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俯卧撑你能做几个?哈佛科学家发现,半分钟能做40个俯卧撑的人,比做不了10个的人,10年内心血管风险降低96%
昨天大家都去故宫猜灯谜了吗?没抢到票的话,奇点糕今天来补一个:府中仆臣,一手掌握(打一体育运动)。
怎么样,猜到了吗?谜底就是俯卧撑。
俯卧撑这个运动,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上中学时男生基本都做过,可以有效锻炼上肢以及腰腹的力量。除此之外,俯卧撑能力甚至还有可能用来预测心血管风险!
近日,哈佛大学的Justin Yang和 Stefanos Kales等,对1104名消防员随访10年发现,那些基线时能按80个/分钟的节奏,做40个以上俯卧撑的人,相比10个俯卧撑都做不了的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低了96%。相关研究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1]。
体育锻炼降低心血管风险这事,已经被证明了无数遍了[2]。也有研究证明,适度到剧烈的体育运动,可显著降低过早死亡率,延长预期寿命。不过,要想拿运动能力去评估心血管风险,医生们却犯了难。
像运动耐受性试验这样客观的评估方法,效果确实很好[3]。但成本高昂,耗时耗力,还需要专业人员来解读试验结果。对患者也不太友好,甚至可能在试验中诱发心脏病发作[4]。
但要是为了方便省事,通过问卷来调查运动能力,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可就大了。而且由于好面子等等因素,主观报告的运动能力往往都要好于客观测试出来的结果[5]。
俯卧撑这种运动,方便快捷,不需要特殊器材,在哪都能做。而对医生来说,测试俯卧撑能力也十分简单,会数数就行。研究人员希望通过俯卧撑能力的测试,来预测心血管风险。
研究人员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消防员中进行了调查,最终共有1104名成年男性消防员的数据被纳入了分析。
在基线时,消防员们平均年龄39.6±9.2岁,平均BMI 28.7±4.3。研究人员测量了这些消防员的身高体重、血压、静息心率等数据,用问卷调查了吸烟饮酒情况、婚育史等个人信息,并进行了俯卧撑能力测试和运动耐量测试。
俯卧撑能力测试中,研究人员让消防员们按80次/分钟的节奏做俯卧撑,直到他们跟不上节奏,或因疲劳停止,或做满80个。能做0~10、11~20、21~30、31~40和40个以上俯卧撑的消防员分别有75、200、389、285和155人。
这个频率肯定够了
而运动耐量测试则按Bruce方案进行,在一个不断提高坡度和速度的跑步机上跑步,直到参与者达到最大预测心率的85%,并根据结果推测出最大耗氧量。
研究人员对这些基线数据分析发现,俯卧撑能力与年龄、BMI、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显著负相关,而与最大耗氧量正相关。
之后,研究人员对这些消防员进行了为期10年的随访,记录了其间发生的冠心病、心衰、心源性猝死等主要心血管事件。
在这10年中,总共发生了37次主要心血管事件。相比于做不了10个俯卧撑的人,能做10个俯卧撑的人中,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就降低了64%,能做40个以上俯卧撑的人,发病率更是减少了96%。
根据试验结果预测的无主要心血管事件概率
即使按BMI、年龄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整后,俯卧撑能力仍与心血管风险显著相关,能做20个俯卧撑的人,心血管风险比做不了10个的人低了75%,相关性甚至比最大耗氧量更强。
论文第一作者Justin Yang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了俯卧撑是一种简单、无成本的方法,可以帮助评估几乎任何环境下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令人惊讶的是,俯卧撑能力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比亚最大值跑步机测试结果更强。”
啥时候能练成这样
有了这么个简单易行客观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方法,医生们将能更好的为患者制定体育活动和减肥计划。
不过研究人员也指出,研究中纳入的都是中年男性消防员,研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女性、老年人或其它职业的人。而且,这个研究尚不足以支持俯卧撑能力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独立预测指标。
编辑神叨叨
一起来做俯卧撑~
更多医学新进展尽在瞬息:
参考文献:
1. Yang J, Christophi C A, Farioli A,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ush-up Exercise Capacity and Futur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mong Active Adult Men[J]. JAMA Network Open, 2019, 2(2): e188341-e188341.
2. Lobelo F, Rohm Young D, Sallis R, et al. Routine assessment and promo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healthcare settings: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 2018, 137(18): e495-e522.
3. Laukkanen J A, Mäkikallio T H, Rauramaa R, et al.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is related to the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a population-based follow-up stud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0, 56(18): 1476-1483.
4. Gibbons L, Blair S N, Kohl H W, et al. The safety of maximal exercise testing[J]. Circulation, 1989, 80(4): 846-852.
5. Lee P H, Macfarlane D J, Lam T H, et al. Valid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 (IPAQ-SF): A systematic re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2011, 8(1): 115.
本文作者 | 孔劭凡
昨天剩下的元宵炸一炸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