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房企拿地规模分化浅析

作为企业开发整条线路的前端,同时也是资金投入占据绝对量的一个环节,企业在拿地战略以及布局层面可谓是深思熟虑,在市场发展高峰时期,企业对于土地成交规模的概念仿佛是大肆扩张,因为规模意味着后期带来的利润,而在市场发展相对稳定以及平衡时期,企业在拿地层面更多注重于规模、利润、现金流等等因素的平衡,也更容易看到企业在规模层面的分化。


01

土地开发现状:整体成交规模缩减,企业战略布局差异较大


经营性用地成交概况

2017-2018年度郑州主城加环郑四区经营性用地年度经营性用地成交规模在5000万㎡左右,成交宗数在500宗以上,同时市场相对处于高峰时期,特别是环郑区域,经历三年政策调控期以及政府大规模范围内的严查活动,2019年市场开始出现下行态势,而后步入市场低位运行平稳期,同时土地整体成交规模相对缩减,特别是在2020年度,1-11月经营性用地成交建面仅约2000万㎡,不足市场高峰期内的一半,特别是在郑州以城改模式为主导的前提下,企业可争取的净地资源相对有限。


图一:2017年至今郑州+环郑经营性用地成交建面走势

数据来源:克而瑞咨询决策系统

统计范围:主城8区+环郑4区(新郑、中牟、港区、荥阳),下同


企业拿地面积排行

对比2020年以及2019年的企业拿地排行,企业近两年在郑州热点区域布局的战略差异较大。剔除市场大环境因素,康桥以及恒大近两年拿地基本处于稳定的态势,波动不大,而典型房企保利、碧桂园在2020年在郑战略布局扩张,碧桂园在2020年1-11月份摘得9宗土地,涉及净地以及合作开发等模式,同时涉及到产业准入地块,模式多元且相对灵活,企业的整体运营能力考量优势凸显,保利摘得6宗土地,其中4宗为净地开发,2宗为城改项目后期摘地,企业资金实力不容小觑。


表一:2019/2020分年度企业经营地用地成交建面

数据来源:克而瑞咨询决策系统



02

背后逻辑:多维模式战略增加土储,融资平衡为现阶段考虑重点


规模支撑,企业战略增加土储

保利进驻郑州时间相对较早,但是整体节奏平稳,项目扩张速度并不及典型本土房企或者恒大、万科等全国销售排名前三房企,截止到2019年底,在售项目为5个,且其中4个为尾盘项目,在郑州土储相对较少,于是企业在2020年开始战略发力,一举新摘6宗地,新增两个待售项目,这是企业在战略层面增加或者说保证土储的一种模式。


图二:保利项目分布图(在售、待售及售罄)

数据来源:克而瑞市场监控


碧桂园在郑州典型区域内的布局范围较广,且项目众多,这也是碧桂园在郑州乃至全国持续保持销售前三之内的根本原因,在企业达到规模高峰之际,战略层面相比较其他房企保持优质速度,并在行业标准化以及流程化做到快速准确,同时在市场出现变革的时候,企业总是能做到快速调整,这是企业在战略层面增加土储的另一种模式,在本身行业规模已经处于高位时,多元发展,快速转型,以适应新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周期。


图三:碧桂园项目分布图(在售、待售及售罄)

数据来源:克而瑞市场监控


融资背景差异下的房企在政策下的战略调整

同时随着央行出台“324”规则控制房企负债,高杠杆房企融资端“扼喉”,预计未来将转向“去杠杆+强销售+缓拿地”模式,负债率高的一线房企如恒大、融创、绿地预计会调整整体战略,以回现为主,规模扩张有所暂缓。同时我们看到碧桂园处于黄色档位,只有一条红线超出阈值,按照规定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0%,保利处于绿色档位,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5%。相比较而言,碧桂园以及保利资产平衡层面均处于理想状态,后期融资乃至规模扩张支撑力度相对较大。


表二:TOP30房企“三道红线”指标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2020年度已经收尾,同时今年的土储规模必然将为明年乃至后年的整体销售做出贡献,特别是在目前市场环境不良,且多维政策的管控下,房企自身的整体运营以及平衡能力尤为重要,土储与销售的周期差,在市场多变的复杂环境中,也成为了众多房企运营综合考虑的指标之一,前端战略增加土储与后端准确开发销售,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为企业优质稳定发展助力。


杨景瑞

城市研究事业部


本文版权归克而瑞河南区域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随意转载,转载注明出处:克而瑞河南区域(cricfjzz) ,多谢配合!

免责声明:文中数据仅供参考!克而瑞不对使用上述评测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且就文章相关内容享有全部的解释权。


— END —



往期荐读:

【郑州市场周报】上周限购区到访和成交明显减少,土地成交以商办用地为主

202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

全文来了!丁祖昱跨年演讲精彩实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