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

其他

从“牧马人”到科学家,“是专业选择了我”

编者按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的传统源远流长。每一个时代都赋予了教师特殊的使命,新时代更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殷殷嘱托,要做好老师、做“大先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他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党委宣传部推出《大先生的科学课》系列微视频,聚焦国科大教师队伍中的“两院”院士,全国优秀教材编写者、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国科大“李佩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学科带头人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国科大躬耕教坛、潜心育人的科学家“大先生”风采。本期,国科大官微推出《大先生的科学课》系列微视频第一季第五集,走近中国科学院院士、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翟明国,聆听这位“大先生”的科学课。
10月29日 上午 11:30
其他

选择这个专业,“别人会羡慕我们”

编者按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的传统源远流长。每一个时代都赋予了教师特殊的使命,新时代更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殷殷嘱托,要做好老师、做“大先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他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党委宣传部推出《大先生的科学课》系列微视频,聚焦国科大教师队伍中的“两院”院士,全国优秀教材编写者、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国科大“李佩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学科带头人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国科大躬耕教坛、潜心育人的科学家“大先生”风采。本期,国科大官微推出《大先生的科学课》系列微视频第一季第四集,走近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研究员汪筱林,聆听这位“大先生”
10月28日 下午 12:02
其他

来,一起看国科大的秋天!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一阵阵秋风将层林染上暖色一缕缕暖阳给楼宇镶上金边渐浓的秋意将国科大校园绘成一幅细腻而深邃的画卷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霜降和立冬之间叶色一日日变化果实愈发饱满
10月27日 上午 11:30
其他

喜报!国科大首次参赛,奖项+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航空宇航竞赛队参加2024中国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CUADC2024)“多旋翼无人机任务飞行”“微型固定翼限距飞行”“机翼静载挑战”三个项目共斩获九个奖项获奖证书(部分)中国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CUADC)是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面向全国高校、高职院校开展的一项融合科技创新、工程实践、团队协作和对抗竞技的航空航天类赛事。大赛以创新竞赛项目为载体,结合国防、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重点科研任务,鼓励学生综合应用飞行器动力学、飞行器控制技术、飞行器导航与控制、计算机、信息通信、电力电子、设计与仿真等基本知识,培养能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独立承担设计任务的高级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自2022年创办以来,大赛已逐渐成为全国大学生和科研人员展示创新成果、交流创新思想的重要平台。作为国内高校航空航天领域的顶尖赛事之一,大赛旨在通过比赛推动航空航天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培养和发掘我国航空工业和国防科技创新领域后备人才,为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中国科学院大学航空宇航竞赛队(以下简称“竞赛队”)是学校航空宇航学院在2023年12月成立的首支面向航空航天竞赛的队伍,现已得到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等培养单位的支持与指导。竞赛队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应用经验。竞赛队强调团队式研究和创新,鼓励自主研发项目,探索前沿技术,为国家航空航天领域发展培育新一代实战型人才。竞赛队队员合影多旋翼无人机任务飞行团队:挑战未知起初,航空宇航竞赛队大多数队员几乎没有研究多旋翼无人机相关经验。面对未知,多旋翼无人机任务飞行团队从零开始,一起研究无人机架构以及控制原理。从机架选型到遥控器调试,再到挂载和投放载荷方式选择,经过多次研讨,团队的项目设计思路逐渐清晰。虽然无人机载重飞行实验反复失败、白桶投放实验屡战屡败,但在团队共同努力下,难题一点点被克服,飞机也最终试飞成功。CUADC2024初赛前的调试阶段,团队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克服了机载计算机与飞控问题,顺利闯进决赛;决赛前夕,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过的细节问题,团队再次进行了分析与优化,力求在决赛中展现最佳状态;决赛期间,尽管面临着GPS信号不稳定、大风干扰等多重不利因素,团队凭借着前期准备和技术积累,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多旋翼无人机任务飞行团队多旋翼无人机任务飞行比赛投桶瞬间团队在调试飞机数据多旋翼无人机任务飞行调试现场微型固定翼限距飞行团队:一定能飞向蓝天小到激光切割机偏刀差的计算,大到三版完全不同的气动外形设计迭代,微型固定翼限距飞行团队打趣地说:“每一步都在踩坑,但每踩一个坑,我们都能用力把腿从淤泥里拔出来,继续前进。”功夫不负有心人,秉持着“我们自己设计的飞机,一定能飞向蓝天”的信念,在多位老师指导下,团队继7月外场试飞以来,再一次成功。决赛前夜,团队讨论出最终的桌拉杆策略并在决赛第一轮比赛中控住飞机姿态,成功离桌;决赛第二轮吸取经验,虽然遇上8级大风飞机降落侧翻,但有惊无险获得胜利;决赛最后一轮,团队尝试挑战飞机极限,起飞、冲刺、转弯和降落一气呵成,稳稳落地。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挑战与尝试,也是对团队大半年“从零到一”所付心血的成果验收。微型固定翼限距飞行团队团队在维修飞机微型固定翼限距飞行比赛现场团队设计的飞机成功飞向蓝天机翼静载挑战团队:收获宝贵的经验和情谊机翼静载挑战团队在CUADC2024比赛中设计的承重结构是梁,故翼肋设计薄且轻。基于此,团队不得不面对机翼转移容易破损、遇到雨天空气湿度升高等会出现的“小插曲”。直到比赛前一天晚上,团队依然在思考着“如何在现有机翼蒙皮的基础上,对内部翼肋进行修复”这一棘手问题。好在,在指导老师和学姐指导下,团队成功对其进行了修复。比赛的实际加载环节需要3位队员“快、准、稳”地配合:1位称重并将飞机小心放置于重物袋中;1位在加重物时保证机翼处挂载稳定;1位在加重物时托举重物袋,松手时保证过程平缓无晃动并且尽量减少反复运动。通过这次比赛,团队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寻找突破口,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宝贵的合作经验和深厚情谊。机翼静载挑战团队团队在打磨机翼机翼静载挑战比赛现场回顾这段赛程虽然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队员更加坚强、更加团结何敏滢
10月26日 下午 6:14
其他

Cell发文!国科大师生团队揭示病毒致病新机制

“‘间谍’不仅潜入城堡内部,并且能够操纵城堡工匠,制造出新的武器,用于精准识别并清除城堡守卫,从而破坏防御系统,使得城堡沦陷。”这可不是童话故事,而是存在于病毒和宿主细胞间的真实“战事”。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病毒所”)研究员彭珂、曹晟团队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Rift
10月25日 下午 5:11
其他

国科大文创,一起来创!

“两弹一星”精神主题2024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可围绕“两弹一星”精神展开作品设计,用作品致敬老一辈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10月24日 下午 3:12
其他

国科大这个“讲堂”,12年从0到1000

2024年10月18日,长江以北多地大幅降温,北京秋意渐浓。早高峰期间的行人,脚步匆匆。如果是在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这些脚步或许有个共同的目的地,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玉泉路校区礼堂二层报告厅。在这里,明德讲堂1000场座谈会正有序召开。国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牛晓莉,副校长林晓,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马石庄出席座谈会,明德讲堂讲座嘉宾代表、学校职能部门代表、院系中心代表、讲座系列主持人与秘书代表、人文学院教职员工代表、讲座助教与学生代表等50余人参会,交流明德讲堂开设千场以来的经验,探讨未来如何更好地开展人文通识教育。明德走进国科大玉泉路校区,不能不注意到礼堂前草坪上的一块石碑。其上,八个红色大字铿锵有力,“博学笃志、格物明德”。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提笔写下这八个字,后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科大前身)院务会议讨论,被正式确立为校训。这块石碑,历经风雨,默默陪伴着一代代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2012年,对于国科大而言,是个不同寻常的年份。那年7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9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国科大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谈及对于学校的期待时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求国科大发扬光大我院“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和“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院风,恪守“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不断培育和建设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价值体系,并使其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日常行为中去,以先进的文化育人,使之不仅在科技创新中走在前列,还能成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和引领者,“更名成大学的一个目的就是创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把中国科学院积累的知识、文化和精神财富一代代传承给学生,还要不断地在创新实践中创造新文化、新价值、新的精神财富”。如果细心的话,便可以在玉泉路校区礼堂旁的石碑上,找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席话。不难发现,围绕礼堂的两处石碑,有一个共同的词:明德。“博学格物尚可,笃志明德不足。”这是马石庄在提及国科大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时,总结的一句话。玉泉路校区礼堂旁的石碑那一年,秋季学期的课程表里,正式“上新”了一门前所未有的课——明德讲堂。与其他必修课不同的是,这堂课的主讲人是来自国内外多个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专家。这堂课能够提供给学生的,不光是学科内的专业知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回应青年学子的真实焦虑,帮助他们学会以多种视角看待各种矛盾,以理性健全的心态处理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达到开阔其视野、启迪其思维、更新其观念、培养其情操之目的,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从0到1的过程并不简单。每张明德讲堂的海报上,都会标注一个序号。12年前,这个数字从个位数开始累积,时至今日,已经达到了1000。筹划国科大更名成立后,招收本科生和启用雁栖湖校区逐步提上议事日程。教育体系、办学层次和格局的发展,对人文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生人文教育改革和本科生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建设,都在接续开展。这年春季学期,在当时分管领导马石庄的带领下,由中国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中心牵头,人文学院、学生处和团委组织实施,着手打造明德讲堂。“强化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不能单靠普通选修课,还要通过各类讲座活跃校园氛围,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人文学院教授、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大洲回忆起明德讲堂创办过程中的点滴时说。人文学院组织多次讨论后,由王大洲起草明德讲堂的具体实施方案,经时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邓勇主持的党政联席会议审核通过,将明德讲堂的总体目标定位为:以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为契机,紧紧围绕“育人”这个主线开设人文系列讲座,作为公共政治理论课和公共选修课的补充,帮助全面培养和提升我校研究生的人文素养,为社会培养视野开阔、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创造力的杰出人才。设立初期,明德讲堂分为“思想、社会、历史、文艺、人生”五大系列,每个系列各设置一位主持人,通常由人文学院教师兼职担任,纳入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程《人文系列讲座》。每学年每系列各举办20场讲座,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或其他社会人士作为主讲人,每场讲座持续约两个半小时,总计100场。同时,为及时总结经验,每学期初,人文学院召开明德讲堂工作总结报告会。2014年2月,马石庄听取工作汇报后,对明德讲堂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坚持明德讲堂的“育人”理念,不追求轰动效应;第二,以提高全校研究生的人文素养为宗旨,精心策划选题;第三,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和责任感为目标,多邀请有学识、有社会责任感的演讲人。“明德讲堂至少在三点上给予学生引导:大是、大事、大势。”马石庄说,“在大是大非上不含糊,在大事小事上不混淆,在大势大运上有判断。坦白说,一个人要是把这三点把握住,大概率会是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立足于此,明德讲堂的“风帆”一扬,便是12年。据估计,每堂讲座平均听课人数超过300人,千场下来,这门课的听讲学生已逾30万人次。王大洲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明德讲堂和大学写作课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乃至超过预期。我想,一条基本经验是学校领导充分重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勇于创新,乃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关键。那时如此,今天也一样。”盛宴2019年4月29日,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礼堂人声鼎沸。当天,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院士来到国科大做客明德讲堂思想系列报告,主题是《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从兴趣、准备、突破的研究三部曲,到直觉与书本冲突的学习机会,杨振宁细致地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与研究经历。虽然降生在战乱年代,但是出身书香门第的杨振宁却并未荒废学业。1938年,杨振宁举家迁至昆明。为备考西南联大,杨振宁在家中自学高中物理课程,而正是这次自学给他带来了难以忘记的经验。“我有一个很深的印象,这个印象给了我一个教训。大家都知道等速的圆周运动有一个加速,v2/r,它的方向是向心的。我看了书上的话觉得不对,转动时应该是向切线的方向,为什么说是向心呢?我当时不同意,纠缠一两天最后才懂了,速度是一个向量,会转弯,所以是向心的。这个教训我永远记得。每一个动物都有直觉,如果没有直觉则无法生存,而直觉需要很多修正。直觉与书本的冲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杨振宁寄语国科大学子:“我希望各个同学都掌握着这个时代,这是一个大时代,而且你们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要努力,有够多的努力一定会有大成绩,在今天中国的发展情景之下,那是一定可以达到的。”杨振宁做客明德讲堂
10月23日 下午 7:40
其他

丹青两弹情!院士+名家+师生联袂挥毫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科学院成立75周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在雁栖湖校区科学与艺术大楼举办“墨韵科技梦,丹青两弹情”——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书画展。当天,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周琪,校领导肖作敏、李浩然、牛晓莉、董纪昌、林晓等参观展览。本次展览参展作品共计70余件,特邀两院院士、全国知名书画家作品参展,并面向校内广大师生公开征集作品。各类书画作品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将思想、科学、艺术、教育融为一体,展现国科大师生一脉相承的科学情怀与多元的艺术素养。本次展览向全校师生开放,并持续展出至2025年1月16日。展览现场走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包括白春礼、李振声、严加安、种康等院士与全国知名书画家的书画作品。白春礼院士的油画清新淡雅,写实与写意并进;李振声院士的题字飘逸洒脱,颜筋柳骨,如观山泉流水;严加安院士的书法苍劲有力、诗书一体、笔触生辉、行云流水;种康院士的书法笔力刚劲,力透纸背,如擎屋梁柱。这些书画佳作风格各异,匠心独运,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和交相辉映,饱含着对“两弹一星”元勋的深切缅怀,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弘扬与对未来科研工作者们的诚挚勉励。展览现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专门为本次展览题写主题词,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中国科学院文联刘剑、崔承顺、张平等为本次展览专门创作了作品。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李世刚和李世东共同绘制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肖像组图陈列于正厅西侧。组图中,科学家或展颜欢笑,春风和气,尽显大师风范;或目光深远,意蕴悠长,似在思虑家国大事;或正色蹙眉,严整以待,仿佛正与人商讨着“两弹一星”的实验进程。组图通过素描勾勒出这些老一辈科学家的仪容相貌,以此感召和激励师生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牢记使命、勇挑重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展览现场一幅绘制于不锈钢板上的巨大画作跃入眼帘。鲜红色彩在灰白底片上喷薄而出,形成鲜明反差,浸出一朵偌大的“蘑菇云”。复杂的线条与符号充斥于“蘑菇云”的四周,反射着展灯投射下的铅白光晕,泛出淡淡金属光泽,仿佛记录着一段厚重而肃穆的文明旧事。画面里,“两弹一星”元勋肖像画若隐若现,仿佛穿透时空限制,与观众遥遥相望,警醒后世那传承千年的民族气节。画面中央,仿佛一位位立于作品前的观众,与鲜红色彩融为一体,恍惚间如同置身于“两弹一星”时期那段隐姓埋名、艰苦奋斗的伟大历史。展览现场本次展览除了传统书画作品外,也陈列着许多“新式”画作。这些作品利用简单线条、色彩与构图,体现作者在科学世界里对艺术的探索与挖掘,表达他们对“两弹一星”精神的思考,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对科学的畅想。国科大师生们的参展书画作品也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诠释着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与对未来科学事业的期盼,为前来观展的观众们提供了一场历史、现实与理想交织的艺术盛宴。展览现场无论是色彩与点线的碰撞,还是光影与结构的编织;无论是对古典作品的再创作,还是对新兴科学的艺术描绘,这些创新前卫的表达手法令前来观展的观众眼前一亮。“这里展出很多国科大同学的作品。这些作品把科学与艺术融合,都很有想法,对于黑白、点线面以及造型艺术的运用都很有创意。”本次书画展策展人、国科大教授石自东介绍道。“‘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老一辈科学家是我们立志学习的榜样,在科研过程中学习他们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勇攀科学高峰。”化学科学学院研究生张艺慧观展后说道。本次展览10月16日开展后,广大师生踊跃前来参观。大家或钟情于“两弹一星”元勋们的肖像组图,或惊叹于院士们笔走龙蛇的书法作品,进一步近距离了解了“两弹一星”往事,学习“两弹一星”精神,感受科学与艺术紧密的联系。展览现场主题演出,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做客国科大!国科大党委组织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投个稿告诉我吧~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观微之光,可明远方出品/国科大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国科大记者团文字/张翱宇
10月21日 下午 7:35
其他

主题演出,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国晓薇视频/国科大团委美编/吴迪责编/国晓薇点击关注点赞分享在看
10月20日 上午 11:00
其他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做客国科大!

2024年10月16日,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的日子,正值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明德讲堂举办千场之际,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戚发轫做客明德讲堂第1001场,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以《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为题,向雁栖湖校区主会场、玉泉路校区分会场200余名师生分享科研故事。此次报告也是学校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题教育系列报告会首场报告。国科大党委副书记李浩然主持并致辞。戚发轫院士在报告中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他表示,“天”是人类生活的第四环境,是国家主权的第四疆域。从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到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再到现在我国自主建设北斗卫星系统、成功实现天问探火、嫦娥六号月背取样返回,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航天大国,有进出太空、利用太空资源和捍卫主权不受侵犯的能力。我国的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伟大的航天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戚发轫院士作报告戚发轫院士结合自身工作经历,生动解读了航天精神。他讲到,中国航天事业能得到充分发展,靠的是航天人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一个国家要想强大,不可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他认为,在上世纪科研人员待遇相对较差的背景下,中国航天人没有选择其他高薪工作,而是在国家有特殊需要时坚守自己的岗位,帮助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重要突破,靠的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戚发轫院士指出,“两弹一星”精神第一位的是热爱祖国。钱学森等老一代科学家放弃国外的优渥待遇,回到祖国,就是爱国精神的最好体现。他勉励同学们要学习“两弹一星”前辈们心中的“爱”,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事业。“爱国是高尚的,但不是高不可攀的,愿意把自己的智慧、时间、财富献给国家,就是爱国。”戚发轫院士语重心长说道。报告会现场在互动环节,戚发轫院士就“未来航天科学的发展方向”“如何将天文学和航天事业相融合”和“怎样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等话题与现场同学交流。现场同学提问李浩然代表国科大向戚发轫院士表示衷心感谢,并颁发了明德讲堂纪念证书。李浩然表示,60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们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明德讲堂创办于2012年9月,取名于国科大校训“博学笃志、格物明德”。此前1000场报告,融汇了思想、社会、历史、人生和艺术等领域,邀请了国内外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受到广大师生欢迎。此次报告是明德讲堂第1001场,特意安排在这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举办,特别邀请亲历“两弹一星”事业的戚发轫院士作报告,为明德讲堂开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航程,激励全校师生传承和弘扬好“两弹一星”精神,莘莘学子能向老一代科学家学习,勇攀科技高峰,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颁发明德讲堂纪念证书李浩然主持报告报告结束后,戚发轫院士还为现场同学写下“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寄语,鼓励同学们要立志为国家科技事业作贡献。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会见了戚发轫院士,并合影留念。戚发轫院士为现场同学写下寄语戚发轫院士寄语王艳芬(三排左四)会见戚发轫院士并合影全场师生合影精彩预告近期,国科大还将继续举办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题教育系列报告会(第二至第五场)一起关注第二场时间:10月21日
10月19日 上午 11:17
其他

国科大党委组织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

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重新开放仪式后,国科大党委组织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打造示范性思政“金课”开展集体交流讨论。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周琪主持集体备课会,部分“两弹一星”亲历者、见证者及家属、“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作发言。国科大校领导王艳芬、肖作敏、李浩然、牛晓莉、董纪昌、金德鹏、林晓、袁伟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及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共60余人参加会议。周琪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10月18日 下午 3:02
其他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重新开放丨新闻联播

今天(1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的日子,中国科学院举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系列活动,“两弹一星”亲历者、见证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师生代表等四百余人参加。同时,升级优化后的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面向社会重新开放。“两弹一星”研制期间,中国科学院累计投入40多个单位、17000余人参与相关工作。纪念馆于2015年首次开放,此次通过拓展建设、更新展陈内容,馆内收录、展出了与“两弹一星”
10月16日 下午 10:00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东方巨响,60年回望

编者按60年前的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这一壮举不仅为国家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两弹一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凝结于“两弹一星”研制实践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宝贵资源。在“两弹一星”研制的光辉历程中,中国科学院以及无数科技工作者们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跨越千难万险,迈出了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一步。60年过去,我们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两弹一星”精神依旧激励着广大师生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辉煌。本文回望“两弹一星”决策和研制历程,感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升腾的蘑菇云,向世界宣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有了坚实有力的屏障,为我国赢得了几十年的宝贵发展机遇。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我们国家也要发展原子能”20世纪,随着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愈加深入,“原子时代”到来。1938年,德国物理学家发现核裂变,次年,法国物理学家发现链式反应。铀的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如果利用这一原理制造武器,那它将成为国家间战略威慑与防御的关键工具。而这,就是时人心心念念的“原子弹”。1942年12月,恩里科·费米领导团队在芝加哥大学成功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的核反应堆,实现了核裂变链反应的控制。1942年6月,美国开启了研制原子弹的计划(即“曼哈顿计划”)。该计划汇聚了众多重要科学家,耗资20亿美元。1945年,美国试爆原子弹成功。苏联、英国、法国等国家也加紧了对核武器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冷战逐步形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0-1953年期间,美国多次对中国实施核讹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到了核武器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决定在强化常规军备的同时,探索尖端科技,向核科学进军。1950年5月19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1953年10月改称物理所)成立,由吴有训任所长,钱三强任副所长,很快聚集了王淦昌、彭桓武、赵忠尧、杨承宗、邓稼先、于敏等优秀核科技专家,成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重要发祥地。1954年,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的主持下,我国发现了有工业价值的铀矿资源,毛泽东主席了解后说:“我们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我们国家也要发展原子能。”近代物理所合影(1951年,前排左三起:邓稼先、彭桓武、赵忠尧、钱三强、何泽慧等)
10月15日 下午 8:51
其他

“两弹一星”纪念地灯塔,点亮!

“我宣布:‘两弹一星’纪念地灯塔点亮仪式正式开始!”“5、4、3、2、1……”随着倒计时结束,灯塔从下而上点亮,星光璀璨,场面壮观。灯塔点亮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科学院成立75周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60周年,国科大围绕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活动。10月13日晚,国科大在雁栖湖校区举行“两弹一星”纪念地灯塔点亮仪式,标志着系列纪念活动正式启动。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周琪出席并致辞,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主持活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肖作敏,党委副书记李浩然,副校长牛晓莉、金德鹏、林晓、袁伟等出席活动。周琪致辞周琪代表学校致辞。他说,“今天下午,大家在我身后的这面旗帜上踊跃签名。同学们争相奔走,一定要在这面旗签上名字,认为这是你们唯一一次将自己名字留在校史馆的机会。但是,我跟你们想的不太一样。我希望国科大学生坚定信心、怀揣信念,为祖国建设和科技振兴去建功立业,希望未来有更多同学的名字,留在学校的校史馆。”活动开始前,国科大师生、校友纷纷在灯塔点亮仪式纪念旗帜上签字留念。该旗帜用于灯塔点亮仪式背景,并被校史馆收藏周琪指出,我们学校的前身是为“两弹一星”事业培养人才的学校,是新中国最早启动研究生教育的学校。这座中国科学院怀柔火箭实验基地水塔,已经拥有60多年的历史,它服务了“两弹一星”元勋们,服务了老一辈科学家们。“今天,这样一座一直服务科学、服务教育、服务我们的水塔,将迎来它全新的使命——承载着我们精神家园建设的灯塔。”他希望,国科大师生和校友牢记“两弹一星”精神,能够在奔赴祖国各地的时候,带着浓浓的母校情结,在行为上打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母校印迹,在思想上要牢牢打上“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烙印,为祖国发展、科技振兴去努力奋斗。灯塔点亮仪式现场位于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的“两弹一星”纪念地灯塔原系怀柔火箭试验基地水塔,作为怀柔火箭试验基地中的最高建筑,它既是整个校区的制高点,也是全部区域的视觉焦点。国科大这次将水塔改建为纪念灯塔,并将底部区域拓展成书吧,旨在使书吧和灯塔融为一体,成为校园内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的一处文化地标。灯塔的点亮,标志着中国科学院纪念原子弹成功试爆60周年系列活动的启动。来约饭!国科大新食堂,开业!永怀,永怀最新!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系列活动预告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投个稿告诉我吧~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观微之光,可明远方来源/国科大教育基金会文字/国科大教育基金会图片/国科大融媒体编辑部美编/国晓薇责编/国晓薇点击关注点赞分享在看
10月14日 下午 11:27
其他

来约饭!国科大新食堂,开业!

第四食堂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四食堂在广大师生热切期盼的目光中隆重拉开帷幕风味人间,乐享时光启动柱按下标志四食堂正式开业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周琪,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肖作敏,党委副书记李浩然,副校长牛晓莉、金德鹏、林晓、袁伟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为四食堂启幕在场师生和校友满载期待品鉴,率先触碰美味笑容洋溢,是最美好的定格瞬间
10月13日 下午 7:00
其他

永怀,永怀

编者按:郭永怀,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也是唯一在核弹、导弹、地球卫星三个领域都作出重大贡献的
10月12日 上午 11:54
其他

最新!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系列活动预告

2024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建校46周年值此之际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主旨以“复兴有我·挺膺担当”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跟国晓薇一起解锁第二波活动预告(点击此处可了解第一波活动预告)01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展(临展)熄灯仪式时间:10月15日18:30地点:怀柔生态系统综合观测研究站概要:在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重新开放前夕,国科大将在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展(临展)举办熄灯仪式,全面回顾临展开放期间的参观情况,见证“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弘扬工作薪火相传。02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重新开放时间:10月16日8:30地点: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广场概要:值此“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之际,国科大将于10月16日举办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重新开放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中国科学院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的卓越贡献,鼓舞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03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题教育系列报告会(明德讲堂第1001讲)时间:10月16日9:00地点:国际会议中心学术厅(主会场);人文楼报告厅(分会场)主讲人:戚发轫
10月11日 下午 8:22
其他

敬请期待!

2024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建校46周年值此之际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主旨以“复兴有我·挺膺担当”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跟国晓薇一起解锁第一波活动预告01“科苑荟”校友返校日
10月10日 下午 6:10
其他

权威发布!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2025年国科大共有140个培养单位(具体指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及国科大所属各院系,下同)计划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12大学科门类的180余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一、培养目标国科大招收的学术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满足国家科技创新需求,能够在科学实践中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创新工程建设方法,具备组织实施高精尖科技创新工程的能力,能够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专业型领军人才。二、招生计划国科大2025年的博士招生分为推免直博生、硕博连读转博、普通招考三种方式。各种方式的比例由各培养单位自主确定。按入学时间,分为春季入学招生和秋季入学招生。其中春季入学招生仅有硕博连读转博,秋季入学招生包括推免直博生、硕博连读转博、普通招考三种方式。春季入学招生和秋季入学招生均占用培养单位2025年博士招生计划。各培养单位推免直博生招生专业目录中拟接收推免人数以后续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实际接收的推免生数为准。同时统考博士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直博生和硕博连读转博)为培养单位全年预计招生总人数,仅作为参考,不作为实际录取的依据。实际招生指标数由国科大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总数(含推免直博生、硕博连读转博和普通招考)分配给相关培养单位,各培养单位内部依据自身学科特点与布局、师资队伍、生源状况等因素核定分专业分导师招生计划。三、报考条件及要求(一)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普通招考的博士研究生,需满足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3.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博士入学报到时间前取得硕士学位,即2025年9月1日前须获得硕士学位证);(3)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其中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是指:①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报到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获得本科毕业证但未获得学士学位证者不予认可。②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结业生(报名时已取得硕士结业证书且必须已获得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③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各培养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6.持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提交认证报告。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在学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若被录取,在报到时须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否则不予报到注册。(二)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已取得报考专业6门及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或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或以上科研课题。3.符合所报考的培养单位规定的其他条件。(三)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博士入学报到时间前取得硕士学位。通过全国统招统考录取的双证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按应届毕业生以普通招考方式正常报名参加我校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最迟须在博士入学报到时间前取得硕士学位。单证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须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后方可正常报名并参加我校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四)各培养单位自主确定是否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该专项计划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主要面向少数民族考生。除了需具备上述第(一)款中各项条件外,还须符合教育部关于2025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报名考生的具体要求。从2025年起报考该专项计划的考生,需要登录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管理平台进行骨干计划资格审核,具体申请流程请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1.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审核同意报考。2.保证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其中,在职考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考生派遣回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毕业研究生档案转回原工作单位、就业单位或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3.未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和服务期内不得报考博士研究生。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和服务期内可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并签订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定向协议书,毕业后服务年限按新协议重新计算。4.我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不得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含普通博士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不得以硕士应届生身份报考我校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但在征得定向单位所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书面同意后(在职考生还须征得工作单位书面同意)可以在毕业时作为应届硕士毕业生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考,经初试和复试考核合格拟录取后须重新签订三方协议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博士毕业后须按协议规定回定向省份就业。5.202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预计为55名左右(其中新疆班专项15名左右、青海西藏班专项20名左右、民族药专项10名左右、普通少数民族考生指标10名左右。三个专项计划的招生简章或说明由相关培养单位另行发布),具体以教育部实际下达少数民族骨干博士计划总数后学校确定的各专项计划数为准。请考生依据招生指标分布情况,审慎确定报考培养单位和专业。(五)在高校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按直接攻博方式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简称为直博生),具体录取条件由各相关培养单位确定。已被确定接收的直博生,必须参加全国推荐免试研究生网上报名,无需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招生网报。(六)本校全日制优秀在学硕士生报考硕博连读转博的,按所在培养单位的具体要求报考;非全日制在学硕士生不得以硕博连读转博的方式报考。定向考生不得以硕博连读转博的方式报考。(七)本科毕业于国科大且参加1+4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计划的考生,按照签署的培养协议进行博士招生网上报名并参加相关培养单位的考核或考试。(八)下列情况的考生报考时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书面同意:1.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2.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服务期的在职人员考生。3.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九)有特殊原因不能保证全脱产学习的考生,应在报考和复试时向报考的培养单位和导师进行如实说明,并按照报考的培养单位相关要求执行。如不能按照培养单位和导师要求保证学习时间的,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十)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规定办理报考手续。(十一)由于“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因此在网报前,考生要与拟报考的导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在整个博士招录过程中,若导师认为本人不适合指导某学生,导师有不录取该学生的权利。四、报名时间、方式及报名手续除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战略管理专项计划外,各培养单位各专业的普通招考方式2025年全部实行“申请-考核”制。直博生按照推免生的要求,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参加全国统一的网上报名并完成相关复试通知和待录取通知等报考接收手续。所有硕博连读转博考生和普通招考考生(含“申请-考核”制方式考生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及战略管理专项计划考生)必须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网上统一报名。考生在网报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博士招生网上报名公告和拟报考培养单位的网上报名公告,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1.网上报名时间:春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2024年10月21日-11月1日,全天受理。本次网报只有硕博连读转博考核报名(生源范围为第五学期本校在学硕士生,即2022年秋季入学硕士生),没有普通招考的招生方式。是否进行本次硕博连读转博考核由各培养单位自定,具体请见相关培养单位公告。逾期不再受理补报。在学硕士生中凡被前沿交叉科学学院拟录取为博士生的,均参加本批次硕转博报名。秋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2024年12月9日-2025年1月10日,全天受理。本次网报包括硕博连读转博考核报名(生源范围为第四学期本校在学硕士生,即2023年秋季入学硕士生)和普通招考两种招生方式。逾期不再受理补报。部分培养单位有特殊报考时限要求的,以培养单位的通知为准。2.网上报名方式:请考生登陆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s://admission.ucas.edu.cn),点击“博士报名”,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择“普通招考”“硕转博”两种类别之一进入相应的报名系统中,进行考生注册。其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在“普通招考”类别中报名,进入系统后在考试方式栏中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3.网上报名成功后,报考“普通招考”类别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报考的培养单位招生部门提交下列书面材料:(1)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2)2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专家推荐书(推荐书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博士招生”栏目的“资料下载”区下载,由推荐专家填写后寄至报考的培养单位招生部门,也可密封后由考生转交);(3)硕士课程成绩单和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4)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5)获得境外学历人员须提交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学历证书复印件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认证报告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供在学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并在报到前查验学历证书和认证报告的原件和补交复印件);(6)培养单位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交由原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审核通过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应按本简章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及报考培养单位的要求提交其他有关材料。硕博连读转博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所在培养单位招生部门提交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以及所在培养单位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4.报考培养单位招生部门对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查后,向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核发准考证。核发准考证由考生自行网上打印、现场领取或邮政快递等方式,具体核发方式由各培养单位自行确定。准考证是考生参加初试和复试的重要凭证,请考生一定要妥善保管直至录取结束。在复试阶段还将对报考资格进行复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5.各培养单位可自行决定是否进行春、秋两次招生,请考生报考前主动与所报考的培养单位联系。6.请考生认真阅读网上报名公告,网上报名时应务必认真准确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和报考类别(定向或非定向)等重要信息。报考信息和录取信息上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和教育部后一律不得更改,学校也不再受理修改信息的申请。五、普通招考考试方式1.普通招考除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战略管理专项计划外,其余考生全部实行“申请-考核”制,具体考核内容形式以培养单位公布的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为准。请考生注意查看相关培养单位的网上公告,或直接咨询相关培养单位招生部门。2.报考普通招考方式的考生,其报考条件除应符合前面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实行“申请-考核”制培养单位提出的具体要求。3.普通招考的同等学力考生除了必须参加政治理论课笔试外(在初试时进行),还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硕士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加试的科目名称和测试范围以及具体时间、地点等,由各培养单位事先通知相关考生。政治理论课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命题,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考生1.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参与各培养单位的“申请-考核”制考核,须参加全校统一考试。2.初试的笔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免试)、外国语(语种以各培养单位公布的专业目录为准,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和不少于两门的业务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外国语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命题,业务课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或联合命题。七、考试时间实行“申请-考核”制的各培养单位自定考试时间,请考生及时关注各培养单位网上公告或直接咨询相关培养单位招生部门。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战略管理专项计划考试:外国语:2025年3月29日上午8:30-11:30;政治理论:2025年3月30日下午2:00-5:00。专业课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3月29日下午和30日上午,具体以各培养单位通知为准。八、体格检查体检由各培养单位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
10月9日 下午 12:09
其他

权威发布!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2025年国科大共有140个培养单位(具体指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及国科大所属各院系,下同)计划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12大学科门类的200余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一、培养目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旨在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适应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爱国守法、掌握相关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国科大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二、报考条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招生考试模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执行教育部统一的报考要求。(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招生考试(含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125601]专业学位除外),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2025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4)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以下考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且需符合报考单位根据培养目标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①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25年9月1日前)或2年以上的人员;②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还需具备的条件:已取得报考专业大学本科8门及以上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二)报考专业学位的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125601]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上述(一)中第1项、第2项、第3项的要求;2.考生的学业水平和工作经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大学本科毕业后至2025年9月1日前,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至2025年9月1日前,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符合报考单位根据培养目标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3)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至2025年9月1日前,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三)已经在读的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在读单位学籍管理部门书面同意后方可报考。(四)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考条件、生源范围及招生对象、资格审核等按照教育部相关政策执行。国科大各培养单位(中丹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除外)、各招生专业均可接受符合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考条件的考生报考,我校2025年该专项计划招生指标(150名左右,具体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25年招生计划为准)原则上为专业学位硕士指标,考生报名时须据此慎重确定报考专业。我校2025年该专项计划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不得填报“非全日制”。推荐免试生若符合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报考要求,也可申请该专项计划推荐免试。(五)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是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符合条件的考生网上报名时选择“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照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进行复核。国科大各培养单位(中丹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除外)、各招生专业均可接受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考生报考,但是我校2025年该专项计划招生指标(130名左右,具体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25年招生计划为准)原则上为专业学位硕士指标,考生报名时须据此慎重确定报考专业。我校2025年该专项计划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不得填报“非全日制”。推荐免试生若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报考要求,也可申请该专项计划推荐免试。(六)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125601]专业学位领域外,各招生专业均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等学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高校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可直接与有关培养单位联系推免生接收事宜。所有拟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应在国家规定时间内,通过教育部中国研究生招生网“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参加网上报名并完成接受复试通知、接受拟录取通知等报考接收程序。考生可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s://admission.ucas.edu.cn/)查询各培养单位推免招生专业目录。截至规定日期仍未确定接收单位的推免生或未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完成招录流程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三、报名考生在报名阶段务必及时查看国科大和相关培养单位发布的招生简章和招考公告,正式报名前应仔细核查本人是否符合国科大和相关培养单位的报考条件。在准考、复试和录取等招生阶段将分别进行报考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准考、复试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所有考生一律采用网上报名方式报考。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考生在网上报名后,还需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并采集本人照片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一)第一阶段:网上报名考生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逾期不再进行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报名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预报名期间填写的信息有效,正式报名期间无需重复填写,但可以随时修改完善。考生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后,务必要认真阅读相关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招生单位及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同时还须查看拟报考培养单位的相关招考公告,并按其要求填报。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错过网报时间、缴费时间、网上确认时间、考试时间等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准确填写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报考材料。网报信息填报中特别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以及学籍学历等信息务必认真准确填报。网报期间,网报系统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以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考生网报时学历证书编号信息填报请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国内普通高校毕业证书编号须填写“证书编号”。若毕业证书上有两个号码,应填写证书右侧的“证书编号”,一般为16位以上数字编号,前5位为颁发此证书的高校代码。请不要填写证书序列号(如No.****)。若原毕业院校因更名等原因不在网报系统毕业学校可选列表中,请在毕业学校栏选择“其他”,然后手工录入原毕业学校的名称(即毕业证书中加盖印章的学校名称)。2.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编号信息填报,须填写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颁发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学历学位认证书》或《台湾地区学历学位认证书》认证报告编号,如认证书编号为:教留服认英[2018]20001号。考生报考国科大各培养单位,“招生单位所在地区”均应选择“北京”,“招生单位”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在“院系所名称”栏中选择要报考的培养单位,如选择报考“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或“物理科学学院”等,然后按照网报系统要求进行报考专业及考试科目等信息填报。报考点选择: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户籍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就近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考生必须牢记自己网报时的用户名和密码,网上打印准考证、网上调剂等均需使用此用户名登录。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考前请根据原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规定的审核流程,申请报考资质审核。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报名时间和方式与全国普通硕士研究生相同。网上报名系统中“专项计划”栏目应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二)第二阶段:网上确认1.确认时间:所有考生须认真查看网报时填报的报考点发布的网上确认相关公告,确认的时间以各报考点公告为准,在所选择报考点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参加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2.确认手续:考生网上确认须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等材料及网上报名编号,按照报考点公告要求办理网上确认手续。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确认时应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以各报考点公告为准。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报考费支付方式以网报时选择的报考点公告要求为准。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5.确认考生本人网报信息准确无误。(三)报名其他注意事项1.推荐免试生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及时完成网上报名与拟录取手续。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拟录取的推荐免试生不需进行网上确认,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2.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培养单位的一个专业。3.在网上报名截止日期前,考生可自行修改自己的网报信息,网报信息务必准确无误。在确认期间,考生必须对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网上确认后的考生报名信息在准考资格审核、初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4.教育部以报考单位所在地分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的基本分数线。国科大京内外各培养单位均执行北京一区分数线。5.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在报名结束后不得更改报考类别。6.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7.网报和确认结束后,报考的培养单位将对考生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等信息有疑问的,培养单位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审查过程中发现虚假证件时,可扣留虚假证件。经审核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不予准考。8.网上报名时,考生应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定向就业或非定向就业)、考试科目、学历学位证书编号、学习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等重要信息。确认后的报考信息和录取信息上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和教育部后一律不得更改,学校也不再受理任何考生修改信息的申请。2025年,我校所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网报时报考类别只能填报“定向就业”,报考类别填报为“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将不予准考。9.考生网上报名时须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四、初试1.网上打印准考证:在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报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2.初试日期:按照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考试日期执行,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3.初试地点:以选择的报考点公告为准。4.初试科目:除医学、教育学和历史学相关学科专业、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应用心理及药学硕士专业外,其余各专业的初试科目均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100分,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的满分值各为150分。具体考试科目以《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为准,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或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s://admission.ucas.edu.cn)查询。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英语(一)、俄语、日语、英语(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心理学专业基础、数学(农)、化学(农)、经济类综合能力、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等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其余考试科目由国科大或培养单位自行组织命题。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初试科目为两门:管理类综合能力(满分为200分)和外国语(满分为100分),每门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均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医学、教育学、历史学等门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应用心理及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为三门:思想政治理论(满分为100分)、外国语(满分为100分)、专业基础综合(满分为300分),每门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5.考生初试成绩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查询。五、复试国科大京内外各培养单位所有普通计划的报名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均按照北京地区分数线(即一区国家复试分数线)执行。各单位在不低于国家线的基础上可结合本单位的生源状况、学科专业特点及下达的招生计划数自主划线。1.各培养单位自行制定复试规程、负责通知和组织考生参加复试,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公示。复试一般由报考的培养单位组织,在报考的培养单位所在地进行。2.各培养单位一般按照参加复试人数与招生计划数之比不低于120%的比例,按照复试分数线及考生初试成绩,由高到低确定复试考生名单,进行差额复试。生源充足的单位可扩大差额比例,生源不足的单位可适当缩小差额比例。合格生源比例不足的,按实际合格生源数组织复试。具体差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由各培养单位根据招生计划、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定并公布。3.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复试分数线在不低于国家分数线的基础上,由国科大自行划定。各培养单位依据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的具体报名和初试成绩情况,结合本单位的学科特点和要求以及国科大下达的专项招生计划数,在不低于国科大对应专项计划复试分数线基础上,分别分学科门类或专业自主划定本单位专项计划具体复试分数线要求和确定进入复试考生名单,可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复试方式、程序及要求与其他普通计划硕士生相同。4.复试分数线、复试名单以及复试时间、地点、方式等复试要求由各培养单位在复试前通过培养单位官网等渠道向考生公布。5.报考的培养单位在复试前,对复试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证件和报名材料再次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需要求复试考生在复试时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6.复试包括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思想品德、外语听力和口语等考核内容,外语听力及口语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成绩权重构成由培养单位自主确定。7.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培养单位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8.对同等学力考生参加复试的(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须在复试阶段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由报考的培养单位确定并通知考生。培养单位还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实验技能等方面的考查。加试科目不及格(即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成人教育(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的考生参加复试,视同为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科目。9.复试成绩或面试成绩不及格(即低于百分制的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10.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执行相同的复试要求。11.复试是硕士招生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复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招生单位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相关培养单位复试工作全部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六、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作为复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状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各单位可在复试过程中通过复试小组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也可在复试期间组织有关教育干部、导师等与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面谈,直接了解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情况。在确定拟录取名单后,各单位还可通过函件或派人外调的方式,向考生档案所在单位调阅考生人事档案记录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须加盖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或政工部门印章),全面审查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了解其有无不良表现和记录。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政审)不合格者不得录取。考生体检工作由培养单位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要求,由培养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体检要求。新生入学后需进行体检复查。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录取资格。七、录取各培养单位按国科大下达招生计划,依据本单位复试录取办法及考生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检查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所有拟录取考生均按照教育部信息公开相关要求进行名单公示。没有公示的拟录取考生,一律不得办理录取手续,不予注册学籍。定向就业硕士生必须在录取前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定向生毕业时按协议到定向单位就业,不再进行就业派遣。普通定向就业生,不调转户口、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被录取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考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本科毕业证书原件。2025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截止2025年9月1日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者或不能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原件者,录取资格无效。被录取的考生按录取通知书规定的要求和日期,到指定地点报到入学注册。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提供有关证明,且应以书面形式向国科大或所在培养单位请假,请假时间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八、培养方式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各培养单位硕士招生专业/方向的培养方式以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为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实行相同的考试学术要求和培养标准。九、基本学制硕士生学制为2年或3年,具体由各培养单位依据相关管理规定和学科特点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十、收费及待遇2025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及住宿费在国家有关部门核定的范围内收取: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一般为8000元/年•生,按学年收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一般为10000元/年•生,按学年收取。2.经另行批准的专业学位(如工商管理硕士等)研究生学费按批复意见收取,具体请见相关培养单位的简章、公告或通知。3.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同上,享受与同一培养单位同一专业其他普通招考考生相同的奖助体系待遇。同时,国科大实行完善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学生按照国科大相关规定,可享受和参评的奖助学金主要包括六个类别,即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培养单位奖学金、“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津贴。学习科研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国家、中国科学院、培养单位设立的各类专项奖学金。十一、硕博连读各培养单位自行确认本单位是否进行硕博连读和转博考核的时间。通过硕博连读方式招收的博士生,包括硕士阶段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报考硕博连读的考生,应按培养单位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硕博连读申请。硕博连读生的具体选拔和确认办法由培养单位自主确定和公布。十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1.所有被录取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考生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就业,必须在录取前由培养单位牵头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在职考生与所在单位和定向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协议书,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毕业生)与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协议书。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学生必须保证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考生在学期间不得调整录取类别,即不得变更为非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也不得调整为非定向就业。2.我校录取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不得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含普通博士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计划),不得以硕士应届生身份报考我校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3.该专项计划未尽事宜,执行教育部此专项计划相关政策与要求。十三、毕业生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由毕业生自行联系用人单位,按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定向就业培养的硕士生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十四、违纪处罚对于考生弄虚作假、考试作弊及其他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将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十五、其他注意事项1.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定向就业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导致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2.考生可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查阅全校招生专业目录、部分科目考试大纲等相关招生信息。各培养单位推免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中拟接收推免人数以后续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实际接收的推免生数为准。同时统考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拟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仅作为参考,不作为实际录取的依据。实际招生指标数以教育部下达学校招生计划总数后,国科大下达给相关培养单位2025年招生计划数和培养单位内部依据生源状况、学科特点与布局、师资队伍等因素核定的分专业分导师招生计划为准。请考生及时关注拟报考培养单位网站发布的报考相关信息,也可邮件或电话咨询拟报考培养单位招生部门,特别提醒统招统考的报名考生,网报截止时间前须随时关注相关培养单位的推免生接收情况,理性选择报考培养单位和招生专业。3.我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报考类别必须选择“定向就业”;若报考类别选择为“非定向就业”的考生,我校将不予准考。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拟录取考生,必须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后,方可办理后续录取手续。在培养单位规定时间内未能签署定向就业协议的,取消录取资格。4.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研究生,按军队相关部门规定办理。5.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事项,以上级主管单位最新政策为准。6.本简章由国科大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邮编:100049联系部门:国科大招生办公室招生业务咨询电话:010-82649886、82640457招生业务监督电话:010-88256714纪监办公室电话:010-69671040邮箱:ao@ucas.edu.cn国科大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admission.ucas.edu.cn或https://admission.ucas.ac.cn国科大各培养单位联系方式:请查阅国科大招生信息网首页中“联系我们”子栏目(点击此处可跳转)。国科大科研,新突破!国科大,再添佳绩!国科大,勇夺总冠军!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投个稿告诉我吧~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观微之光,可明远方来源/国科大招生办公室制图/国晓薇美编/国晓薇责编/国晓薇点击关注点赞分享在看
10月8日 下午 2:27
其他

国科大科研,新突破!

Communications。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霞霞和国科大博士生吴菁霞为共同第一作者,孔照胜为通讯作者。本期科研快报就到这里啦
10月7日 下午 12:05
其他

国科大,再添佳绩!

喜讯再传!第18届中国大学生健身健美锦标赛中国科学院大学健美队获甲组男子健美亚军甲组男子健体季军赛事介绍近日,2024第18届中国大学生健身健美锦标赛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举办。本次锦标赛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来自全国近100所院校的600名师生在健身、健体、健美、东方舞等9个项目中进行激烈角逐,规模创历届之最。中国科学院大学健美队在校体育部教师唐晓义的带领下,2023级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生陈厚卓和2023级固体力学专业硕士生韩添翼两位队员参加甲组(普通组)男子健美65公斤级和甲组(普通组)男子健体A组1.75米(含)以下项目的比赛。在比赛中,陈厚卓与韩添翼展现出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的体育精神,更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运动风采。经过精彩角逐,两名队员分获自身所在组别的亚军和季军。陈厚卓(左三)获甲组男子健美65公斤级亚军韩添翼(左一)获甲组男子健体A组1.75米(含)以下项目季军中国科学院大学健美队赛后合影(左起分别为:陈厚卓、韩添翼、唐晓义)队员有话说陈厚卓健美备赛离不开每天的刻苦训练与合理饮食。这次备赛时间紧、任务重,减脂脱水是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每一次调整状态都是更加了解自身的过程。感谢唐老师为健美队安排集训,指导造型,带领我们参加全国赛,为国科大争光。参加比赛让我认识到自己形体和造型的许多不足,需要平时针对性补弱和更多的练习,准备遇见更强的自己。韩添翼在本次中国大学生健身健美锦标赛上,我用四十天的努力达到了最佳状态,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衷心感谢唐老师在这段时间的悉心指导和严格督促,让我坚持了下来,认真做好每餐的饮食和每次的力量训练以及每次的造型调整。接下来,我将继续努力,勇攀更高的赛场,争取更高的荣誉!关于我们中国科学院大学健美队成立于2021年,由校体育部教师唐晓义担任教练。健美队定期针对力量、有氧、规定动作造型等项目进行专项集训,并从中选拔具有竞争力的队员代表学校参加全国赛、首高赛等赛事,至今已获得全国及省市比赛冠军等系列优异成绩。中国科学院大学健美队火热招新中,欢迎有意愿同学加入!入队要求:一、身体健康,具有明显的训练痕迹与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够按时参加健美专项集训;二、具有强烈的参赛意愿,愿意代表国科大参加全国赛或首高赛等赛事。联系人:校体育部唐老师联系邮箱:txy@ucas.edu.cn
10月6日 下午 12:01
其他

国科大,勇夺总冠军!

近日,2024首都高等学校第4届马拉松接力赛(以下简称“首高接力”)在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鸣枪起跑。本赛事由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分为男女竞技组、男女大众组和北京化工大学大学生组。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北京市24所学校共41支队伍齐聚玉屏山下,共同展开一场热血沸腾的马拉松接力赛。国科大代表队共派出20名选手(男女队各8名正选和2名候补)参加竞技组,并突出重围,斩获男子竞技组冠军、女子竞技组季军,最终取得男女竞技组团体总分冠军的历史最好成绩。首高接力赛现场赛事介绍作为中长跑项目中独特的集体项目,首高接力赛需要8名选手每人完成约5.3公里的距离,以肩佩学校绶带为交接标志,通过一至八棒队员接力形式完成42.195公里。“要想从一众高校中脱颖而出,不仅看重选手的个人能力,更看重队伍的平均水平。”本次首高接力赛国科大代表队教练刘立勇说道。国科大参加本次首高接力赛的选手国科大本次参加首高接力赛所有选手均为普通生,凭着对跑步的兴趣爱好凝聚在一起,每月平均训练跑量在250公里,有甚者能达到400公里以上,其中闫海洋、尚礼成绩已达标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前不久在怀柔半马中夺冠、在国科大校运会上两度打破纪录的赵鑫蕾目前已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赛事回顾国科大代表队整体水平均衡,在棒次安排上并没有选择将所有主将安排到最前面,而是采取穿插安放方式:前四棒使用跟随战术,稳住心态,紧紧咬住靠前位次;五、六、七棒后发制人,奋起直追,尽可能逐步扩大比赛优势;最后一棒平稳交接,终结比赛。虽每一棒距离接近5000米场地赛,但路跑赛事受赛道影响很大,对于路径规划、上下坡策略安排甚至是选手心态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哪怕是同一名选手安排到不同的棒次,最后的成绩可能都会不同。本次首高接力赛赛道起伏较大,在1公里至2公里段约有35米的爬升,没有经验的选手容易在这个赛段严重掉速影响成绩。好在,国科大代表队大部分队员做足准备,对于上下坡节奏的把控经验较为丰富,在本次比赛中对于上坡更加得心应手。本次首高接力赛赛道海拔图前四棒回顾男子竞技组第一棒往往都是最强的一棒,胡冠文紧紧咬住第一集团,在一众高手中以第四交接完成;第二棒宋嘉乐奋起直追,接连超越,跃居第二;第三棒李文卓临危受命,从替补代替受伤的何明泽参赛;第四棒贾辉虽途中身体不适,些许岔气,但以退役军人顽强毅力拼搏到底,成功超越两人,把队伍巩固在前三的位置。女子竞技组第一棒杜俊秀稳定开场,完成交接;第二棒陈彦旭发挥“大将风范”,以女子第二棒第一的身份把队伍位次提至领先地位;第三棒张轻扬作为校运会1500米原纪录保持者,在赛场当仁不让,以棒次第三返回起点,帮助队伍进一步缩小差距;第四棒鲁颖欣不负众望,把前四棒的成绩稳固在前五名。第一棒:女队杜俊秀(左图)、男队胡冠文(右图右二)第二棒:女队陈彦旭(左图)、男队宋嘉乐(右图)第三棒:女队张轻扬(左图)、男队李文卓(右图左一)第四棒:女队鲁颖欣(左图)、男队贾辉(右图)后四棒回顾男子竞技组第五棒吴家豪展现队长担当,带队伍位次更进一步,距离第一近在咫尺;第六棒李凌志成功完成反超取得第一!在转播车的镜头里与大本营的队员隔空鼓励;第七棒尚礼更是“燃烧自我”,飚出了3:23/公里的速度,把国科大的优势进一步放大;最后一棒闫海洋轻松惬意,以绝对优势完成比赛。最终,队伍以2:31:07的总成绩,取得男子竞技组冠军。女子竞技组这时在赛道上充斥着其他组别的选手,第五棒李书琦稳住自己的节奏不受干扰,不断缩小与前面的差距,提前为第六棒蔡亦璇锚定目标,成功追击第四名;第七棒明星选手赵鑫蕾势头正旺,以破竹之势接连超越,将队伍送至女子竞技组第三名的位置;最后一棒原校运会5000米冠军陶思阳完美谢幕,在众人簇拥中与校旗一同冲过终点线,以女子竞技组季军、团体总分第一的成绩,为本次国科大首高接力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第五棒:女队李书琦(左图)、
10月5日 下午 12:02
其他

Nature发文!国科大团队合作提出研究新途径

二维非晶碳是碳材料家族的一种新型同素异形体。与石墨烯的周期性蜂窝结构不同,单原子层的非晶碳由五、六、七元碳环无序拼接而成。研究人员此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非平衡条件下成功制备了该材料,并发现非晶结构可显著调控碳材料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等物理性能。虽然化学气相沉积被广泛用于制备石墨烯及其衍生材料,但其高温条件不利于异质原子在碳原子网络中的稳定掺杂。相比之下,液相聚合方法在高分子化学合成被广泛采用,该方法条件温和,前驱体选择多样。然而,在液相聚合中,反应中间体构象多变且存在复杂的立体相互作用,因此使用液相聚合法难以获得具有二维拓扑结构的产物。为此,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周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裘晓辉等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种利用纳米尺度二维限域模板进行小分子聚合的液相合成策略,成功制备了氮元素掺杂的单原子层非晶碳材料。该方法利用层状模板的限域作用,将自由基中间体的聚合过程限制在二维平面内,最终形成了五、六、七元环共存的二维无序网络结构。利用低电压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团队精确解析了碳原子和氮原子在二维非晶碳网络中的分布,证实了氮原子成功嵌入碳原子组成的平面网络中,并确认了氮掺杂浓度可达9%。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团队进一步揭示了该材料的形成机制,发现受限空间中的化学反应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光学和电学性质测试表明,该材料具有p型半导体特性,为研究原子掺杂对二维非晶碳材料的电子局域化现象的影响提供了独特的实验平台。该项工作在二维聚合物限域合成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开发性能优越的二维非晶材料提供了新途径。氮掺杂单原子层非晶碳材料的原子尺度结构分析及氮原子的化学成像分析该研究成果以“Nitrogen-doped
10月4日 下午 12:02
其他

欢迎国科大校友回家!

亲爱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岁月悠悠,时光匆匆校园林荫间并肩而行的笑语是否萦绕心间?讲台前传道授业的身影是否频频浮现?操场上肆意挥洒的汗水是否依然闪耀?金秋十月,重逢之时相约旧友,携手家眷回母校看看吧看看恩师又添了几许岁月痕迹看看同窗又多了几分进步喜悦看看校园又增了几座楼宇新舍2024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建校46周年在这之际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主旨以“复兴有我
10月3日 下午 6:20
其他

Cell发文!解密最早“芝士青年”

打开淘宝,搜索“开菲尔菌种”,白菜花颗粒状的图片就会立刻跳出来。人们花几十块钱,就能用它自制酸奶,发酵豆浆、奶酪等。而这种制作乳制品的方法,早在4000年前,就已经被生活在楼兰小河墓地的古人掌握了。过去1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杨益民以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针对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世界最早奶酪进行了国际首个古代奶制品遗存宏基因组研究,用全新的古分子证据揭开了古人群对微生物的应用驯化和传播交流历史。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Cell。更新开菲尔乳酸菌传播历史2003年,新疆小河墓地出土了一具约4000年前保存相当完整的女干尸,她因混血的美貌征服了考古学家,被称为“小河公主”。2010年后,考古学家在“小河公主”颈部和胸部发现了一些淡黄色块状物,其腰侧随葬草篓中则有大量颗粒状物质。经过近4年的研究,杨益民团队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这些块状物和颗粒状物质均由不同蛋白质组成。颗粒状物质的蛋白组成接近全奶,而块状物的乳清蛋白含量较低,以酪蛋白为主,证明是奶酪。当时,科研人员还揭开了这种奶酪的制作工艺细节——由开菲尔乳酸菌发酵生产的。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木乃伊样本(被称为“小河公主”,奶酪样本围绕在其脖子周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文瑛供图这几块全球最早的奶酪实物(3600年前)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其中就包括付巧妹。“奶酪的保存非常困难。这些实物得益于小河墓地独特的干燥条件,从而保存下来。”于是,付巧妹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这款奶酪中也许还存有开菲尔乳酸菌的古DNA。然而,此前从未有科学家提取过这类古DNA。为了获取数据,付巧妹自主设计了专门针对乳酸菌的全基因组位点探针。正是利用这个工具,他们将开菲尔奶酪样品中的乳酸菌DNA从0.43%~0.55%的富集程度一点一点提升至64%~80%,使第一例古代奶制品全基因组研究成为可能。最终,付巧妹团队从距今约3500年的3例古老奶酪样本中提取出26x高质量的古代开菲尔乳酸菌基因组。奶制品发酵技术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伴随着人类的迁徙和互动,这一过程推动了在发酵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乳酸菌的演化。现代开菲尔乳酸菌基因组研究表明,开菲尔乳酸菌有两个重要支系,一个支系主要包括来自欧洲(德国)、亚洲沿海和岛屿地区(中国广东、台湾,日本,新加坡)的菌株,这个支系符合从高加索到欧洲及亚洲和东南亚沿海地区的扩散路线;另一个支系主要包括分布在东亚内陆地区(包括中国西藏)的菌株。此前,科学家推测,西藏支系可能是独立存在的。但付巧妹在对新疆古代开菲尔乳酸菌的系统发育分析中发现,新疆塔里木盆地古人群用于发酵开菲尔酸奶的菌株跟西藏的菌株更近,且处于这一支系演化的基部。“这意味着,存在另一条通过技术文化交流将开菲尔酸奶制作工艺从新疆地区传播至东亚内陆的路线。”付巧妹说,开菲尔乳酸菌两个支系的分化很可能就是其共同祖先最初被驯化后在不同人群中传播的结果,代表了不同古人群在应用和驯化发酵微生物过程中发生了不同路线的迁徙与交流。古人群与乳酸菌协同演化古人群通过食用发酵奶制品摄入大量发酵微生物,而这些有益的共生微生物伴随着环境压力、人类活动、技术文化的变迁,以及长时间与人类体内其他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它们的基因组也发生了相应演变,开菲尔乳酸菌的演化亦是如此。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编号为M25的青铜时代奶酪样本。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杨益民供图广泛的水平基因转移是乳酸菌适应性演化的主要机制之一,此次研究团队通过青铜时代和现代开菲尔乳酸菌基因组的比较分析,找到了5个新的基因片段,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功能。相比于青铜时代的开菲尔乳酸菌,现代开菲尔乳酸菌的菌株中出现了可能参与耐药机制的基因簇。付巧妹认为,这是开菲尔乳酸菌在演化过程中对环境压力的适应。现代开菲尔乳酸菌还出现了与细菌自身免疫相关的R-M系统和toxin-antitoxin系统等基因簇。付巧妹解释,这些基因簇能对抗外源DNA入侵,从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这也代表了开菲尔乳酸菌防御机制的增强。有意思的是,相较新疆地区青铜时代的开菲尔乳酸菌,西藏地区的现代开菲尔乳酸菌菌株中出现了两个与减轻肠道炎症反应相关的水平转移的基因簇。这些基因簇不仅有利于乳杆菌在人类肠道中生存,还能促进肠道功能。微生物与人类的相互作用贯穿了人类数百万年的演化历史,数以亿计的微生物与人类共生,参与人体内营养合成与毒素分解,在人类健康及其与环境的高度互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付巧妹在古DNA超净室中对奶酪样本进行实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像开菲尔乳酸菌这样长时间被人类利用的菌株,除了本身的适应性演化外,人类长时间的应用和驯化很可能也影响了开菲尔乳酸菌的演化。”付巧妹说。对于这项从分子机制层面厘清相关菌株的引入、传播和演变历程的研究,国际专家评价:“这一首例来自考古样本的共生微生物基因组意义重大,为欧亚草原中部人群的迁徙交流与微生物驯化历史带来新认识。”爱你!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生章程发布43金!长城脚下的国科大运动会,热血!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投个稿告诉我吧~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观微之光,可明远方来源/《中国科学报》记者胡珉琦美编/吴迪责编/国晓薇点击关注点赞分享在看
10月2日 下午 7:48
其他

爱你!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生章程发布43金!长城脚下的国科大运动会,热血!国科大运动会首日,12项纪录被刷新!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投个稿告诉我吧~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观微之光,可明远方出品/国科大融媒体编辑部整理/陈子豪
10月1日 上午 10:04
其他

权威发布!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生章程

各培养单位推免生(含推免硕士生和直博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拟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仅作参考,不作为实际录取的依据。实际录取人数以后续“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确定接收的推免生人数为准。第二十九条
9月30日 下午 5:04
其他

43金!长城脚下的国科大运动会,热血!

“现在一决胜负,就看这最后一棒!”9月29日上午,一个耳熟的声音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雁栖湖校区西区操场上回荡,原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解说员蔡猛正解说着学生组4×100米混合接力这一新项目的决胜时刻。“冲过终点线!冠军诞生了!”话音未落,欢呼声已在全场爆发出来。这是国科大2024年田径运动会(以下简称“校运会”)的最后一个项目,经过一天半的角逐,本届校运会至此圆满落幕。回顾赛程,应邀来到学校作赛事解说的原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解说员韩乔生也不由在解说席感慨道:“国科大2024年田径运动会,有声有色!”踏晨光屡破纪录,经寒暑再创辉煌。国科大师生驰骋绿茵、飞跃跑道,在这个美丽的金秋,留下了最热烈恣意的一抹青春色彩。学生组4×100米混合接力比赛现场9月28日,原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解说员韩乔生作现场解说9月29日,原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解说员蔡猛作现场解说精彩夺冠“从2:57.07到2:32.65”“从23:08:96到18:54:77”打破两项校运会纪录,站上本届校运会“优秀运动员”领奖台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运动员赵鑫蕾。颁奖时,台下观众“蕾神”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除了在本届校运会学生女子组800米和5000米中取得冠军外,这位一头短发利落飒爽的女孩,还在不久前拿下了怀柔长城马拉松暨第58届公园半程马拉松北京公开赛的冠军。对于获奖,赵鑫蕾并不感到意外。一年前的今天,她第一次站上马拉松的起点,一年来凭借热爱与毅力,她每日平均安排8公里长跑,再穿插一些强度训练,马拉松已经融入了她的生活。“我觉得马拉松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运动。”赵鑫蕾笑道。每段10公里路途中所遇见的人们、所经历的风景,都让她的生命与这个世界建立起更紧密的连接。在她看来,人生的旅程也可以类比成一场马拉松,最重要的是能够找到自己的节奏。运动的意义,在于“更高、更快、更强”,也在于生活中常常能够支撑自己的勇气和引导自己走出困境的思维。赵鑫蕾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运动员刘凯博自入学第一年起就加入了国科大田径队。今年,他已是第三年参加校运会,并获得本届“学生组优秀男运动员”的称号。斩获学生男子组100米、200米与混合4×100米接力三项冠军,并打破自己保持的学生男子组100米、200米校运会纪录......刘凯博谦虚的言辞中透露出一股淡淡的自信。他很清楚,自己如今的成绩源自于这些年来不懈的坚持与努力。“有时候训练很苦,但我觉得这种坚持的毅力很重要。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比赛中,一定要有干成事的恒心。”他说道。赛场上的刘凯博“我喜欢‘飞’起来的感觉。”本届校运会上,心理学系运动员卢毓昕以1.66米的成绩打破校运会纪录,获得学生男子组跳高冠军。卢毓昕从小学就开始接触跳高,并在中学时期主动寻求专业老师帮助,不断精进水平,“当时只能跨越式跳高,后来觉得背越式跳高还挺好看的。”对更优美、更高难度动作要领的追求,也成为他喜爱并坚持这项运动的重要原因。赛场上的卢毓昕本届校运会,本科生在田径赛场成绩亮眼,其中本科部一队更以创纪录的122分拿下学生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包揽学生女子组100米、200米的冠亚军,拿下400米、4×100米接力金牌,在4×400米接力以破校运会纪录方式斩获冠军。本科部老师们表示,要坚持做好统筹、保障工作,让本科生凝聚力、责任感越来越强,文艺能力、体育能力越来越全面。如此国科大学子,才能“率先行动”,勇立潮头,扛起“强国一代有我在”的时代担当。赛场上的本科部一队运动员胡卓音(中)加油鼓劲“魏海云,加油!魏海云,加油……”在观众席看台上,生命科学学院旗帜挥舞、声浪如潮,同学们竭尽全力呼喊,为参加学生女子组5000米的学院运动员魏海云加油鼓劲。呐喊声在节奏分明的劲鼓声中一浪接着一浪,全场的热情都随之调动了起来。学院组织观众加油的苏骏逸表示,热烈的氛围离不开在场同学的积极参与,“希望能把学院的团结精神传递给大家”。在9月28日的长跑比赛中,很多人为他加油,他心里十分感动。他希望通过鼓声与呐喊,将那份温暖与力量传递给更多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们。观众热情高涨现场学生志愿者和后勤保障的教职工们也在默默地以贴心服务的方式,为运动员加油鼓劲。操场旁的检录区,负责检录的学生志愿者分工明确,大喇叭、记录本是他们身上最亮眼的装备。通知运动员集合、分发号码牌、起点到终点间运送记录表等是他们的工作内容。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李星谊便是其中一员,“本以为参加检录工作有机会目睹运动员们飒爽的身姿,但真正进入工作,眼里就只剩下号码牌,必须要把它们准确发到每一位运动员手中。”她笑道,“检录员的工作是为了把控赛场进度,合理的安排才能保证比赛顺利按计划完成。”负责检录的学生志愿者(左)在接受采访
9月29日 下午 10:42
其他

国科大运动会首日,12项纪录被刷新!

名本科生国旗护卫队旗手组成113名来自国科大各培养单位的旗手组成的所旗方队各方队精彩瞬间开幕式现场鼓乐表演《华夏龙腾》舞蹈表演《万疆》歌曲表演《New
9月28日 下午 11:13
其他

“交流不分年龄”,这位院士传授毕生所学!

编者按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的传统源远流长。每一个时代都赋予了教师特殊的使命,新时代更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殷殷嘱托,要做好老师、做“大先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他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党委宣传部推出《大先生的科学课》系列微视频,聚焦国科大教师队伍中的“两院”院士,全国优秀教材编写者、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国科大“李佩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学科带头人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国科大躬耕教坛、潜心育人的科学家“大先生”风采。本期,国科大官微推出《大先生的科学课》系列微视频第一季第三集,走近中国科学院院士、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达仁,聆听这位“大先生”
9月27日 下午 9:20
其他

国科大田径运动会,即将开幕!

英姿勃发,青春绽放9月28日至2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年田径运动会将在雁栖湖校区西区体育场隆重举行
9月26日 下午 5:03
其他

解锁!国科大科学与艺术大楼

晨光初照,秋风送爽科学与艺术大楼以其独特的造型矗立在雁栖湖畔成为国科大校园中不可错过的“打卡圣地”科学与艺术大楼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上6层、地下2层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展现更是校园内学术与艺术交融之处引领我们倾听科学与艺术的四季协奏远眺大楼的建筑造型主要由几何图形的线、面、体组成将美好寄托定格于空间的布局推开门,踱步其中每一处角落都蕴含着独特的设计巧思连廊的屋顶拉丁十字与中心十字相互咬合交替螺旋上升如同生命体的演变与发展激励着我们不断向上探索向着知识的高峰勇敢攀登拾阶而上远方的风景在一节节的上升中逐渐在眼前展开每一步都是对知识的渴望每一次驻足都是对美的欣赏拱桥巧妙连接大楼的南北区域通畅流线融合中西意境细节刻画彰显文化意象朴实无华的材质经过精细的工艺处理展现建筑的线条与形态增添一抹工业美学的韵味宽敞的走廊多功能的公共区域是交流思想、分享洞见的理想场所阳光灿烂的午后漫步于光影斑驳的走廊师生们或沉浸在书海中或围坐讨论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碰撞学术的灵感在这里迸发当你需要灵感时不妨在四层艺术空间稍作停留这里将不定时举办丰富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沙龙欣赏精美画作、倾听音乐之声让艺术的美感滋润你的生活心灵的洗礼、思想的升华就此开始如果说日光中的它端庄肃穆那么到了夜晚星光下便是优雅与温馨室内照明的精心策划将内部结构美感淋漓尽致地呈现每一道光线像是精心编排的乐章照亮了知识交流的每一个角落为朦胧的夜色增添了些许暖意在建筑的语言里科学与艺术大楼象征着师生们心灵的殿堂而荣誉塔它以独特的设计和多元化的使用功能迎接着每一位国科大人的到来科学自有诗意让我们静待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意的科学与艺术大楼见证国科大师生共同谱写激昂的青春乐章参观须知在校师生凭校园卡到科学与艺术大楼登记后参观。校外人员到科学与艺术大楼参观,须提前向校内受访单位联系人提交申请,经过校内受访单位审批和雁栖湖校区管理办公室登记后,凭身份证到科学与艺术大楼登记后参观。国科大专属模板又上新!🤩🤩🤩准备好,迎接国科大的秋色温柔!国科大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投个稿告诉我吧~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观微之光,可明远方出品/国科大融媒体编辑部文字/徐惠怡
9月25日 下午 7:21
其他

国科大专属模板又上新!🤩🤩🤩

秋光已至,暑气渐消人生的新篇章悄然翻开凡事预而立合理规划学习科研生活才能在国科大这片沃土上追新梦、筑新路、启新航立足新起点国晓薇与你携手同行为大家带来国科大专属校历、课程表计划表、草稿纸一新学期校历
9月24日 下午 5:01
其他

报名开启!国科大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话剧大赛

附件: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届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话剧大赛报名表.docx
9月21日 下午 12:02
其他

如何讲好上百人的科学课?院士有招!

编者按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的传统源远流长。每一个时代都赋予了教师特殊的使命,新时代更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殷殷嘱托,要做好老师、做“大先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他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宣传部推出《大先生的科学课》系列微视频,聚焦国科大教师队伍中的“两院”院士,全国优秀教材编写者、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国科大“李佩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学科带头人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国科大躬耕教坛、潜心育人的科学家“大先生”风采。本期,国科大官微推出《大先生的科学课》系列微视频第一季第二集,走近中国科学院院士、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献华,聆听这位大先生的科学课。
9月20日 下午 5:03
其他

这一结缘,便是45年

编者按:“灾难面前,唯有责任……”伴随着周喆直缓缓道出这句台词,行星发动机依次点火,地球摆脱正在膨胀的太阳流浪向远方。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系列中的悲壮一幕虽是虚构,对于太阳的力量却并未夸大分毫。她只消随便打个喷嚏,就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而在中国科学院,有这样一位耄耋之年的院士,与太阳打了45年交道。他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深讲席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汪景琇。汪景琇与汪景琇的首次见面是在一个周六的午后。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深讲席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的汪景琇并不难找。从国家天文台办公楼电梯走出后,穿过长长的挂满各种天文图像资料及解说的走廊后,我们便可以敲响一扇写着“太阳磁活动研究组”的不起眼的小门。汪景琇开门的瞬间,屋后温暖明亮的阳光从办公室朝南的窗户倾洒而出,窗台上一米多高的交缠向上的淡蓝色和墨绿色的藤蔓和多肉植物,也被裹上了淡淡的光晕。窗台两边分别摆放着一个旧式的方框时钟,和一幅某次科普讲座后收到的中学生他们自己拍的星轨图,这张图被汪景琇方方正正地摆在最大的那株植物旁边。什么是太阳物理学?“一些重大的空间灾害现象,都是太阳活动引起的。”汪景琇说道。“这些现象的起源是什么、物理机理、如何预报,以及太阳活动如何影响人类的生存活动,这些都是太阳物理领域非常重大的问题。”1989年3月,百年来最大的太阳风暴爆发,加拿大Hydro-Quebec电力公司5个输电线路中断,魁北克600万人遭遇了9个小时的停电,美国新泽西州输电变压器发生熔化……而这样的灾害,对于太阳来说也不过是一个“喷嚏”。太阳科学研究在整个天文学领域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国内外都非常关注太阳活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论是2018年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发射的太阳探测器“帕克”,还是欧洲2020年发射的太阳轨道飞船,这些空间设备所瞄准的都是比较重大的太阳问题,诸如太阳风的起源、日冕高温的产生、太阳活动的产生机制,等等。汪景琇作科普讲座“天文学是观测的科学”——这句话是采访过程中被汪景琇提及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太阳物理的研究对仪器设备依赖很大,这也是很多重大发现都被美国人抓去的原因。”当被问到当今国内外太阳物理国际研究现状时,汪景琇略显痛心地说道。例如著名太阳探测器“帕克探针”是美国人花了60年提出概念,又花了13年做出来,耗资约13亿美元。好在太阳物理是个国际合作比较紧密的学科,观测数据有全世界公开的传统,中国的科学家也可以拿到数据做研究。此外,由于太阳物理需要的仪器设备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大,我们国家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研发出了一批在国际上占有较领先地位的太阳仪器,如北京怀柔的太阳磁场望远镜、云南抚仙湖的一米口径新真空太阳望远镜。“全世界一米以上的太阳望远镜只有五台,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一米镜俱乐部’。”当谈到这里时,汪景琇微皱的眉头才稍微舒展一些,“但是在重大空间设备和地面设备上,中国太阳物理领域还是相对落后。”结缘太阳物理1944年5月,汪景琇出生在辽宁抚顺。18岁时,汪景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大。“当时我们上课要求很严格,就跟你们现在国科大差不多。北大的基础课当时用的都是莫斯科大学数学和物理教材,都是国际上最好的教材。”经过两年整的基础课程学习,汪景琇在数学分析、普通物理、解析几何、线性代数等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两年的基础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对后来也都很重要。”1970年,汪景琇与其他400多名北京大学的学生被分配到辽宁省边远的农村,充实当地的教育事业。在一个寒冷而空寂的早晨,汪景琇与20多名同学背上行李,坐上去清原的火车。“当时下车到清原县革委会(县政府)是早晨五六点,东北很冷,零下20多摄氏度,但是人家也没开门,还想这帮不速之客是哪来的。后来把我们安排给当地的县武装部管理,觉得这帮人可能是犯了错误,所以受了很多曲解。”这20多名学生只有少数几名留在了县城,大部分还是被分到了边远的农村去教小孩子念书。“那时候我是被分到一个叫大孤家公社的中学去当教员,当时那个学校里有两个北大的,还有四个锦州师范学院毕业的,师资力量非常强。”汪景琇在一个被称为西南沟的、只有8户人家的小村庄中一待就是3年,然后被调往县城担任气象预报员,而就是在这一时期,他与太阳开始结缘。也许在那个时期,很多人已经放弃了学习和进步,但是汪景琇却不同,他走进农村,向村民学习霜冻灾害的防护,洪汛灾害的预报和防治,诸如此类,凡是与工作有关系的知识他都会用心去学习。2014年与韩占文院士等在夏威夷参观射电天文天台1978年改革开放,国家号召知识分子报考研究生。虽然汪景琇有报考的意愿,却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远远不够,“就像俗话说的‘一瓶不满半瓶子晃’,其实(我当时)没有可晃的东西,连半瓶子都没有。”决定把专业知识学起来的汪景琇重新拿起了课本,但是走入太阳物理学这个专业,对于汪景琇来说其实是个巧合。“那个时候我们一听说要考研究生,一开始是感觉很振奋,但是接着也感觉一定很难。”已经结婚生子的汪景琇在那时要一边兼顾工作,一边进行学习,一边还要面对家务负担,和妻子一起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分身乏术,汪景琇决定回头继续在气象领域深耕。但是当他看到北大气象专业报考研究生所要求的专业课程时,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动力气象学、天气学……这些课程汪景琇一点都没有学过,虽然当时担任气象预报员做了些工作,但是也只是通过想出一些方法来解决气象站实际的预报问题,专业知识并没有学习过,所以他意识到自己报考气象专业难度太大。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在这时,汪景琇注意到了北京天文台(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当时担任台长的王绶琯院士(后来也是汪景琇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意识到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大学生几乎都没有学过多少专业课,所以决定国家天文台的研究生录取考试仅考察基础知识和外语。门槛低了,报考的人数自然也就上去了,那一届国家天文台只招收15名研究生,但是报考的人数却达到了350多人。当时的考生基本都没有多少时间进行复习,最终被录取的只有基础最扎实的一批人,这其中就包括了汪景琇。进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汪景琇在专业选择上很是犯难,毕竟自己也没接触过天文,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专业。考虑到自己从事过气象工作的背景,他决定选择与气象似乎略有关联的太阳物理学专业。“当时也抱了一点儿偷懒的想法,毕竟研究太阳可以在白天观测,那些恒星什么的只能在夜里看。”但是他也没想到,与太阳物理学一结缘,便是几十年。从天文台小楼到国际前沿1981年,汪景琇进入国家天文台,“当时国台的条件比较差,北京天文台的办公区域整个就在科学院微生物所的一个小楼的第三层上,各地还有几个观测工作站,像是兴隆、沙河、怀柔、密云,但是北京天文台作为总部还是只有一层楼的大小。”汪景琇当时做研究工作,需要一些计算,使用的计算机是沙河观测站唯一一台计算机,内存只有32千比特(KB)。“那个时候要算题先要纸带打孔,我们把程序写好,然后要专门的人打成孔,输入到计算机里面计算。”面对如此艰难的计算条件和办公条件,汪景琇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课题。天文台总部的计算机条件要好一些。“当时机房里面的常客,就是我和后来的武向平院士,还有射电天文组的几个人,我们节假日基本也都在机房里面度过。”在沙河工作站做研究生阶段,汪景琇一直是住着6人一间的仓房。“当时房顶是用石棉瓦铺的,还漏雨。我们去了没办法,先拿梯子上房顶,再把漏的地方用铁皮或石棉瓦盖上。”后来汪景琇离开工作站,入住中关村,“当时修了一些防震用的木板房,我们住在木板房,一直住到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条件虽然十分恶劣,但是汪景琇他们仍然秉烛夜读、苦耕不辍。直到1986年汪景琇将夫人接到自己身边,住入中关村63楼集体宿舍,生活条件才逐渐得到改善。硕士毕业时,汪景琇得到了一个机会,时值中国科学院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开展合作研究,他被选中前往国外学习。但是在当时汪景琇却并不十分愿意出国,考虑到家中的老人和妻子儿女,家庭负担使得汪景琇除了自己的科研事业还要考虑更多的事情。几经商讨,汪景琇决定跟随导师史忠先前往美国加州。而这,实际上才是汪景琇真正进入太阳物理前沿研究的开始。1983年在大熊湖太阳天文台工作在当时,加州理工学院是太阳物理研究中的领头羊。在那里,汪景琇接触到了一批世界上一流的科学家,见识到了他们是如何做研究的。“虽然我的导师一直跟我说天文是一门观测的科学,但是我却一直没能很好地理解,在这里我才真正认识到了这句话的真谛。”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汪景琇与导师史忠先和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太阳物理学家进行了数项合作研究,得到了不错的研究成果。那个时候汪景琇全身心投入到观测和研究中。加州理工学院可以提供给他最好的观测条件,当时所做的课题也是国际上最前沿的课题——太阳小尺度磁场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怎么去做研究,接触到了当时最前沿的课题,又取得了‘磁对消’等重要的观测发现。直到今天,这些发现在学术界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汪景琇在美国的收获却不止这些,住在天文台的8个月,他利用晚上的闲暇时间,将大熊湖太阳天文台60年代建台以来发表的所有文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博览群书,通阅论文,再加上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推演,汪景琇将当时太阳物理学科国际上最前沿的一些问题都了解了一遍。短短8个月,汪景琇就将自己从事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差不多全部补充完整了。1984年10月,汪景琇回国之后,与他同级的研究生都已经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王绶琯先生对汪景琇说:“其他人都念博士了,你也念一下吧。”1985年12月,汪景琇正式拥有了博士生的学籍,而当时他其实已经在天文台担任助理研究员开始工作了。1986年,汪景琇利用在美国留学阶段的知识积累和研究,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在1987年5月拿到了自己的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太阳物理学博士。“总的来说,还是要努力学习,学生还是要自己努力去钻研,加州理工学院把我带进了现代太阳物理学研究中。”2016年在大熊湖太阳天文台观测回国之后,恰逢我国磁场望远镜投入工作,所以汪景琇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数据分析中,取得了一些新的观测发现,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明确提出了太阳低层大气磁重联的概念,对向量磁场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中国太阳物理在设备发展和研究工作的双重支持下,开始走向国际前沿。
9月19日 下午 5:03
其他

3年,3000→3!国科大师生与月球“双向奔赴”

编者按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地球所”)研究员李秋立团队,从嫦娥五号带回月壤样本中找到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上的火山活动可以追溯到1.2亿年前,刷新了人们对月球岩浆活动时限的认知。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在明月高悬的中秋佳节,和国晓薇一起来听,国科大师生与月球“双向奔赴”的故事。年轻的“脉搏”约45亿年前,月球由一次地月大撞击产生的碎片聚集而成。几乎处于全熔状态的月球,只占地球质量的1.2%,传统上被认为会在较短时间内丧失热量,停止岩浆活动。岩浆活动的停止意味着月球在地质演化意义上“死亡”,研究岩浆活动的持续时间,对构建月球热演化模型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研究中,美苏带回的月球样品以及收集到的月球陨石样品,测定年龄基本大于30亿年。因此人们认为,月球的火山活动早已结束。2021年,嫦娥五号玄武岩样品的精确定年结果表明,20.3(±0.04)亿年前月球仍存在较大规模的岩浆活动,这将月球的地质生命延长了约10亿年。那么,月球会不会还存在更年轻的火山活动?怀揣这样的追问,在“最年轻”的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李秋立团队挑选出约3000颗玻璃珠,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离子探针等分析手段,最终鉴定出3颗火山玻璃珠,并进一步对其进行铀-铅同位素体系定年,得出结论:这3颗珍贵的火山玻璃珠形成于1.2(±0.15)亿年前,代表了月球上存在这一期的火山活动。也就是说,1.2亿年前,月球的“脉搏”在跳动。3颗火山玻璃珠的图像与铀-铅定年结果这一年轻火山作用的确认,将月球的火山活动时间,又在嫦娥五号玄武岩年龄的基础上延长了近19亿年,远远超出了以往的经验推断。不久前,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国科大2020级地球化学专业博士生王碧雯,国科大博士毕业生、地质地球所在站博士后张谦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地质地球所副研究员何雨旸与研究员李秋立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3年,3000→3时钟拨回到2020年12月17日。当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月壤着陆地球,中国拥有了第一份自己的月壤样品。来年夏天,王碧雯结束在雁栖湖校区的集中教学后,回所了解到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地质地球所关于嫦娥五号样品的研究工作与成就。也正是在这一年,李秋立将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挑选出的3000余颗玻璃珠交到了王碧雯的手中。嫦娥五号样品中的玻璃珠火山玻璃珠的形成模式图月球上的玻璃珠成因有两种。除了本研究试图寻找的、由火山活动带来的“火山玻璃珠”,其余绝大多数都是由大大小小陨石撞击形成的“冲击玻璃珠”。在存在大量冲击玻璃珠的情况下,分辨出极其少的火山玻璃珠已经相当困难,而在无法确定嫦娥五号月壤中是否存在火山玻璃珠的前提下,找到符合条件的、年轻的火山玻璃珠,更是难上加难。一连几个月,王碧雯每天都在实验室,与小小玻璃珠打交道,给3000余颗玻璃珠进行“写真”。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像表情包,有的像爱心,有的像海豚,还有的像动漫角色……那些不均一的玻璃珠必然是冲击成因的,占到了73%以上。王碧雯又对剩余800余颗玻璃珠进行了元素含量方面的分析,的确存在一些符合前人判别标准的火山玻璃珠,然而这些标准是必要并不充分条件。要确认成因,就需要地球化学研究中被称作“指纹”信息的同位素来证明。王碧雯对上百颗玻璃珠进行了硫同位素研究,发现它们全部都偏重,仍指示撞击成因。由于机时紧迫,再加上大家普遍认为月壤中没有火山玻璃珠,团队着手准备有关“冲击玻璃珠硫同位素特征”的文章。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直到一年后,团队在进行补充实验时发现,对3000颗玻璃珠进行层层筛选后,仅仅有3颗玻璃珠的δ34S(编者注:指硫同位素34S/32S相对于标准物质对应比值的相对变化)是负值。结合结构-主量-微量-同位素多方面判据,可以判断,它们正是寻找已久的火山玻璃珠。这一发现迅速引起强烈反响。经过团队成员组稿、投稿、修改等努力,一年后,文章在Science正式上线。三年砺剑,锋芒始现。文章研究团队(左起分别为:张谦、李秋立、何雨旸、王碧雯)“从游”与“同游”对王碧雯而言,李秋立不仅是学业上的导师,还是生活中的引路人。在她的印象里,李秋立总是鼓励式教育,和蔼可亲,耐心倾听学生们的分享并给予建议。“王孙岂愿踏孤征?碧水清波亦钟情。雯华十色终虚幻,冲出困境建伟功。”这是2023年春天,当王碧雯陷入沮丧低谷时,李秋立送给她的一首藏头诗。每句诗的开头连起来,是导师的暖心鼓励——“王碧雯冲”。“当时看完特别感动,李老师的鼓励使我更加充满动力。”王碧雯动情回忆道。同样令王碧雯难忘的,还有科研中团结协作的瞬间:一同在会议室里投屏写文章讨论、做完实验后一起用美食奖励自己……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老师、师兄及合作者的指导,同门的帮助和关心,让她无数次重燃“冲出困境”的勇气:“保持好奇,保持期待,付诸努力,就一定有所收获。”王碧雯(后排中)与同门合影1.2亿年前宇宙的呼唤,终于听见公元21世纪的回响。不怕吃苦的钻研精神、不怕失败的乐观精神、善于思考的探索精神,是科研工作者始终如一的坚韧品格。“少年应志存高远,不畏艰难险阻,砥砺前行,再接再厉,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在3颗火山玻璃珠登上Science的那天,王碧雯在微信朋友圈写下目标与期待。几千年来,月球,这位离我们最近的天体邻居,被赋予无限幻想与传说。人类的历史之于宇宙仅是沧海一粟,但在人们望向远方的眼睛里,那一抹不断求索、挑战未知的灼热将永远存在。盈缺交替的轮回里,月球的故事、月壤的密码,依然在等待探索、破译。第五届!国科大科普科幻大赛报名中祝贺!国科大两位导师获国家最高荣誉时隔11年,他在国科大拍下新的“人生照片”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投个稿告诉我吧~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观微之光,可明远方出品/国科大融媒体编辑部文字/徐天怿图片/受访者提供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万有博物书店张婷、王煜美编/徐慧中责编/王文灿点击关注点赞分享在看
9月16日 上午 10:10
其他

祝贺!国科大两位导师获国家最高荣誉

国家主席习近平13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3日上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其中,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声“共和国勋章”。
9月14日 上午 11:42
其他

时隔11年,他在国科大拍下新的“人生照片”

编者按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每一个角落都孕育着梦想与希望。本期,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中国科学院大学新生关于追梦、坚持与传承的故事。在他的故事里,有童年时对机械世界的无限好奇,有大学期间对机械设计领域的实践探索,有考研期间的不懈努力,有哥哥作为先行者的榜样力量。从11年前跟随哥哥踏入国科大校园时的震撼与憧憬,到如今以新生身份“重返故地”,这不仅是个人梦想的实现,更是科学使命的传承。在国科大这片充满科学气息的土地上,他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继续追寻自己的科学梦想。今年,有一位怀揣科学梦的新生,从祖国西北边陲小城塔城,到如今站在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园。他就是光电学院2024级电子信息专业(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硕士生孙昊楠。孙昊楠“机械梦”的萌动孙昊楠对于机械的热爱,要从他儿时的经历说起。在新疆塔城的小镇上,孙昊楠的父亲经营着一家摩托车店,那里成了他童年最难忘的记忆。每当放学后,他便会在店铺里写作业,耳边是父亲拆卸、安装摩托车零件的声音。那些大小不一的零件,在父亲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最终汇聚成一辆能够驰骋的摩托车。“
9月13日 上午 10:02
其他

100天,在离科学最近的地方等你!

在这个追梦的季节里无数星光与黎明温柔交替此刻,距离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还有100天(关闭设备深色模式,观感更佳哟)不断努力的同学们你们正站在知识的峰峦之上眺望着更加广阔的学术天地追逐心中那份科学之光中国科学院大学这片哺育了无数科学梦想种子的沃土正以它独有的学术魅力与人文关怀张开宽广而温暖的怀抱热切地欢迎每一位追梦者的到来长城脚下,雁栖湖畔见证着无数国科大人日夜兼程的奋斗身影“两弹一星”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国科大人追求卓越心怀梦想方能乘风破浪直达彼岸愿接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你向着科学殿堂前进的步伐越发坚定而有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见过清晨第一缕阳光在书桌上跳跃听过闭馆音乐在图书馆里回荡日复一日扎实的笔记、成堆的稿纸都见证了你的努力和坚持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滴汗水都会在未来某个时刻闪耀光芒保持平稳的心态夯实基础,稳步提升博观约取,温故知新公式定理是否记牢?查漏补缺是否做好?或许未来的一百天里还需要加倍的耐心、细心和恒心但你一定知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百日时间里希望你勇往直前也愿你所有的付出与坚持如同辛勤耕耘后收获的果实甘甜而美好向着科学之光前行国科大与你同在期待未来与你相见国科大重磅展览,开幕!教师节快乐!走进国科大“大先生的科学课”国科大“00后”新生的学术罗曼史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投个稿告诉我吧~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观微之光,可明远方出品/国科大融媒体编辑部文字/翟伯灵
9月12日 下午 12:04
其他

国科大重磅展览,开幕!

2024年9月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举办的“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活动开幕仪式在学校图书馆雁栖馆隆重举行开幕仪式现场国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图书馆馆长牛晓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纪委书记胡伟,钱三强和何泽慧的女儿、原北京大学教授钱民协,全国政协委员、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名誉院长、邓稼先内侄许进,以及国科大、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有关领导和青年科学家代表出席开幕仪式。校图书馆副馆长张杰龙主持开幕仪式。本次活动设有“科学人生·百年”2024院士风采展和“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钱三强、何泽慧特藏展”两大展览,共计展出21位院士的科学事迹和多件藏品。活动将持续展出至12月。牛晓莉在开幕仪式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更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此次开幕作为整个活动回顾奋斗历史、弘扬奋进精神的开端,希望同学们沿着老一辈科学家的足迹,感受“爱国奉献、求真务实”的精神,汲取前进力量,书写自己的科学人生。胡伟表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已连续八年承办“科学人生·百年”主题活动,涵盖173位百年诞辰的院士事迹。他们都是科学家精神与科学道德的典范,激励同学们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钱民协回顾了父母钱三强、何泽慧一生致力于国家科技进步与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对他们贡献的回顾与致敬,更是对“两弹一星”事业及国家科技发展史的深刻铭记。她希望通过活动,激发更多青年学子热爱与追求科学,勇攀科学高峰。许进强调铭记与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学习邓稼先先生舍己为国的高尚情操,勇于在前辈奠定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两大展览现场现场,钱民协参观了“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钱三强、何泽慧特藏展”,驻足于展览内复原的钱三强先生的工作空间,欣喜不已。父亲翻阅过的泛黄书籍、书写的手稿笔记,与母亲参与编著的科普著作等等,每一件旧物都承载着深厚的记忆,她不由得掏出手机拍照记录。国科大师生也在“科学人生·百年”2024院士风采展和“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钱三强、何泽慧特藏展”之间驻足参观,专注地阅读展板上的箴言语录和科学成就,仔细欣赏展柜中的珍贵藏品,感悟他们的科学故事和人生经历。钱民协参观展览师生参观展览展览中,钱三强先生1945年11月于英国伯明翰购入的“史密斯报告”,馆藏图书“史密斯报告”1946年的中译本《军用原子能》,钱三强、何泽慧夫妇参与编著的科普著作《原子能通俗讲话》和《原子能的原理和应用》等珍贵书籍资料,记录了钱三强、何泽慧夫妇二人为推动我国原子能技术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国科大物理科学学院三位同学参观后表示,作为物理学专业的学生,难以想象在那个资源贫瘠的年代里,各位前辈仅仅靠着手里的笔就创造出如此伟大的成就,阅读他们的成果,感受其中的家国情怀,让自己深受激励。国科大物理科学学院长聘副教授张余洋、助理研究员易栖如希望,同学们要保持科学好奇心,在科学家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的照耀下砥砺前行,以点滴积累汇聚成国家科技腾飞的强大动力。捐赠特藏当天下午,许进在图书馆以“《两弹元勋邓稼先》——姑父邓稼先的故事”为题,从生活、学习、工作三个方面介绍邓稼先可歌可泣的一生。许进介绍到,学生时代的邓稼先对日本侵略者深恶痛绝,立志科学报国,仅用22个月就完成了从中国西南联合大学学士到美国普渡大学博士的跨越。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学成归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1986年,身患重病的邓稼先忍受着化疗带来的痛苦,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中国核武器发展计划的建议书,客观分析了各国技术发展水平和军控谈判的动态,以及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对比等。许进接着介绍到,在这份建议书中,邓稼先提出了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和需要集中力量攻克的主要目标,并详细列出具体途径和措施。建议书完成后不久,邓稼先与世长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核武器发展计划,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实现了发展目标。讲座现场邓稼先的家国情怀感染着讲座现场每位同学。同学们提问到,如何能让自己像前辈们一样去奋斗,未来的我们如何做好一名科学家,在科研时遭遇国外技术垄断怎么办......许进表示,作为科学家一定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就像邓稼先那样淡泊名利,其次严谨严格的研究态度是成功的关键,一定要做到计算精确、测量精确。“我们科研人员在专业深造的同时也要能为祖国提出建设性建议,能够对民族、对国家的发展有所贡献,这才是我们终生的最高追求。”许进说道。活动合影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指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未来,国科大将继续举办系列活动,不断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教师节快乐!走进国科大“大先生的科学课”国科大“00后”新生的学术罗曼史国科大院系文化衫,你爱哪款?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投个稿告诉我吧~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观微之光,可明远方来源/国科大图书馆文字/李若菡
9月11日 下午 5:00
其他

祝贺!国科大5位导师获“科学探索奖”!

8月26日第六届“科学探索奖”名单正式揭晓49位青年科学家上榜其中5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获奖他们分别来自化学新材料、生命科学能源环境、先进制造和前沿交叉领域每人将各获得300万元奖金化学新材料范峰滔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光)催化剂及(光)催化反应过程的原位、动态先进成像技术的表征研究,在国际上开创了紫外拉曼高温高压条件下研究分子筛合成机理的先河;发展了空间分辨的表面光电压成像方法并在国际上最早将其应用到微纳尺度光催化材料电荷分离的成像研究中,通过发展“时空接力相机”实现光生电荷转移过程的全时空动态追踪,“拍摄”到光生电荷转移演化全时空图,为进一步诊断和突破光解水的瓶颈问题提供重要解决手段。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从事深海资源探测的现场光谱仪研发工作,曾在马里亚纳海沟实现7449米的紫外拉曼探测世界纪录。范峰滔指导学生调试仪器生命科学田烨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研究。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是指当线粒体功能损伤时,细胞诱导的促进线粒体功能修复,维持线粒体内蛋白质稳态平衡的防御和适应性应激反应通路。团队聚焦线粒体应激和衰老调控机制研究,利用线虫、细胞和小鼠等模式生物,探索线粒体应激后的稳态维持与修复机制,以及其在衰老调控和衰老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机理。田烨(一排左三)与学生们能源环境郭玉国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务委员、研究员长期从事能源电化学与纳米材料的交叉研究,在高比能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电池技术及其关键材料方面取得一些研究成果,致力于推动基础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开发出的高性能硅基负极材料实现了产业化。未来5年,他将在“科学探索奖”的支持下,挑战高比能高安全固态储能电池领域的学术难题。郭玉国课题组在软包电池组装线先进制造刘连庆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机器人学、类生命机器人、微纳制造技术、微纳检测与制造高端科学仪器与装备等;长期以来,开展微纳操控技术研究,操纵生命介质与机电系统在分子细胞尺度融合,创建跨介质类生命系统,推动机器人由仿生学向类生学发展。刘连庆(一排正中)等与学生参加2024年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RA
8月27日 下午 12:11
其他

全国50强团队,等你加入!

你好,新同学!欢迎来到国科大!国科大,我们来了!国科大本科新生班主任,登场!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投个稿告诉我吧~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观微之光,可明远方出品/国科大融媒体编辑部文字/王筠涵
8月26日 下午 6:00
其他

国科大,我们来了!

科学为伴,致力于真如约而至,共赴未来8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级新生陆续抵达离科学最近的地方跟国晓薇一起直击京区校区报到现场
8月24日 下午 9:05
其他

国科大新生辅导员,亮相!

@国科大2024级新生新学期即将开始未来的校园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共同书写青春故事有专业负责的老师引领遨游知识的海洋还有一群可爱的人也正期盼着大家到来他们就是国科大2024级新生辅导员数学科学学院
8月22日 下午 6:00
其他

𓅪 𓅪 𓅪 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年度鸟类名录发布!

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漫步校园你一定会因眼前美景而驻足欣赏但你或许没有注意林中逸影、雀啭莺鸣也在悄然变化着鸟类的频繁造访彰显了校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从天空到湖畔,从草地到林间这些身披羽毛的小小生灵是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的可爱邻居也是有心人观察记录的对象你是否也曾好奇有哪些林中精灵曾在此停留?今年,一群热爱自然的国科大学子通过135天调查、231份记录共同制作完成了一份《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鸟类名录(2023-2024)》现在,就让我们为你揭秘美丽的雁栖湖校区留下了多少种鸟类的身影向下滑动查看鸟类名录2023-2024学年我们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共观测记录了17目44科130种鸟类包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种其中雀形目的鸟类种数最多为82种其次为鹰形目的13种其余各目的鸟类种数均在5种及以下
8月21日 上午 11:30
其他

必看!国科大2024级新生报到指南!

学而知之,行而致远国科大2024级新生即将启新程、展新图把握当下为自己栽下一棵树苗用决心、信心与恒心“浇灌”不畏未知、挑战与冷冽的风雨等希望的绿芽破土而出于科学的沃土茁壮成长在此,国晓薇整理一份最新的国科大2024级新生报到指南请萌新查收UCAS
8月20日 下午 5:31
其他

痛别“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先生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周光召同志,因病于2024年8月17日22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195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1960年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PCAC),成为国际公认的PCAC的奠基者之一;1961年回国后,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参加领导了爆炸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重大贡献;1996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将国际编号为3462的小行星命名为“周光召星”;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周光召(图源: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周光召先生是中国科学界的一面旗帜。”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周善贵在2024年5月15日举办的“周光召先生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研讨会”上说道。周光召用他那拳拳赤子之心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在中国理论物理学教育、研究,国防和国家科技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居功至伟的贡献。
8月19日 上午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