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初恋往往最难忘?

2015-09-03 精读 精读

【一】


这是为什么?


①为什么9•3大阅兵要提醒我们铭记历史?


9•3大阅兵,是中国首次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而举行的阅兵仪式。在8月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曲睿强调:


“这次阅兵,中方不针对任何国家,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体现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中方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让世界各国人民珍爱和平,永享太平。”




②为什么少得1块钱,流浪汉就发怒了?


大家可能听过这么一则笑话:


一个好心人每天都要给街口的流浪汉2块钱,风雨无阻,天天如此。过了一年,他每天给流浪汉的钱变成了1块,流浪汉问他为什么钱变少了?好心人答道,因为自己结婚了,家里开销大,不能像以前一样给他2块钱了。谁知,流浪汉竟怒气冲冲地质问:“你为什么要拿我的钱去养你的家人?”


③为什么春晚会变得越来越难看?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每年春节,我国老百姓的年夜饭中都多了一项诱人的内容,那就是春节联欢晚会。1982年第1届春晚播出后,就在娱乐事业尚不发达的国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晚会的节目也成为街头巷尾的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题材。


从那以后,春晚年复一年地办了下来,投入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多,场面设计越来越宏大,节目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不知从哪一年起,人们却觉得春晚越来越没看头,原先在茶余饭后的赞美之词变成了吐槽之声。


春晚成了一道众口难调的大菜,也陷入了“年年办,年年骂;年年骂,年年办”的怪圈。


这是为什么?请先思考,再看下文分析。








线





【二】


答案在这里




这是德国经济学家戈森曾提出的一个有关享乐的法则,由此演变出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增量的意思,边际效用就是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能增加的满足感。这一规律的意思是,消费者在消费逐次增加同一个单位的消费品时,体验到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如下图所示。




虽然总效用刚开始是按递减比率增加的,但实际上,边际效用才是决定产品价值的主观标准


一般而言,消费者偏好某物而未能获得,或拥有数量不够大时,增加消费量,其满足感则大增(边际效用增加);但拥有数量足够时,再增加消费量,其满足感增加幅度则逐渐平缓(边际效用递减);拥有数量太多时,再增加消费量,反而感觉厌恶(边际效用减为负且继续递减,累积之总效用也因此减少)。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


让一个没有鞋穿的人意外得到一双鞋,并给这双鞋评分。结果不管鞋子是否好看、合脚,他都立刻评了高分。接下来,这个人不断地得到鞋子,但是他继续给后来的鞋子评分时,分数却越来越低。


“下一双鞋”带给他的满足感逐渐递减,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就是说,对物品价值的认识不是来源于物品本身,而是通过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程度来主观体验的。当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得到相同或类似的报酬次数越多,该报酬追加部分的价值就越小


生活中,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也随处可见:


饥饿时,吃到的第一口食物,满足感最强;而吃得越多,食物所带给我们的满足感就会越来越少,直到最后消失。


恋爱时,初恋往往印象最深刻,谈第二个对象的印象就没有第一个那么深刻,第三个没有第二个深刻,以此类推。


旅游时,第一次去某地会觉得很新奇,玩得很痛快,收获也不小,但去的次数多了,就越来越觉得不新鲜好玩了。


同样,这一规律也可以用来解读我们对历史的记忆: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斯西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无数革命先烈也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早些时候,杨靖宇、董存瑞、邱少云等都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地道战》、《地雷战》等经典影视也让我们百看不厌。


然而,近些年来,社会上却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邱少云被烧死成“伪造”事件;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等英雄被认为是“狗熊”;各种打着抗日题材噱头的“神剧”、“雷剧”更是横行于各大电视台。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们逐渐淡忘了那段历史,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也逐渐影响着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但并不是说这样,我们就能随便玷污英雄,甚至为了满足少数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任意“戏说”历史。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个特殊时节,9•3大阅兵便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机会,让我们重温历史、缅怀英雄。


不光是记忆,人们对爱心的感受也会边际递减,案例②中的好心人本没有义务每天给流浪汉2块钱,而这种“约定俗成”的不成文规矩却让流浪汉丧失了最基本的感恩之心,反倒认为每天被施舍的2块钱是自己应得的,于是从第一天得到2块钱所产生的感恩心理,渐渐转变为一年后得不到2块钱而产生的怨恨,让人啼笑皆非。这种反应,就是“爱心的边际递减效应”。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虽然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在其背后也隐含着某种生理学基础:反复接受某种刺激,反应神经就会越来越迟钝。我们观看第一届春晚时欢呼雀跃,但年年看,看得多了,由于刺激反应的弱化,尽管节目本身的质量整体在提升,但人们对晚会节目的感觉却越来越差了。


当然,边际效用递减带来的并不都是负面的影响。幸亏我们生活在效用递减的世界里,在购买消费达到一定数量后,因效用递减的规律才会停止下来。




【三】


你要这样用


①当你想要帮助别人时


一定要秉承这样的原则:救人要救急。生活中,人们总会犯这样的毛病,在别人不是很需要的时候拉上一把,帮一下,以便使之锦上添花,关系更好,结果对方不但没有谢意,甚至完全不放在心上。然而,当他人失意、痛苦的时候,哪怕什么也不做,只是一句安慰、一声问候,也能让对方感到强大的支撑力,坚定自我的信心。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告诉人们,人际交往中,“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具影响力,也更易收到实效。如果大雨过后,天气放晴,你送别人一把伞,对方可能就会觉得你虚情假意。所以,在帮助别人时,一定要把握好时机


②当你连续生产一种产品时


一定要力求创新,尽可能使产品多样化。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谈及诺基亚时曾说,不创新必然带来消亡。诺基亚就是一个不创新而枯萎的案例。然而,对于同类产品,保持创新,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在这一点上,保洁公司就是一个典范。


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宝洁公司生产的洗发水涵盖了许多不同的品牌:海飞丝、飘柔、潘婷、沙宣、伊卡璐等。宝洁有一个内部竞争法原则,即如果某一种类的市场还有空间,最好那些“其他品牌”也是宝洁公司的产品。不同的品牌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相互独立,相互竞争。


什么样的环境能够滋生创意?请点击阅读微课什么叫有创意?怎样快快升创意力?


③当一条路行不通时


学会变通。比如,同为致富,一条路行不通,改变做法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9世纪中叶,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涌来了大量的淘金者,淘金的人越来越多,金子就越来越难淘。当地的气候十分炎热干燥,水源极缺,不少人因为缺水而被渴死。一位17岁的男孩亚默尔灵机一动,断然放弃了淘金的念头,由挖掘黄金变为挖水渠。


于是, 亚默尔雇了几个人挖水,终于把河水引进了水池,经过细沙过滤,变成了清凉可口的饮用水。 一见亚默尔担着水桶、提着水壶走来,那些唇干舌燥的淘金者也蜂拥而上,金币一块块投入他的怀中。


有人嘲讽亚默尔:“我们爬山涉水是为了挖到金宝贝,你要是只为了卖水,何必到加州这个地方来呢?”面临冷嘲热讽,亚默尔泰然处之。后来,许多淘金者相继离去,亚默尔则以卖水成了屈指可数的富翁。



【四】


记住这些话


恩若救急,一芥千金。


新官上任三把火。


小别胜新婚。


你还知道哪些“边际效用递减”相关的故事、案例或者应用情形?你还知道哪些“边际效用递减”的名人名言?欢迎大家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