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五”学雷锋日丨优秀共产党员周本友: 3200多个日夜的坚守,只为做好1件事

温州检察 2021-04-28

风雨沧桑,日月轮回,但“雷锋”依然鲜活在我们的脑海中。今天是学雷锋纪念日,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个“活雷锋”。他衣着朴素,年过半百,脸上常挂笑容,倍感亲切。他无私奉献,身上闪耀着雷锋精神的光芒。他到底是谁呢?



一个关于优秀共产党员周本友的故事

3.5学雷锋纪念日






做好这件事






你可曾想象,在孤岛上没有电的日子该怎么过?你可曾思量,9年做一件事情,你会做什么?


曾经的4521机务站小陡门维护点坐落于现永强飞机场旁边的东海边上,一个在地图上都难以发现的地方。这里地势险要,交通极不便利,无电无淡水,海风呼啸,野草丛生,人迹罕至,归温州市洞头区管辖。


海边曾住着一位普通的通信兵(通信兵是军队中担负军事通信任务的专业兵种),和恶劣的生存环境较劲,用了整整9年的时间只干了一件事:维护45公里长的明线,保障南京军区与洞头岛的军用通信畅通。

   

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胜了孤单寂寞,长年奔波在温州沿海的荒山野滩查线护线;为执行紧急抢修任务,他数次历险,7次死里逃生,但扎根山沟无私奉献的决心矢志不渝……

   

这位通信兵,2004年转业到温州市人民检察院后,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广大干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他的名字叫周本友

  

而这个横跨9年3200多个日夜的故事,是一段注定流芳后世的佳话——




立志

在艰苦平凡的岗位上奉献



“对于祖国,我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对于军营,我是一颗不起眼的小草;对于千里银线,我只是一只小小的紧线机。共产党员就应该在艰苦平凡的岗位上奉献。”周本友曾在读书心得的扉页上写道。


的确,周本友也是这么做的。1963年出生于安徽寿县的周本友,自幼家境困难,哥哥是南京某舟桥旅部队的一名“舟桥兵”(担负渡河工程保障任务的工程兵),参加过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瞅着穿上军装为国战斗的哥哥,他很是羡慕,心中也萌发了“当兵为祖国做贡献”的信念。

 

19岁,周本友带着家里仅有的50块钱光荣入了伍,23岁又光荣入党。入伍24年里,他当过战士、班长、代理分队长,先后15次被评为优秀义务兵、优秀志愿兵、优秀团员、全军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军区学雷锋积极分子、南京军区学雷锋标兵等,13次受嘉奖,1次荣立三等功,获评温州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还曾受邀前往北京参加建国四十五周年国庆观礼。


是什么支撑周本友一路走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士兵?正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对共产党员初心的坚守。

     

面对艰苦危险的工作环境和岗位,入伍后,周本友曾7次调动工作,但始终没有离开连队所属的5个明线维护点,这是颇为难得的。要知道,当时温州时处特殊的市场经济环境,不少人都下海经商去了,但他为了能为连队多出一份力,他选择了留下,这一留,就是许多许多年。周本友谈及此事,表情淡然,“对于这样的选择,我至今不曾后悔过。”他自始至终放不下的是部队和自己亲爱的战友们,而他如今的微信名就叫“老兵”。

    

“淡金钱、乐清贫,他的胸中时刻装着别人。”——无论是曾经的战友还是现在的同事,对周本友的评价大多如此。他为部队为工作为他人付出的一腔腔热情,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度党性觉悟和自我牺牲精神。




克难

祖国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走山路,趟水路,青春走过巡线小路;弯弯曲曲,铺满泥土,寂寞相随,日落日出……”一首《巡线小路》,唱出了通信兵的艰辛与不易。这也是周本友作为一名通信兵的真实写照。


1987年,在4521机务站工作两年后,年仅25岁的周本友被调往机务站下面的维护点工作,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这里,而善良的妻子也不畏艰苦,一同前往。小陡门维护点位于海边,这里交通不便,他就靠一辆自行车往返抢修点;这里没有电,他就点煤油灯和蜡烛;这里缺菜少吃的,他就在贫瘠的土地上自力更生,种上小白菜、芹菜、油菜等各类菜......“其实也没想象中那么苦,这些菜可新鲜着呢。”除了妻子的关爱和照顾,他的乐观豁达也让海边生活变得没那么难熬。


真的没那么苦吗?


事实上,在海边的日子里,他就像一台连轴转的机器,不知疲倦,一周巡线3次,翻越2座山头,累计来回将近100公里,要是台风一来,凌晨一两点都要带上工具外出确保线路畅通。领导关心他,想让他搬离维护点,却被他一口回绝,他放不下他的战位;他的父亲病重去世一周后,他才从百忙之中返家,心中无比愧疚;妻子身患恶疾,不能干重活,却尽力帮衬着他一同维护线路;在执行紧急抢修任务时,他7次死里逃生,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94年8月21日晚,17号台风来了,狂风早已夹杂着暴雨倾泻进浙南大地,而这个往日还算平静的海边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周本友在为小陡门一户老百姓堵上门窗后,打算另换一处帮忙,就被迎面而来的大水冲走了,顺势冲到了一个陶瓷厂中,才得以幸存......


与死亡擦肩而过后,周本友变得愈发坚强和勇敢,也更明白心中所想,“祖国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周本友同志是省军区部队近年来涌现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突出典型,是立足本职岗位自觉实践共产党员人生观、价值观的楷模。”浙江省军区党委曾作出了向他学习的决定,并为他荣记一等功。




转业

不怕一切从头再来



2004年入冬,周本友刚转业,他深深感受到,原有的思维、观念、习惯都被打破,在部队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技能、积累的经验大多会无用武之地,随之而来的是对陌生岗位、陌生环境、陌生人际关系逐渐适应。   

                  

在这个过程,周本友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忘记过去,从头做起,“我并不怕一切从头再来,许多困难都能克服,上班路远就早点起,工作任务多也要想办法干好”。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资料文件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打水、擦桌子、拖地开始……就这样,在市检察院,他一如往年的坚韧平和,默默工作,一干就是15年。


虽然生活较以往好了一些,但周本友依旧非常简朴,他和老伴一直住在一套小房子里,粗茶淡饭。多年来,周本友仍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他的一位老战友退伍后,从安徽来温州找活儿干,但最后实在找不着工作,连回家的路费都腾不出来,周本友赶忙把身边仅有的1000块递给了战友......他不计回报,愿将大爱传给需要的人。


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为敬业奉献而来,果勇无畏,一分钟在岗,一分钟担当。当前,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前进的道路注定会是艰难而又曲折,征程中肯定会有一个个“硬骨头”。破解前进中的困难,正需要一个又一个像周本友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始终坚守初心,永远继续前进,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方!




END

文/温简   图/光敏  版/碧滢


延伸阅读

1、基层采风|龙湾检察:激发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667期】

2、检察日报丨代表建言:找准需求,增强民企司法获得感

3、权威发布丨乐清市检察院依法对“失联男孩”事件被告人陈某提起公诉【666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