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高效地阅读一本书?

2016-01-26 精读君 精读

【一】


开始今天微课前,精读君邀你一起看看阅读过程中你存在哪些问题。



不得不说,大部分的我们并不是一个优秀的读者。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在文字信息的海洋中懵懵懂懂地阅读。解决这些问题,自然要对症下药。今天,精读君就为你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




为什么是这本书呢?


该书出版70年仍旧畅销不衰,亚马逊2015年上半年图书畅销榜中该书位列35名,历久弥新,由此可见。此外,该书在豆瓣上已有超过2万人次的评价,评分高达8.6。




作家郝明义第一次读完该书,内心涌上两种强烈的感觉:先是羞耻,再是有幸。羞耻作为出版工作的人,直到44岁才读到这本好书;有幸在出版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阅读该书仍旧受益良多。如此复杂的心理变化,也足以看出此书对于读书人举足轻重。


再来说说它的作者,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莫提默·J.艾德勒,曾担任过《大英百科全书》第十五版的总编辑;另一位是才气过人的查尔斯·范多伦。


针对大部分人存在的阅读问题,两位作者认为,很多人的阅读能力只停留在小学六年级的平均水平。细究原因,读书有两种:


第一种是你从阅读里面获得一些和原先熟知的事物相类似的新资讯,这并不困难。例如,一个人如果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他只要随便翻一些相关内容的书,对他来讲都很容易理解,只是增加了新的资料,那些资料并没有动摇原来理解事物的框架

 

第二种阅读,即以一开始不相等的理解程度为基础开始看书。换句话说,在对一本书的理解力上,作者一定要比读者来得“高水平”,写书时一定要用可读的形式传达他有而读者所无的洞见。其次,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虽然不能说全盘了解,但总是要达到与作者相当的程度。


第二种阅读才是最重要的学习,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而大部分的我们只停留在第一种阅读阶段,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许多人的阅读能力已经PK不过小学生里的佼佼者了。



【二】


摆脱低水平的阅读能力,作者强调,要做一个自我要求的主动阅读者,才能真正读有所获。主动阅读者,即带着问题阅读。关于一本书,阅读时你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作者具体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当然,阅读目标决定阅读方式,一位读者要追求的阅读目标——仅为了消遣、还是获得信息、或增进理解力——会决定他阅读的方式。假如你只是娱乐休闲,你可以很轻松地翻阅一下琼瑶的书;假如你是一个学者,要研究琼瑶的爱情小说,研究里面的主题,那么你很可能就得像对待一本学术著作一样仔细阅读,甚至要做笔记。


所以,根据你的阅读目标,同一本书可以很迅速很简略地读,也可以很认真很细致地读。梁文道认为,这种把阅读层次区分出来的想法正是莫提默·艾德勒与查理·范多伦所著《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最了不起的说法。


具体来说,作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主要是小学学习的阅读技巧。在这个阶段,读者主要需要弄清楚文章句子的含义;


检视阅读强调的是概览,是对全书的整体把握。在这个层次,应着重了解这本书在谈什么,然后能够利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描述全书的内容,并分清作者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


分析阅读着重关注理解,要“精确、无偏差”的辩明作者表达内容,即你是如何理解这本书的;


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是为解决某一问题,从多本书籍中寻找思考,需要多种技巧并用。例如你对钓鱼很有兴趣,想研究一下钓鱼,那就要知道钓鱼的历史,钓鱼的方法,钓鱼的高手等。此时你需要找很多不同的书或材料,只要与钓鱼的题材相关联的部分,你都要将它们抽取出来阅读。如此一来,你的阅读量就会很庞大,这种阅读就是被艾德勒和范多伦认为的高层次阅读。


这四个层次的关系:既是向下包含的,上一阅读层次包含下一层次的全部内容;也是逐级递进的,如果无法完成低层次的阅读,高层次的就无从谈起。当然,高层次的阅读水平需要一步步培养。



【三】


该书中,除了上述谈及阅读的四个层次外,作者还指出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读物具体包括实用型书籍、想象文学、故事、戏剧与诗、历史书、科学与数学、哲学书以及社会科学类书籍。


对于不同方法,举个例子,读论说性作品和文学作品的不同在于“理解”与“体验”。阅读前者,重在获得知识;阅读后者,则主要在于阅读过程中情感的体验。


培根有言: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作者正是希望通过不同的方法阅读不同的素材,助推人们心智的成长。一本好书并非一定会帮助你出人头地,但一本好书肯定能增进你的阅读技巧,更重要的是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



【四】


近期,精读开展了一个“阅读实验”(你每个月,至少能读一本书吗?),首要目标是帮助读友养成每周阅读一本书并做笔记的习惯。为此,精读君为读友开列了一份可供读的书单(有没有那么一本书,影响你一辈子?),其中第一本书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


为何将该书作为首本推荐书籍呢?该书作为工具书,为读者提供了阅读不可或缺的方法,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读友完成高质量的阅读。


一本书“读过了”到“读懂了”之间,有一段距离;而“读懂了”和“做到了”之间,也有一段距离。这本书告诉你“读懂”的方法,至于能否“做到”,就看你自己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