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能见证什么变化?| 第二集
持续力
公众号ID:scalerstalk
个人微信号:fscalers
(可加Scalers个人微信交流)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22 年开放报名,参见《打破小透明——S成长会2022报名须知 V2.0》。
Scalers写在前面:
我到长沙了,这周末会有一场长沙的线下分享会,欢迎参加。今天继续分享在S成长会五年的故事。另外,S成长会2023招募也即将发布。
相关链接:
[S948]张艳
我收获最大就是做计划的时候不要太激进,一次只做一个计划,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要低估突发事件的多样性和日常生活所需耗费的精力。然后我认识到了自己还欠缺和不足的是每天开始行动的驱动力,经常想拖延着不开始或者很晚才开始。制定计划就这也想要做成那也想要做成,忽略了现实中实行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是需要绷紧精神,是需要赋予和思考目标对自己是否有重大的意义,否则太容易放弃了,因为读书之类不是能马上见效的事情(尤其是读专业性强,需要总结分析思考的书),没有一个好的氛围环境和足够的时间精力,没有给自己行动赋予自己无法拒绝的意义,那一旦有时候其他突发事情出现了,就有极其“合理”的解释让自己放弃原本枯燥的读书学习,转而换一个其他自圆其说的“合理”目标事件去做,其本质就是逃避困难,或者说是由于自己错估了自己的行动力和能力,没有制定合理计划导致的失败。这种失败的循环多了会增加自己的消极心理。还会给背上很多没有完成的作业债心理债。
所以以后制定计划一定要一次只做一件事,并在选择做什么之前思虑周全这件事对自己长期短期的意义,以及自己需要付出的精力时间和工作生活的冲突。然后开始做一件事情制定目标时可以先做一段时间,看看自己能力效率,先制定轻量化的目标,再慢慢加码。此外我认为我见人还不够多也不够深入。有时候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别人可能早就有了经验和答案,因此,我认为多认识新的人多交流,坦诚面对自己的问题,勇敢提出问题,不要躲避当鸵鸟。
[S437]Ella
与成长会的相识是最初2017年,我想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买了一本《刻意学习》的书,主要是作者不仅将学习本质也讲了英语的学习,最终我冲着学英语进了2018年的成长会。
进成长会后才发现,成长会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学英语,最重要的是教你如何思考,并且总是能帮助你“回忆过往”,及时复盘,不论是你交的作业还是行动成长,如果是我个人的话,怎么也不会拿笔去回忆五年的成长历程,我属于那种虽然不会逃避,但就是总需要一个人拿着鞭子在后面,抽一下,动一下的“假积极患者”,但是为了留在成长会,我逐渐变得勤快了,特别是组织要求的作业和复盘,基本都认真完成了,光这一点,我就觉得自己认真做到了就比周围的朋友都优秀好多,毕竟没几个学习小组能做到说写复盘就写复盘,说几千字就几千字,没有半点折扣,还全员欢喜积极参与;而且大家也都清楚,留在这里并不是光续费就可以的,没有实际的行动,就没有有质量的复盘。
在成长会五年的学习,我参加成长会的小组主要以学英语为主,由最开始,在学习方面一无所知,在持续方面,连一本故事书都没有耐心看完的我。到现在独立自主学习其他行业的知识,并利用所学成功跨行。有这样的转变不仅仅是看《刻意学习》这本书,加入成长会,跟着组织的进度,参加读书小组,及时复盘,才能带来的成果。
第一个迎来巨大收获是,在19年六月加入《院士思维》小组的学习。院士的思维,直接运用到我的工作中。当时工作面临转岗, 虽然直接归公司副总手下管, 但是心里还是愤愤不平,毕竟不是我的专业,本来我的工作好好的为什么要我转,后来读书看到好几个院士经历都提到了“以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为研究课题,突破困境”最终获取了成功,其中也有接到国家任务通知而改行的,院士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没有抱怨,而是写到“干一行爱一行”,同样的境况,我抱怨什么呢,既然无法改变,接受并做好自己,于是联想院士们的工作和学习态度,对比自己的态度,找到了自己迷茫的问题点,进而调整心态,“以公司的需求为工作努力的方向,突破自己的困境”认真对待,寻找突破,最终得到大家和领导的认可,后来离职的时候;领导说本来要给我升职的(可能他只是说说吧,既然决定离职,领导说什么都没关系了)。
有了《院士思维》小组成功学习的基础, 2020年1月继续加入了第九期的毛选读书小组, 当时从开营到结束刚好在疫情期间,鬼使神差的刚好在我回家的那天武汉封城了, 就这样毛爷爷和成长会的作业陪着我度过了整个疫情,没有任何恐惧和慌张,除了看书写作业吃饭就是睡觉,每天在毛爷爷的自述中感叹共产党成立的艰辛,劳苦民众奋战的不容易, 异常珍惜现在生活,我始终相信服从国家政府的安排,做好自身防疫,在各省的援助下,疫情总会过去的,所以那段时间不写作业的时间我就在睡觉,而且睡得特别踏实,毛爷爷也说了,要避免内耗。就这样我竟然跟完了小组,没被踢出来直到疫情好转。
当然, 这一年我也坚持着英语的学习,此时英语的学习已经精简到了音标晨读, 美语练习小组, 还有新概念小组2(进阶),如你所见,参加的这些小组还是在打基础,但同时我也开始焦虑了(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并不知道这个状态叫焦虑,只是觉得自己非常压力拼命想要突破这样的状态),为了缓解焦虑参加了硬笔书法小组,练字的时候最是能够静心,读书会小组的学习也在想方设法跟进。
就算再多的阴霾,哪怕只有一丝丝阳光的渗入,都是有希望积极向上的。
一次成功的减重10斤,加上2次成功的读书会学习,我变得越来越自信了,疫情快要结束时,2020年5月份我成功跳槽并在新公司入职了,薪资是以往的两倍,业绩好的时候是三倍,最差也是和之前一样,因为是外贸,经常性晚上十点多还在沟通处理工作,我依然不间断的参加读书小组的活动,利用早起和在地铁上的时间来完成作业,这段期间刚好在学习管理学,利用管理学的知识,现学现用很好的处理好了与新同事,上司与老板的关系,并且学会了我自己的利益据理力争,除了工作辛苦点,工作结果以及年底奖金都还不错。
同时,这一年,我转行了。工作的繁忙以及读书会的任务,我无暇纠结其他事情,但是高强度的工作和连日的加班,我的焦虑开始爆表,2021年半年总结共读群里,看到小伙伴读完我的半年总结中间之后评价“扑面而来的满屏焦虑感”,我像是被点醒了一样, 明白了自己的状态是焦虑,后来在与陆象河沟通,她以信息接受者的角度,帮助我复盘,然后截屏让我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沟通方式,这一次我是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扑面而来的焦虑感”。于是我又开始折腾了,2021年9月份我辞职了,当时与象河短暂沟通,确定方向后,她推荐了我一些专业书,十月份我就开始了看专业书的学习,十月份每天开始专业书与专业视频的学习,认识同行业的人,了解专业实践操作的经验,十月底开始发简历、面试,最终11月初入职了现在的公司,除了试用期待遇比较低,整体薪资待遇和上一家工资差不多,而且稳定。转正之后我的工作也越来越熟练,相比之前工作节奏和压力小了很多,就像我的半年总结一样,换了个环境,身体好了,,状态也越来越好了。
参加成长会的五年来跌跌撞撞,迷茫越来越小,未来越来越清晰。这两年,不论我是转岗还是转行业,始终记着毛选里面讲的“不畏困难,艰苦奋斗”,之前只是看字,读完《院士思维》《毛选》还有读书会后面几期的专题,加上目前的经历,越来越感同身受,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上,要有一颗不畏艰难困苦的心,才能做好手头的事。成长会依旧会待下去,因为它带给我的改变不仅仅是学习的方法,还有工作和生活的转变,这里有欢乐,有信任,有互帮互助,有共同进步,更多的是不断的挑战。
[S32]Amay
加入成长会的契机缘于孩子问“妈妈,你的梦想是什么?”这个问题直击灵魂深处。我是有过梦想的,但我在现实生活中把它丢了。
也来源于参加省公司的一个培训班,学员的自我展示精彩纷呈,而我只会为别人的精彩鼓掌。带着淡淡的失落,我开始思考自己除了工作,到底还有什么?如果离开体制,自己有什么能力存活呢?
这个时候,再一次看到S的2016年会员招募文案《做能说会写的持续行动者》,有一点点动心但也有一点点犹豫。但“能说会写”和“从英语初阶到同声传译”,非常吸引人,那就好好学学英语吧,或许以后可以当一名兼职翻译呢。
于是,我开启了在成长会长期潜水、努力跟上大部队的日子。
首先是生活。三点一线生活不变,但空间的变化带来了观念上的转变。2018年,我们在4个月内,完成了卖房、买房两件大事。2020年搬入新家,新家小,但地理位置非常好,位于学校和最繁华的商圈之间,公园就在500米远处,生活超级便利。两年来,我们在这个小家里生活,把房子以外的商场、超市、便利店、公园,都看作是我们的家的延伸。我们一家,真正地融入了这个城市。
其次是工作。工作岗位名称不变,但工作内容的延伸,带来了不同的职业体验。
这七年里,我先后三次被省公司、市文明办点名抽调参加为期3个月以上的专项工作。专业工作之外,我是部门的百事通和资料库,也是大家心里的“大总管”;当我逐渐学会向上管理,今年,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慢慢转到了部门的核心业务上。
这七年里,无论是省公司还是市里,但凡评选专业先进,我从未缺过席。而今年,也算是丰收之年,由我具体承办的省公司文化项目被上级评为二等奖,我推荐的员工获评省级优秀,是省公司系统获得这项荣誉的第一人。
我想,看似不变的岗位,但只要肯沉下心来,认真琢磨,踏实做事,工作就会给你带来价值感和成就感。
第三个是学习。刻意学习劲头不减,目标更明确效果更显著。
学习是我在成长会的主题、主线。在成长会的七年,我认为自己做得最重要也最正确的事有三件:
一是加入早起小组,帮我解决了”早起后干什么“的问题。
二是申请担任《成长会》公众号编辑,小P教我的清单式工作方法,受益至今;在编辑行动周报的过程中,看到当时书法小组的小伙伴们,字迹从笨拙生涩到后来的圆润自如,滴水穿石的努力常常提醒我别着急,时间会给出答案。
第三件事是下定决心跟上早起晨读现学现卖读书小组。从前,读书小组的要求比现在的”三个全面“,低得多,每周只要发一次读书笔记就好,可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都做不好。为了倒逼自己保持行动不掉队,自营销学以来,我连续担任7期读书营活动小队队长,意外收获了共同学习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沟通与组织能力,锻炼了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总结这七年,从初期的三分钟热情、节奏迟缓、动作变形,到现在的习惯对所有事情进行优先级排序,保证最优级别的任务顺利进行,力求听话照做执行不发挥,我的成长速度相比其他小伙伴确实不快,但行稳致远,也正是在成长会里的踏实行动,治愈了我的浮躁、焦虑,我慢慢从小心翼翼、多愁善感、易燃易爆炸,变得更加自信、从容、大方、淡定。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我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了,我敢于说不了。比如,同事们议论时政牢骚满腹时,我会提醒同事注意自己的言辞。再比如,领导给我布置不合理的工作任务时,我会拒绝了。再再比如,我现在也不会去讨好身边的每一个人了,谁让我不爽了,我会以各种有礼有节有理地方式让ta知道,我现在不高兴了。
[S579]陈开心
1、事业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入成长会后,生活越来越规律时间越来越多,每天早上的事情是跑步5公里、学习英语或笔记1小时、吃点早饭,8点前去公司,等待同事到场的空隙学习产品知识,白天工作外出跑客户,天天如此。印象深刻的是,周六的几次大课都是伴随跑步的,一节课差不多跑16公里,跑的过程喘的很厉害,但是成长课却很清凉,回想起来那是:平静且有力量。后来在成长课的推动下开启公众号写作,一方面是工作上的压力和情绪无处排解,一方面把写作当作一片园地,安放内心。行动带来认知上的提升,周围一切悄然发生变化,直到有天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做出了一个项目,之前面对客户的工作有了5年,但是始终是云里雾里,摸不清客户的心思也成不了单,但是从2016年年底突然很多事情有了很清晰的脉络。那个项目虽然不到20万,对我来说意义特别重大,在成长会练就勤勤恳垦、不断的出击和保持耐心的过程,由这样一个契机逐渐建立的自信,后边行为实现开挂,在公司和同行里,凭借最少的资源获得了最大优良订单。
回顾这个过程,成长会是核心动力,跑步听课的过程厘清内心、吸收经验教训;公众号写作实际上是每日的复盘总结提高行动质量;小组学习英语则是一个不断鼓励自己、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的动力源泉。在后来早起读书过程中财报和心理学的认知,给工作的启发越来越大,对于公司的整体运转、客户管理等内容也进行实践,不仅养成了一批忠实长期客户,也开始作为经理带人拿业绩,摸爬滚打中逐渐掌握了运营公司的法则。
2、学习上经历三次考研和一次跨专业考试。成长会周六有一个分享节目,当时听Lydia的法国留学经历和小伙伴在海外的实习经历对我的触动很大,当即决定增加学业经历,考MBA,当时第一年就分数线正好满足西南省份学校,经过分析后觉得太远,还要交7万的费用,决定下年再考;第二年买了复习资料和每天学习,时光很快,9月份生完孩子后约3个月后考试,结果差5分没上最好的学校,当时觉得懊悔。随即又考,第三次考试结果就自己放弃了。记得2018年-2019年成长会有答疑问到是否应该考MBA,当时印象深刻的是讲到MBA确实是一段难得的学习经历,但也考虑到做一件事的目的和初心。通盘考量后决定不读。因为考上了要缴纳3年约15-20万的费用、非全日制的学习模式和真正研究生在未来职场有许多的不同。也让我重新看待学习和学历的关系。成长会小组活动之外,我接着马不停蹄的跨专业考试,需要学习线性代数。于是摸着找了教材,自己每天学习一章,早上四点起床持续了3-4个月。后来把国外教材翻了3遍,从公式到课后题,也没有那么难,花费多一点时间还是可以学好的。总结下来成长会的行动类小组日拱一卒的精神把不敢攀登的难题踩在脚下,除了自己的懒没有什么障碍。学习和行动的经历也使我近距离的接触高阶的学霸和职场上高大上的人物时有平等的心态,也看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
3、挫折、困难、流汗、痛苦、看不到未来是成长的必修课。起初几年成长会参加小组有英语类的口译100小时、新概念朗读、听力、笔译等。成长会曾经的大课讲过怎么学英语,发音。有好几年我都在新概念,不断的磨新三教材,起初每天学新三的一段就耗费2-3小时,先从材料开始、识音标发音、认词、捋句子、朗读、复述、上台回答问题。光是朗读和跟读就把人搞得崩溃,认词标记发音后,一遍遍读和用Adobe的录音软件回听自己的发音,口干舌燥。但是经历了痛苦的一个月后,后来上手极快,音速、语调、发音模仿的越来越好,新三的复述做的也顺畅。自己背过整个个的新三教材,就是一个词、一个短句、一个句子、一段、再到几段和全篇。当时做并没有想说以后要获得什么,就是很单纯的很情愿的付出,觉得每天完成任务很开心。后来有了孩子发现妈妈的终点就是孩子的起点。读英文绘本《小猪小象》孩子捧腹大笑,他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很奇妙的是他都懂。在幼儿园的班级群里老师邀请家长陪孩子复习英语,我的发音和朗读收获了一大波好评,在英语的事情上我们有现成的经验传授,孩子学习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阅读。到今天思想史的阅读,我跟过12期,受成长大课的影响,心理学定了日事日毕的读书目标,最终不超过5次第二天提交作业。院士思维做的也很辛苦,当时群里没有固定要求要日事毕,这两期几乎是凌晨以后睡觉,白天自己带孩子,晚上10点看书到11点,写完作业正好凌晨。经历过好几次的崩溃,颠倒的生活习惯使得身体患病,不得已连续三四次晚上自己去医院拍片,打点滴,回想起来觉得自己还是了不起的。社会并不会因为我在成长会持续学习行动而放低对生活的磨砺。学习的过程也伴随着家庭里矛盾、养育难处、和自己情绪对立的局面。幸运的是都很好的处理、化解了矛盾,迎来了丰厚的硕果。家人从反对到极大支持、从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和面对困难的解决方式上都把困难各个击破。我想生活的意义就是在一手烂牌打好,在一片杂芜之中找到生机。成长会不仅仅是学习交流、行动相见的平台,也是找到力量,奋力开拓的精神支柱。
[S740]I do
我想用三组词语来描述我的收获以及不足。(PS其实也可以用三幅画面或三个场景来替换)
1.茫然→坚定。多年以前的自己是一个完全的混沌体,没有方向和目标,也不知道何谓人生的意义。是因为读书,是因为做了这件具体到“每天”的事情,让我在混沌中抓住了一个指向明确的箭头,我不知道箭头最终会把我带到哪儿,但我看见它发着光,而我被它深深吸引,只能跟着它走,这让我第一次有了坚定的信念。
2.胆怯→勇敢。没有来这里之前,我时常胆怯,因为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贫乏与空洞,即使偶尔呐喊,也会被那些坚定的目光击退。当我开始每天读一篇文章,每周做一次复盘,每月听一次大课,面对慌乱的场面,我像身后背着成长大旗的将士,不躲不闪,目光坚定,接受每一次的审视和对峙。
3.视野→格局。刚开始我觉得读书是为了打开视野,让自己看见更多的人和事,但当S讲到疫情之下,一个国家的运转是如何井井有条的展开(讲系统和力);一个民族是如何生生不息地延续下来(讲中国人绵延子嗣);一个世界为何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学拼多多的那道题)的时候,我才觉得“视野”窄化了成长的目的,S打开了我的格局,也许在他心中成长有可能是为了看到宇宙。
还有很多值得记录的成长:
源源不断的想法。每一天都会有灵感,不断不断地冒出来,每天写关键词,能写满满地一页。
某天,我满脑子想的是“复盘”,所以看到的是邓亚萍复盘樊振东赛局(奥运会的比赛总结参考),张家界发出的范文公告(对比南京旅游范文),就会忍不住去分析;某天,收到快递盒子的时候,里面总是塞了很多卡片和纸条,我对照着其它不同的快递盒子,看看里面多了什么,少了什么?纸条上的信息又说明了什么吗?然后告诉我的学生这些有趣的观察;经常有很多这样毫不相干的时刻,被我连接在了一起,这种感觉很奇妙,好像你发现了能让人快乐的泉眼一样,快乐的泉水“突突突”地往外冒。
你好,情绪。遇到絮絮叨叨的说不清楚问题的人,以前我更可能的做法是急于打断,或者发表自己的所谓的意见和建议。现在,我能感受到自己情绪的变化,以前遇事的急躁、慌张,全然沉淀了下来,我会自己默默记录,真的听不下去的时候,会适当提出几个反问句来让对方思考,也会把自己带进局,自然地化解对方的尴尬。因为忙着读书,因为忙着行动,这几年大起大落的悲观情绪几乎不再出现,细碎平凡的幸福频率增加了不少。
[S165]卸妆
成长会改变了我对自我、孩子以及人生的心态。口译小组是我和成长会结缘的第一站,半夜喂完奶失眠时,被脑瘫、癫痫等各类脑出血后遗症吓得发抖时,我会打开QQ群,拿出草稿纸,开始做口译作业。从讲者的第一个词开始,我会因为集中听、拼命记而忘掉一切,获得暂时的安宁,而在William老师耐心的引导和教授下,有作业和练习充实我的生活,被小组里努力有序的氛围包裹着,我逐渐开始跟上讲者的速度、记下相对完整的笔记、输出不再残破的译文,这些能力的提升给了我很大的力量,也慢慢帮我找回对情绪的掌控感,可以对峙焦虑的阴霾。所以,我非常感谢William老师的口译小组,感谢S的成长会,挽救我于抑郁的边缘,体会到认真做事所带来的行动和情绪的力量。
在口译营成为生活的常态后,我又加载了“早起读书现学现卖”活动,恰逢第五期传播学专题,作为一个爱读书的人,第一次被《范式和流派》中的各种概念绕晕,然后每天晚上跟读书笔记斗争,经常干到12点以后(那时还没有日毕一说),就这样,还是因为行动的虎头蛇尾,在申请财报专题时被要求补3万字的感想。现在想来,我无比感谢那3万字,从头到尾梳理的过程,写读后感的过程,让我被迫理论联系实际,第一次看到了某些晦涩的大部头在生活中扎根的痕迹,体会到了“真香”时刻,也是这些“真香”时刻,坚定了我下次再多挺几天、多读几页的决心,从而被读书活动一路拉扯跌跌撞撞地跟下来,能够在管理学时做到全日毕,并开始了小队分享。
5年来,除了几期口译备考冲刺营外,我参加了William老师14期口译基础训练营,按时完成了85%的作业,从传播专题开始,除了《院士思维》和《今日简史》外,我跟了10期读书活动,除此之外,还参加过几期S老师的英语晨读活动、听口训练营,这样的行动量,是我5年前无法想象的。所以,感谢成长会,感谢读书活动,让我摆脱三分钟热度的惯性、跨越波动和疲软期,形成稳定而持续的行动节奏。
态度的改变,情绪的管理加上持续的行动节奏,帮我踏上真正的学习成长之旅。虽然无论在工作还是自我提升方面,在外人眼中,我还算努力,但待在成长会的时间越久,越发现自己毛病多多,比如广泛涉猎、深入困难;比如眼高于顶,不屑于向他人学习;比如理论是理论、实践两张皮。
是口译中对一段材料的反复练习,读书时啃教材的惯例、答题时不翻书的要求,让我正视夯实基础、深入理解、输出检验的意义,也能沉下心来阅读、思考,屏蔽诸多功利杂音。
是S带领着小伙伴们日积月累的行动所催生出的惊人变化,让我发现自己井底之蛙的洋洋自得多么可笑,也终于有勇气将视线转向外部,寻找别人的闪光点,思索我可以向TA们学些什么。
艾伶的热情主动教会我链接他人;大家互相碰撞的观点帮我拓宽了视角;得益于William训练方法的我,开始尝试用相似的方式来帮助我的学生;感悟于读书活动三个全面的筛选作用,我开始重新审视对学生学习和人生的干预度;被S向上管理、以吃亏换资源等职场哲学深深触动,我开始主动跟领导汇报、交流,承担工作,吃明亏得暗好。
在成长会务实的鞭子没有抽痛我之前,我是个被生活耍得团团转的道理通。幸好S一直在对我们进行系统的灵魂拷问,仿佛能抓住我每一个膨胀的时刻,每一个止于知道、不愿尝试的时刻,每一个言行不一、认知失调的时刻,画出一个大大的问号和感叹号,每每让我脊背发凉。然而我却在这样的拷问和戳穿中,看清自己的边界长短、不懂不足,也借着这些答案和刺痛,回归现实。
在生活中,我开始勇敢,实践我笃信的道理,拥抱实践的结果,反思因果得失;我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努力使行为和态度吻合;在工作中,虽然我逃不出体制内的生存之道,但我也会说一说真话、守一守原则,能担当、不愧对。所以,感谢成长会和S,因为这份真实踏实、这种真诚无私、这剂人间清醒,我离心目中更好的自己越来越近。
说到这里,我觉得已经足以说明我愿意继续留在成长会的原因了,虽然我还有很多毛病亟待修理,比如迟迟迈不出线下面基那一步,还满足于线上小圈子活跃、大范围透明的状态,一直没有主动承担更多的服务管理工作,但再给我点时间,我相信自己会突破更多,成就更多。这五年,成长会把我变成了一个和身边人不太相同的普通人,我或许可以代表五年陈的大多数,我们的复盘和总结永远那么波澜不惊,但我们每天的微小动作都如小石块一样激起无数涟漪,搅活了生活的一潭死水,让我们活得更真实、学得更扎实、走得更踏实。
[S638]茉莉
这五年来,成长会陪伴我从大学三年级到工作第三年,见证了我从一个稚嫩的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
这五年来,我越来越清晰自己的目标和规划,信心越来越足,因持续行动,刻意学习。
站在五年前的时间点,我从未想过会有今天,在上海有一份事业,有个伴侣,未来还有个家。
特别是对比同龄人,毕业后的三五年大家开始拉开差距,往后越来越明显。我的初高中大学同学,我属于把她们拉开差距的。人努力生活、工作奋斗和躺平的状态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就比如跳槽,我可以挑选公司而不是哪家公司要我我就去。后者被迫随波逐流,成为被挑选的商品,而且各种受气和被压榨。
总之,越努力越自由越幸运。
加入社群,首先是观念上的进步,不再交智商税,S老师的每月成长大课很有价值,虽然主题每年都差不多,但每年听完后的感悟是更深层次的,还非常具有时事性。大课的理论更好地指导我的行动。比如每天稳定投入一定量的学习时间,不要沉迷于找方法,找材料,不欺骗自己,认真坚持几个月坚持到最后,一定会学有所成。
其次是行动上的进步,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是很容易受环境影响的人,我高一高二同住室友是实验班巨勤奋努力的,她们每天沉迷于学习,我也被带动沉迷于学习,那时候我都成绩特别好,高三换地方住了之后室友中我变成最勤奋的了,最后成绩还稍微下降了。在成长会,看着大家都在学习和努力,会自然而然深受感染,行动上也会跟着努力,最后习惯了学习进步。这大概是S老师为什么让大家多浏览知识星球的原因吧,不当小透明,行动起来。
最后是人脉上的收获,认识了各行各业有趣的人,毕业后跟同学们就不怎么联系了,大城市的生活注定是孤独的,而我又特别特别宅,成长会搭建了一个平台,大家互相认识,即使是线下第一次见面也不会感到陌生,我们的话题主题是写作业和进步。
当然了,最最最重要的是自己,自己要努力攀登,除了你自己,没人救得了你,加入社群不代表一劳永逸,没有特效药、也没有哆啦A梦。生活的巨变都是之前一点一滴积累的,看着如今的我,再回望五年前的我,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所以要珍惜每一天一点一滴的变化进步。
[S73]如月
1、稳定的情绪
在加入成长会之前,我是个情绪极不稳定、充满焦虑的人,家人随便的一句话就会惹恼我;生爱闷气,不会正确表达自己情绪。可以说这是我加入成长会主要的原因,渴望在这里像很多其他小伙伴一样,消除焦虑,并收获成长。可是事情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顺利,不是加入了成长会,焦虑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反而看到很多小伙伴都在做事,自己却什么行动,焦虑更盛,在成长会的前三年这个想法都没能实现,婆媳关系紧张,生活依然是一地鸡毛卡,没有得到任何改善。转折发生在20年底,那个时候加入成长会各小组的代价也越来越高,我自知自己行动力不够,不在随便加小组,但看的基金经理小组的招募时,心动了,理由有二:一是自己没有读书的动力,读书欠的作业没有补完,这个小组可以跟着集体读书;二是对金钱的渴望,以为通过读书就可以挣快钱。但事实是我错了,通过跟读交易类书籍,发现通过交易挣钱其实挺难的,各种不懂的术语就几乎将我劝退,还是踏实上班更实在。为什么说这件事?是因为交易投机原理后半部分有一章关于心理学内容,当时提到人总是会沉浸在幻想中,如果不是遇到他,……如果不是和婆婆一起生活……,当时看到这部分内容就在想,这不说的就是我目前的状态么。由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这一期读书结束后,早起做的比之前好很多,我没有继续跟基金经理小组,而是在早上拿起了看不进去的社会心理学一页一页的看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做出调整,尝试做内部归因;当把焦点聚焦到自己身上,有的放矢,焦虑这个过程中得到释放,不会在怨天尤人,真个人的状态得到改善,情绪逐步趋于稳定。这是在成长会最大收获之一。
稳定的情绪,加上成长大课上对于边界的理解,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是家人,也要认识到这一点,自己只要住自己就可以了;做好自己该做的,该管的事情就管,不该管的事情就不管,于是和婆婆的关系得到改善。日子久了,婆婆也慢慢开始为我着想。
参加这期读书活动另一个隐形的收获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克服了浮躁的心态。记得最开始只要打开专业类的书籍,翻不到两页,就完全没有看下去的想法了。因为心不静,又觉得专业类书籍枯燥乏味,所以很多书都是只打开翻过几页;经过一期读书活动的考验,开始慢慢沉下心来看书了;就是专业类书籍也可以一页一页的看,而不求快,不贪多。虽然和很多成长会小伙伴比起来这不算什么,但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点进步。当然这是读书最基本的,还需要学会思考,尝试写感悟,将文中表达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还有很长路要走。
第二个隐形收获是无形之中戒掉了刷剧的毛病。刷剧是我很大的毛病,知道不好,却一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以前上班的时候空余时间大多是在刷剧中度过的。有孩子的头两年,除了上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待孩子上幼儿园后,又开始了报复性刷剧。因为不能让孩子养成看成电视的习惯,所以都是在他睡觉后熬夜刷剧,一部剧通常一周左右刷完,一周整个人都处于疲惫状态,调整这种状态也需要一周左右,隔上一阵又来一次。当时特别讨厌自己,想过各种方法去克服,睡觉前不将平板放在手;或者用S说的刷剧写复盘的方式,因害怕写复盘,就会不看,但其实都没能克服这个毛病。到时因为看书写作业,自动把刷剧这件事排除在外了,渐渐地对刷剧就没那么执着了。现在偶尔也会刷剧,但不会熬夜刷,也没有必须刷完的想法,看和不看都可以。算是解决了又一个问题。
2、育儿
前面提到,我是个情绪不稳定的人,这种不稳定的情绪带给孩子的影响就是:孩子缺乏缺乏安全感、胆小,内向,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爱哭等诸多问题。在我开始调整自己情绪的那一年,孩子快3岁,可是比很多孩子爱哭,和小孩们一起玩,一定要我陪着,想借小朋友玩具,自己不说,要我去借,自己的玩具被抢了,要我去要,活动室想玩的玩具都是在所有人都散了,他才独自去玩。对于他的这些行为,我总是很烦恼,当特别不耐烦的时候就直接训斥他,然后他就哭闹更加厉害,后果就是我需要花更多时间来安抚他的情绪,如果一天哭2-3次,就会感觉一天特别累;这一天都在和他拉扯着,一边不停自责,一边努力去安抚他,很耗费精力。有一阵上幼儿园起床时特别爱哭,5天里哭的时候就3-4天,我觉得是莫名其妙的哭,很烦恼。有一天恰好看到冬冬姐写了一篇她和豆豆矛盾的复盘,把整个矛盾发生的过程都详细记录下来了。事后在对这个过程进行分析,冬冬姐说她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做的好,从过程中找到孩子可能哭闹的原因;也能在事后与孩子交流。这种做能更好的接纳和了解孩子,当时受到这篇文章的启发,我开始记录我与孩子的各种矛盾时刻,通过将整个过程实实在在的记录下来,确实可以看出激发孩子情绪的一些点,有些时候是大人无形中一句话引起的,有时候是你的承诺没做到……;慢慢的,我更加关注他在意的事情,不随便呵斥,合理的需要都满足,做到踏实安心的陪伴,孩子的状态逐渐好转,开始乐于分享幼儿园的事情,会主动找小伙伴玩,变的爱笑起来、调皮起来,有了小孩该有的朝气与活力。而且我与孩子的矛盾由最开始的好几百字都记不完到记着记着就没有了。亲子关系得到极大改善,孩子健康成长着。同样因为加入冬冬姐的育儿小组,在相对比较早的时间给孩子做了英语启蒙,好处就是对于英语的学习孩子没有特别排斥,会在一些场合使用他学过的词汇。
3、记录改变生活,凡事多复盘
因为持续行动书中的一句话:如果生活值得过,就值得记录。开始意识到记录的重要性,并去看S教大家写复盘的模版,出于对写东西这件事本能的排斥,觉得按照模版记录很困难,但为了能了解自己一天干了啥,还是要行动起来。开始的记录特别粗略,按照早上、下午、晚上做了什么事来简单记录;由于没有行动力,起初经常出现的现象就是:睡前来回忆一天做的事情时,都不知道了啥;又或者中间有那么两三天忘记记录了,然后通过回忆补记,这个时候可能一天就能记起一件事;这种意义不大的记录持续了好几个月后,看了Snail的记录,可以精确到每天的各个时间段,看冬冬姐的月复盘也会发现,她对事情的记录也精确到多少小时;受到她们的影响,将记录方式做了调整,对于一些每天要做的事情,记录完成事情所花的时间。记录方式调整后,开始发现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总是会逃避一些相对复杂和一些重要性但有难度的事情,而把一些杂事的处理放在前面,导致后面做事时时间不够,而引起加班;同时发现,自己平时做事时没有刻意留意时间,因而会高估自己做事的能力,同样导致很多不必要的加班;当意识到这些问题存在后,开始调整自己做事的风格,将紧要的事情放前面,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加班。通过每日的记录,复盘自己一周的生活与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样通过复盘工作中的一些处事方式,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的漏洞,并做出调整。记录和复盘无形中改变着我的生活。
现在依然选择留下,是因为这里没有各种商业性质吹捧,在这里只需安静做事就行。喜欢社群的风格与氛围,遇到问题与困难,你都可以大胆说出来,会有很多小伙很真诚的帮助你、鼓励你,而不是嘲笑和看不起。在这里,你会看到很多很优秀却依然很努力的人,他们会在无形中激励自己前行。
[S234]执笔作画
(一)从没有重点到目标明确
这几年,我没什么持续的目标,抓不住当前的重点,偶尔学英语、偶尔早起、偶尔练字、偶尔瘦身、偶尔读书等等,就这么一年一年过到了第六年。
若说有什么改变的契机,那就是去年写五年陈个人复盘了,我以前是真的不喜欢写东西,去年的半年总结也没有写,但当时为了续费有优惠,硬着头皮去翻了以前的记录,写出来的复盘就是S老师今年说不行的那种——一年一个小标题罗列了当年做的事情,因为做的事不多,也没怎么写复盘,所以真的是硬凑了四千字,没有多少自己的想法,大部分是事件堆叠起来的。
虽说是硬凑的字数,但为了凑这四千字,倒逼着我去梳理过去的经历和对未来的规划,从而明确了什么对我来说是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并使我在写完五年陈复盘后写了一个2021年至2025年规划,明确了我这五年的重点。
(二)从不明白到明白
一七年初,在我刚加入成长会的那一年,我们公司换了一把手,新上任的一把手工作方式让我们很不适应,当时工作很烦躁,于是在二月答疑上将自己的疑问提了出来,S老师当年的答疑我并没有听进去多少,如今看来句句都是职场真理。
S老师曾说:“不要在公司范围内去讨论公司氛围不好的事情,不要抱怨,不要对领导的能力进行评价。”
这些做的比较差,我经常抱怨,嗓门又大,不知道被多少人听到过,也有不少被传到一把手耳朵里,所以一些领导同事对我的印象应该也不好,有些抱怨我甚至是故意大声说的,总是愤愤不平,发泄情绪。
S老师曾说:“把自己的本事做上去,财务工作在专业上保持提升,该学的该会的要比以前做得更好。”
从今年还在考初级会计证就可以看出,我并没有做好,2017年-2019年我考了三年初级,然而没过,因为没怎么学,后来闺蜜初级过了我不想考初级才跟着她报了中级,去年主抓一门中级经济法考过了,今年就很赶,初级中级都要学,今年上半年还是没有规划好,导致中级学习的少,所以中级可能有点悬。
S老师曾说:“当事情不好做,就做做人的事情,当和人打交道困难就做事,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性格,要看不喜欢的人有什么优点,要看喜欢的人有什么缺点,要从他人身上看到让你值得学习的东西。”
早几年我是看不到的,也就最近几年,读了管理学才慢慢体会这些(应该也有心理学的功劳在里面),让我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缺点,哪些值得学习,哪些需要自我反省,能去分析对方哪些点适合做哪方面的工作,哪些点不适合。
(三)从退缩到主动
一直以来在工作中的想法都是当个小兵就完事,这个想法一直持续到去年年终考核,当时二把手进行年终谈话,我叭叭叭说了一堆自己的看法,会说这么多可能是二把手带了我们这么多年,交流起来比较随意,加上新任一把手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所以我希望能反映一些问题,让领导层看见。我说完后二把手感慨没想到我能想到这么多,并说他们领导层也看到了这些问题,目前也在慢慢调整,然后说想调我去别的部门发展,这是第一次明着提这件事情,以前二把手也说过,不过是跟闺蜜和前任财务经理说,她们来问过我意见,因为写的少,所以我那会儿脑子还不开窍,拒绝了去别的部门工作,并举例说明闺蜜以及前任财务经理的优点,解释说如果我遇到同类事情做不到他们这样的处理能力。
能说这么多还是多亏S老师将管理学后的进群的要求设严格了,因为我在管理学掉了队,所以每年都会翻翻书,想想补作业的事情,在翻书的过程中,让我对管理学有了进一步认识,将一些管理学上的知识转化为与工作相关联的内容,对很多事情有了进一步认知,然后觉得省分公司好会用人,在我们公司规模还不够大的时候提拔了上任一把手,对方年轻有冲劲,使我们公司规模每年都有不错的增长。当规模增长到一定量后调了现任一把手过来,这位领导是内控的一把好手,在他的管理下,我们公司内部很多事情逐渐规范起来。也因为有管理学打底,加上S老师这几年各种课上的引导,还有常与闺蜜及前任财务经理聊天,很多现任一把手在会上的讲话,以及他说的对管理层的布局,我都听得懂,并且希望公司越来越好,也希望自己能在这里面出一份力。
经过这些让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以前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只想着做好安排的事就行,现在会想怎样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做得更好,有时也会想怎样将我会做的交给其他人,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以前领导说提我,我会说不行不行,我不想去。现在领导说提我,我会说好呀去哪里,并举例在这个部门我能做哪些,在那个部门我能做哪些,这些不用人带我都会。
[S331]pluto
整体来看,经历了七年的时间,我的成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开始在专业上扎稳脚跟,目标越来越聚焦;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知,有勇气直面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更加平和地与别人相处,愿意做一些尝试以及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专业/事业上,我在2020年之前其实都没有特别清晰的规划和目标,每一年成长帖中写下的flag都是与专业不那么直接相关的事情,更多地是一时兴起,比如说学python,并且一下子定四五个目标。我那个时候的想法就是,专业就按照导师的节奏和要求的去做,完成好布置的任务,解决老师提出来的问题就行,不需要我自己特别制定什么目标。这样做有好有坏,好的地方是,我确实因为有所行动而掌握了专业领域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参与了不少的项目,也得到了一些工作的机会。不好地方是,我完全丧失了主动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以一个打工人的心态来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想着“这不是我的事情,而是导师布置给我的事情”,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既然花了时间、花了精力,那么这些事情就应该是我的事情,我需要为这些事情负责,为我自己负责。更何况,事情的结果,无论好坏,都是由我来承担。就跟参加读书活动一样,读书和写作业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每天花时间看那些看不懂的书、写没有头绪的作业,不是为了应付S,而是为了自己。我2019年的崩溃就与此相关,那个时候,我发现,导师的判断也不是那么准确的,他有他的考量,而我也需要有我自己判断,需要为自己负责。所以,2020年到现在,我开始规划自己的研究课题,思考哪一些是核心项目、哪一些是边缘项目,以及每个阶段要推进哪个项目等等,还会主动地报名pre拿到老师的反馈意见,而成长贴写的flag也都是跟专业相关的东西。这么规划之后,我发现自己在做事的时候,思考量也增加了,会有意识地想着怎么能做地更好,所以今年参加了写作训练营,就是为了提升论文写作的水平。除此之外,我发现导师对我的态度也变了,会更加积极地给我反馈,让我参与到更多项目中。
在自我认知上,我变得越来越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敢于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刚进入成长会的前几年,我脸皮还比较薄,觉得成长会里各个都是大佬,不敢轻易说话暴露自己的无知,也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分享的事情;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总是在极度自信和极度自卑中反复跳跃,总是期望把事情做到完美,一旦不顺心,就开始放飞自我来逃避现实。比如,刚开始参加读书活动的时候,读《资本论》和财报专题,我就是这种状态,开始几周有新鲜感,跟打了鸡血一样,能每天日毕,中后期就疲倦了或者因为一些事情打断,没有日毕,就心态崩了,觉得没有办法续下去,就慢慢放弃了。而这几年经过读书小组的磨练和一遍遍地写总结写复盘,我彻底接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的事实,清楚了自己的能力边界,虽然有时候仍然会盲目乐观,但学会了通过行动来冷静地衡量事情;即使时不时还是会放飞自己,但秉持着拖着拽着也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完,行动晚点、慢点都没关系,就是不能不行动。其实,读书小组的小伙伴都面临类似的情况,都会有看书看得厌倦的时候、会有被作业题折磨的经历。但有的小伙伴能面对、承认并解决这些问题,比如熬夜或者早起写作业、提前很久开始看书、甚至开启直播读书等等;而有的小伙伴,就像之前的我那样,选择了逃避这些问题,默默地等着被踢出群。既然大家都会遇到相似的问题,既然有的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身上的问题也不算什么,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好。就像《毛选》里的那句:资本论那么长怎么办,读就好了嘛。
在与人相处方面,我从拒绝社交变为愿意主动社交,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和定位。七年前备战考研的时候,我断绝了一切的社交联系,每天一个人独来独往,将外界的一切好的坏的声音视作干扰,一来是觉得自己意志不坚定、害怕听到一些话就打乱自己的节奏,二来也是一直排斥社交、把与人打交道视作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七年后到现在,我仍然很享受一个人的状态和节奏,但是不再排斥社交,会主动地去认识新的人、接触新的事。这样的转变,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于我而言,意义重大,是一个融入社会群体的过程,找寻独立人和社会人之间平衡:我从之前不愿意开口求助、不愿意表达自己、团体归属感很薄弱的人,到现在能够主动地去追着导师要反馈、主动地跟学姐约饭、在读书群做分享,意识到了群体的价值。这种转变的原因,一方面是通过阅读书籍(如《亲密关系》、《传播学》和《毛泽东选集》等)想清楚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提供价值,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价值是多维的,不一定地非得通过水群疯狂地刷存在感才能体现,有时候做好分内的事情,就是有价值的。另一方面是在不断地参加群体活动(如项目合作、成长会的小组等)中慢慢体会的,就像教育学里讲的那样,群体的成长速度是大于个体的成长速度的,我们在群体里面可以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打开自己的视野。而我也在一次次地参加读书小组中,发现了自己在人际方面的优势,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最开始我在《保险学》担任过副队,想着多在群里发言、多跟小伙伴交流,但最后大家对我的印象好像不是很深,可能话还是太少了,后面几期读书活动,我就专注提升作业质量、做好分享的内容,这样投入到事情上,我反而被一些人记住了名字,还有小伙伴主动加我,跟我交流一些书上的内容。
[S957]昱是一条鱼
第一大收获·成长会帮助我度过迷茫的找工作期,使我树立了终身学习和持续行动的认知
研究生期间,我认真考虑了未来的规划,根据之前在北京生活遇到的问题,重新选择了离家近一些的杭州,并且立志进入正规学校,而不是流动性很大的培训机构。毕业后既没有工作也没有家庭,我又开启了一段几乎没有任何人管的时期。没有学校老师的敦促,没有工作单位领导的要求,家里也没有我需要照顾的人,我只要自己管好自己。这种生活对自制力的要求很大。而且正规学校的招聘都是有固定时间的,错过了往往要等上一年,所以一方面我压力很大,一方面还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学习强度,才能在招聘季开始的时候保持竞争力。当时我还住在家里,三餐都有家人照顾,觉得自己过着啃老的生活,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个时候正好遇到成长会开始读明史。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明史相较于其他经济学、毛选等主题是相对有意思和轻松的。加入读书会之后,我每天可以固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减少了自己胡思乱想的时间,而且能跟读书会里各行各业的小伙伴保持联系,不至于跟社会脱节。
我从2020年9月回国,一直到2021年3月份找到工作,这期间一共经历了两期读书活动。我达到了跟社会保持联系的目的,也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保持着规律的作息和学习进度。同时因为学习的是历史,我虽然不怎么出门接触人,我却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人际关系。意外的收获是,历史学的小队里有一群非常厉害的人,他们身兼数职却仍然在坚持学习和行动,效率超高,意志力惊人,答题思路也让我获益匪浅,彻底打开了我的认知。看到这群优秀的小伙伴,让我很受激励,他们是我漫漫求职路上的明星。
其实明史读书会并不是我第一次参加S成长会的读书活动,2019年我报名参加过《院士思维》的读书活动。当时我刚上研究生,我以为脱产学习之后,会有很多时间充实自己,没想到我差点因为没交作业而被踢出群。那时还不要求日毕,每周只需要三次日毕,剩下的可以周末补,但是我依然达不到要求。那时我才发现,持续行动真的不简单。2020年我又鼓起勇气参加了读书活动,这一次S的要求提的很高,必须日毕,否则踢群。但这也正好符合我当时的求职情况,我急需每天有人盯着我做点事情。我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且初次体验到了持续行动带来的快乐,也培养了对历史的兴趣。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我发现我对明史居然可以侃侃而谈,内心还有一点小骄傲。接下来我还参加了2021年的保险学读书活动,这期活动彻底打破了我对保险的偏见,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待人生,以及学会用忧患意识看待人生,看淡一些人和事。2022年我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但是成长会居然开始共学教育学书籍了,这跟我的工作紧密相关,于是我又硬着头皮跟了下来。过程非常辛苦,而且由于精力有限,教育学的知识我学得还不如保险学那期,但在这种高压之下,我学会了取舍、挑重点、借鉴同伴的闪光点,并养成了写东西列框架的习惯。
第二大收获·成长会读书活动助力我的日常工作
2021年3月,我终于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结束了啃老的生活。但是因为我属于转行,又到了一个新的城市,而且在家待久了不适应跟陌生人沟通,所以刚上班的时候有些胆怯和自卑,平时也不太敢说话。终于有一次同事让我参与我们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制作,我为公众号写了文字稿,做得还不错,瞬间我就来了自信。其实一开始我是什么思路也没有的,后来突然想起写读书会题目学到的一个方法,就是写东西之前先理框架,于是我就写下了这篇文章大概需要包括的三点内容。列完框架,我本着先完成再完美的道理,给公众号的文章写了一个开头,然后写着写着内容就多了起来。后来我花一个下午把稿子写完,还做了一些简单的排版和美化。我给领导看了初稿,结果他们很惊喜,当众夸奖了我。虽然这是正式工作之前的一个小插曲,但是这却让作为新人的我感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这跟我上一份工作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后来正式上班,我的职业是老师,每天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备课做课件。一开始上课的时候我也是毫无头绪,感觉书本上的内容太多太杂,做课件时根本没有头绪。后来我干脆把制作PPT的过程也看做是写文章,然后我就先列框架,在每一页PPT下面的备注里写上要点,一节课最多准备三个要点,然后根据要点来丰富内容,把三张PPT扩充成十几到二十几张PPT,最后再做一个整体的美化,课件就完成了。我的备课过程可以说有了一个模式,这大大提高了我的备课效率,让我的工作变得轻松许多,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的状态,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从成长会答题中学到的写作技巧居然用到了我的日常工作中,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意外之喜。虽然讲出来之后觉得并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巧,但它确实是大大促进了我的工作。
“中国思想史”的专题读书活动已经启动。欢迎扫码报名参加,共学中国思想史,每个专题只开一次。
往期读书活动书单分享:
近期活动
0、新一期读书活动《中国人到底怎么想?——2022年“中国思想史”专题(第15期)读书活动》即将启动。
1、我的第三本新书已经上市啦,欢迎选购。《来了!<学习的学问>新书预售启动!》,想训练自己的长思考,就一定要来。
2、2022年的全年S成长会2022,参见《打破小透明——S成长会2022报名须知》。
个人微信fscal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