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学生的第一期望,是……
编者按:既淡定从容,在气候变化综合评估领域坐得住冷板凳;又犀利风趣,在教学育人中不拘泥于传统。他用一种与众不同的处世态度,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行。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领雁金奖”获得者段宏波。
美国德州异常低温、北极圈极热夏天、中国河南郑州水灾……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被重视。
中国的回答,不言而喻。同住地球,共助地球,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了给国家气候治理提供科学支撑,国内学术界开展了大量探讨和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段宏波更是数年如一日地投身于这个领域里。
走进中关村校区教学楼,经济与管理学院建院二十周年条幅映入眼帘——“廿载流光 初心筑梦”,段宏波这些年来的人生经历,似乎也浓缩在这8个字当中。
段宏波(中)与学生在中关村校区教学楼
甘坐冷板凳
当时课题组内尚未开展过这个方向的研究,导师范英教授得知段宏波的想法后略感吃惊,但仍然决定支持他,并告诉他,“这将会是个漫长的过程。”
段宏波决定进入这个领域时已是2009年,欧美相关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开始开展相关研究。这30多年的时间差,让这一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悉数被占领;许多知名模型已经被开发出来并成长了十几二十年,拥有稳固的团队来更新技术和数据。
此时进入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
“
“只有研发出自己的模型,才能得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方案,才能够在全球气候治理的谈判桌上增加自己国家谈判的底气和话语权,提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排放控制方案。”段宏波认为,直接引进国外模型技术虽然是最快捷的选择,但也有显而易见的弊端。如果不采取行动,气候变化综合评估建模技术也可能会成为“卡脖子”问题。
”孜孜以求,必有所得。2015年2月,段宏波完成了中国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集成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沉淀6年的成果发表于环境模型领域期刊Environmental Modeling and Assessment,他的方法论开始正式进入国际同行的视野。
之后,段宏波一直在思考如何把研究带向更深、更持续的层面。
气候治理问题牵扯多方利益,提出有利于中国且国际认可的方案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段宏波开始联合全球多个模型团队共同开展工作,他认为,全球认可度最高的模型团队共同产出的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国际气候治理上的矛盾。但这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对自身的学术贡献、总体研究构想、跨团队沟通机制、项目支持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段宏波没有逡巡不前。经过不懈努力,他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等组成的国际团队,通过集成国内外著名的综合评估模型,建立起了多模型比较框架,并首次研究了《巴黎协定》温控目标下中国的长期低碳转型路径问题。
研究团队在国家总体和关键部门两个尺度上,给出了未来二氧化碳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可能的近零排放路径,分析了不同排放因素的潜在减排贡献,描绘了零碳或低碳情境下能源系统的结构演化,进行了经济完全脱碳的成本预估,并讨论了1.5℃温控目标与碳中和目标的潜在一致性。通过多模型比较,既得到了诸多跨模型一致的重要发现,也识别出了产生结果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这对提高我国减排战略及政策制定的可靠性,同时推动综合评估建模理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2021年4月23日,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的第二天,研究成果“Assessing China's efforts to pursue the 1.5℃ warming limit”被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接受发表,成为Science经济学版首篇由中国学者主导,并以长文形式(Research Article)发表的研究论文,这一发表的意义可见一斑。
然而,段宏波认为,在顶刊上发文章并不是研究的终点。“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们模型的竞争力仍有待增强。”段宏波的内心在酝酿着更高水平的研究构想。他希望,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他的研究团队,长期深耕于模型的开发和维护,“不能人走茶凉”。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在俗世的喧闹中,段宏波靠着这一份淡定从容坐住了十几年的冷板凳。但段宏波却很少以此要求别人,并且特别强调,“要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固机制,让大家看到道路前方的‘光芒’。”
寓教于乐
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起,段宏波开设《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气候经济学》等课程,当时的上课地点还在玉泉路校区。当发现没有人开设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课程时,段宏波立刻燃起了斗志,“让更多学生来接触这样一个‘伟大’的方向,是很有意义的。”
段宏波指导学生
在段宏波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学习环境污染控制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自然资源有效分配和利用的研究方法,也会在老师指导下尝试将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方法论应用于现实环境和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国科大2020级研究生白梓函、张楠、满贺诚对“碳中和”很感兴趣,想以此作为期末课堂汇报的主题,便经常在课后找段宏波继续探讨框架和内容。“老师非常耐心,也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
汇报结束后,他们想要继续这一课题的研究,段宏波也给出更多建议,包括用投入产出方法继续研究,并且考虑情景模拟方法等。还特地建了微信群,以便沟通。在段宏波的帮助下,他们对“碳中和”这一研究热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索锻炼了科研能力。
犀利、幽默、温暖,是段宏波在课堂上留给学生的印象。“虽然科研任务很繁重,但我想坚持将教学作为乐趣,而不是任务,并且充满热情地去不断改进它。”段宏波在教学上花的心思也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
”国科大2020级研究生杨中雅回忆段宏波的课堂时感慨,“段老师的课件极具特色、趣味浓厚,对应每个知识点都找了恰当且风靡网络的表情包做评注,犀利之中不失风趣。”
段宏波指导学生
鼓励探索,允许失败
成果“喷涌而出”之前,段宏波在气候变化综合评估领域默默耕耘了6年。他很感激中国科学院有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在这里,文章数量绝不是衡量是否能够毕业的唯一标准。
取得博士学位后,段宏波加入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汪寿阳团队做博士后,继续他博士期间的研究。
“在这里我可以探索、可以失败,能够没有负担地继续这个需要情怀、需要格局的长线研究。”段宏波将汪寿阳视为自己的伯乐,也将这个育人态度传承了下来,“我愿意支持我的学生去探索他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也希望他做的每一个工作都是扎实的、有贡献的。”
”段宏波(右)与汪寿阳(左)介绍研究成果
段宏波认为,授人以渔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在培养学生时,他总会鼓励他们先在一个领域里自由探索,直到做了足够的文献积累,找到了一个觉得和自己一生有缘的方向之后,他再针对性地提供指导。
“我带研究生,不喜欢由我来指定一个题目让学生做。等他哪一天毕业了,如果没有人告诉他题目他要怎么做?”在段宏波看来,即使前期的摸索过程慢一些,甚至绕点弯,都不是徒然浪费时间,这是做研究的必经阶段,也是学生成长的必经阶段。“如果想要在科研这条路上走下去,不仅要有探索的能力,也要做好会遇到挫折的心理准备。”
”段宏波(左二)与学生在一起
“如果要把学术研究作为一辈子的事业,就要在心中将它定义成一场‘马拉松’:‘马拉松’赛场上,起跑速度不决定结果——将最好的黄金年龄,留给自己的科研工作,不见得是个坏事。只要保证自己一直在这条赛道上,很快也会成为较早抵达终点的那拨人。当然,前期看到别人冲了出去,感到焦虑也是正常的,但“不要自己为难自己,适度‘佛系’一点。”段宏波表示,学会抵抗自我焦虑也是一堂必修课。
”除了学术上的指导,段宏波也关心着学生的生活。他对学生排在第一位的期望就是“生活好”。国科大2020级研究生明希笑着说起自己“宝藏导师”的建议,“老师说,雁栖湖校区到处是美景,我们在这里既要享受科研,也要享受美景,保持愉悦的心态。”
“等若干年后毕业离开这里,我希望学生回想起来这段时光,除了艰苦的、熬夜掉头发的科研训练,这还是一段像童年一样痛快的岁月。我希望这是一个给他们加持的地方。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和他们说的。”
明希很感谢老师在集中教学期间能够定期与自己见面交流,并且倾听自己遇到的问题,“有一次,我确实遇到了一些困扰,老师立刻放下手边的事情来与我讨论问题,他愿意随时给我提供帮助。”现在的明希,每天把研究作为乐趣,轻松而投入。
这正是段宏波所希望的。
“导师有责任去了解学生是否遇到困扰,如果他的心思都被别的东西所牵绊住了,他也没办法做好科研。不如帮学生把一些根源性的问题解决,让他轻装上阵,没有负担。生活过得愉快了,科研工作才能更投入和有效率。”段宏波说。
”义无反顾
段宏波坦言,刚读书时想找个容易发文章的方向、顺利毕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对自己的研究领域越发感兴趣。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是主要在宏观尺度上为人类、为世界做的研究,它超出了微观层面的“管理”,需要放眼到一个更大的尺度上,去关心地球、关心人类未来几十年的命运。谈及自己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段宏波的眼里放出了光,“在这个方向上研究越久,越觉得它可以改变的事情很多。”
如果相信自己在做的研究有意义,不妨坚定在这条战线上。在段宏波看来,学校颁发的“领雁金奖”既是对他和团队成果的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激励,激励他带领团队在气候变化经济学和综合评估研究方向上作出更多贡献,发挥更大作用。
“
“希望我们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为中国力量添砖加瓦。”段宏波坚守着这一目标。
”原以为风花雪月才是景,到头来柴米油盐皆是诗。段宏波在以自己的方式,抵抗众声喧哗,抵抗物欲横流,抵抗自我焦虑,坚守初心,筑梦前行。对于段宏波来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本文原载于《国科大》杂志2021年第六期
原标题《段宏波:不喧哗 自有声》
点击下方或文末“阅读原文” 在线阅读《国科大》杂志电子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国科大》杂志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文字/温宁宁
图片/陈安澜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美编/李宇涵
责编/刘阁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