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的答案:让学生走出去“闯荡江湖”

唐昕瑞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08-25


编者按:

颜昌宙,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城市环境所”)研究员。他曾获评“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科研工作者,再到组建科研团队,桃李芬芳,他坚守着石碑上铭刻的“忠诚、尽责”所训,也呼应着城市环境所18年来发展、成熟的轨迹。


置身城市环境所,满眼铺陈了绿意。即便居于格子间中,窗外依旧被葱茏的爬墙虎环绕,丛生的枝叶间,不时传来鸟唱虫鸣。


缓缓斟满杯中茶水,颜昌宙望向窗外:“18年前,这里还游着小鱼,种满香蕉。”他说。



人生一搏


1999年,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环科院”)取得硕士学位后,颜昌宙选择留在环科院继续工作的同时,在国科大的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态环境中心”)攻读博士学位。


当时的颜昌宙可能未曾想象过,毕业论文答辩的那一天,会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2006年6月4日,答辩结束,所有学生和导师都在等待结果。”他回忆着当时的情景,似乎犹在眼前,“就在那时,赵老师问我,有没有兴趣加入中国科学院。他正在筹建一个研究所,我可以在那里做自己的研究。”


颜昌宙口中的“赵老师”,便是当时任职于生态环境中心的、他的学业导师赵景柱。在收到这个邀请后,他辗转反侧了很久。


当时,环科院作为国家水专项组织实施的技术支撑责任单位,正是发展前景最好时期。但是,此前在环科院所做的工作无法让向往学术的他感到满意。“那段时间,自己在环科院的工作性质与其说是科研,其实更偏向于‘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规划’这样的社会咨询项目。”他坦言。


对于当年的他,没有独立的实验器材与课题,自己的研究水平相当于一直在“原地打转”。


最终,那句“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吸引了他。“那就试试吧,当作人生的一次挑战。”下定决心后,刚刚在北京扎下根的颜昌宙和妻子放弃了单位分配的房子,在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的时期,奔赴厦门市这片未来的热土,全身心投入研究所初期筹备与建设中。


颜昌宙


在研究所筹建早期,条件简陋,生活艰苦。响应当时筹建组组长赵景柱的号召,一批研究人员从临时用房到住进工地,办公生活一间房,没水洗澡、没有空调的闷热日子成了家常便饭。


颜昌宙也是其中的一分子。因为缺乏人手,他还兼任了科技处处长的工作,一手抓研究,一手做管理,科技处办公室的灯光总是亮至深夜。“那时我们经常一起加班到深夜12点钟。”他含笑回忆,“有时整理讲话、报告,整夜不睡也是有的。”


来到研究所后,颜昌宙的研究方向也有所变化。“从前,我们虽然也参与科研项目的攻关,但高难度的问题更多留给高校,工作主要是项目的把握和总结。”如愿以偿地组建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后,曾经主要研究湖泊富营养化的他,基于厦门的环境特点和科研平台条件,开始关注水环境中的危险物,如重金属、抗生素等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


对于他来说,科研的目标从来不是发表文章、提高影响因子。“我希望还是能实实在在做事,解决更多实际的问题。”这是他对自己,也是对团队的期待和要求。


自从在水环境污染领域深耕研究以来,颜昌宙已主持和参与了10余项国家和地方重点科研项目。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重点领域的理论突破,再到厦门市水生态保护规划、“美丽中国”惠州木沥河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颜昌宙从未忘记过自己来到城市环境所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初心。


回想起18年前那场飞越半个中国的“豪赌”,颜昌宙笑道:“他们觉得我吃了亏,如果当年我留在环科院,现在或许有机会承担上亿的科研项目。但我不会后悔。我想做基础研究,那我就要坚持做下去。”


“有得必有失,这就是人生。”平淡道出真言,颜昌宙眼中有几分怀念,更多是释然。坦然面对,无畏风雨,他依然走在自己所坚信的道路上。


颜昌宙在实验室



从“规定动作”到“自选动作”


颜昌宙对于基础科学的追求与热情,也体现在学生教导中。在他所指导的国科大博士生安秋颖看来,他对科研成果的要求是极尽严谨而务实的。


“从本科生到博士生,颜老师是我见过的帮助学生修改文章最细致的老师。”安秋颖回忆道。英文论文中,段落的整体逻辑、专用词汇词组的搭配,甚至句间连接词的用法都是颜昌宙所做修改的一部分。


而这也只是颜昌宙严格要求的一个侧写。对于颜昌宙团队的学生们来说,让老师“心服口服”,始终是论文要经历的第一道难关。


颜昌宙总说:“不要在乎简单还是麻烦,重要的是科学、严谨与否。”每一个想法都要在反复的交流中被一遍遍修改、锤炼。有时即使暂时“说服”了颜昌宙,事后被找出有不完美的小纰漏,还是要被抓回去“辩论”,常常让学生们感到敬佩又无奈。有时即使论文已经完稿送审,学生们也很难清闲下来。“颜老师会不断阅读文章,从审稿人的角度预测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让我们阅读文献,早做准备。”安秋颖笑道,“神奇的是,他的预测往往很准确。”


让安秋颖记忆深刻的是一次返工,她的一篇微塑料主题的论文被审稿专家指出,在关键词检索环节遗漏了纳米塑料领域的三篇文献。相对于其他尺度材料五六十篇的文献量,三篇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但颜昌宙还是要求她重新严格按照要求补充文献,重新分析数据。


“做研究一定要清清楚楚。”颜昌宙这么劝说安秋颖,“如果自己都明白存在纰漏,又怎么和评阅人、编辑、读者解释呢?”在他眼中,论文延期、成果推迟是小事,但求真、务实的科研信念,是一个科研工作者从学生时代就该恪守于心的原则。


颜昌宙在实验室与安秋颖交流


当然,培养学生不仅要注重科研基础素养的“规定动作”,也要精进发扬学生自身兴趣与优势的“自选动作”


团队成员的研究兴趣与技术特长要多样化,这是颜昌宙坚持的理念。一方面,有更多的手段和方法,才能解决棘手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也鼓励学生们趁着年轻“更多去尝试,不要害怕失败”。


“国际上每年生态环境领域可能都有上万篇的文章发表,如果想有所突破,不仅思维、实验设计要新颖,也要勇于尝试新的实验方法。”而颜昌宙所做的,则是为学生们铺垫好扎实的前期工作,尽量避免尝试的过程中可以预见的失误与弯路。“其实颜老师原先的研究方向并不是微观研究,所以他对我们的一些实验仪器操作细节并不能了解得面面俱到。”安秋颖坦诚道,“但是他总是会阅读有关领域的文献,让我们的思维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把自己在细分领域所阅读过的文献打包发给颜昌宙,已经成为了学生们的习惯。


对于成功的尝试,合作与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安秋颖还记得在稳定性同位素靶向领域做的尝试,那是一次跨领域的技术尝试,虽然研究组内缺乏对技术细节的了解,但颜昌宙为她找到了专精这项技术的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的土壤治理专家李芳柏老师,指导她找准方向推进后续的实验。“李老师是这个领域的大咖,我当时的心情就像追星成功了一样开心。”安秋颖双眼亮亮,“在仪器方面,颜老师也帮我联系了城市环境所仪器中心的黄福义老师,帮助我解决了实验操作细节上的困难。”


安秋颖是跨专业的博士生,重新开始一个领域的学习本该十分吃力,却在颜昌宙的指导下稳扎稳打不断突破自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说来其实很神奇,他把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关注、照顾得很好。”她露出一个感激的微笑。


在学生们眼中,颜昌宙就是以如此严谨的态度,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导他们如何在科研领域成长、成熟,不遗余力,而又细致入微。


安秋颖在检查样本情况

在实验室中安秋颖用到的土样



真心换真情


“其实我对颜老师的第一印象是严肃苛刻。”回想起和颜昌宙的第一次沟通,安秋颖有些怀念。


当时申请加入颜昌宙课题组读博的她发邮件希望来感受一下课题组的气氛,却得到了“不用了,直接来考试吧”的回答。“我还以为他不喜欢和学生交流呢。”她笑着说。


但在来到课题组后,安秋颖对老师的印象有了翻天覆地的大转变。“其实颜老师心很细。”她肯定道。


由于研究主题原因,她经常要采集、搬运大份的土壤样本,厚重的土壤和结实的瓶瓶罐罐组合在一起,对肌肉力量无疑是种挑战。


“某天我搬了很多土样,肩膀突然就不能活动了,被医生给五花大绑起来。”她乐观地开着玩笑,“我自己倒是没上心,只是和颜老师说我得了肩周炎,要去检查一下。”没想到,颜昌宙反而比她更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和我逐一认真分析,说我小小年纪应该不会得肩周炎,更可能是因为长时间工作肌肉劳损。”说到这,安秋颖有些忍俊不禁。


颜昌宙与学生们讨论实验情况


年过半百,颜昌宙和学生们的交流依然顺畅自然,不见年龄差距所带来的滞重。“我感觉我们和颜老师还是蛮合得来的。”安秋颖直言。


一方面,师生之间总是直来直往,就事论事,从不拐弯抹角。“有时候我和老师写文章时意见不合,我每天都要出现在他办公室里争执一番。”对科研的热情与执著消除了本应存在的代沟与障碍,在学生们眼中,颜昌宙从来不摆架子。


在学生们的办公室中,储物柜的外表面被贴上满满的照片。从2023年1月起的大号照片,再到逐渐塞满边边角角的小相片,色彩斑斓的柜子是研究组内师生间友谊的诚实见证


采样留影、毕业留念、聚会欢乐、甚至大病初愈的帮扶与庆祝,每一段彼此共度的温馨时光都在回忆中留下温度。“我们每次采样都要拍一张照片留念。”文策从硕士起就在组里学习,在镜头前为我们一幅幅介绍着照片的他显得有些腼腆,在满墙的照片中却笑得阳光灿烂,“后来越拍越多,现在都贴不下了。”他挠挠头,眼神流露出些许怀念。


照片墙一角

文策与安秋颖逐一介绍照片拍摄时的情形


与此同时,对彼此的尊重、理解也是研究组内的主旋律。“颜老师总是为我们的未来在考虑。”安秋颖坦诚道。


为自己的学生规划好学业上的目标,提前沟通就业与求职的意向,颜昌宙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与真情,希望学生每一步的人生之路都走得稳健、踏实。


他常常拿自己的经历和学生们举例子:本科修读环境规划与管理,实验基础并不好,在环科院工作的期间又在横向项目中蹉跎光阴,直到博士阶段才真正开始接触实验训练。“真正决心做基础研究时,我已经30多岁了,早已错过了黄金时间。”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颜昌宙坦然笑道,至少他能够超越自己。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颜昌宙朴素而真诚的寄语。因为自己走了弯路,所以“更希望学生去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他的肺腑之感,也是他对学生们最恳切的希望。


问起团队未来的规划,颜昌宙给出了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答案:让学生走出去“闯荡江湖”。在他看来,现在的学生们就好像羽翼未丰的雏鸟,锻炼不足,依赖心又太重,是时候让年轻人们独立起来,挑起未来的担子了。


“趁着年轻,别为人生留下后悔。”他的笑容温暖,却又仿佛添了几份责任的重量,“毕竟时间短暂,自我来到这,转眼已经18年了。”


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窗外,虫鸣声声,斜阳依旧。时光流逝得无声无息,一代人的热血洒在了这片滩涂,而另一代人的岁月如歌,才正将启航。



科苑名匠!他们致力“将黑名单变为白名单”

国科大师生团队成果,创新纪录!

从国内山村到国际舞台,她在!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出品/国科大记者团

文字/唐昕瑞

图片/康鑫 甘涵臣

美编/李欣雨 何邦彦

责编/侯新雨

点击关注

点赞

分享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科学院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