条全要素服务平台缺乏、科幻产业企业众多且相对分散等痛点,在围绕石景山区首钢园打造科幻产业集聚区后,吸引聚集科幻及科技相关领域企业160余家,初步形成“内容创作+IP转化+影视创投+影视拍摄+科技+体验”的科幻产业发展格局,正逐渐被业界誉为“科幻第一城”。
“要以建圈强链的思维提升IP运营能力,即围绕科幻IP生产、转化、运营全流程各环节,系统梳理当前资源基础,科学定位未来发展目标,深入谋划产业招引政策,加强资源要素对接和公共服务支撑,有力推动招大引强、育优培先,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壮大。”戴兰若认为,要强化IP转化动力,围绕IP转化运营环节着重关注核心专业人才的引育,同时以载体平台为抓手提升IP流通效率,鼓励依托现有文创产业孵化载体,聚焦科幻IP运营做强科幻内容创作孵化功能,支持加强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实现IP转化效率大幅提升。
↑2022年底,《三体》动画在B站上线
科幻产业落地转化载体平台,也是孙悦在采访中频频提及的一个词。在他看来,目前成都科幻产业企业众多且相对分散是一个正常现象,“以我们公司为例,就是占据了科幻产业最前端和一个最末端。”孙悦说,科幻产业的核心是优质的科幻内容或者说IP,科幻产业想要持续发展,就要拥有更多原创IP、更完善产业体系和更多政策支持。
4
在成都遇见未来
如何从科幻文化中心
迈向科幻产业中心?
科幻为科技和文化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城市的发展也因科幻产业增加了新动能。放眼未来,规模更大、结构更加完整的科幻产业链,将在成都逐步形成。
↑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主场馆
10月18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开幕。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活动,世界科幻大会首届产业发展峰会将于10月20日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科幻领域的500余名专家、作家、学者、行业从业者将围绕科幻产业发展、联动融合、未来趋势等话题,交流探讨世界科幻产业的发展。记者了解到,现场在发布科幻产业研究成果的同时,还将进行科幻产业项目的集中签约。其中,既有科幻电影、科幻乐园、科幻沉浸式体验等成熟业态,也有科幻情景剧浮华、科幻游戏、科幻+元宇宙等新业态,甚至布局了不少的科幻IP开发孵化项目、科幻基金等产业要素服务平台,这也侧面反映出成都科幻产业正呈现多元化业态态势。
↑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科幻主题展上,观众正在观看流浪地球电影服装
“一大批国内外的科幻人才、科幻机构、科幻企业向成都汇聚,成都科幻产业可以说是处于历史机遇期,前期积淀优势蓄势待发,又借由世界科幻大会的舞台站上了腾飞的风口,未来前景广阔。”戴兰若认为,成都应抢抓机遇,探索科幻产业发展的“中国模式”,打造中国科幻之都,推动成都由科幻文化中心向科幻产业中心转变。
“科幻是关于科技未来发展的幻想在现实世界的投影,成都应以更大的格局去思考、去谋划科幻产业。” 戴兰若从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
面向当下现实层面,成都要以IP流通为主线实现的科幻元素与传统文化产业融合的“科幻+”产业;
↑成都造“飞行汽车”AE200公务航空城际出行模拟场景
面向未来发展层面,探索未来科技发展方向、描绘未来城市发展图景,涵盖一切颠覆性技术前沿产业,比如元宇宙、脑机、空天科技等等;
↑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科幻主题展上,小朋友与科技装置互动
面向现实与未来的连接层面,通过科幻与科普、教育的融合,激发青少年想象力、创造力,把“投影”变为“现实”,这一类产业包含各类科幻科普场景的塑造运营、科幻教育等。
优化生态,以更健全、更高效的市场去发展科幻产业,是戴兰若特别提到的一点。她认为,要从科技与文化双向融合的属性出发,健全科幻产业落地发展的各类载体平台,建立适应科幻产业技术革新与成果产出的创新机制,完善推动科幻产业发展要素聚集的政策体系等,“成都应该继续先试先行,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幻中心城市。”
戴兰若进一步建议说,成都应当抓住世界科幻大会召开契机,积极链接国际国内科幻领域优质资源,在科幻产业发展领域先试先行、加快布局,充分发挥既有优势,率先构建起具有影响力的科幻品牌体系。
成都发布-红星新闻深度报道组记者|李彦琴摄影记者 | 王效部分图据成都发布资料图成都发布编辑 | 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