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台新政!支持两大产业发展,最高补贴3000万
1月18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成都市促进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发展专项政策》(以下简称“专项政策”),按照“卫星星座与城市基建一体融合、卫星产业和城市发展双向赋能”的思路,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形成应用示范、共建产业生态4个方面制定12条政策措施,真金白银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另外,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财政局、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涵盖促进人工智能算法发展、推动人工智能能级提升、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附则四个章节,共计十四条政策措施。
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贴
成都发布“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 产业政策12条”
专项政策提出,实施“蓉城星海”计划,聚焦高通量星地双向通信、低轨导航定位增强、同源多模遥感等方向,打造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空间基础设施,构建通导遥融合、高中低轨覆盖、空天地一体的城市卫星网络。对成功发射入轨投运的商业卫星,按卫星发射重量1万元/千克的标准,给予卫星拥有企业单颗不超过50万元、单户企业每年不超过500万元的卫星发射奖励。
专项政策提出,加快完善地面站网配套。鼓励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地面站网节点,对于单个站点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元的,按单个站点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200万元、单户企业每年不超过1000万元补贴。
专项政策提出,加快卫星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卫星赋能生产、生活、生态和城市治理,加快推动建设数据汇聚整合、星地协同应用的卫星数据中心。支持企业自建数据服务平台并对外服务,按照投资额的20%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
专项政策还聚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政策支持承接国家重大专项、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积极争取星网、北斗、高分等卫星及应用重点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搭建技术测试认证、真实性检验与仿真实验、空间环境建模、网络数据和信息安全评测等方向的公共服务平台和重大创新平台,激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对于实际投用并面向行业开放的中试平台,按设备购置费用的30%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贴,连续3年按平台年度服务性收入的30%累计给予最高500万元运行补贴。对新获批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给予综合支持;对新获批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
推进“卫星赋能城市”行动,打造“卫星+”应用示范。推动卫星服务“智慧蓉城”,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开放城市场景,优先使用卫星技术、优先采购卫星产品、优先利用卫星数据,在城市治理、城市安全、城市运行各领域先行先试,促进星城融合发展。推动卫星赋能千行百业,开展卫星互联网、卫星物联网应用探索,在精准农业、环境监测、应急管理、能源管理、信息通信、碳源碳汇、交通运输等领域打造“卫星+”创新应用示范项目。推动卫星赋能人民美好生活,鼓励卫星应用服务企业与智能手机、智能网联汽车、可穿戴设备、共享单车等大众消费企业联合创新,推动卫星产品和服务在大众消费领域的标准化配置和公共化服务。根据项目创新带动能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示范引领作用等指标,每年遴选不超过10个特色应用示范项目,给予单个项目、单户企业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卫星互联网作为未来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基础设施。2023年初成都将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链纳入全市建圈强链重点产业链,在完善顶层设计、争取国家战略、提升产业能级、打造示范场景、构建良好生态上持续发力,一年内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2023年1-11月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规模达154.5亿元,同比增长41.7%,实现从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到卫星运营及服务全产业链覆盖,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去年10月印发的《成都市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已经定下明确目标——在创新引领、产业能级、应用场景、产业生态4个方面细化形成14项具体任务,力争到2030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全面建成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标杆城市。
支持算法创新转化
给予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
《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
《政策措施》提出,促进人工智能算法发展。成都将支持算法工具源头创新、支持算法创新转化、支持算法首试首用、支持建设创新应用平台,上述四方面工作均有资金助力。
如何从源头上支持算法创新?《政策措施》规定,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研制人工智能开发框架,对经认定的“首版次”软件产品,按其研发支出、销售合同执行金额10%的比例,对研制企业、应用单位分别一次性给予最高250万元的资金补贴。
支持算法创新转化成为《政策措施》的一个侧重点。成都将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开展核心算法研发,研制全栈国产化的通用大模型,对取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含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项目成果或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并在蓉落地转化的,经评审择优,给予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
迈过算法痛点后,企业如何成长壮大?《政策措施》提出, 推动人工智能能级提升,将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企业集聚发展。
目前,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头部企业到中小微梯度发展格局。《政策措施》针对不同企业发展阶段也制定针对性的扶持举措,成都将对年度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5亿元、10亿元,且人工智能相关业务收入占比60%以上的人工智能企业,分别给予企业核心团队10万元、20万元、25万元一次性支持。
从产业领域看,成都本地上市企业中,人工智能企业占比较少。在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方面,成都将对拟在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港交所等境内外主要证券交易所首次上市的人工智能企业分阶段给予奖励。
其中,成都对首发上市的人工智能企业,按实际募资净额(扣除发行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奖励。对于获得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且人工智能相关业务收入占比60%以上的人工智能企业,按企业实际获得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在支持高端要素聚集方面,成都将支持企业自主或联合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建设高质量人工智能数据集,每年遴选数据集建设单位,纳入智慧蓉城应用场景实验室,共同开展重点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打造高质量公共数据集。
人才资源也不可或缺。《政策措施》提出,将实施人工智能领军智荟行动,成都将对在蓉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及特等奖的个人或团队,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
成都将支持重大展会落地,将对落地的国家级、国际性重要会议,按会议场地租赁费和会议代表住宿费的50%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补贴。
《政策措施》还鼓励行业进行标准研制。例如,对主导制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分别给予60万元、40万元、25万元的奖励,单个企业每年获得奖励累计不超过100万元。
推荐阅读>>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宋嘉问综合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成都发布编辑 | 大橘
点点在看,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