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讨 | 鲁迅:从讽刺到幽默

2016-10-25 现代大学周刊


鲁迅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代表作品:《呐喊》《彷徨》《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



从讽刺到幽默



因为所讽刺的是这一流社会,其中的各分子便各各觉得好像刺着了自己,就一个个的暗暗的迎出来,又用了他们的讽刺,想来刺死这讽刺者。


讽刺家,是危险的。

  

假使他所讽刺的是不识字者,被杀戮者,被囚禁者,被压迫者罢,那很好,正可给读他文章的所谓有教育的智识者嘻嘻一笑,更觉得自己的勇敢和高明。然而现今的讽刺家之所以为讽刺家,却正在讽刺这一流所谓有教育的智识者社会。

  

因为所讽刺的是这一流社会,其中的各分子便各各觉得好像刺着了自己,就一个个的暗暗的迎出来,又用了他们的讽刺,想来刺死这讽刺者。

  

最先是说他冷嘲,渐渐的又七嘴八舌的说他谩骂,俏皮话,刻毒,可恶,学匪,绍兴师爷,等等,等等。然而讽刺社会的讽刺,却往往仍然会“悠久得惊人”的,即使捧出了做过和尚的洋人或专办了小报来打击,也还是没有效,这怎不气死人也么哥呢!

  

枢纽是在这里:他所讽刺的是社会,社会不变,这讽刺就跟着存在,而你所刺的是他个人,他的讽刺倘存在,你的讽刺就落空了。

   

所以,要打倒这样的可恶的讽刺家,只好来改变社会。

  

然而社会讽刺家究竟是危险的,尤其是在有些“文学家”明明暗暗的成了“王之爪牙”的时代。人们谁高兴做“文字狱”中的主角呢,但倘不死绝,肚子里总还有半口闷气,要借着笑的幌子,哈哈的吐他出来。笑笑既不至于得罪别人,现在的法律上也尚无国民必须哭丧着脸的规定,并非“非法”,盖可断言的。

  

我想:这便是去年以来,文字上流行了“幽默”的原因,但其中单是“为笑笑而笑笑”的自然也不少。

  

然而这情形恐怕是过不长久的,“幽默”既非国产,中国人也不是长于“幽默”的人民,而现在又实在是难以幽默的时候。于是虽幽默也就免不了改变样子了,非倾于对社会的讽刺,即堕入传统的“说笑话”和“讨便宜”。



文字来源:《鲁迅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策划编辑:济    生

网络编辑:不    贰


延伸阅读:

叔本华: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胡适:非留学篇

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



         现代大学周刊        

大学人文主题微刊 


关怀时代,构建思想空间

追求自我,拓展价值版图 

  这一刻,遇见大学!


微信号:Uweekly

官网:www.cnuu.org

投稿:iuniversity@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