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健|脚踏实地才能找到善的智慧

周健 周健野谈 2022-11-22


人性周报 · 社会杂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周健野谈


一个人只要行走江湖就会遇到行善积德的事,有些事可能你喜欢参与?有些事可能你不喜欢参与?究竟该怎么办?即便遇到喜欢的人和事,受助人又未必厚道?家访贫困学生为什么会上当?那地方的人又穷又懒,还帮不帮?政府不让我去支教怎么办?都说行善可以积德,但好人为什么未必得好报?行善积德是一种了解世界的方式,姿势对了,你受益匪浅,姿势错了,自己就觉得很憋屈。对与不对,除了价值观,还有方法的问题。


善是一个主观的东西,不存在标准姿势。自由主义认为一个公正的社会最重要的是尊重人的基本权利,而不是要求公民“行善于世”。一个人是否愿意帮助素不相识的人,取决于他的承诺,而不是责任。善是一个人自愿的义务行为,恰当的互不关心不是恶习,是他的自由。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说: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饮食,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或面包师的爱心和善意,他们只是为了自己赚更多的钱,但客观上增加了大家的福祉——做好自己的事,不干涉别人的自由也一样是好公民。小区门口卖烧饼的老张,只要把饼烙得好,没顺带送你点三聚氰胺、苏丹红,客观上就造福了小区的居民,至于他愿不愿意给社区里的“感恩儿童服务中心”捐6.1元,那完全是他的自由。


行善时,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固然好,但是“多背一公斤”文具带给山里的孩子也不错。愿意给抗战的老兵捐生活费当然有必要,但我就想给山里的孩子送几件旧衣服也没有什么丢人。跑到医院给“医无所靠”的人送五百元是一份感动,在办公室里听公益组织汇报救灾进度也是一种难得的情怀。去大凉山、西藏支教,你有你的理想;我在社区陪伴流动儿童,我也有我的乐趣。


在移动互联时代,不光是行善,生活也是这样。一个人的自由越是得到尊重,他的创造力就越强。很少人在报端见到乔布斯和苹果公司“行善”,但是他们推出的计算机“图形界面”、“苹果手机”等创新技术,无疑带给了人类巨大的福祉。大到组织机构,小到每一个人,脚上的鞋子自己舒服就成。不要对别人的行为指手画脚是一种美德,对伪善加以鞭打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动不动就拿自己捐款的多寡来鄙视别人才是真的恶,独立思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最大的善。


脚踏实地才能找到善的智慧

每到一个村访贫,我都会尽量选择步行。脚踏实地是了解一方水土一方人最好的方式。当带着一种回家的感觉穿行在村落田间,你才会发现这个地方的人与事,看到的猫与狗的后面是平时不易捕捉到的生活细节。越是接地气的生活细节,才会让你越能理解这群人生活后面的富饶与贫困、快乐与艰辛、奋斗与沮丧,这些都给你未来生活留下很好的启迪。


在村落间穿行,如果路途远一点,你也不要开着自己的路虎、宝马一阵狂奔,你可以拦一辆骡车或拖拉机,搭这样的顺风车,会让你更贴近当地人的生活,更容易了解到街头巷尾如何评议受助人的贫困以及影响这个地方福利与经济发展的原因。


甘肃岷县地震后,我去走访遇难者家庭。从北京出发的时候,网上有志愿者主动请缨,帮忙租车到机场接我,后来才知道车是“志愿者”的私车,所谓“志愿服务”无非是接一单生意而已。为了各种纠缠到一起的目的,他不但带我绕道定西,多走了几十公里路程,到了灾区后还一直抱怨路太烂,说车开不了。


从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我每次救灾都得到了老乡超乎寻常的礼遇和支持,已经习惯了本地志愿者的善意,一下子遇到这样的事情,心理落差非常大。以至于在岷县走访遇难者家庭的那几天,我非常固执地走路或拦拖拉机,从这个村到另外一个村,而不愿意和“志愿者”执气。


为什么岷县6.6级地震遇难者那么多?因为那里是真的穷,大多数房子都是土墙,大地一哆嗦,房子就塌了。穷到整个村没有一米水泥路,所谓的“村村通”公路,是晴天通,雨天不通的烂泥路。在我到达的最初几天,很多来发放救灾物资的公益组织无法进入灾区,只能在梅川镇呆着发微博。“村村通”的糟糕程度超出你的想像,货车根本进不去。


正因如此,我每到一个村,必须沿着烂泥路走很远,才可能拦到一辆拖拉机。也正因为走路,就有机会看到孩子们为了方便,直接把鞋子放到塑料袋里,光着脚丫在泥泞的路上跑来跑去。我亲眼目睹了好几波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在拍这些孩子,甚至发到网上去筹款,说这里的孩子没有鞋穿。


几天走访下来,我已经疲惫不堪,但对整个岷县重灾村子的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因为这样接地气的走访,外地人的气息完全散尽,离开前一天晚上,我跑到山头上找手机“信号”的时候,岷县的副县长问我,你老家是甘肃哪里的?


岷县救灾是我脚步走过之处看到本地志愿者“伪善”最多的地方,但即使这样我也并没有放弃对善的执着,反而更加坚定。


这些事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岷县比雅安更贫困,大灾之时,得到的社会援助却并不多的原因?面对灾难的时候,本地人没有自救的行动力,在外地的老乡没有感同身受的号召力,一个地方遭受再大的灾难别人也是麻木的。


好奇心和观察力是善的源动力

每次公益探访回来做分享,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明明大家去的同一户人家,走同样的路,吃同样的饭。可是我分享出来的照片,同行的志愿者往往惊奇地问:这是在哪里拍的?


比如说,我说这个16岁男孩娶了姐姐18岁的小学同学,她也是一个孤儿,他们通过联姻相依为命。同行的志愿者就会问:真的么?你怎么知道?我放出照片说:这是家里床头的喜字,我问姐姐了。


再比如说:我们去家访,离开时我突然问受访人:你开拖拉机农忙时候大概一天能赚多少钱?有志愿者说:你怎么知道他家有拖拉机?我说:他家院子里有台虎钳、有旧轮胎,修拖拉机用的。果然,胡同口破旧的拖拉机是他们家的,证明这家人曾经勤奋过,也曾收获过。人生起伏除了自身努力,也和时代息息相关。


好奇心和观察力会让你行动中习惯性地东张西望,找寻别人不曾注意的东西,打开别人不曾发现的世界。我发现,很多志愿者包括公益机构的领导人缺乏这样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他们往往是按图索骥,只能为别人看到的东西提供证实,而更好的方式是“评估”而不是“证实”。评估是用你的视角、经验去对某个公益项目发表自己独立的观察、不带偏见的建议,争取寻找到一种更为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用善的方式打开世界,保持好奇心和观察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可以让你看到贫困背后的故事,把这些故事的细节观察结合到一起,就能找到关于人性和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些好奇心和观察力,很多时候容易把一个提高自己也帮助别人的“善行”变成“给钱”,而掉入“越扶越贫”的怪圈。


顺便说一下,即使是在生活中,保持好奇心和观察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能让你看到别人面对生活境遇时的倔强和坚持,而不是被生活琐事所困扰。这就是我经常和朋友说的,行善能让你心生自信,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姿态。


 ——END——

作者介绍:

周  健 ,曾用名才让多吉,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发起人、公共政策与公益评论专栏作家。

推荐阅读:

1、我在做公益,我就可以不要脸?

2、中国的“流浪孩子”

3、我对封号后的评论




点击视频,帮帮您家乡的孩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j1413gywgpv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 CC讲坛《梦想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