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UCAS到MIT,不负光阴不负卿
● ● ●
在“学术天堂”的这几月时光
美好时光
学术天堂
“
波士顿,汇聚着麻省理工学院(MIT)、哈佛医学院(HMS)及其大大小小的附属医院,这里有超过一千多个生物医学实验室。MIT,坐落于美丽的查尔斯河畔,被包围在若干研究所、生物医学公司之间,如同“学术天堂”一般。2017年春季学期,我有幸在国科大“境外学习交流计划”的支持下,来到麻省理工学院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访学生活。在即将离开之时,我决定码些文字记录我在“学术天堂” 这几个月的时光,以及满心的收获和感慨。
>>>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没有围墙。临近的Main Street连接着几大世界著名的研究所:左边是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共建的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走进大厅,抬头便见“系统进化树”,瞬间就能被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氛所感染; 道路的右边,是麻省理工学院的Koch癌症研究所(Koch Institute for Integrative Cancer Research),在它的公共画廊两侧,悬挂着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年度图片,或宏观或微观,或震撼或唯美,路过此处的人无不感受着科学的趣味和魅力。
物理公式里隐藏的“MIT”和化学元素组成的单词带着浓厚的“科学极客”的味道
穿过校园长廊,你极有可能会惊叹于MIT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里有“应对全球变暖”的行动倡议,这里有以环保为主题悬挂于穹顶的“半个地球”,这里还有传说中将汽车“运”到屋顶、用身体丈量Harvard Bridge桥长的“黑客(hack)"的故事遗迹……这些MIT学生津津乐道又引以为傲的往事很多都成为了学校文化的一部分,与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各类机器人一同收藏在了MIT的博物馆里。
Koch Institute公共画廊
与
校园走廊里的“球棍模型”雕塑
>>>在MIT的日子<<<
在MIT,更多的同学会选择辅修双专业。44个专业,更是为大家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双专业”组合。很多学有余力的同学还会同时修着两门主修双专业,辅修双专业的课程(课程大多都不简单)。如果一个机械工程系的同学告诉你他的期末项目是要做一个大型机器人参加校内比赛,一个生物工程系的同学告诉你他要在学期内自行设计基因线路实验,完成实验并汇报。你不用惊讶。这些听起来很有难度的事情,对他们而言充满了乐趣。
Barker图书馆内穹顶
与
麻省理工学院的的7号大厅
MIT的学生可同时交叉选修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卫斯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马萨诸塞州艺术与设计学院(MassArt)的课程。在MIT,你可能看到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以及研究生出现在同一个课堂中。这里和国科大一样,学校鼓励本科生选修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这样可以更早地接触科学的前沿,和研究生在一起交流学习也有助于视野的开拓。除了选修课程和国科大一样灵活以外,MIT同样也会为学生提供很多科研实践的机会,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UROP)就是专门为本科生开设的研究项目,会不定期有来自MIT各个实验室的各类研究项目更新与发布,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直接联系教授。
“教授们都很好,和他们交谈也不用紧张”
MIT的同学对我说。
我的一门实验课搭档和我聊起他大一寻找研究机会的经历,他曾写邮件给生物系的诺奖得主Philip Sharp教授(199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很快就收到了教授的回复,感谢他对自己实验室的兴趣,但很遗憾这学期学生已招满。幸运的是后来他被现在所在实验室的教授接收了,从一个什么实验都不会的freshman,到现在成为熟练各类实验操作技巧的高年级学生,回忆这个过程的时候,我能从他眼里看出满是感激。
被称作“生物技术的硅谷”的 Kendall 广场
在我上过的课中,让我印象最深、获益最多、挑战最大的应该就是研究生的文献讨论课。主讲老师Richard Young与Laurie Boyer邀请到了Philip Sharp及Roudolf Janisch(客座教授)四位教授一同任教。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一起面对面地讨论文献中的思路、实验方法以及各自的独到见解,甚至还有新的猜想和方案在这里碰撞出来。
○
如此强大的授课阵容,每周听课都有一种听口述版Review的感觉,有时Philip Sharp会讲起他当年发现内含子的故事,他第一次为新发现做汇报时的场景,有时Richard Young会从他的研究过往讲到他实验室最近的工作进展。更有意思的是几位老师课上的互动,Laurie Boyer会中途补充Richard Young讲课内容中漏掉的缠绕核小体的DNA片段的精确长度。
Broad Institute外景
他们有时甚至也互相打趣,比如Richard会模仿Philip与他分享科学新猜想时的兴奋与激动。课堂的讨论除了和文献相关,教授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和同学们交流做科研的态度和感受,他们会提醒学生时刻记得保留原始数据,能用定量的方式表征的数据就最好不只用图表的形式;他们还会特别强调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即使是阴性实验结果也应保留和展示……课上同学们会亲切地称呼他们 “Rich”和“Phil”,曾经以为会很严肃的课堂,因为教授们与同学们关系的热络也渐渐变得自由和轻松起来。
○
学期的最后一次课,Laurie Boyer教授感慨“很开心能看到大家从素不相识的陌路人变成了如此和睦的‘community’ ”。课程结束,我的收获早已超出了文献讨论本身,对于实验结果的审视与批判性分析,对于理论假说的猜想与验证,对于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早已耳濡目染般地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
Whitehead Institute外景
MIT教授的谦逊与和蔼远超我的预期,诺奖得主也会因为对于某个新研究领域的产生兴趣而重新学习,通过研读文献,同大家探讨一个他不那么“拿手”的问题。Richard Young大概是给过我鼓励最多的一位老师,从第一次课走入教室,我问起本科生能不能申请上这门课,他鼓励我说“来吧,我们会帮你的”。一贯胆小的我最初不敢在课上提问,总是课后找他答疑,他对我说
“这是个好问题,从没有人问过,你刚刚上课时应该提的。下次再有机会,不用紧张,直接说‘I have a question’就好”。
每次学生讨论结束,他都不忘给一一给同学们肯定的鼓励。每当他扬起白色的眉毛,一边微笑一边肯定地望着学生发言,我都会感觉特别亲切,甚至不会想起他是那个几乎只发CNS,那个我第一次从国内课堂的讲义里认识的科学家。
从左往右依次为:
Laurie Boyer、
Richard Young、
Philip Sharp、
Roudolf Janisch教授
>>>学术天堂<<<
MIT和UCAS一样,在我心目中都是“学术天堂”,在这里我可以参加国际级的学术交流。
Building10 大圆顶
就在今年四月底,我参加了哈佛华人生物医学年会,并在哈佛医学院华人专家学者联合会(HMS-CSSA)做志愿服务工作。在这次会议上,我有机会聆听了多位著名华人生物学家的精彩报告,其中有表观遗传领域的张毅、施扬教授,有细胞生物学领域的袁均瑛教授,还有生物化学及分子药理学领域的吴皓教授,他们都是华人的骄傲,我也为华人科学家能获得如此卓越的科研成就而感到自豪。后来我才了解到,吴皓教授还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兼职研究员、国科大的兼职导师,袁钧瑛教授目前还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
○
在这里,“偶遇”中科院人令我倍感亲切和激动。
上下两张图分别为张毅、施扬教授
作为一名本科生,我非常感谢国科大给了我如此宝贵的访学机会,让我走出国门,走入世界顶尖名校,体味多元交叉的文化碰撞,感受徜徉“学术天堂”的惬意和满足。在这里有和国科大一样的学识渊博但为人谦和的大师,一样的严谨求实的学术氛围,一样的自由讨论、思辨的课堂,在这里也有一群像UCASer般志同道合向往科学真理的小伙伴。恍然间,要不是周围地道的美音和各种肤色的同窗,我真以为我仍在国科大校园。国科大,为我撑起一片天空,又送我一对翅膀,让我可以自由翱翔在“学术天堂”。在MIT和在UCAS的每一天我都会努力,不负光阴不负卿。
校园风光
○
邹卓宁,2014级生物专业本科生,高中毕业于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4年以高考统考方式考入国科大,2016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学业导师为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秀杰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人计划”项目入选者),她所在的1411班科学家班主任为徐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班主任是生命科学学院朗明林副教授。
从Building10眺望查尔斯河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自2014年招收本科生以来,致力于培养和造就追求科学梦想、献身科学事业、立志科学报国的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国科大本科教育实行“三段式”培养,每个本科生在第三阶段(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都有机会到境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学习研修一学期,开阔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截至2017年5月,已有16所境外知名高校与国科大签订合作协议,支持“本科生赴境外学习交流计划”,可接收的访学人数远超2014级本科生在学总人数。
2017年春季学期,首批43名2014级本科生启程,赴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名校开展学习研修;2017年秋季学期,将有更多的2014级本科生赴境外访学交流。国科大官微“UCASer访学随笔”栏目,带你真实感受UCASer在海外名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敬请关注!
UCASer投稿邮箱:yuyang@ucas.ac.cn。
往期回顾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果果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ac.cn
文图:邹卓宁
校对:张一婧
美编:关 鹏
责任编辑: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