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生一芯”,从5到6000+!

点赞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04-24

编者按:从砂石到芯片,从学生到芯片工程设计师......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聚焦“中国优秀处理器芯片人才储备不足”痛点,“一生一芯”计划应运而生。在“开源、共享”的理念下,“一生一芯”凿通教育链、产业链、资金链,面向全国学生无偿开放的教学计划,致力于培养更多紧缺的芯片人才。从最初报名的5人到6000余人,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粒砂石,必须经过最严格的加工,才能淬炼为一枚芯片。

提纯,砂子在1200摄氏度的高温里进行眼花缭乱的化学反应;切割,闪现寒光的金刚石锯将单晶硅棒切为0.5毫米的薄片;光刻,光源以每秒数万次的频率在纳米尺度上搭建晶体管组成的宏大“城市”。

一名学生,必须经过最严格的训练,才能成长为合格的芯片设计工程师。

课程,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设计,集齐各种软硬件供学生取用;工厂,拿出宝贵产能将设计方案变为真正的芯片。



2019年8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启动“一生一芯”计划,依托以“科教融合”为特色的计算机系统领域教育、科研及人才“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凿通教育链、产业链、资金链,培养面向未来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的领军人才。4年来,完整执行学习计划的学生,从“小白”成长为可以设计、制造芯片的人才,与变成芯片的砂石一起破“壳”而出。




包云岗


 “带着自己设计的芯片毕业”    


“华为在国内找不到处理器芯片设计人才的情况,是意料之中的。”2019年,得知华为遭受制裁,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包云岗如是感慨。
华为的困局与国内芯片产业、教育环境密切相关。“当时,国内开展处理器芯片设计相关教学与研究的大学不多,学生学、用落差巨大。处理器芯片从设计到制造的产业链条漫长,涉及软硬件协调、多学科交叉,高校日常教学往往只涉及个别环节,很多学生直到毕业都以为做芯片就是写代码。”包云岗说。
一连串短板效应的传递,最后就是中国优秀处理器芯片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内外严峻形势下,面向未来科技和产业布局,必须大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秉承“科研为国分忧、创新与民造福”的理念,循着“设计一种新的教学体系,降低芯片设计门槛,让学生能设计自己的芯片并成功流片”的思路,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由孙凝晖院士部署,包云岗团队牵头设计并组织实施了“一生一芯”计划。



“计划的目标非常明确,即突破传统课程的边界,构建一套软硬件协同、打通前后端全链条的处理器芯片教学流程,提高我国处理器芯片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缩短人才从培养阶段到投入科研与产业一线的周期,培养更多紧缺的芯片人才。”包云岗说。


“一生一芯”计划于2019年8月启动。首批参与的学生,是5名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包云岗明确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崭新的教学计划,会耗费参与者大量时间和精力,前路未知,“你们是否愿意当‘小白鼠’?”
5人无一拒绝。

事实证明,5名本科生和教学团队一起蹚出了一条路。在“引导学生找思路,而非帮学生解决Bug”的教学思路下,当年12月,经过4个月高强度的开发工作,学生的处理器芯片设计版图正式提交厂家。次年4月,芯片成品返回,测试结果基本正常。通过技术答辩后,5名本科生实现了“带着自己设计的处理器芯片毕业”的目标


“一生一芯”计划,走得通!

晖院士发布首期“一生一芯”计划成果



迄今,“一生一芯”计划已历6期,规模逐步放大。为了应对大规模芯片人才培养的挑战,教师解壁伟提出“让学生指导学生”,在学习的学生中遴选助教,指导新报名的学生学习。为了集聚更多有志于芯片设计的各高校学生,在助教团队的支撑下,通过举办暑期班、送课上门等方式,“一生一芯”计划已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国辐射,覆盖高校从1所扩大到300余所,报名人数从首期的5人到第6期的2000余人,6期累计报名已超6000人。不仅高校,华为、长城汽车等企业也送相关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学习,“一生一芯”计划也逐渐成为全国芯片设计人才培养的大平台。




 成功秘诀是“开源、共享”    


“一生一芯”计划何以取得初步成功?


“开源、共享。”没有迟疑,包云岗给出答案。


包云岗多次提到计划“覆盖高校从1所扩大到300余所”这一事实,“从一开始,我们团队就希望能将这门课程向全国高校的学生开放”。


团队的愿景,基于国内相关专业教学的困境。


放眼全国高校,依据传统教材进行条块分割、远离产业的教学,依然是常态。希望快速地大规模进行教学迭代,并非易事,多数高校也并不具备打通课堂、产业链条的能力。比如,学生设计的芯片拿去流片,必须借助芯片制造厂商的力量。背靠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平台,团队教师只花了几天就谈好合作,但这对一些专业背景相对缺乏的地方院校来说,却很难做到。


在工厂产线流片,资金也是问题。“我们学校有配套政策提供资金,鼓励教师团队开展创新尝试。”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其他支撑单位的支持下,团队顺利开展流片工作。再加上一些企业提供的经费支持,团队顺利和相关厂商达成意向。




“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是不是应该站出来做一些事情?”团队成员心中充满执念。因为“开源、共享”,教育链、产业链、资金链的能量得以汇聚;也因为“开源、共享”,“一生一芯”成为面向全国学生无偿开放的教学计划。


“经过主讲老师余子濠的努力,我们积累了26万字的讲义、超过40小时的教学视频,不限高校、专业和年级,提供给所有感兴趣的学生。”包云岗说。


余子濠时常到各地高校宣讲“一生一芯”计划。令他欣慰的是看到很多非“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眼中的光芒,“他们平时不容易接触到这些学习资源,但对计算机和芯片充满热爱。我们提供的课程,让他们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
在2023年8月结束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大赛(龙芯杯)上,来自地方院校的“一生一芯”计划学员王晨宇斩获个人赛总决赛一等奖。“‘一生一芯’对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让我接触到之前难以想象的资源,助我全方位成长。”王晨宇说。
助教对学生的指导也是一种“共享”。“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经验分享给其他同学,引导他们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探索并提出新想法,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既是第6期学员也是第6期助教的缪宇飏说。
“一生一芯”作为一个实践型的人才培养计划,技术支撑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关键。第3期学员陈璐在学习过程中为项目移植了若干系统软件,“看到现在的同学还在使用我两年前移植的代码,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说。
随着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学生参与到“一生一芯”计划中,团队也收到了更多来自学生提交的代码补丁和其他反馈。学生在“一生一芯”计划中获得成长,然后反哺“一生一芯”计划,这也充分体现“一生一芯”计划“开源、共享”的属性。




在包云岗看来,“一生一芯”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计算机专业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壁垒。“中国有上千所普通地方院校,其实每所高校都有一些很有潜力的芯片人才。”包云岗说,“如果能全部发挥他们的天赋,对中国处理器芯片的人才储备来说,意义重大。”



包云岗介绍相关成果


 “学生表现出的战斗力是惊人的”     


“一生一芯”计划瞄准的处理器芯片,其设计基于开源指令集。

这是包云岗团队的有意选择。他们希望,这是一步具有战略意义的“先手棋”。
指令集是计算机软硬件生态运行的逻辑基础。两家国际计算机巨头公司的指令集手册分别有5000页和2700页之巨。庞大繁杂的手册,是数以万计的工程师数十年的智慧结晶,是当代社会生产生活运行的基石。
然而,是基石,也是围墙。
“你能想象,全世界所有的螺钉螺母,需要一家公司来授权生产规格吗?”包云岗说,“这么荒谬的事,却发生在计算机领域。”
巨头是指令集的创造者,也是垄断者。包括处理器芯片在内,外界基于指令集研发软硬件,必须支付高昂的专利费用。“开源、共享”被视为计算机时代的圭臬,它却建立在封闭之上。
和包云岗一样,近年来,国际上学界、业界无法忍受现状的声音越来越多。一种新的开源指令集RISC-V应运而生,这相当于由各方协商制定出行业标准,然后各企业依据标准生产产品。
这或将成为下一代处理器芯片的研发方向。各主要国家均已开展相关研究和产业布局。

从这个角度说,“一生一芯”计划培养的学生,将在未来的变革浪潮中大显身手。


包云岗对此很有信心。“一生一芯”计划首批5名本科生,全部加入中国自主研发的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香山”的研发团队,并成为技术骨干

后续几期成功流片的学生,其深造和就业去向也令人鼓舞。“学生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是惊人的。等到他们30岁时,就可以说已经是处理器芯片和计算机系统设计领域的‘老兵’了。”包云岗说。


时间回到2019年8月。“一生一芯”计划启动的那天,正是北京闷热的夏日。大家齐聚包云岗的办公室,有人穿着短裤,有人趿着拖鞋。在十分不严肃的氛围中,他们开始了一项严肃的探索。
此后的时光里,6期计划陆续执行。




4年来,共计600余名学生通过“一生一芯”计划不同阶段的能力考核并学习完全部课程,100余名学生成功流片。其间,他们经历了自我怀疑与否定,在黑夜里苦苦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痛苦中,他们于不知不觉间,轻舟已过万重山。



包云岗手机里珍藏着一段视频,那是学生拿到自己设计的芯片后进行测试的画面。每名学生都记录下芯片“点亮”的瞬间,显示器上,出现最多的画面是“一生一芯”的标志,和显眼的“谢谢”。



出圈!他们,来自“一生一芯”计划!

国科大“芯”青年:我用真“芯”换此生

从一张车票到一块芯片:我在国科大的成长点滴

新发布的开源高性能处理器“香山”,研发骨干来自国科大“一生一芯”计划

解密!超1000万关注热度的“一生一芯”计划背后的故事

首期“一生一芯”计划——国科大本科生带着自己设计的处理器芯片毕业



华服在身,UCASer和春光撞个满怀

“90后”院士,感动中国!

院士百岁诞辰,捐赠300万支持青年科研人员!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记者张晨 高毅哲

美编/李葭萌 何邦彦 陆紫琪

责编/张雪雅

点击关注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