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区,别让“读书改变命运”成为传说!丨阳光

2016-05-28 阳光 CEC圈层

关注 城市流动的方向

倾听 城市心跳的声音



上篇

打倒学区房,

普通人有更多机会?


(1)

唱空学区房,是近年来的潮流

似乎有一种教育均衡之感

吻合民意,且政治正确

 

在中国舆论看来,高价学区房天生带有道德原罪

谴责学区房的声音,都被视为有社会良知、替穷人说话

打倒学区房,成为社会公平的一个标志

 

(2)

“讨伐学区房”声音,娓娓道来,言辞恳切

一般如下:

1)我小时在农村,从没听说过学区房,照样上大学!

2)买了学区房,上了名小,就能保证一定上清华北大吗?

3)家庭教育是关键,上什么学校不重要

4)中国哪有什么好学校,去美国才是王道

5)孩子都是课外辅导出来的,上什么学校没用

6)我姑妈的同学的哥哥家小孩,大学都没上,照样做老板

 

时至今日,政策多变,乱象丛生

又出现以下观点:

1)多校划片?学区房白买了!

2)教育均衡?学区房白买了!

3)到处分校?学区房白买了!

 

家有学童,人心凌乱:

买主城一线学区房,怕跌

不买学区房,又怕对不起娃



(3)

假如,拉力琅芳,沦为芸芸众生

那么,拉小分校、芳小分校、琅小分校怎么办?

鼓楼如何发展鼓楼滨江?栖霞如何发展燕子矶?大校机场怎么卖地?

甚至,当红炸子鸡的河西南,如何体现出整体优势?

 

公办好校,不仅仅是优质教育资源

也是政府“有形的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充分运用名校,给土地赋值

政府运用之娴熟,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

民办初中大概率崛起

摆脱学区束缚,倚靠品牌择优

对于小学,所谓择优,不过谁先学拼音、数学、图形、逻辑罢了

或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幼小衔接班,不足为凭

但对于初中,已然成绩分层,生源很重要

 

(5)

目前,学校教育之外

富人用昂贵的课外私教对孩子进行赋值:一对一,或一对几

中低层囿于收入,课外能力有限

双职工家庭,精力、时间有限,几乎无法承担专注、专心、用心的子女教育

越好的学校,趋势是:越需要一个全职妈妈


(6)

假设,中国的学区房倒掉

所谓教育均衡,无非平均主义,削峰填谷

若大锅饭,哪个校长倾力做好教育?哪个老师敬业?

想象一下教育格局:中低层=上公办,富豪=上私立

小中产,职场忐忑不安,上下摸爬滚打

 

收入分层,什么样的阶层,又决定子女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公办解决基础教育,私立解决精英教育

那么,普通人,如何上得了私立?



下篇

读书能改变命运吗?

(7)

南方周末《穷孩子没有春天?》:

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

国家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不断滑落

这就是:寒门难出贵子

 

(8)

中国阶层划分,如果是一个同心圆

同心圆的核心是“权力”

离权力越远,科教文卫资源,越稀疏寥落,机会和通道越是狭窄

 

(9)

湖北、江苏高考减招

维权之外,另一事实触目惊心:江苏一本率常年10%不到

自古经济大省、教育强省,江南子弟多才俊

但在如今高考面前,一切不过尔尔

素闻小学学区、中学学区,不料,大学也有学区

权力之中,隐形的翅膀;权力之外,事倍功半

 

(10)

决定一个人,不仅仅是知识,知识背后的见识、逻辑更为重要

教科书传递的,无非文章、公式与定理,知识性范畴

而家庭的氛围与耳濡目染环境,传递的,是真实的社会规则

普通子弟,接受了教科书的知识

而权智子弟,除了教科书,更对社会逻辑了然

 

漫长跑道,同一起跑线,发令枪响

有人知道方向,有人没有方向

而方向错误,跑得再快也没有用

父母的高度,往往决定了孩子的方向与速度

 

(11)

对于普通人,勤劳,未必致富;但不勤劳,一定不富

对于普通子弟,读书未必改变命运,但读不好书,一定无法改变命运




原创声明

本公众号为独立原创观点平台,转载需申请,并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