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届!国科大科普翻译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2022年4月

超有“译思”

国科大首届科普翻译大赛

正式启动


近700名UCASer

化身“青年科普翻译官”

用专业科学知识

释意英文原文


本次大赛

共收到来自校部和各培养单位

总计684份作品


经专家评委评审

共评选出

一等奖6

二等奖19

三等奖32

优秀奖77

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届科普翻译大赛

获奖名单


这是一场科普与翻译的“双向奔赴”

既有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索

又有对语言艺术的打磨与表达

古代《诗经》有赋、比、兴式的表现手法

同学们也在本次实践中

体会和追寻

科普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译文1

Radiofrequencies and health :

where are we ?

射频与健康,我们所在何处?


译文1类别一等奖获得者、国科大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简(培养单位: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核技术应用。他谈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混淆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特别是在电磁辐射方面,制造了不必要的恐慌。


这篇科普文章以移动电话为例,探讨了人们对电磁波辐射潜在健康威胁的担忧,以及相关机构如何进行评估和管理。


“虽然我已经了解相关研究,但在阅读和翻译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又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李简认为科普翻译最重要的是准确性,然后还要按照中英文的写作和阅读习惯,考虑可读性等。


译文2

Climate change and ancient civilizations

气候变化与古代文明


与李简不同,译文2类别翻译一等奖获得者、国科大外语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品阳显得有些“吃力”。


“我虽然是英语口译专业,但这篇文章有不少科学术语,包括地理、气候、人名等等,还真是把我难到了。”李品阳笑着说。这篇文章通过列举若干例子,阐释了历史上人类居住地与过去几千年重大气候事件之间的关系。


为了实现科普文章的准确和严谨,李品阳在用词用句上进行多方求证,一边从网上查找资料,一边请教地理、气候相关专业同学,在充分了解文章内涵、理顺文章逻辑后,再力图提升科普文章的大众性和普及性。


经过多个版本的修改和打磨,李品阳希望在保证科普文章准确、严谨的基础上,还能带给读者阅读的乐趣。


译文3

Biodiversity 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s

生物多样性响应全球变化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和独特别致的景观文化。这篇文章讨论了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法门”。


译文3类别一等奖获得者、国科大2020级博士研究生魏昀旸(培养单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主要把功夫花了在组织语言上,“想把文章翻译得更美一些”。


研究物种、细胞层面生态与净化的他,对于文中提到的生态理论已经比较了解,于是想着如何将文章内容变成自己掌握的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别人,去延续作品的“生命”。魏昀旸没有把本次科普翻译作为一场比赛,而是希望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更多地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评审专家对本次大赛怎么说吧


总体上看,有不少质量高的译文,在翻译准确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语言的优美性。部分参赛者在术语的准确性、词汇的搭配、语篇的断句、语言的逻辑性和流畅性方面有待提高。建议避免“画蛇添足”式的翻译错误,翻译完后将译文从读者的角度读一遍,避免翻译腔。

优秀的参赛者在关注术语精确表达的同时,句间逻辑的呈现更为流畅,会关照读者的接受度,以尽可能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明晰相关概念和原理,在注重科学性的同时,又凸显了可读性。

翻译时需要注意前后文的衔接、原文让步,或者不确定的语气以及汉语可能导致的歧义或泛化等情况。部分同学试图用精炼的古汉语进行翻译,文句优美,但增加了一些原文本来没有的内容,存在一些过度增译、省译的情况。

科技文本的翻译不仅要求译者把原文内容客观、规范地传递给读者,不杜撰和随意增删,还要求译者有很好的专业知识背景,能准确地解读术语和概念。本次参赛者的翻译作品,或文笔质朴,或文采斐然,充分展现了译者的中英文文字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


“译”彩纷呈,“思”如泉涌

恭喜各位获奖的UCASer

请留意邮箱相关后续通知


以赛促学,以赛促进

知之,好之,乐之

让我们继续品味

科普与翻译的碰撞之美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来源/国科大科协秘书处 外语系

文字/余玉婷

图片/环境百科网站

美编/陆紫琪

责编/谢午阳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