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的医保和黑面包
三观正的读者都点赞了
◆ ◆ ◆ ◆ ◆
按:因为这篇文章没有写完,所以早晨没有推送。强烈建议看看扩展阅读,因为不久可能就湮没在茫茫之中,或者直接被屏蔽。编辑的时候,很多图不能上传,不得不反复更换;链接被屏蔽,不得不反复更改。如果扩展阅读中没有链接,请读者复制文章名自行检索
看完本文,请自觉回忆狄更斯名句,在文末留言。
文:爽临
文章转载需基于共同创作协议3.0
半个月前,这个号推发了一个知乎链接,问题题目是:停用部分医疗耗材是福是祸?有位外科医生白袍陈庆之回答说:
患者的欲望是无限的,而医保是有限的,更严重的是种种迹象表明,医保的资金池出问题了,至少在资金周转上出大事儿了。这个也不奇怪,毕竟在资金管理上历来不靠谱。更要命的是,国家已经把“普及全民医保”这个口号喊出去了,毕竟咱们的国情是啥都可以改,就是喊出去的口号不能改。
于是就不难想象接下来会出现什么状况,大概就像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列宁格勒的全民供应的食品一样:每人每天两片发黑的面包。
联系这几年的政策,不难发现这些黑面包早就上市了。我们今天就来数一数这些面包吧。
第一片黑面包是:颁布《中医药法》,为传统医学以立法的形式提供保驾护航。
2016年12月25日,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简称《中医药法》)出台,将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中医药法》涵盖了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保护与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以及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并就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并对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中药材质量全程监管等做出明确规定。某养生公司欢呼:新中医药法终于出台了,民间秘方的春天到了!
扩展阅读:《中医药法》与单身滴完的III期临床试验公告。李清晨
第二片黑面包是:中医进入小学生课堂,为未来的中医药培养消费者和接班人。
2016年1月底,浙江省“两会”召开,省政协主席乔传秀主持第十八次“浙江政协·民生论坛”,主题便是发展该省中医药产业。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提出建议,要创造中医药文化节,从小学生开始抓起,让其从小就热爱中医药。2月26日,国家层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出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年4月,《中医药与健康》(上、下)两本教材正式举行了首发仪式,并宣布于秋季学期在浙江省小学5年级使用。
扩展阅读《评小学中医第12课-中医的同病异治和辨证论治是矛盾的》
第三片黑面包是:中医药大学进入双一流,以便有更多人选择和进入医药行业。
2016年《中医药法》颁布后,作为非211大学的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也都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在25所非211大学入选双一流工程的高校中占据了20%的比例。另外,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这六所大学的中药学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再加上原来已经是211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可谓阵容强大。
批量复制,指日可待。
第四片黑面包是:中药大量进社保,以便把更多的昂贵的现代药物挤出医保。
与2009年医保目录相比,2017年医保目录共收录1297种现代药,增加133个品种,增幅11.4%;收录1238种中成药,增加206个品种增幅约20%。无论是新增的数量还是总数,中成药已经成为新版医保目录中的绝对主角。此次调整,对医药产业会有很大推动,但必然对医保基金带来压力。同时,参保人员目录外药品都要自费了,而那些与临床用药需求脱节、创新药品尤其是价格高的药品无法进入目录。这次是医疗器械和耗材也都限制了。
扩展阅读《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17版)发布》
第五片黑面包是:中医诊所的审批许可改为备案管理。
2017年11月15日,国家卫计委正式发布《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符合举办中医诊所条件的,将备案所需提交的材料报拟举办诊所所在地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对材料齐全且符合备案要求的予以备案,当场发放《中医诊所备案证》。备案人在拿到《备案证》之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2015年,一项针对中医类医疗机构的调查发现:中医类医院和中医门诊部、中医类诊所的收入收益率分别为3.2%、11.62%、17.59%,可以看出,相比医院、门诊部、中医诊所成本控制更好,收益率更高。
据有关数据,截止2015年年底,全国有中医医疗机构46494个,中医类医院3966个,中医类门诊部1640个,中医类诊所40888个。中医诊所占全国诊所比例近1/5,2016年,这一数字增长超20%,越来越多的个人、连锁机构、社会资本进入中医诊所行业。所以,不远的将来,街头将是这个画风:
第六片黑面包是:中医可以通过师承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加大医生供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5号,《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17年7月31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2月20日起施行。哪些人员依据本办法的取得合法行医执照呢?
通过家传、师承或自学的方式掌握一种或数种独具特色、安全有效的中医诊疗技术。虽未取得中医行医资格。
医疗机构中的西学中人员。即具有医师资格证书或其他西医类资格证书又非常愿意学习中医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
还没有获得医师资格证书的广大乡村医生。
跟师学习多年,虽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但没有医学毕业证书,不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人员。
医学院校毕业多年,基础理论较差难以通过执业医师考试的人员。
中医爱好者,或从事养生保健类职业的人员,希望审批中医诊所的投资者。
中国政府的最终目标是到2020年,让所有的中国卫生保健机构都提供基本的中医药服务。根据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路线图,中国计划将每万人口中医人数由不足3人增加到4人。中国也希望到2020年,将中药占医药销售额的比重由26%增加到30%。
可以预见的另一个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将打着拜师招收徒弟的名义,招收学生学习中医,借机敛财,同时利用政策便利批量复制有行医资格的中医。
敢让这些人看病的,我敬你是条汉子。
第七片黑面包是:中国国内的传统中药将不再需要通过人体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试验,传统中药药企只要拿得出“经典名方”作为依据即可上市。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今年10月公布了《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内文包括,“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无需提供临床试验数据。也就是说部分中药制剂无需临床试验即可上市。此前,已经有一系列中药相关的医疗事故。中国国家食药监局也在近些时候召回过多种中药注射剂。如果不经临床试验,这些“药物”的药性和安全性可能都难以得到保障。
中药的上市门槛居然可以这样子低!有没有可能出事?不知道。出事之后找谁?不知道。有人或企业会承担责任吗?@远离中医药 说:真无责。当年同仁堂【龙胆泻肝丸】致无数人肾衰尿毒,一句"依药典配方制造无责,要告就告药监"顶回来;加上高官指示爱护名企,法院连诉讼都不接。
人民日报说了:《中药“毒”性不等于有毒》《别被西方标准牵着鼻子走》,古方就意味着安全,西方标准“很可能落入陷阱,付出沉重代价”。这个时候保持微笑就对了。
扩展阅读《传统中药或将不再需要通过临床试验,部分科学家表示担忧》
第八片面包,严格讲是医院出品的,是积分换购的:高值耗材停止使用
要说我国的医疗制度中,政府和医院、医院和患者、患者和政府的三边关系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为了避免医院套用医保资金,禁止医疗器械加成,取消医院药品加成;另一方面,医院为了生存,必须想方设法开源节流,所以套保都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且还要做到对上有交代,对下有办法(想想为什么中药饮片不在取消药品加成之列)。
这次是有些医院在医保的压力下,为了减少损失,控制医疗支出,禁用了一些必须的药品和耗材,比如他们明确规定:“增加收治低高值耗材使用的患者,严控收治需高值耗材的患者入院。”有医生评论:这些耗材一禁,很多手术直接倒退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水平。
国家医疗财政支出中,地方财政承担了主要压力,而且还有增长趋势。有数据显示,从2007年,在合作医疗全面覆盖后,地方政府的负担率是64.9%,这个数字到2015年是71.87%。因此不排除个别穷一些的省份堵不住巨大的亏空,被迫出台这样的政策。这虽然只是局部现象,一线大城市不妨也摸着荷包想想,还能挺住多久。
有了这八片黑面包上市,能治病的药物逐渐边缘化,医疗质量劣质化,伪药泛滥化。神来之笔是,这却符合了民意。只有民众才会相信“人民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这句话,如果民众的眼睛都雪亮,就不会有洗脑神药莎普爱思了。
以后,只要大力宣传,自费的伪药不愁卖不出去,类似白内障这样的疾病不再需要动手术,自费购买莎普爱思,普通群众点头满意,医保那边当然也没什么意见。
扩展阅读《一年狂卖 7.5 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
科普不易,打赏鼓励
投稿邮箱:Easy.FM@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