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特等奖!5分钟用英语讲科研!
编者按:你在大学期间的第一次科学研究是怎样的?对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本科生李龙兴等同学来说,研究中文语速对于人听力和理解力的影响,进行全英文答辩展示,将科研成果带入第四届大学生科研演讲(工科农科文科类)比赛并斩获全国决赛特等奖,让他们的“科研首战”含金量满满。本期,跟随他们,一探初闯科研路上的挑战与收获。
“我们的灵感来源于先前很火的一个视频,一位英语老师在视频中说:‘你能6秒说出8句英文嘛?I can!’,然后她用5秒86的时间说了8句英文,但是没人能听清。于是,我们想看看人耳能分辨的语速的极限在哪里,分析不同语速和文本复杂度下听者对于所听到内容的理解程度又会有何变化。”在介绍参赛选题由来时,国科大网络空间安全专业2019级本科生李龙兴分享到。
在近期落下帷幕的第四届大学生五分钟科研演讲(工科农科文科类)比赛中,李龙兴和团队成员共同努力,斩获全国决赛特等奖。
第四届大学生五分钟科研演讲(工科农科文科类)比赛吸引近30多个赛区上百件团队作品参赛。国科大学子在本次比赛中首次出征,“战果”斐然。其中,李龙兴团队斩获全国决赛特等奖;王行睿、宋京舟、李慧等三个团队获一等奖;还有12个团队分获二、三等奖。
全国决赛特等奖名单
线上复赛合影
不同于其他演讲比赛主要考察选手的语言能力与技巧,科研演讲比赛更注重参赛选手的科研思维。参赛选手需在五分钟内,基于自己进行中或是已完成的科研项目,用英语阐述其研究背景、方法设计、研究结果、讨论意义等。李龙兴团队选择了他们在国科大《大学英语IV》课程中的项目The Effect of Chinese Speaking Rate on Speech Perception参加比赛,项目旨在研究中文语速对于人的听力和理解力的影响。
李龙兴参加比赛
在《大学英语IV》课程上,同学们需要选定一个科研项目,调研研究背景、设计研究方法、分析处理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最后,用英文完成学术论文写作。
回忆起第一次团队小组讨论,李龙兴的队友,2019级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本科生夏侯一冉印象深刻。“那是2020年的中秋节之夜,在国科大玉泉路校区礼堂旁的小圆桌上,我们组织了第一次小组会。我记得很清楚,那天天很黑,还有点热。我们围坐在小圆桌旁,一边吃着李龙兴同学带来的月饼,一边打着手电筒,记录选题思绪。”
确定选题后,团队成员开始讨论实验变量和对象。“比如,英文单词由于有单音节、多音节之分,还有连读等各种机制,不便于量化。于是,我们确定实验材料为中文音频。再比如,不同环境下使用的词语不同,对理解也有影响。于是,我们把场景分为科学类讲座(多术语)、聊天采访(偏日常)和新闻广播(发音标准)等。”
整个研究的难点在于实验材料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如何把材料加速但不让声音质量有明显损失。团队成员设计了一系列的听力材料和量化理解力的题目,然后多次邀请被试人员参与多组实验。“在繁忙的课程中,我们用了两周左右,才完成所有测试。整个过程蛮有趣的。”夏侯一冉说。
团队成员在《大学英语IV》课堂上
虽然选题内容与团队成员所在的学科专业没有直接关联,但得益于国科大面向大一、大二本科生开设的通选课和英语选修课,李龙兴和他的队友们在逻辑思维、学术写作上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大学写作》教给我,批判性思维极其重要,数十种逻辑谬误的学习对我的逻辑思维有很大帮助;《分析性写作》让我的英语写作能力提高很多,教会了我学术写作中应该注意的选词、语法、缩写,以及如何转变中式英语和中式思维,写出更地道的学术英语论文。” 李龙兴说。
能在此次演讲比赛中取得佳绩,与李龙兴在国科大课堂上的努力也有很大关系。“平时练口语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国科大开设的英语选修课,《口语进阶》《公共演讲》这些课让我练习了很多口语,也学到一些演讲技巧。”
国科大外语系教授郑群是《大学英语Ⅳ》的主讲老师之一,她在参赛团队研究阶段提供了诸多关于研究方向、方法设计以及学术文章写作的指导。在录制演讲视频时,所有参赛组都在国科大外语系老师们的指导下进行了试录,并得到关于语言、台风、PPT演示效果的指导意见。
参赛PPT截图
备赛录制现场
整个参赛团队由李龙兴、夏侯一冉、何昀崴、陈致远四位同学组成。他们给小组起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名字:aCHooLstiX。这个名字融合了小组四名同学名字的首字母,并且谐音acoustics(声学),也蕴含了他们要做的研究方向。
参赛团队名称
这是李龙兴和他的同伴们在大学期间第一次做科学研究,整个过程充满了挫折和困难。幸运的是,他们有一个非常温暖且给力的团队。夏侯一冉回忆说,“整个过程,记忆最深的是每周开会时的融洽氛围。有时李龙兴同学会带双皮奶,有时我会给大家叫汤圆外卖,大家一边过周末,一边讨论。”
在期末做报告的时候,当演讲者面对其他同学的疑惑和问题,不能回答上来时,同组的组员也会主动站起来帮她回答问题。“在研究上,我们不怕实验困难。有什么好点子就往上加,并不只是为了完成一次‘大作业’,而是以严谨的科研态度对待项目和课题。”夏侯一冉说。
夏侯一冉作为团队代表做期末报告
李龙兴赛后说, “这次比赛给我带来了方方面面的提升。在科研方面,这是我大学期间第一次做研究,我体会了做科研当中所需的严谨,训练了写学术论文的方法技巧。在英语能力方面,演讲比赛锻炼了我的台风,在场上我不再胆怯;也让我学到了怎样用通俗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演讲。”在他们眼里,这次科研演讲比赛,收获的不仅是奖项,更多是从中不断提高的科研思维。
相关阅读:
“1+1+1>3”!国科大本科生获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奖!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投个稿告诉我吧~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文字/受访者提供 李文毅图片/受访者提供美编/何邦彦责编/谭君蕊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