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读研感悟:“求真”而非“发文”

点赞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08-25


编者按:黎烨,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级硕士生(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于2019年申请硕博连读,2024年博士毕业。他在导师丁维新研究员的指导和陈增明副研究员的帮助下,开展旱地黑土有机质转化过程与驱动机制等研究。


回顾求学之路,黎烨评价自己是从一个科研“混子”转变成了愿意认真做研究的人。即使在科研产出要求更加迫切的当下,他依然坚信研究始于“求真”而非“发文”。对于他的坚持,时间给了他相应的回答。在学期间,黎烨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国科大“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研究成果发表于Global Change Biology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Geoderma等。


走过迷茫与探索,实现蜕变与突破,随国晓薇一起领悟黎烨的读研感悟。



黎烨



研究生“摸爬滚打”七年,终于有资格听到答辩专家说一句“同意授予博士学位”。我以为会兴奋、激动,直至眼泪抑制不住。但没想到答辩结束的那一刻我竟然非常平静,平静地合影,平静地和大家吃饭。


与许多同学一样,我从事的工作与中学时期的理想“不能说完全一致,只能说毫不相干”。高中曾立志躬耕化学,本科却读了地理专业,硕士又阴差阳错转到了农学,似乎一切都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想发展。


所以,当被问到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科研之路,我一时间有些局促。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我都只是“按部就班”地度过了自己的硕博生涯,属于普通的“大多数人”。


不过,转念想想,能有机会在科学殿堂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完求学路,毕业后可以延续博士的工作,我还要什么“自行车”呢。


虽然“首次发现”“重大成果”这些激动人心的字眼从来都与我无关,但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科研过程中,贴近现实,才能更加接近真相


我的科研生涯启动于2017年秋天的野外实验。


原来科研也是需要种田和刨地的!这是我第一次出差后的感想。我向丁维新老师表述了自己的疑问:我的研究方向是土壤有机碳的转化过程,种田对此有什么帮助呢?


“科学问题从来都来源于现实,接触研究对象才能培养工作的独立性。”


这个回答并没有解开我当下的困惑,也没有消除我对野外工作的抵触心理。我甚至觉得,这是老师忽悠学生出去干活的标准话术。


但随之研究深入,我为自己曾有这种想法感到惭愧。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分解趋势无法用现有的碳周转模型解释,我的第一反应是实验样本或者方法有问题。然而,即使更改方法,重复多次实验,数据趋势仍然保持一致。


黎烨在做实验


我开始意识到,有机碳的转化并不完全由自身化学结构所决定,必须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理解土壤中发生的生化过程。


很庆幸自己曾经观察、记录了每一个采样点的信息,这为我将土壤结构和矿物纳入有机碳周转模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如果我不曾去过那片土地,我将永远无法明晰它的身份,更无法赋予数据一个完整的故事。


作为一个标准的科研“混子”,我对文章的要求是“写出来,能发就行”。然而,当我把这样一份初稿交给老师的时候,得到的回复是:这份初稿没法改,理解不了要表达什么。


三次重写,二十多次修改,终于让我明白,对于一名博士生,“无知可耻,菜是原罪”。我的自信在一次次的修改过程中被反复敲碎又重组,就像是一块被不断揉捏的面团,在一团糊和成为糕点之间不停徘徊。乃至于在稿件投出去的那一刻,有一种混合着不舍、担忧以及期待的复杂情感。


文章的顺利接收,无疑是对自己的鼓舞和肯定。“我们的研究提出,旱地土壤中,氧气扩散能力主导有机质活性库的周转,强调有必要将铁的氧化还原过程和微生物的好氧代谢纳入土壤碳周转模型”。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阐述事实的权利原来掌握在每一个愿意认真做研究的人手里。


黎烨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对真相的尊重与追寻,是我科研的最强驱动力


博士生涯中,丁维新老师和陈增明老师的帮助几乎贯穿着从实验设计到论文提交的全过程。我曾经好奇过,在读博士前段时间,自己表现出来的样子,完全是志不在科研,老师为什么还愿意用这么多心思指导。


陈老师的回答使我受用至今:我们都需要尽心尽职对待自己的每一个角色。


我开始反思,作为国科大的博士生,我的责任是什么?


熬夜做实验,一次次讨论、捋思路,因为就是想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当真实的数据指向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时,我有责任开展进一步的分析和验证性实验。绝大部分情况下,这些看似可能的结果只是一种偶然现象。但花上一两个月的时间,尝试验证这种可能性,或者亲眼目睹可能性的破灭,也正是科研的乐趣所在。


土壤有机碳衰减和微食物网互馈机制的揭示,就源于这样的尝试。比较公认的一个观点是,土壤有机碳经历了大量分解后,环境持久性会得以提高。然而,在我们的研究序列中,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后,碳周转速率显著提高。通过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共生结构以及碳代谢功能的分析,我们提出“低碳环境会刺激土壤微食物网中的碳流和能流,从而加速碳周转”的观点。


当下,科研产出更为迫切,但我坚信研究应该始于“求真”而非“发文”,恪守探索真相的初心。


土壤有机碳衰减与多营养级共生网络互馈关系概念图


合理安排生活,为高效科研保驾护航


如果对研究生期间不同情绪的产生频率进行统计,那可能疲惫和焦虑高居榜首。持续几周的实验,全天阅读文献,但是到了撰写文章的时候,却半天憋不出一个满意的句子。


所以需要内核的稳定,它是维持自己长期、高效科研工作的基础。这包括对自我的清晰认知、强大的内心以及坚定的信念。承认自己产生的负面情绪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排解,有助于保持自己的科研热情。


“复杂性有利于稳定性”,我相信这条生态学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


另外,我也非常珍惜在研究生会工作的两年时光,通过组织和参与歌唱比赛、运动会和学术论坛等活动,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丰富。本科期间喜欢独处的自己,也因为担任主席一职不得不融入社交圈,为此对着镜子练习表情管理、讲话仪态。这些经历使我的内心更加充实,也拥有了更多调整情绪的方式。


黎烨


毕业后,我以特别研究助理的身份,在土壤研究所开展黑土有机质提升技术研究。角色的转变也意味着责任的加重,未来的科研之路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我将继续秉持求真的原则,力求在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实现协同发展。



从17.8%到20.3%,她的科学梦想开始具象化!

国科大团队,新突破!

榔头敲出来的新发现,登上Nature!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出品/国科大融媒体编辑部

文图/黎烨

美编/宋嘉琪

责编/齐晓研

点击关注

点赞

分享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科学院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