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本耗尽作家最后生命的著作

2016-05-18 精读君 精读

↑↑↑点击上方精读,关注我,置顶我


【精读君曰】


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则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确,悲剧更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可以通过纪录片感受历史,也可以通过音乐来理解音乐人的情感,还可以通过阅读来品味人生百态。


但当你手捧到的书籍是作家最后生命的著作时,你会不会萌生出别样的情愫。这些书,是他们的呐喊,亦是他们留给世人的警钟。我们,却只能在合上书本后感叹嘘唏他们的人生。



《1984》


豆瓣评分9.3  21850人评价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英国著名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他的代表作《动物庄园》和《1984》是反极权主义的经典名著,其中《1984》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


内容简介  


小说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极权主义社会。


推荐理由


“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


“如果你感到保持人性是值得的,即使这不能有任何结果,你也已经打败了他们。”

——摘自《一九八四》



《平凡的世界》


豆瓣评分9.1  9548人评价


作者简介 

 

路遥,中国当代作家。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他的作品《人生》被改编成电影后,引起巨大的轰动。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推荐理由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摘自《平凡的世界》



《钟形罩》


豆瓣评分8.6  326人评价


作者简介  


西尔维娅•普拉斯,美国著名女诗人,小说家。诗集《庞然大物》《爱丽儿》被认为是1960年代“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作。1982年,她成为第一位在死后获得普利策诗歌奖的诗人。


译者杨靖,厦门大学国际学院讲师,专事研究挖掘女性细腻心理的文学作品。


内容简介  


小说以作者早年生活经历为蓝本,叙述了19岁的大二女生埃斯特·格林伍德经历了充当某知名杂志社的客座编辑、参加写作班被拒、自杀未遂、接受心理治疗、重树自信期待返回社会,展开新生活的一系列过程。


推荐理由


“所有爱和孤独都是自作自受。”


“我合上眼睛,世界倒地死去。 我抬起眼帘,一切重获新生。 我想你只是我脑中幻象。”

——摘自《钟形罩》



《人间失格》


豆瓣评分8.5  5703人评价


作者简介 


太宰治,本名津岛修治,日本小说家,“私小说”领域的天才作家,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1935年凭借《逆行》获得第一届芥川奖候补作品;1945年《女学生》获第四届北村透谷文学奖。


内容简介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主人公叶藏胆小懦弱,惧怕世间的情感,不了解人类复杂的思想,继而通过搞笑取乐别人,隐藏真实的自己。后来发现饮酒作乐似乎更能逃避这个世界,于是终日放浪形骸,通过酒精、药物、女人来麻痹自己,最终走向毁灭。他被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所折磨,终其一生都在自我厌倦下寻求爱,逃避爱,最后只能毁灭自己。


推荐理由


“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 并一起自我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 ,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

——摘自《人间失格》



《自杀》


豆瓣评分8.0  910人评价


作者简介  


爱德华•勒维,法国作家、艺术家、摄影师。其独特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语言朴实,情感真实,淡淡的悲怆凄凉跃然纸上;特殊的句子结构,犹如“碎片的组合”,被称为“文学立体派”。勒维的作品已经超越了其作品内容本身的影响,他的写作风格称为一种新的风格的研究对象。


内容简介  


这本小说是作者爱德华•勒维的遗作,他在自杀前十天将本书的书稿交给出版社。小说使用第二人称“你”叙事,讲述了二十年前,童年时期的朋友自杀的事件,并以此用碎片化的生活细节和大量的心理描写,展开对朋友的回忆。


主人公“你”是一名沉默自闭的男子,因为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逐渐沉迷于策划自己的死亡,最后在某天准备与妻子出门打网球的时候,掉头回到家中地窖,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作者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语句,淡淡的笔触,让读者领略一个自杀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世界的看法。


推荐理由


“你就是这道黑暗却强烈的光束,从属于你的夜晚中,照亮了他们曾经看不见的白天。”


“曾经,永远,你的生命充满了各种可能。”

——摘自《自杀》



《蒙马特遗书》


豆瓣评分7.7  2856人评价


作者简介 

 

邱妙津,曾获得台湾《中央日报》短篇小说文学奖、《联合文学》中篇小说新人奖等。她的著作影响台湾的同性恋文学深远,代表作品有《鳄鱼手记》、《蒙马特遗书》等。


内容简介 

 

《蒙马特遗书》于邱妙津自杀次年问世。本书不仅是一部充满丰富哲学思辩过程的创作,更是作者以最后生命与浓烈情伤锻铸、并向世界告别的忏情书信;既蕴藏自画像的况味,更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在异国落寞孤寂生活中的梦想追求,以及脆弱生命底下充满无限可能的爱与执着。


推荐理由


“远离,不是放弃你,只是无法再接受你以我不愿意、不适合的方式来对待我。不愿意待在一个一点都不美丽,一点都不符合我本性的关系里。”


“世界总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心灵的脆弱性,我们不能免除于世界的伤害,于是我们就要长期生着灵魂的病。”

——摘自《蒙马特遗书》


以上6位作者以留下绝笔的独特方式向世界告别。他们所感受到的人世间的爱与恶,他们需要的勇气与决心都在这6本书里得以体现。


介绍完今天的书单,你对哪本书最感兴趣呢?如果你看过上面的书,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所思所悟。

你也许有必要收藏这些合集:

为什么你需要看书单?(附28个书单)

怎样快速拓展知识面?(附40本好书导读)

如何达到从学到用的5个阶段?(附145篇微课)

樊胜美教你,如何做一个高情商的人(附102篇微课)

↓↓↓点击阅读原文上京东,马上带走这些好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