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注意!市场逻辑大拐点 爆仓和暴富都在一瞬间!

外汇头条 外汇头条 2021-05-21

等待最煎熬,却至关重要,事关逻辑大切换。


逻辑切换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搞错方向,造成爆仓。


当下,全球市场都在等待美联储会议,看看它能传递出什么样的信息,这事关市场主逻辑的更迭,影响重大。


心事绕在心头,投资者根本无心交易,昨天晚上美股就只高歌猛进了两个小时,就不行了。


投资者都觉得:算了,再等等吧,看看明天啥情况,再做出抉择。


01


市场在等待什么呢?主要有三个:


1、宏观经济和核心PCE预测。


前一段时间,全球市场的扰动因素就是10年前美债收益率,而美债收益率上市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就是通胀预期。


所以,市场都在观察,美联储如何看待宏观经济和通胀,并以此来判断何时加息。


2、“点阵图”究竟显示美联储什么时候会加息。


虽然当前加息遥遥无期,但是所有投资者都清楚,这次史无前例的大放水,一旦开始收紧,那必将是天崩地裂的市场动荡。


所以,他们会密切关注美联储加息的时间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足以引起市场海啸。


当前市场的预期是,2023年美联储才会加息,占比人数接近30%。

市场这个预期是从哪里得来的呢?最直接的就是,美联储点阵图。也就是根据美联储官员的预期的出来的。


3、美联储会不会管收益率曲线,以及SLR是否延期。


我们前面文章中说了,美债收益率上升的直接因素就是,SLR豁免到期,所有金融机构都在抛售,没有人接盘。


这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急剧动荡。


当然,解决办法也很多,一个是SLR延期,一个是卖短债买长债的扭曲操作,一个是继续加大QE。


但是,任何一个动作,都会产生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全球金融市场。


所有投资者,都严阵以待,等等美联储的露面,然后希望从鲍威尔的只言片语中,找到逻辑支持,继续他们的交易。


02

美联储呢?同样非常煎熬。


此时的鲍威尔相当不情愿露面,美联储的矛盾点在哪里?


美联储必须更新宏观经济和通胀预测,上次预期还是3个月前,但是这3月内发生了很多事情。


彭博调查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官员对2021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中值将从4.2%提升到5.8%。


但这仍然低于华尔街一些最乐观的预估。高盛集团目前的预测值达到7.7%,而彭博追踪的其它11家机构认为到今年底,经济增长率将达到或超过7%。


这意味着什么呢?


1、市场会预期美联储更早收紧政策。


这一定会引起全球市场疯狂抛售,搞不好又一阵狂风暴雨。


这是美联储最担忧的事情,也是想尽力避免的事情。


在以前市场风暴中,鲍威尔都用定性的语言跟市场沟通,宏观经济距离恢复到正常还很远,别担心,不会这么快紧缩。


但是今天,不好糊弄了,必须得给出定量的数据,如果给的预测数据太好,你让市场咋反应?


如果故意压低预测数据,等真实数据出来,相差太大,打脸打的太疼,你威信何在?大家以后还相信你美联储么?


所以,美联储最优的选择就是:告诉大家,经济恢复的不错;但是,注意,但是,市场千万别给我解读成,美联储要紧缩了,要Taper了,要加息了。


问题是,既要又要还要,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2、通胀预期会起来。


通胀预期的问题,可以跟美联储对核心PCE的看法结合起来。


通胀的问题,归根结底,也是最终落脚在美联储行动上。


我们知道,通胀早期,实际上代表了经济增长,这一般有利于股市上涨。


但是,通胀末期,通胀再上涨,它可能会影响央行收紧,不利于股市。


回归到今晚的数据,如果核心PCE预测上调超预期,这可能意味着美联储对当前国债收益率水平以及其包含的通胀抬升的容忍。


因此推导出美联储控制收益率的愿望便会更低,而讨论QE退出的时点或会更早。


但是,如果核心PCE预测上调低于预期,这可能意味着美联储对当前国债收益率水平以及其包含的通胀抬升的容忍程度下降。


进而推导出美联储控制收益率的愿望便会更低,而讨论QE退出的时点或会来的比较早。


3、美债收益率问题。


实际上,美联储释放不少信号是,不太关注长短美债收益率上升。


问题是,如果通胀预期太高,美债收益率肯定会上升嘛,进而金融市场又会动乱。


如果美联储决定SLR延期、YCC或者扩大QE,这的确能控制美债收益率上升。


但是宽松力度和政策信号过强,会给今后埋下隐患,比如有可能会预期大逆转,市场剧烈波动。


03


这些诸多冲突,相互交织着,最后汇总起来,用价格趋势呈现出来。


今天开始,全球市场主逻辑可能会开始切换。


我们观察几个迹象:


1、昨天晚上,美国公布了一组“恐怖数据”,差到惊人。


比如,“恐怖数据”零售销售环比降3%,创2020年4月以来新低,预期降0.5%,前值升5.3%;


美国2月工业产出环比也意外下跌2.2%,创下2020年4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预期是0.5%的增长。


2月份,衡量工厂生产情况的另一指标——产能利用率,下降1.7个百分点至73.8%,比1972-2020年的平均水平低5.8个百分点。


要是搁到半年前,大家看到这些较差的经济数据,第一反应是啥?


美联储肯定会继续刺激经济,流动性无忧,走,去买风险资产,加杠杆去买。


除原油以外,全球市场大涨就会是唯一结果。


这就是典型“流动性为王”的逻辑链条:宏观经济数据差——流动性扩张——风险资产价格飙升。


但是现在呢?通胀预期这么高,市场开始怂了。


在这一数据公布之后,美元指数走弱,国际油价跌幅加大,国债上涨,纳指大幅反弹。


但是,市场也就坚持了2个小时,就没有底气了。


流动性为王逻辑链条的第一个环节,宏观经济数据差——流动性扩张,就行不通了。


2、美债和美股大脱钩,详情参考文章《异常信号,两大市场脱钩》(点击蓝色字体查看文章)


曾经负相关极强的美债收益率和美国股市,慢慢开始脱钩了。


3月12日以来的这三个交易日内,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直维持在1.6%上方,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有两个关键时间点:


第一个是3月12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1.5%飙升到1.6%,实现台阶的跨越。


第二个是3月13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甚至一度上升至1.64%,超过前期新高,创疫情以来新高。


(注:10年期美债收益率5小时K线图)


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市场毫无反应!


道指不用多说,这一段时间内,由于得益于拜登的1.9万亿刺激计划,一直连续创历史新高,根本不理睬美债收益率的问题。


最近,真正被美债收益率上升所伤害的就是纳指,科技类股票。


但是,就连对美债收益率十分敏感的纳指,也实现了三连涨!

(纳指日K线图)


美债收益率和美股大“脱钩”,这是最近市场的一个重大变化!


我们再把10年期美债收益率和纳指走势放在一起,就会有更加直观的印象:


过去一段时间,它们两个就是呈负相关,但是这几天这个关系被打破了。


谁打破的呢?纳指。主要就是纳指不跟跌了。


这意味着什么?短期内,市场交易的主逻辑正在试图切换:


从“宏观经济数据差——流动性扩张——风险资产价格全线飙升”切换成“宏观经济数据好转——周期类企业业绩好转——周期类股票价格飙升”。


这种切换,需要一些标志性事件,需要市场经过博弈之后,自己来完成,然后逐渐形成一条逻辑。


讲个案例。


2016年6月份的时候,全市场的预期就是,复苏逻辑(跟当下流动性逻辑不通)。


前几个月,美国经济数据都是相当稳定,一个月比一个好,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也都稳定在16万人,交易员看数据做交易就舒服的:数据好就做多,数据差就做空。


但是,美国公布了新增非农近增加3.8万人,创近六年最低,远不及预期的16万。是的,你没看错,就是3.8万人,数据出来后,我至少确认了5遍!

这个数据一下子把全球市场给干懵了:这到底是利空还是利多?


按照以往的复苏逻辑,这么差的数据,肯定是利空啊,市场在数据公布的几分钟内,也是这么反应的。


但是,市场转念一想,这么差的经济数据,美联储加息预期肯定往后挪啊,流动性肯定会继续释放,于是美元大幅下跌,美国期货也大幅反弹。


市场共识就是这么不靠谱,一个数据让市场从“复苏逻辑”切换为“流动性逻辑”。


讲这个案例最直接的意义就是:


逻辑切换的时候,一不小心,很容易搞错方向,造成爆仓。


密切关注市场,波动性加大,是风险,也是机会。


前提是,得把问题和各种可能性都搞清楚。


关注外汇头条,一起探索市场。欢迎留言讨论或加小编个人微信:whtt11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