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院校专业组解读:复合型多语拔尖人才组(专业组202/209)
专业介绍
英语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 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服务于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深化中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
二. 专业课程
本专业推行专业方向自选制、教授小班授课制、研究性教学制、本科生导师制和国际项目合作制;一、二年级着重夯实语言基本功,强化语言运用能力;三、四年级实施“英语+专业方向”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在夯实英语基本功的基础上,设置以下五个专业方向:
1.英语(英语文学与比较文学),开设主要课程:西方思想经典导读、美国幽默、莎士比亚戏剧等;
2.英语(语言科学与应用),开设主要课程:外语教学与测试、人脑与计算机、二语习得等;
3.英语(区域国别与跨文化),开设主要课程:跨文化交际、电影文化、广告文化等;
4.英语(翻译与国际传播),开设主要课程:同声传译、商务笔译、政治外交口译等;
5.英语(语言信息管理),开设主要课程:移动开发与应用、网站设计与管理、数据库原理和应用等。
同时,学院开设外语学科拔尖人才实验班项目:英语(语言学拔尖人才实验班),强化导师制、个性化、研究性、国际化特色,选拔和专门培养优秀本科生,为硕士和博士阶段输送杰出人才,形成拔尖人才培养体制。
三. 专业特色
八大传统赛事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英语专业紧密围绕学校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打造具有专业特色和影响力的精品活动。目前有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英语戏剧大赛、英语口译大赛、英语语音语调大赛、英语演讲大赛、英文笔译大赛、英语写作朗诵大赛、“微电影”大赛、创新大赛。具有覆盖面广、参与范围广、影响力大等特点,贯穿学生大学四年,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思想与学术交流的有效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实践。
国际交流合作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历史悠久,长期与国(境)外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密切的交流与互访。学院与国(境)外多所高校、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单项派出”“交换生”“本硕联合培养”等一系列国际化教学实践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与平台。
四. 就业升学去向
升学方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等。
就业方向: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华为、谷歌、教育行业、国企、外企、大型私企。
✦
•
✦
英语(师范)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娴熟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及教育技术,富有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能够胜任英语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的中学英语教师。
二. 专业课程
本专业专业课程体系由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构成。
专业课程包括英语语言技能类课程,如交际英语、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英语笔译、英语口译、高级英语等;文学文化类课程,如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国家文化等;语言学类课程,如语言学概论、词汇学、二语习得、语义语用学等;英语教学类课程,如英语教学法、三笔一话等;以及教育心理学类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等。课堂教学具有小班制,工作坊,以学生为中心等特色,师生关系融洽,教师们充分运用教育科技,实行创新互动教学。
本专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完成专业见习、18周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活动,具有一门第二外国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 专业特色
本专业的“英语 + 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顺应教育全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国际化特色鲜明,其“英语优、教育强”的培养方针彰显广外特色。
四. 就业升学去向
升学方向: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昆士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
就业方向:广州、深圳等各区中小学,以及珠三角其他地区中小学。
✦
•
✦
翻译
(国家级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按照国际化人才标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多元知识结构和国际传播能力的高水平、专业化、融合型翻译人才。
二. 专业课程
翻译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整合型英语课程群、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交替传译、文学翻译基础、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等。
翻译(国际组织创新班) 以高级翻译学院、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以及西方语言文化学院等单位为跨学科教学共同体,协作培养翻译与经济学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三. 专业特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是全国第一所建立了本—硕—博完整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单位,是亚太地区高素质、国际化、融通型翻译人才培养高地。成立高级翻译学院。学院是全国第一批成立的高级翻译学院之一。
国家级教学团队:学院拥有一支既具备口笔译实践经验又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博士生导师11人,专任教师中9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学院还聘有多名中外资深的翻译专家担任首席专家、客座教授或特聘导师。
高水平科研成果:学院设有广东对外传播翻译基地。翻译学研究中心是全国首家翻译学省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设有全国第一家翻译研究资料中心。学院教师承担了6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了82部专著和译著。
高显示度社会服务:师生积极服务社会,曾为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东盟博览会、雄安国际健康论坛、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等赛会提供翻译服务,为多国首脑政要及社会各界人士等担任译员。
在国家全面加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坚持“大学科、大交叉、大数据、大传播”综合发展理念,锐意改革创新,努力打造多元一体的高水平教学与研究平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团队,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翻译学院。
四. 就业升学去向
升学方向: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院、利兹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香港大学、爱丁堡大学等。
就业方向:外交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华为、腾讯、有道等。
✦
•
✦
商务英语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娴熟的英语交际能力、良好的文化素养、系统的商务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善于跨文化交流,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高素质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二. 专业课程
新生入学后,首先按商务英语学科大类打通培养,再按学校有关规定确定专业方向,学生有更大的选择自主性及更大的发展空间。本专业下设商务英语(数字贸易)、商务英语(数字金融)、商务英语(数字媒体管理)以及商务英语(国际经济法)四个方向。商务类专业课程按专业方向设置,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实施全英教学。每年本专业学生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通过率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除开设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写作、商务沟通、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英语口译、商务口译、英语笔译、商务笔译、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当代商业概论、国际商法等核心程以外,各专业方向还开设了用英语讲授的商务类课程和特色语言类课程,其中《基础会计(英)》《英语公众演讲》等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
三. 专业特色
30余年来,本专业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形成的“英语+商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国内商务英语领域的标杆,是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本科院校效仿的“广外模式”。专业以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并重的“双标建设”为目标,率先在商务专业课程中实行全英教学,实现英语教学和商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本土教育与境外教育的深度融合,课程体系国际化程度高,具有“复合培养、学科交叉、实践创新、国际认证”办学特色。
依托粤港湾大湾区优势,目前已与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广州市驭邦、广州市锦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组委会等多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
结合专业特点创办了系列学术品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的平台。如新生英语口语大赛、“商英之星”综合技能大赛、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涉外模拟庭审与口译大赛、博物馆双语讲解大赛等。
本专业不断拓展对外学术合作与交流,国际化办学优势和特色凸显。本科生可参与2+2联合培养、海外交换生与访学项目。
四. 就业升学去向
升学方向:暨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爱丁堡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杜伦大学、利兹大学等。
就业方向:宝洁公司、今日头条、奥马冰箱、欧莱雅、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汇丰银行、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等。
✦
•
✦
法语
(国贸双学士学位)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法语专业能力,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通晓行业规则,熟悉对象国基本国情,熟练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服务国家需求和战略,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对外经贸部门等涉外领域提供高端服务的高素质“法语+经贸”复合型人才。
二. 专业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基础法语,法语视听说,高级法语,法语口译,法国文学,法译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贸易,统计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结算等。
✦
•
✦
西班牙语
(国贸双学士学位)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和熟练的外语技能,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精神,宽厚的国际经济、商务、法律、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通晓国际规则,能从事国际商务、外交、外事、新闻、文化等领域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 专业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基础西班牙语、西班牙语视听说、高级西班牙语、“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西班牙语文学、西班牙和拉美社会与文化、西汉互译、西班牙语应用文、经贸西班牙语、经贸口译、经贸会话;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法、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统计学、会计学等。
✦
•
✦
德语
(国贸双学士学位)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德语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制度、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德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复合型人才。
二. 专业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基础德语、德语视听说、高级德语、经济德语、微观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贸易、统计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等。
✦
•
✦
俄语
(国贸双学士学位)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要求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经贸规则,适应我国外经贸高质量发展需求,能够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的高素质“俄语+经贸”复合型人才。
二. 专业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基础俄语,俄语视听说,高级俄语,“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法、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统计学、会计学、经贸口语(俄)、经贸文章选读(俄)、经贸应用文写作(俄)、经贸口笔译实践(俄)等。
✦
•
✦
意大利语
(国贸双学士学位)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和熟练的外语技能,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精神,宽厚的国际经济、商务、法律、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通晓国际规则,能从事国际商务、外交、外事、新闻、文化等领域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意大利语+经贸”复合型人才。
二. 专业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基础意大利语、意大利语视听说、高级意大利语、意汉互译、意大利文学、意大利文学史、意大利语写作、意大利语口译、意大利社会与文化、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法、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统计学、会计学等。
✦
•
✦
朝鲜语
(金融学双学士学位)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朝鲜(韩国)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了解(朝鲜和韩国)社会和文化等基本国情,具备良好的英语知识与英语交际能力,掌握一定水平的金融理论知识和金融实务能力,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外事、金融、经贸、文化、教育、科研、旅游、互联网、媒体、信息咨询等领域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从事翻译、教学、研究、金融、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国际化高级人才。
二. 专业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韩国语语音、基础韩国语、韩国语视听说、韩国语阅读、韩国语写作、韩国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朝韩概况;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金融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投资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学、公司金融、金融风险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结算、财富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以及金融思维与表达(韩)、金融文章选读(韩)、金融专题口译(韩)等跨专业课程等。
✦
•
✦
日语
(国贸双学士学位)
一. 培养目标
培养精通日语,通晓日本国情,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备较高人文素养和跨文化能力,同时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 专业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视听、日语口语、日语写作、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法、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统计学、会计学等。
✦
•
✦
教育学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各类学校的英语教师、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涉外工作人员等复合型人才。
二. 专业课程
本专业主要开设教育学(用英语或双语开设)和英语语言文学两类课程,核心课程包括教育学原理、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技术学、英语教学法、综合英语、英语语音语调、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语口译、英语笔译等。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完成英语、教育两大课程体系的系统学习,还要开展为期八周的专业实习。
三. 专业特色
本专业服务于广外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以“教育强、英语优”为培养理念,基础阶段强化具有教育(学)特色的英语教学,专业阶段突出教育(学)教学的英语特色,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及管理能力。同时,本专业鼓励学生在教育学专业的基础之上,积极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和“微专业”课程,拓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渠道,实施“英语+教育”的广外“双轮驱动”学科发展战略,助力广外新文科建设。
四. 就业升学去向
升学方向: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昆士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
就业方向:广州、深圳等各区中小学、珠三角其他地区中小学、教育局等教育管理部门等。
• 编辑 | 陈晓欣
• 初审 | 刘力行
• 复审 | 邓丽君 周汉新
• 终审 | 陈金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