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线讲述||“两弹一星”精神的底色是爱国

编者按:8月2日,《光明日报》“红船初心”特刊以整版篇幅,深入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办学理念,推出《走好科技报国的育才路》《让学生拥有“最硬核毕业证”》《“两弹一星”精神的底色是爱国》3篇专稿。本期,国科大官微特转载一线讲述分栏《“两弹一星”精神的底色是爱国》,跟随国科大存济医学院2016级硕博连读生徐欣的讲述,了解国科大文化的历史根基和精神脉络。




“两弹一星”精神的底色是爱国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文化的历史根基和精神脉络。我是国科大存济医学院2016级硕博连读生,学习期间有幸成为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学生志愿讲解员。

2015年9月开馆的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位于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后山,在中科院怀柔火箭试验基地原址上改建。

2015年9月12日上午,时任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院士和时任中科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院士共同为纪念馆揭幕


如今,纪念馆的院子里还有当年火箭研发基地使用过的设备。仪器虽然都已老化,但“两弹一星”精神却从未褪色。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纪念馆,更是一座丰碑,它承载着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奋斗精神。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的服务群体主要为各大部委、中小学、部队、街道社区、社会各企事业单位以及国科大师生校友等,年平均约10万人次。


作为学生志愿讲解员,我也在一次次讲述中,一次次加深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通过不断挖掘和了解“两弹一星”工程诞生背后的人和事,我不断认识到,“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底色,是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艰难困苦中,老一辈科学家们始终坚定“科技报国”使命,在铸就国之重器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两弹一星”精神。正是这段独特的经历,让我在结束集中教学阶段学习回到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时,能够坦然地面对在科研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并努力去克服它们,最终实现学业和科研的目标。

在一流的科研平台从事研究工作是国科大为每位学子实现科学梦想提供的助推器,而老一辈科学家们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我们逐梦路上的引航灯塔。作为国科大学子,我们会努力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成为解决国之疑难的“强国一代”。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志愿讲解员徐欣

采访整理:《光明日报》记者王海磬


相关阅读:

升级!国科大后山的这座纪念馆被增列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来源/《光明日报》王海磬

图片/国科大新闻网等

美编/何邦彦

责编/谭君蕊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