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为孩子制定学习方案(有经验家长系列分享)

2017-05-21 鱼妈 我家有个小学生

我们是来自7座城市的10名小学生家长

在此交流科学、实用的教育经验

欢迎加入我们

鱼妈:这篇文章,是我前几天就小学家长们关心的话题做的在线分享,今天在“我家有个小学生”发布出来,供更多家长们参考。这次讲座共有三个专题:1、考学的规划和低年级学习规划的安排;2、时间和精力的配比;3、暑假如何安排时间。我只是把所有的可选项都列出来了,然后主要的奥数和英语的给大家讲讲大概的思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家孩子的情况进行选择和配比。

文/鱼妈

一、考学的规划


现在家长普遍比较焦虑,看到人家孩子在学什么,就想着让自己家孩子学什么。但对于自己孩子学习这个课那个课有多少用,很多家长是很迷茫的。


做一件事情之前要知道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要考初中。如果相对普通小学,要想考进好初中,肯定是相对辛苦的。因为每个学校的要求可能不一样,你要想清楚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才能比较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比如我住在徐汇,我把徐汇所有的初中都了解一下,然后定一个目标。如果你想考全市1等的牛校,按照今年的形势,你可能要考虑拿足够多的证书。


现在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全市比较好的初中情况,把这些学校排一下,这些学校的每年招的人数加在一起的话,大概2000个左右。但是实际每年奥数能入围拿到证书只有1000多个小朋友。所以说现在这些学校除了奥数拿证的之外,其实还是有其他渠道的,比如每个学校的推优、大队长或者小五班。 有些小五班比较靠谱的,但还有一些小五班备受非议是相当不靠谱的。这个有可能是需要我们家长在三年级或者四年级以后慢慢关注。


如果我要考这些牛校的话,我手上要有证书可能是比较硬的敲门砖,没有证书也没有办法,当然我要考证书是最好的,那现在有点什么证书可以供选择,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数学篇

数学原来小机灵和中环是没有了,现在只剩下走美和52(就是原来的亚太)。


 52,某季主办,今年很牛逼,以前的52杯是按照奖项分的,比如一等二等三等,现在就直接列名单了,前四名某某某,前八名某某某,前16名某某某,前32名某某某,前100名某某某,前250名某某某,如果你进了前250名,你就有了顶尖的理科班的敲门砖。如果你考进了前1000名,那么牛校的平行班你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现阶段你有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家的小孩子是否适合奥数,其实大约从天赋来看有10%-15%的孩子是有资格奥的,但最后只剩下1-5%的孩子能拼出奥数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家庭的投入。其实有可能是时间没有足够的投入,因为毕竟还是有英文呀,语文呀,甚至还有素质课要分配时间;另外还要看小朋友刷题效率,刷到一定的程度,才有可能拿奖。


我们现在这个阶段如何判断一个小朋友是否可以奥?我首先要知道小朋友是否对这个东西是否有兴趣。如果有兴趣,可以先在奥数班跟着。然后机构每年4月会有都会有一个大型的选拔考。我们就把这个当成一个期中考试,检验一下自己家孩子的学习成果,要看看能不能考进金牌班、超常班或者其他的一些班,如果我能进这些班的话,说明我们小朋友有机会可以奥。


比如今年某季金牌班某思超常班包括其他一些机构的好班加起来大概1800人左右,扣除二奥和跨级的,加上没有参加考试的牛娃,算1800人左右,这些孩子在奥数方面拿奖的几率会高一点。如果孩子连高端班也没有考进,那以后要去拿奖可能相对比较困难。在高端班,同时保持在前20%的话,那12月份的杯赛比较有希望的。比如我们这次12月份的杯赛,如果套路题能够刷透的话,过初赛是没有问题,但到了决赛就会有问题。决赛中1/3套路题,1/3是难度题,1/3是跨级题。如果你想考杯赛的话,你要把套路题刷透,然后难度题要让小朋友自己有能力去思考。如果我学了跨年级的内容,我就可以进行高维度的打击,得奖的概率就很高。


你参加了高端班以后,你有参数可以知道你自己小朋友的程度在哪里。某季和某思比较好在于每节课都有一个堂测,堂测是全市排名的. 能很直观的看到,自己孩子大概在全市排名第几,总人数多少。 如果孩子吊尾的话,为了杯赛重点是把套路题刷刷透。如果孩子成绩很好,可以考虑跨级的思路学一些,扩展思路。


英文篇

说完了数学以后再说英文,英文有很多的证书。现在五年级这一届来说基口好像不是特别特别的有用,但这是一个非常重的砝码,但基口这个东西是违反人性的,里面有些东西对小学生来讲,学习比较困难,这个是对超牛的孩子来说的一个选项。 比较普遍的的证书有三笔四口,就相对于新概念二要学到过半的地方。新概念二从头到中间大概一年时间,新概念一是二年时间,如果学到100课左右的时间,你可以去考二笔三口。这是坊间流传,来自于高年级的论坛。


如果我要考很好的学校的,四五年级重点是数学上面,二三年级是把重点放在英文和语文上面。比如英语在四年级下一定要把三笔四口考出来了,因为到时候考不出来的话,到五年级就来不及了。来倒退一下时间,在四年级下你要学到新二的中间位置,三年级下的时间你要开始新二,一年级下的时间你要开始学习新概念。如果想考,同时走乐加乐的路线,乐加乐怎么和三笔四口挂钩需要自己去研究一下。


另外还有一个全能五星,分为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还有语法,口语是最后的。每次考试如果过了给你一个星星。这个考试不设统一合格线,只设通过率。如果你考到这批考生的前15%你就可以拿到一个星星。全能五星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是每年11月份有得考。


还有一个信息杯,是听力比赛。题目类型比如三天后我们要去哪里哪里,现在是星期几,那我们星期几去?还有男生女生一共几个人,男生几个人,请问女生是几个人。信息杯三年级、四星级和五年级考的题目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分数线不一样。三年级有可能60分,四年级有可能是80分,五年级有可能是90分。


语文篇

语文是博雅杯和沪港杯。博雅杯是古诗文杯,沪港杯是写作比赛。原来的中环杯是搞奥数的,现在搞语文了,今年是第一届,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如果是考学的话,这些证书四年级尽量多拿一些,因为很多杯赛放在2月份举行的,五年纪的话等他结果出来的话,有可能考学也结束了,所以四年级的证书对我们来说是最最重要的。


按照侠客岛的说法,如果你拿三张奥数三等奖再拿一张基口的,你就是全市200名左右。这是给大家一个概念,其实你不用一定要追求一等二等,如果你有一等二等,你就是奔着理科班去的。每个人的选择是不一样,如果你将来想走奥数路线,你就去理科班,如果你不想走奥数路线的,你可以把目标定位平行班。


关于公办学校特色班

每个学校招的特长生的不一样,有些是招机器人,有些是招画画特长,有些是射击队。父母一定要想好,我想去这个学校,考这个班级,那从小就要把这个精力花上去了。经济方面根据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来决定的,但是素质课入坑以后越到后面越是贵,素质课是没有底的。


二、时间问题


从一年级开始到五年级上半学期,其实就是四年多的时间,要做的事情很多,留给我们的时间是不多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课内和课外的平衡。我一直是认为课内是要抓抓牢的,因为考学是先看课内的成绩的,课内最好是能够拿到全优,但是将来拿到全优会越来越困难。因为现在把每一档拉得很开,比如字体怎么样,阅读怎么样,比如数字怎么样。课内要全优,还有奥证,还有英文的证书,你的简历就很漂亮,你就能去投那些牛校。


语文好不好看你积累,数学和英文好不好看课外,主要看学习习惯。数学和英文不好是习惯问题,语文不好是积累的问题。


大部分家长会说我时间不够,没有时间。周一至周四,每天四点放学,到晚上九点睡觉,中间扣除吃饭和洗澡的二个小时。周五是2点到9点,加上双休的时间,扣除吃饭和洗澡时间,用在学习的时间上面大致27个小时 /周。我算的是比较宽裕的。我们课内的时间每天功课要花1.5个小时,短的话0.5个小时,长的话比如看画说话平均一下每天1.5个小时。 到了高年级书面的作业上面了,再加上作文什么的时候,大概要2.5个小时/天。课内一个星期11个小时,高年纪18个小时,也就是说一二年级可以供你支配的课外的时间大概17至18个小时,高年级大概13至14个小时(因为你的效率高了,而且你的边边 43 35283 43 15287 0 0 2991 0 0:00:11 0:00:05 0:00:06 3103角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了)。


语数外等荤课不光是课上的时间,还要考虑路上的时间,还要花2倍的时间去巩固。比如我今天学了2个小时新概念,我花在新概念巩固的时间就要花到3至5个小时。比如奥数某个章节学习了3个小时,回家作业花了1小时,接下来还要花4至5个小时去吸收和巩固。


大家不要以为今天已经上过课了,做过作业了,就不需要吸收和巩固了,如果后面的时间不花上去,是没有用的。同时素质课比如钢琴课,围棋和毛笔,这些都是需要复习和巩固的,这些素质课每天需要30-60分钟。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和时间排一排,算一下,就很清楚那么些课可以上,那些没必要。当然低年级肯定要留一点休息和调整时间。你要给他慢慢的适应调整的过程。


当然也不可能只学语数外,这个小朋友要疯掉的,所以还是要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还有一些游泳呀,篮球呀,这些是不需要复习的,你完全可以把当成课外的时间,休息的时间。当然这些兴趣爱好是建立在小朋友喜欢的基础上面的,或者你要考哪个学校的特色专业。比如这个学校的特长是射击的或者画画的,那就去上这个兴趣班。在做这个事情之前你先要算算你的时间够不够,很多时候,不是经济上不够,是没有这个时间的。


同时,家长还要把每年你要参加的杯赛的时间排一下,你要提前想好我要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杯赛前预留1个月的时间做复习准备。注意不要满负荷运装,每年四月份是一个考试季,在这之前的一个月你是要空出来复习的。每年11月份是全能五星沪港杯,12月份52杯,要提前一个月把时间空出来。


接下来讲课内,语文好不好代表前期积累够不够。英文和数学好不好和学习习惯有关系。学校里面都学得比较基础,拉开差距的是课外的内容。学了课外,成绩不会差,但不代表你一定会好,成绩好的学习习惯肯定好。在数学里面学习习惯就是做题的规范,你是否注意每个细节,每道题读题时候的有没有圈关键字,是否看清楚问题,解题的步骤是什么,画图有没有画,全部做完以后答句有没有写,有没有反复的验算检查。英文的时候做题有没有漏字母,有时候应试的时候英文的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动词时态有没有错,’s有没有错,单词有没有拼错,问号有没有写呀,人名有没有大写。这都是很无聊的问题,但没有办法一定要做的。


语文方面

就是前期的积累,其实包括一、二年级字词。到了二年级开始就字词的辨析了。一年级的重点是拓词,把每一个字拓展至三、四个字。二年级的重点就是词语辩析。第二个部分是阅读理解发,低年级的阅读理解就是数数段落,数数字句就结束了。到了二年级以后就是心情活动,要了解这个人在这件事情的心理活动是怎么样,整篇文化的中心思路是什么样的?低年级的写作看图说话,到了三年级就是记述文。低年级的古诗,到了高年底就是古文,这个部分是慢慢累积上去的。


现在的教材是不太合理的,每个月要学10篇文章,平均每个星期要学3篇文章,每篇有10个字,每个字拓词4个,一个星期120个。学校抽前面的30个默写,后面的30至120字需要家长自己补充进去。因为低年级的字词积累的越多,对将来的作文和阅读理解都是有帮助的。


低年级字会写的不多,这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的给孩子练口头作文。最简单的是谁在哪里干什么?谁在哪里怎么样的干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哪里怎么样的干什么?一个星期练三、四次,这是最简单的套路路,这是需要父母引导的。比如这个人在卖羊肉,卖羊肉的怎么做的,他在干什么事情。那个人是卖水果,他是坐着还是挑着扁担,他卖的是什么水果,怎么样。问的问题一定要是开放型的,不要问他对或者错,一定要问他怎么样,要慢慢引导。


寒假的时候我让小朋友写周日记,他写不出来,都是报流水帐。然后我问他具体干什么,比如他说了他打了植物大战僵尸。然后我问他植物大战僵尸看了一些什么内容,他说那个谁和谁打架,我说打架的过程是怎么样,他说谁先仍了一个手榴弹过去什么的。然后我们重新开始写,今天我做了什么,这个里面我看到了什么,这个里面的人是怎么样的,这个里面的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这个里面可以穿插那些好词好句,其实这个不用上外面的辅导班,父母也可以引导的。还有一个就是课外阅读,但是课外阅读要简练到写作上面还是蛮难的,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去买好词好句好段,你每天让他抄个二三个词,他就记住了。


语文的字词拓展、科普类的读物拓展,还有古诗文的背诵。这些都是逃不掉的,现在不背到了高年级也是要做的。所以低年级乘孩子记忆力好,相对空的时候,把这种耗时间的项目多做掉一点,高年级可以全身心的搞其他内容。


低年级的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主要是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自己理书包,自己的书桌整理清楚。自己的铅笔卷一卷。上课的时候自己做笔记。自己要有自己的时间观点,自己安排自己的课外作业,就是要有自己的备忘录,把每个星期自己要做的功课自己列清楚。


关于备忘录

帮助孩子列一个周表格记录每样功课大概要花多少个小时。比如奥数作业花1个小时,背英文单词半个小时,语法卷子2个小时,上传语音半个小时,你可以选择,除了课内的作业,我需要今天做掉几样课外的,一、二、三、四、五旁边注备一下。做几个勾掉几样,比如只剩半个小时,就把半个小时能够做的事情挑出来。你一定要让她知道,她接下来要做什么。每做掉一样,勾掉一样,这样对小朋友是一个任务性的完成,这样比较清楚一点。这是一定要做的事情,有可能需要父母陪着,这是一个过程,大概要三个月甚至1年,一定要有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意识。让孩子有自己的时间观点,一定要把功课做完以后才能玩。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很多人翻船就是都在这里,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培养这个习惯,如果做完就可以出去玩,如果不做完功课就罚量。父母要从一开始的督促到监督到抽查,到达成终极目标: 孩子自己知道自己在什么程度,自己知道自己缺点什么,要补什么。


一、二年级就要把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好,最重要的是不要有依赖性。另外一点我个人反对上手做很难的题目,因为对小朋友来说这个阶段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刚开始是做很难的奥数题,上手小朋友就说妈妈我不会求你教他。到了后面他的依赖性就上升了,长此以往碰到难题就畏缩问父母,不是办法。同时题目难,他痛苦你也痛苦。一、二年级题目简单我们还可以辅导辅导,到了三、四年级他还要逆反跟你吵,题目也难了,更加学的痛苦。与其这样,低年级用一些难度合适的题目,让他愿意学,有成就感 。当然具体的难度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来定。


三、暑假如何安排时间


最后我们来讲暑假安排,语文课文的预习字词拓展;课外阅读, 古诗背诵,口头作文,游记等父母引导写作。另外:

数学

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奥数内容+ 计算。计算是每天都要做的,数学用公文数学,公文数学很枯燥,而且每一张进阶的难度是不一样的,这个东西是很麻烦,因为你没有办法估量他需要多少时间做这个。我们群里有分享出题器,题目数量和难度基本是一致的。每天反复滚,然后就可以监督考核了,比如我们家刚开始做1000以内的四则运算,75道题要花个15分钟,但是二个月每天每天做,二个月以后这个速度就变成6分+了。到达这个阶段以后,你把计算秘籍拿出来,会教你巧算的方法,可以学一学,事半功倍。


英文

单词,单词,单词,还是背单词。因为很多你去考五星也好,三笔四笔也好,语法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难度,可以做一些阅读理解,或者看一些原版书,比如低年级的ORT,或者高一点的章节书,再高一点的老鼠记者或者树屋呀。听力方面可以把新概念的或者SBS的磁带当背景音一直开呀,小朋友不一定会全部听进去,但对小朋友磨耳朵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补充,我只是把所有的可选项都列出来了,然后主要的奥数和英语的给大家讲讲大概的思路,请大家根据自己家孩子的情况进行选择和配比,没必要都要搞。


焦虑这个东西是自己给自己的,反正都要学,就无所谓焦不焦虑了,要做的反正都要做,要学的反正都要学,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有情绪没情绪都是一样的。

我把文中讲到的内容做了思维导图,因为手机观看不是很清晰,有需要的家长,可在后台发送“思维导图”四个字,获取到下载地址,通过地址可以将图片下载到电脑。


点击文末“写留言”,说出你的观点

与我们分享彼此的教育智慧吧~

鱼妈往期热文:

《我的幼升小鸡血史》   

《幼升小开学那些事》

《学校课程和学奥数的关系》

《三生三世三春梦》

《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经验分享》

《英语路线选择之我见》

《应试英语如何选择课外教材》

《SBS、新概念学习的注意事项》

《魔都小学鸡娃生存指南》

《奥数,一朵开在小升初荆棘路上的魔力纸花》

《魔都小五的清规戒律》


我们是10名小学生家长   来自7座城市

北京   香港  上海   伦敦   深圳   重庆  洛杉矶

在这里   交流科学、实用的教育经验



长按关注“我家有个小学生”家长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