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本书,带你揭开古老藏地的神秘面纱

2016-05-17 精读君 精读

↑↑↑点击上方精读,关注我,置顶我


【精读君曰】


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行走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想必大家对这首仓央嘉措的诗都耳熟能详,也有很多人因为仓央嘉措的诗而对藏区开始有一种向往。去藏区旅游也成了很多人必不可少的一个旅游路线,大家都希望能够领略藏族传统文化,感受藏地美丽风光。洁白的哈达,五彩的经幡,永不停歇的转经筒,藏地文化似乎总有一丝神秘的色彩,那片雪域也一直吸引着许多人。


精读君今天要介绍的这7本书,就是描写中国藏族地区人、事、物的书籍,带领大家感受悠久的藏族文化,了解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领略藏地的壮丽风光。以下推荐书籍根据豆瓣评分排序。



1《北方的空地》




豆瓣评分9.2    1071人评


作者简介:杨柳松,作家,旅行家,深度旅行倡导者,孤身探寻难以抵达的秘境,享受着人们无缘一见的自然与生活。曾多次成功孤身穿越众多无人区及艰险重重的偏僻峡谷和洞穴。曾著有10几本图书,而2009年由凤凰传媒集团出版的孤身57天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结,起点亦是终点》一书,广受好评和读者们的追捧,被誉为中国户外史上独一无二的峡谷探险纪实。


内容简介:人类首次以自力方式横穿大羌塘无人区,羌塘,地球上独有的超级荒原,当我们热衷谈论偏远的阿里和热闹非凡的可可西里时,对这片酷寒的高原依然陌生得不知所措。一个人,推着两百斤的自行车,历时77天,经历了一场我们无法想象的艰苦旅程。这是人类的又一个奇迹,工业文明并未完全束缚我们的血躯。


推荐理由藏语“羌塘”,意为北方的空地,狭义指藏北无人区,实则是所有北方未知的土地。包含藏北、可可西里、阿尔金、昆仑山无人区,这四个无人区连片在一起,构成了世界上独有的超级无人荒原。大羌塘,自由最后追逐之地。《北方的空地》相信,荒原彼端,云之落处,远方是永远到达不了的地方。




2《艽野尘梦》




豆瓣评分8.8   1325人评


作者简介:陈渠珍,人称“湘西王”,是亲历清朝、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时代的“振奇之杰”,与熊希龄、沈从文并称“凤凰三杰”。1906年参加湖南新军,后投靠清川边大臣赵尔丰,入藏平叛。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跋涉万里回到湘西。其后统一湘西,经营湘西数十年。期间,沈从文曾在其帐下担任文书,贺龙亦是其旧交。


内容简介:作者“追忆西藏青海经过事迹”、取《诗·小雅·小明》“我征租西,至于艽野”之意为书名,含有青藏高原风尘录的意思。这是民国时期“湘西王”陈渠珍写的一册笔记,记其于清朝覆亡前夕进出西藏的经过。


推荐理由藏学家任乃强评价这本书:“ 但觉其人奇,事奇,文奇,即奇且实,实而复娓娓动人,一切为康藏诸游记最。 ”




3《雪域求法记》




豆瓣评分8.5  1065人评


作者简介:邢肃芝,老年隐居于美国洛杉矶,他是第一个获得西藏三大寺拉然巴格西学位的汉人,蒋介石曾亲自任命其为国立拉萨小学的校长。老人精通汉藏佛教,是一位修道有成的高人,一生充满了神奇不凡的经历。


内容简介:本书是根据邢肃芝老人口述,再由历史学者杨念群和张健飞共同笔述完成的。书中描写了老人自一九三七年从他进入西藏开始,入藏沿途的所见所闻,以及在西藏十三年的求法和探险中所遭遇的各种人物,真实的复原当时佛教活动的历史面貌。


推荐理由:“读了本书,对西藏的密宗,藏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三四十年代的社会环境,有了些初步的了解。虽然现在的情形和几十年前的民国时代必有很大的变化,但历史总是有继承性的。本书还配有大量作者亲自拍摄的照片,图文并茂,确属这类图书中的上品。” ——当当读友同证




4《尘埃落定》




豆瓣评分8.4   26375人评


作者简介:阿来,一九五九年生于四川北部阿坝藏区。履历表上列为籍贯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即四个土司统辖之地。 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创作。出版过小说集《旧年的血迹》与诗集《梭磨河》。《尘埃落定》是其第一部长篇小说。


内容简介: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却有着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故事精彩曲折动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超然物外的审视目光,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


推荐理由:《尘埃落定》于98年获得茅盾文学奖这一殊荣。2003年,根据阿来小说《尘埃落定》改编的同名长篇电视剧也获得了第21届大众电视金鹰奖长篇电视剧奖。《尘埃落定》自出版以来,也一直受到评论界的关注,可以说,《尘埃落定》是一部兼具艺术性和通俗性,在艺术上和商业上都获得了成功的作品,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5《西藏一年》




豆瓣评分8.4   3135人评


作者简介:书云,作家,制片人。曾在英国从事电视制作,致力于让世界了解中国。导演的首部纪录片《半边天》讲述一家四代中国妇女的命运,获得瑞典“环球南北电视大奖”最佳纪录片奖。1997年,参与制作的《百年叱咤风云录》获得“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大奖。


内容简介:闲暇劳作、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八位真实人物的真实生活与身临其境的近距离描绘,让雪域的圣洁与美丽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真实的西藏在转经筒的无声旋转中,在飘荡于千年圣地的嘹亮歌声中缓缓打开……


推荐理由:“神秘”仍是这片雪域圣地的标签,多数人对西藏的认识仍停留于对“香格里拉”的奇妙幻想。作者满怀对高原的痴迷与眷念,多次亲身入藏,以深沉关切的心灵,将目光对准最为普通的民众,记录他们在春夏秋冬最朴素、最真实、最生动的生活,感人至深。



6《藏地牛皮书》




豆瓣评分8.1   1575人评


作者简介:一直,出生于1967年,在西宁度过童年、少年。十几年前一次只有300多元钱的新疆旅行使他成为一名坚持行走的旅行主义者。大学毕业经历过教师、小店主、小老板,1997年到北京建立个人工作室,开始自由职业生涯,以平面设计,摄影、文字为生。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为乐于独行天下的背包们设计的藏地旅行指引书。涉及的区域涵盖了青海、西藏、云南、四川和甘肃诸省和自治区,内容有高原殊圣之地与雪域美景、有作者经历过的徒步路线及鲜为人知的山村牧场,有丰厚的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作者用脚写出来的书,它形成在作者的旅行的路上,但它又区别一般意义上的旅游介绍书,因为它的设计理念始终体现了人文关怀,比如书脊上那两个很显眼的小孔,就是为防止书页脱落时而备用的装订孔,书里尽可能周详地介绍每一条旅行线路,有的线路地图是作者精心手绘的,作者甚至没有放过一碗面的价格。



7《甘南纪事》




豆瓣评分8.1   1018人评


作者简介:杨显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5年由兰州二中上山下乡赴甘肃省生产建设兵团安西县小宛农场。1971年入甘肃师范大学数学系读书。1975年在甘肃省农垦局酒泉农垦中学做教师。1981年调往河北省大清河盐场工作。1988年入天津作家协会专职写作至今。


内容简介:甘肃南部和北部的自然环境差异大,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作者近年4次踏进甘南,进行文学采风活动,收集了丰富的文学素材,终以书中的12个故事记录了在甘南藏区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当地悠久而灿烂的文化、牧民特有的生活形态,以及他们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身影。


推荐理由: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甘南藏区是如何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藏区,如何负载着文化转型的重负,经历时代的遽变。



无论是洁白的哈达,还是五彩的经幡,它们都承载着藏族地区的历史、文化与生活。很多人都向往藏地,但却不是人人都能亲自踏上这片土地。如果你想要对它有个深刻的了解,无论你去过与否,都可以看看这些书籍。


介绍完今天的书单,你对哪本书最感兴趣?后续精读君会参照你的投票结果优先选择解读的书籍。如果你知道更多关于描写藏区文化方面的好书,欢迎在评论处留言推荐;如果你看过上面的书,也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读后感。


你也许有必要收藏这些合集:

为什么你需要看书单?(附28个书单)

怎样快速拓展知识面?(附40本好书导读)

如何达到从学到用的5个阶段?(附145篇微课)

樊胜美教你,如何做一个高情商的人(附102篇微课)


↓↓↓点击阅读原文上京东,马上带走这些好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