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年党龄!国科大博导这样编写“人生代码”


编者按


他有着三十年的党龄,主持了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黄庆明。


正文约3500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细想起自己入党,也已经30年过去了。倘若要问是什么引领着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实,当初的自己只有一个很朴素的想法,只要知道那里有光,我要向着光走。”黄庆明微微抬头,思绪拉回到上世纪90年代。


那时,黄庆明在攻读研究生,他发现周围优秀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向党员看齐,可以更好地见贤思齐。”于是,他在纸上第一行郑重写下5个字——入党申请书,向党组织表达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1991年3月,哈尔滨街道边的雪还未完全消融,但黄庆明却心花怒放,喜悦飞上了眉梢——他的入党申请通过了。


宣誓仪式是在同年的建党节举行。“那天的场景,我记得很清楚。站在学校礼堂的舞台上,面对鲜红的党旗,当时的院系党委书记带领并宣读誓词。我郑重地举起右手在旗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那誓言好像有股力量,句句敲击着黄庆明的心灵,他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一念的结缘,一生的坚守

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的电子管通用计算机,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此后25年,国内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
黄庆明虽然没有深入学习过,但他认为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甚至可能推动社会发展,于是决定报考计算机专业。1984年,他被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软件专业录取。
万万没想到,这一结缘,便是一生。
黄庆明刚“入门”时,遇到许多挫折,然后会苦闷一段时间,再去找解决办法。不同于现在模块化的软件程序,那时候的代码需要黄庆明一行一行亲自调试。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安排在写代码、调代码等十分细节的工作上。
本科毕业后,黄庆明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仍不满意,希望能更好地提升。他选择留在母校,继续攻读研究生。
寻呼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普及,当黄庆明开始攻读研究生时,打电话还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更不用说网络使用。每次接到新研究项目或任务时,黄庆明遇到困难,只能去学校图书馆花费大量时间查阅纸质文献。
对于学校图书馆查不到的文献,黄庆明便把要解决的困难先写在纸条上,再前往北京图书馆查找。有时是专程去,有时是出差顺路,一去就“泡”好几天。
有些书本太厚,无法在馆里精读,经准允后他就把重要资料拿去复印,扛着一箱子资料回学校慢慢读。北京图书馆便成了黄庆明和他的同学们在研究生期间,来北京最常“光顾”的地方。

但是,前往北京图书馆的路途充满艰难和困苦。
哈尔滨的冬天,寒风凛冽,当时的出行方式没有飞机和高铁,只有两列去北京的火车,其中一趟是特快,常常买不到票。黄庆明买到的大部分是另一趟普通列车的票。
发车时间是早上6点,黄庆明需要4点前起床。在零下30摄氏度的天气里,他走不了一会儿,从嘴里、鼻孔里喷出来的团团热气,便凝结成了层层霜花,冻在棉帽周围。火车上的饭食是走之前临时买的面包和火腿肠,有时会带几个家里煮好的鸡蛋,但车厢里并不暖和,他带的食物很快凉透了,只能将就咽入肚里。
倘若没有其他事情,黄庆明到了北京图书馆,一待就是一天,到了饭点,买上快餐盒饭,赶紧吃完,继续研究。
有时,当看到一篇文献里的重要细节在引文里才有详细阐述时,他便去查找引用的那篇文献,这项任务往往十分困难。“我记得有一次在开放的大书架里面没有找到,就去和工作人员说明情况。为人友善的图书管理员带我去收藏书籍中翻看,最终找到需要的文献。

奋进不息,学无止境

黄庆明的学生时代,出国访学和交流的机会并不常见。他考虑到自己虽然已经接触到国内较为先进的水平,但眼光还是有所局限,所以决定在博士毕业后,出国做博士后,做更进一步提升。
开始,最大的阻碍便是交流不像在国内时顺畅自如。在当时的环境下,黄庆明深知自己需要尽快提升专业知识,于是利用零散时间用心锻炼,创造用外语和他人交流的机会。
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基本的沟通困难就迎刃而解了。他提到,“这是他所热爱的专业,并认为自己做的内容能够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大众的社会需求起到作用,因此会始终坚持这一方向。”

考虑到将自身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2003年,黄庆明回到国内。
刚回国时,由于黄庆明的研究方向和他在硕博期间的基本一致,而曾经的老师——高文院士的团队正需要人才,于是他便加入了。
随着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黄庆明的研究课题和方向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为了更准确、快速地了解到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和热点方向,他定期浏览相关国家部委官方网站中发布的项目指南和发展规划,选择与他自身方向相契合的项目,让课题具有针对性的同时,变得“接地气”。

乐观看未来,包容对世界

现在,黄庆明的研究方向不局限于最初的图像视频,而是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模态综合起来,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处理和分析信息。
对于科研遇到的“卡脖子”问题,他说:“这也许需要长期积累。创新性理论的提出是一个探索性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着急去进行应用。因为基础研究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同时要宽容失败。”
“自己希望能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但所处的信息学领域是一个年轻人的学科,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责任,希望遵从自然规律,把今后的舞台交给年轻人,用相对丰富的经验和经历,传帮带年轻人,多找一些新的方向和突破点。”黄庆明说。
对于前不久获得的“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这一称号,黄庆明说:“其实自己是有些意外的,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情而已。”
“先进”一词,在他看来,应该是各个方面的综合,比如说做人有基本的素质,做事要对社会发展有帮助、要与时代的潮流相符合。

学生眼中的他

师从黄庆明的2007级直博生许倩倩,现已成为国科大研究生导师、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不变的是,许倩倩依旧是他团队中的一员。
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黄庆明,许倩倩说:“那是2006年暑假的七八月,自己在邮件联系老师,申请保研。黄老师第一个提出希望暑假能够见面交流,这给了本科出身普通的我很大的鼓励和信心。交流的过程,大概持续了半个小时,黄老师对我也较为满意。”
“当时自己只学过一些偏向硬件方面的汇编语言和C语言,担心会因为专业能力不足而面试失败,但黄老师宽慰我‘计算机程序语言只是一种表现形式,真正的核心在于思维逻辑,编程语言后期慢慢学习,考核遇到相关题目,只要能够用伪代码表达清楚你的算法逻辑即可’。第一次见面,黄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包容,不看重学生的学校出身和基础方向,而更侧重的是学生的个人能力。”

在她的印象中,黄庆明做任何事情都稳扎稳打,时常告诉学生:“做任何事情都别着急,考虑清楚了再做,进度慢不是你睡太多所导致的,而是因为你没想清楚就动手了。”他的从容不迫,不仅没有给学生以压力,还缓解了他们许多的焦虑。
当博士三年级的许倩倩产生焦虑时,黄庆明对她说:“科研不能着急,想清楚了,做什么也不迟。”黄庆明的性格影响着许倩倩。
许倩倩说:“自己本科期间性格有点张扬,而从2006年遇见黄老师,到至今已有15年时光,黄老师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整个人生轨迹,让我收敛了许多,渐渐感受到:也许横冲直撞不是处世之道,而低调内敛才是明智之举

生活上,黄庆明能简则简。
许倩倩开了个玩笑说:“他的爱好就是‘一件衣服穿十年’。”原来,黄庆明有件穿了很多年的绿色夹克,一直挂在椅背上,还有件羊毛衫是从许倩倩读研时便穿过的,现在偶尔还能在他身上看见。“有可能他有很多件一样的羊毛衫,但老师完全不关注这些。”
之前,黄庆明没有一张正式的一寸照片,每次是在办公室找一面白墙后,麻烦学生帮忙拍。“半年前,老师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和‘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荣誉,需要提交照片,我们建议他去拍一张正式的,他觉着这一行为太浪费时间,不喜欢折腾。后来因为照片分辨率问题,老师才同意去照相馆拍照。

现在,课题组承担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首批项目,黄庆明是项目负责人。项目是面向国家需求,突破跨媒体内容安全和内容服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这些都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体现,确实是有难度。虽然有压力,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布局、去尝试,但我们有这个信念和勇气。相信,当我们把这个‘硬骨头’啃下来,能力会从中得到锻炼,也会有更大的勇气和信心去接更大的项目。”黄庆明坚定地说。



本文原载于《国科大》杂志2021年第二期

原标题《黄庆明的人生代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在线阅读《国科大》杂志电子版


相关阅读:

这项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国科大黄庆明团队摘得一等奖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文字/李琨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图片/孙德藩 伍锡林

美编/何邦彦

责编/谭君蕊

为优秀的国科大教师点个赞和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