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也不能怠慢当下 ——ScalersTalk成长战略研讨会第2次会议总结
Scalers点评:上周我们进行了第2次成长战略研讨会,主题是《出国?考研?工作?一名大学生的选择困境》。主角S72是一位大二学生,他大一转过专业但是现在却陷入了困境。经过两个小时的研讨交流,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今天与大家分享这篇总结,希望在大学中的你,可以受到启发。如果想作为案例分析,请在成长会内部找S97报名。
往期研讨会记录参见:
你知道世界很大,但你不知道这么大的世界里有什么——ScalersTalk成长战略研讨会第1次会议总结
一、参加成长战略研讨会之前的状态
首先需要承认,转专业之后的第一年作为调整期,并没有很好地达到自我预期。换句话说,就是“跑偏”了,偏离了“专业为本”的重心。我以为自己可以同时学好很多学科(最多的时候同时学习航运管理、会计、日语、英语),而且往往不太花时间在本专业的课程上面,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日语英语上。然后“打脸”就来了——我在五六月份时有过几次“出活”的经历,表现和结果都比较糟糕,直观地感受到了自己专业技能以及英语能力的欠缺。这直接导致我在今年上半年后期十分焦虑,而且人际关系也同时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交际圈过小、舍友关系紧张(焦虑情绪传递给他们了)。除了专业知识水平,我们这一行(航运管理)最重要的可以说就是英语能力了,但是我并没有给予它们优先地位。
我开始对两年后的未来充满恐惧,不知道这样的自己能做成什么,这种焦虑状态一直持续。我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在考前“抱佛脚”以及寻找海内外高校的招生信息上。抱佛脚的体验很让我感到疲惫,也没有什么学习的快乐,所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原来荒废成这样”的自责、焦虑。寻找各大高校硕士招生信息的过程就像是寻找可能的“救命稻草”一般,想看看有没有可能收留我的学校,什么专业前景比较好。这次参加成长会的战略研讨会,大概也有这个目的,想看看有没有大神能为我指条“明路”。
这样的焦虑,明显地影响了我的生活,但是由此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调整战略。
二、成长战略研讨会上大家的反馈
1、很多小伙伴首先指出了我对于安全感的过度需求问题。
我所声称的“国内读研?留学?工作”以及“本专业、法律、金融”的研究生专业选择困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对这些选择所伴随的“风险”的恐惧。因为害怕承担风险,而止步不前。没错,就是怕难。我也发现了自我心理预期的不合理性:期待找到一条平坦的阳光大道通向“成功”。尽管我们可能都有从小被灌输“只要能上XX小学/中学,考上XX就没有问题了”的经历,但显然做成一件事情并没有阳光大道,做成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你付出努力、承担风险,有时甚至需要超出常人的磨难。
为了稳稳地做成一件事,我被安全感囚禁了。
2、很多从事法律、金融行业的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发现了我对于这两个学科的认识偏差与不足。
这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也重新考虑什么才叫“跨学科人才”。很显然,一个原专业技能并不熟练、精通的人是难以称作跨学科人才的,反而处于一种“什么都会一点,哪边都不如内行”的尴尬境地。我决定还是专注于本专业,而不再想跨专业的事。
3、参加本次战略研讨会的小伙伴居然还有在东京工作的前辈,因而我有幸接受了现场的模拟面试。
说实话我一直对自己的口语水平还是蛮自信的,毕竟还曾是日语专业的学生。然而前辈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用词匮乏,无法精确地描述一件事物,此外还追问了我很多法律、金融的问题。我的感受是必须拥有真才实学才不会被问倒,而自以为读了几本书就热血沸腾的我被问倒了。所以,不要想着会一点日语就可以去日本/日企工作了,“雨露均沾”的什么都会一点并没有卵用,决定你走向何方的只有你的核心竞争力,而非外围的副业。
4、应该多联系、询问已就职的前辈及行业人士
大家的评论还让我注意到此前一直不重视的方面:我总认为求职是很遥远的事情,如果硕士再念个牛校出来自然是不愁找工作的。所以我一直注重的是升学而不是职场。显然这是非常错误的,毕竟人都要工作,并且只有多了解职场方面的事情,才能更有助于自己作出全面的判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分析未来也是很愚蠢的。
5、有好几位前辈发现我总是在做“准备”。那么什么才叫准备好了呢?事实上是不存在准备好了的。只能硬着头皮上,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
三、参加完成长战略研讨会后的想法、认知
精于专业,专于行业
学生搞好专业是非常重要的。用“底线思维”来思考,那就是专业的成绩必须尽量好——这是学生的底线。其实“成绩好才是硬道理”这个体会我在大学开学之前就有了,正是因为成绩好我才有资格转专业,即使那个专业是学校最难转最热门的专业。
但是转专业之后,我反而不太花时间在本专业上,因为“考前突击一下分数也不会太难看”,忘记了学生搞好专业的本职。现在看来,我这明显是用装逼来逃避现实啊。因为觉得“懂点日语,以后留学日本会让我和其他同学有所不同,我全面发展并没有比他们差”,使得自己受困于幻觉中了,这种认知给了我虚幻的安全感,naive。显然懂日语并不能弥补我和其他同学在专业上的差距,并且我还放任了这种差距的扩大。而之前“出活”的经历表明:除了对行业不熟以外,英语不好也会吃大亏,并且和我日语水平怎么样是无关的。
如果有什么能带给我真正的安全,作为学生而言,那必然是优秀的成绩(广义上),别无其他!多弄些实学,别迷醉于虚幻。
四、接下来三个月的行动计划
行动优先顺序:专业>英语>日语、其他
原本计划今年12月考N1,但是考虑到就算是需要用到这个成绩也是等到大四毕业,所以我决定延迟考试时间到明年7月,不急着考出来。
接下来这三个月,我会专注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不止步于课堂上的内容、老师的要求,而是以此为起点,提出、思考并解决问题。为了解决疑问,方法不论阅读书籍文献或是请教老师同学、业内人士。
这里写一个量化的标准:
每门课,每天上完课都要复习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能产生不少问题,做到一周至少能有一个大问题(仅靠课堂、教材无法解决的,需要再找其他资料、请教老师才能解决的),并在两周以内解决它。
每门课每个月都出一个报告加以整理汇集这些问题,并作出解释,评价的标准是即使是成长会没接触过这些课程的小伙伴也能看懂。
课程之外,注意加强与老师同学的互动。此外,如果有专业相关的活动就尽量去参加。如果有机会,希望下半年能在成长会开一个行业论坛,检验一下成果。
做到以上这些之后,再谈英语,英语的学习是第二重要的。我的英语薄弱处包含口语、写作以及听力。这三个月,我只专注于口语的强化,精读为主。
在此期间根据行动反馈,不断修正、完善。具体计划如下:
修正语音。
精读:每周跟读、模仿一篇材料(American Accent Training)
泛听:走路时听各类Podcast行动强化:TPO两题(一类一题),背诵答案
以上这些做完之后,可以花时间投入到日语中,把《新完全掌握N1:文法》做完。
相关阅读:
本微信公众号作者Scalers,游走在口译世界的IT从业者。微信公众号ScalersTalk,微博@Scalers,网站ScalersTalk.com,口译100小时训练计划群C 456036104
成长会是由Scalers发起的面向成长、实践行动,且凝聚了来自全球各地各行各业从业者的社群。有意入会者请和Scalers直接联系,我和其他会员会和你直接交流关于成长行动等各方面的经验教训。2016年成长会持续招募中,参见做能说会写的持续行动者:ScalersTalk成长会2016年会员计划介绍(2016.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