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黄土下的记忆!国科大考古青年的田野温情
编者按
考古,往往并不像影视小说里的惊心动魄。考古工作者的生活,或平凡如乡村一户,又时而与风雨同宿,他们用手中的工具和脑中的学识,抽丝剥茧,唤醒埋藏在黄土下的过去。此刻,听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级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葭萌的娓娓道来,随她一起梦回田野之上,触摸考古人心中那一抹温情。
“请大家订13号到银川的票。”
一声应答,我开始收拾行囊,踏上前往水洞沟的旅程。辗转换乘后,伴着一整夜火车的轰鸣声,终于在13号的清晨抵达这片塞上江南。作为中国史前遗址的重要代表,水洞沟遗址于1923年开始发掘,陆续出土了距今4万年以来的遗迹遗物,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先民们迁徙交流、繁衍生息、辛勤劳作的历史画卷。
纵使有过两段田野实习的经历,但我对旧石器时代考古接触甚少,初到水洞沟,心里仍满是忐忑。幸有老师和同学的关怀,我才一点点静下心来。
与影视作品里呈现的惊心动魄并不相同,考古发掘中,我们大多数时候是与土为伴、土中作乐。田野发掘过程中,考古人不断观察土质、土色、包含物,遵循“平剖结合、由晚及早”的原则,逐层揭露地层,让尘封已久的遗存重现往日的光彩。
经由考古,我们触碰过往的生活,也愈发想要追溯生活背后的历史真实。
开始发掘前,需对探方进行整体布局;正式发掘时,要准确记录遗迹遗物的坐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专业的测绘仪器——全站仪。在水洞沟的学习,便是从全站仪的教学开始。架设三脚架、粗精调平、瞄点校正,每一步都离不开细心与耐心。学习过后是轮流实操,虽然一些未曾接触过全站仪的同学因不熟练仪器而进展较慢,但老师也毫无不耐烦之意,手把手带大家回顾细节。一句句温和的提醒如春风拂过,指引着我们对仪器进行探索。
发掘季正值夏季,探方之上早已搭建好钢棚,为我们遮挡住炎炎烈日或暴风骤雨。发掘伊始,有着十几年发掘经验的民工们或协助我们的田野工作,或筹备搭建脚手架,保障遗址边缘的安全。休息时,阿姨总会递来一袋红彤彤的柿子,一口下去,那份酸甜沁满了真诚。修建钢棚、搭脚手架、清理遗骸、筛洗遗物、运输方土……每日的工作在紧张的节奏中有条不紊地开展,这群可人儿用自己的勤劳与质朴回报着这片土地的滋养。
除了田野发掘,石制品特征的辨别与测量亦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工作。
关于背面、腹面、打击泡等要点,尽管已翻阅过多次书中的图文记载,但当真操作起来时,办公室里仍出现一片迷茫、求助和争议。不过要想更好地了解石制品的操作链,还是得亲身体验上手打制。
石制品打制是一个有意思的过程。小院的一角堆放着采集而来的石料,方便打制实验的开展。大家围坐一团,一手执石锤,一手执石料,回想方才师兄流畅的演示,寻找合适的角度进行打制,会为迟迟打不下特征鲜明的石片而懊恼不已,也会为能够辨别石片的剥落顺序而笑逐颜开。
一日下工,驻地小院中架起了小桌,洗净的蔬果小食整齐地摆放在桌上,一旁的烤炉飘起炊烟,烤串和客串大厨的老师均已就位,迎接这场即将到来的烧烤盛宴。直到事先准备好的生日蛋糕出场,我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今天有一位师姐又长了一岁。这场没有预兆的惊喜开始于刚到工地时的信息统计,绽放在落日黄昏后的举杯畅饮。
农历六月初六那日,往常存放在工地的三脚架被带回驻地,用于测点练习。弯弯的月牙爬上梢头,入夜了。不知谁起意,要用全站仪来看月中美景。镜头里的月,没有书中所言那般皎洁无瑕,也不似十五十六时圆润透亮,可就是这夜的半轮月牙,穿过遗址旁244国道上的车来车往,走进了小院每个人的心里。
芦苇荡里,上工的行人在木栈道上踩出哒哒的声响。我们在连接两省的边界上迎接初升的朝阳,听不远处明长城广播里的古风曲子传唱一整个夏季,用手铲画出砂土下数千年前河湖里的世界。
随着日头升高,游客陆续前来,熙熙攘攘的行人让整个景区热闹起来,也给工地带来了一丝烟火气。行进中的游客喜欢用镜头记录发掘时刻,我们也时常笑谈今天又将出现在哪位游客的朋友圈里。
避过了午后的骄阳,晚霞悄然而至。结束了一天的发掘,走在景区的大道上,感受属于傍晚的安宁。考古人正是用这样平凡的生活方式,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做着不平庸的事,除去风雨,不止不息。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