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医学堂丨古书中治疗黄疸的八种方法,不看你就不会知道!
中国道医
这里没有鸡汤、偏方、谣言、广告,只有可信赖的道家健康养生知识!
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是有关黄疸的。黄疸这个词,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对它并不陌生,亦或亲眼目睹过。这个病名,其实早在《素问》《灵枢》中就有涉及,之后在《金匮要略》中更是有了专篇且详尽的论述。《金匮要略》中关于黄疸的治疗方法,国医大师何任总结了八条,是以分享,以飨同仁!
黄疸(即瘅)病名,出自《素问》之《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以及《灵枢》之《经脉篇》《论疾诊尺篇》等,《金匮要略》则专列一篇论之。就其病因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就其病机,分为湿热发黄,火劫发黄,实热发黄,虚黄等,但总以湿热发黄为主,故《金匮要略》指出黄疸之治法总则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同时亦不排除其他治法,如说“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等等。而且提出黄疸宜尽早及时治疗的告诫。综观《金匮要略》黄疸治法颇为详尽,约计之:
以茵陈蒿汤治谷疸发黄。此证由于阳明谷气不消,湿热瘀郁,故有寒热不食等症,用苦寒通泄为法。茵陈蒿汤为《金匮要略》治黄疸重要方剂,不仅茵陈用量重,而且特别指出“先煮茵陈……小便当利……黄从小便去”。再如湿多热轻之黄疸,小便不利者,宜散热利水湿,用茵陈五苓散为适宜。一般于黄疸向愈时亦用本方。此类治法始终紧扣治疸总则。
以大黄硝石汤治里实腹满、尿赤黄疸;以栀子大黄汤治热积成实之酒疸,达上下分消之功。余体验,凡属实热在里或湿热瘀滞之黄疸(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常用大黄,或单用或配合他药用,不仅能改善症状,消退黄疸,且降酶亦甚有效。服用以后,便时虽有腹痛,便次亦加多,但得便以后腹痛即止,而全身常有舒松感觉,往往便后肝区痛亦轻减。可见大黄不仅具有活血、祛瘀、泻下、降气、利尿、退黄、清热、解毒多种作用,而且用之得当,确能祛邪而不伤正气,可作论黄疸下里实法之参考。
黄疸正治法为通利小便,而脉浮者为邪近于表,可以汗解,然亦不能采用一般外感证之解表法,故用桂枝加黄芪汤,以调和营卫,解表邪,加黄芪以助气行湿。然黄疸用汗法,必需四诊合参,选方确当。《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瘀热在里、余邪未尽之黄,亦解表退黄之法。
酒疸懊而热,不能食,时欲吐或腹满欲吐,鼻燥脉浮者,以及心中热、欲吐者都可用吐法。因酒疸为湿热内蕴于胃所致,其病势趋上者往往欲吐,可顺应病势,使邪从上出,故吐之可愈。
女劳肾热之疸病又称黑疸,其瘀热在里,故其证见日晡发热,小腹满,身尽黄,额黑,足热,腹胀,便黑时溏,以硝石矾石散咸寒除热,清肾热,和以大麦粥服,免伤胃腑。
《金匮要略》谓“诸黄,猪膏发煎主之”,历代医家于“诸黄”之说多有质疑。按:方中猪脂润燥,血余消瘀结,利便。此方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阴吹中亦见之,亦是取其润燥,故黄疸属湿热者不宜用,当为萎黄证之胃肠燥结者而设。余读《冷庐医话》,有用本方治肌肤舌质尽黑,手指与日俱黯,强壮之年肾阳不举,体丰腴而腰软不耐久坐,脉弱,神疲,纳减,足冷之女劳黑疸,并予煎药方同服之医案,可为探讨本方用法之一助。
黄疸之属土壅木郁者,多腹痛而兼呕,以柴胡汤调和之。若腹痛兼呕,有潮热,大便较硬者,可用大柴胡汤;若无潮热,大便正常者,可用小柴胡汤。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者,此是中虚失运,血不外荣,并非湿热发黄,应属虚劳萎黄一类,故宜补脾建中。《类证治裁》有“疸久不愈当补脾”之说,余以五味异功散为主培土健脾,治愈长期黄疸不退之案例。可见补土之小建中汤治黄,一般多用于萎黄,然亦可用于黄疸,均宜据证而论。按:黄疸多由湿热交结,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相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郁遏,身目俱黄,流于膀胱,则溺色黄赤。若身黄而鲜明,此热胜属阳;若身黄而晦暗,此湿胜属阴。以伤寒时证而发黄,应属外感;以食饮劳伤发黄,乃属内伤。
上述归纳之八种治法,亦非绝对之词。其中兼证错杂,当分标本先后,总在辨脉辨舌,参酌而治。
作者\何若苹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内容
关注道医,学习正宗道教医学!
中
国
道
医
问诊咨询/投稿
微信号:w15301134567
邮箱:89928269@qq.com
中国道医◎ 中国道医微信平台由武当山道医传承基地、中国道医研究院创办,秉承太上仙道贵生,济世度人之教义,以传承道医精髓、弘扬道教文化及道家养生文化为己任,使道医文化更好的为现代社会服务,减少人类疾病,提高健康水准。
◎ 宗旨:援医入道,以医传教,借医弘道;又援道入医,以道治心,以术治身,行道施医。
◎ 如何关注中国道医微信平台
① 点本文标题下方蓝字"道医"一键关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号:cndaoyi
③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END·
中国道医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