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竿子插到底!“探秘”吴征镒和徐仁院士的植物王国!


漫天风沙中与骆驼相伴,通讯方式只剩卫星电话,在蒸发量与降水量极度失衡的新疆科考环境下,藻类和菌类植物为生存都要选择“团结互助”。李承森和团队早上出发带上一天干粮和水,在沙石里搜寻已沉睡不知多久的花粉硅藻等沉积物,夜晚背回露营地二三十公斤石头标本。
4月9日上午,中科院植物所原常务副所长、北京自然博物馆原馆长、著名植物学家李承森做客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讲述吴征镒院士、徐仁院士及其弟子们的科学精神与赤子之心。这是国科大“传承老科学家精神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系列报告第二场报告会,由国科大资环-农学院党委、存济医学院党总支和国际教育联合党委共同承办。



真理,让人坚定向前走


“徐氏蕨”“泥盆原蕨”和“华夏小木蕨”,这三种植物分别代表了李承森硕博及留学生涯的三个重要阶段,个中经历更是渗透着老科学家们求真严谨的科学风范。


有关三种植物的研究突破,都曾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与前人认识相矛盾,是服从权威观点,还是如实发表?”进入科研的第一道关口也许就是质疑既定,在导师徐仁的支持下,李承森的硕博项目成果最终得到国际公认。留学时的科研成果,最终也发表在一位德国教授主办的杂志上,而这位德国教授曾在先前推翻他的观点。


一路丰硕与突破更是两辈科学家的坎坷求真,李承森感慨:“对一个科研结果可以有不同观点,只要是求真务实,科学家都会走到一起。”


李承森的两位师长徐仁和吴征镒,同为张景钺院士的学生。两人有着密切的学术交往,徐仁的学术思想甚至成为吴征镒一生的座右铭:“科学工作者应该经常从自己熟悉的微观世界里跳出来,看看植物学在宏观世界里的发展,处理好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的关系,才能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发展。”


徐仁院士1992年离世后,李承森所在的研究团队继承导师科研遗愿与科考步履,为我国古植物事业奋斗不止。


吴征镒


徐仁


不断突围熟知舒适圈,辩证认识大千万物。秉持一份严谨求真的共同初心,两位前辈沿着现代与古代植物研究两条路径分头行动,扎根山河大地,探秘植物王国吴征镒参加并领导中国植物资源考察,开展植物系统分类研究,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1766个,是中国植物学家中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学者命名的历史。徐仁依据化石植物,首次从生物学角度对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隆起时代、原因和抬升幅度提出新认识;依据古今植物资料深入探讨北美植物区系与东亚植物区系的关系,提出全新见解。


“‘探索未知世界的本质,追求真理无穷的境界。’从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中,我读出了他们肩头这份共同的学术责任和对科学的敬畏之心,想到凝聚老先生们心血而编撰的书籍不禁肃然起敬。”2020级遗传学专业硕士生周雨馨表示。




攀登,不负来时艰辛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每次看到石碑上的八个字都会去想吴老该是以怎样的心境写下的。”2020级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生张琪琪的培养单位正是吴征镒题词的昆明植物研究所。短短八个字里浓缩着吴征镒探索植物王国的行走历程。


在场许多同学对吴征镒先生求学时花十年时间做三万多张卡片的故事印象深刻:“我想,吴先生‘活的植物字典’的功力,少不了这条件艰苦时期三万多张卡片的苦功。”2020级植物学专业硕士生蒋银子说。


科研攀登词典里从来少不了“困难”和“苦功”,李承森回忆里,即使到了80年代,依然是那些与如今条件难以相企的的匮乏岁月,那些简陋显微镜下用绣花针拨清植物结构的岁月,那些打字机手敲100页论文的光阴,那些在高原上与团队风餐露宿的日子,浸透艰辛付出,却也成为步步向前的坚实积淀。



“生活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植物是现代植物祖先,今天只能看到它们保留在地层里的化石,常常是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碎片,想找到它们需要机遇,更需要汗水。”从导师徐仁深入贵州水城煤矿考察,吴征镒走遍祖国大地为植物定名建档,到李承森与团队步履踏过云南文山、两极地区以及新疆西藏,前赴后继的植物研究,或聚焦植物化石残缺不全的标本,或立足草木与生态地理的勾连演化,植物学家们为认识生命演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发现和合理利用化石资源交上一份珍贵的专业答卷。


2007年,吴征镒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面对鲜花和掌声时,他平静地说:“我搞了一辈子的植物科学研究,今年92岁了,我感觉到学无止境,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在比我们还要艰难的路上去攀登。我愿意把我的肩膀提供给大家做垫脚石,我希望年轻同志能够比我们取得更重要、更进步的成果。”


吴征镒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前辈此番肺腑之言让2020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直博生王砚田十分感慨:“在当年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老先生们作出了如此卓越和来之不易的成绩。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珍惜当下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学习资源是我们做好学问的首要思想底色,更好地传承前辈们的科研之路是我们需要着力的方向。



热爱,指引将一切献身科学与国家


1978年,李承森考取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国科大前身)第一届研究生。他至今牢记考取研究生时,导师徐仁给他的第一份叮嘱:“研究陆地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具有国际挑战性,欧美同行研究积累雄厚,处于领先地位,我国起步晚,我们需要急起猛追,提升我国水准。”


在新中国急需能源及矿产资源时,徐仁利用微体植物化石对比地层,为勘探沉积矿产(煤、石油、铁矿等)服务。作为中国孢粉学奠基人,他在南京和北京创建了三个孢粉学实验室,亲自编写教材与授课,培养了国内第一批孢粉学专家,为祖国建设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从建国之初解决战略物资橡胶种植的关键技术,到朝鲜战争期间,亲往东北和朝鲜采集植物标本,揭露了美国细菌战的事实……吴征镒也在中国植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国土整治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费尔巴哈说过:‘真正的思想家、科学家是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技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籍的。永远要记住这一条。”吴征镒恳切希望科研后辈,一生永远不要以索取为目的,而是要以服务为目的,为人民服务就是一切。


“对每一种花草树木,吴老就像熟知自己孩子一样,可以叫出它们的名字,听懂它们的语言,把自己的热爱和智慧奉献给科学和国家。希望我们都能做到吴老所期盼的,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有道德、有文化的人,而后才是成为一名科研人才甚至是科学家。”2020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生沈影利表示。


《九十自述》中,吴征镒写下他心中科学研究必经的三境界:“一是立志立题,确立科研思路;二是殚精竭虑,百折不挠;三是上下求索,终有所得。”一生践行的信条凝练为云淡风轻的寄语,而此间真意如草木山川,成为科研生命的依托与升华。




中科院老科协理事长、中科院离退休原局长、国科大原党委副书记孙建国出席报告会并致辞。他表示:“我国几代科学家怀着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的梦想,肩负着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和民族复兴的重托,无私奉献,在为科技事业和国家富强的奋斗中做出辉煌成就的同时,形成了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国科大的学子们不仅要了解和理解各研究院所的科学文化,更应该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国科大资环-农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静在主持报告会时说:“李老通过讲述两位师长以及自己艰辛求学、潜心研究的点滴历程给我们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创新、敬业、求实、奉献的品格和精神,也如同为我们徐徐铺展开来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画卷。”


实际上,与许多同学一样,徐仁院士和李承森可能入学专业和自己最初设想并不相同,但他们真正做到了“一竿子插到底” “肯坐十年冷板凳”, 这样一份“干一行爱一行”的钻研精神与事业心使得他们能做出这样的卓越成绩。


中科院老科协顾问、人事局原局长张志林,老科协副理事长、中科院遗传所原党委书记宋秋生,宣讲团成员、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余金中等出席报告会。


孙建国致辞


王静主持报告会


国科大师生与李承森合影



相关阅读: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文字/脱畅

图片/蒋倩 纪灿雄

部分由李承森提供 

美编/何邦彦

责编/李文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