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远古到七世纪,中国思想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

赞赏Scalers 持续力 2022-11-08
 

持续力

公众号ID:scalerstalk

个人微信号:fscalers 

(可加Scalers个人微信交流)

关注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23开放报名,参见《大量读写,持续改变——S成长会2023报名启动》

Scalers点评:

我们正在阅读《中国思想史》,很多同学读这本书的时候,母语与理解能力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但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今天摘取一部分同学关于第一本书的反馈,与大家分享。这里主要包括一个概括第一本书的内容的问题,以及大家的收获体会。


相关阅读:

中国人到底怎么想?——2022年“中国思想史”专题(第15期)读书活动


PART1 

从远古到七世纪,

中国思想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



@[1队副][S302]艺星-成都

总体上看,形成了一条思想史的发展主线,就是从远古开始,到殷商周朝、再到春秋战国,随着儒家、道家、墨家的兴起到百家争鸣,形成对宇宙天地、对社会秩序、对个人存在话题的讨论。再到秦汉时期,思想从哲学理论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形成,以及谶纬之学与经典的互动,让思想开始在抽象层面来到了具体的家国事务上的显现。此时宗教也形成,先从儒学被道家渗透(通过解释当时儒学回避的宇宙玄学等)占据话语地位,到外来异族宗教佛教逐步在本土的发扬与发展起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一大宗教门派。  

说到具体的成果,我认为:  

第一,首先,知识与思想的理论体系从最开始的靠想象(从祭祀仪式到对现象解释)、到有体系的玄学(形成一套占卜、方术等技能要领),再到有理论依据、且构成完整系统,能够解释社会遇到的问题的较完备的内容。这样看来,思想史的发展的成果之一首先就是知识体系越来越严密与严谨,并且逐步完整、闭合成为系统。  

第二,知识与思想逐步形成秩序与权威。从远古时期的知识始于对天圆地方的想象,形成的对天的崇拜,到儒学、道家之学等,基本形成了严密的理论知识体系,不再是懵懂不可推敲的内容,是自有一套自圆其说解释理论,也就是思想史重视的秩序观的体现,并且也逐渐被政治阶级掌握成为管理工具,成为具备话语权一方管控社会的代表,形成政治权威。  

第三,知识思想的开疆辟土,也让当时的中国去中心化。从刚开始认为自己就是天,认为自己的国度就在世界的中心,认为自己占据了最主要的版图而四周都是低人一等的蛮夷小国,到逐步认识自己、逐步在百家文化的竞相争鸣之中发展,再到逐步接纳异族宗教文化的进入之下的思想的冲击与挑战,让自己意识挑战与威胁,也从中心思想中跳出更加理性的看待。认识自己这其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举动,在思想的发展中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地位、优劣更是难上又难,是思想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在七世纪发展进程中的不断自我认识与纠正。  

第四,最后应当值得一提的绝对异族文化以佛教这一重要学派为代表的进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冲击,带来了思想之间的融合与本土化色彩下的发展。  

当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起初也是非常艰难,传入中国之后,在许久以来天的思想观念之下,以及象征国家的君主权威的笼罩下,世界一切都没有豁免权,而这种世俗社会的秩序来历久远,天经地义,不曾有人敢怀疑,更没有人敢挑战。毕竟佛教是挑战了中国古代道德传统和权力的权威。佛教一开始引用古代中国传统圣贤的话语,用比附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方式来确认佛教的信仰。继续采用先抑后扬,承认传统优越的普遍性,再委婉转折,并用齐物的方法,把天下都当做文明地领域,把所有的人都与佛陀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佛教文化和中国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也使得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深深打上了中华民族的特色,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汉文化的儒家及道家学说)相融合,产生了不少的宗派。从此思想得以发展融合,并形成了本土特色。



@ [3队][S879]Amber-黄冈

1、从思想的门派数量上看,由少到多再变精。

(1)夏商周三代之前的时代,从远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物品,能看出当时的普遍社会状况,一般知识与思想水准:古人殉葬时的物品,埋葬时陈设的物品,体现出古人对生死世界的思想观念;古人祭祀仪式或象征性活动中的礼器,折射了古人思想处的隐含观念,比如“玉琮”的“天圆地方”、上下四方的宇宙观。  

(2)殷人的思想中包含“四方”、“五方”的天地方位秩序观念,祭祀仪礼中生发的形神二元,生死异路观念,血缘的价值慢慢加重,社会伦理制度形成。沟通天地的巫祝的知识系统包括星占历算、祭祀仪轨秩序、医药方技之学。  

(3)西周思想体系依旧尚鬼神,扩展了血缘人伦制度,敬天重人。在殷商礼制的基础上,成立真正成熟的礼制,将血缘与等级之间建立统一的家国秩序,确定血缘就等于确认身份、地位、权利的正当与否;执行沟通神人之间事务的祝、卜、史、巫等有了职业的分工,知识与思想逐渐分化;普通民众接受仪式与制度,获得生活的安定,遵守秩序,甚至将其中包含的技术当作实用的生活策略普遍使用,并全盘接受背后的思想观念 。

(4)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维护传统、新建秩序,对祭祀仪式、宗室制度重新解释、修订。贯穿天地万物的“阴阳”、“五行”思想被广泛传播。“士”阶层得以独立发展,与权力分庭抗礼,形成墨家、道家、儒家、名家等思想流派“百家争鸣”。  

(5)秦汉时期既有黄老之学、新儒家等论述天道哲理、世道治理、人道伦理的思想,也有一般知识与思想,主要是普通民众广泛运用的实用知识与技术。  

(6)汉武帝建元六年以后儒学渐渐进入思想世界的中心,儒家思想学说世俗化、道德化。  

(7)五世纪到七世纪,儒、道、释三种思潮纷争角力,彼此融合。  


2、从思想的文献著述的形式上看,体系愈发成熟规整,由阐述新思想到转译异域思想,再到集大成的经典注疏和类书。

(1)《论语》、《孟子》、《庄子》等百家争鸣的思想典籍

(2)篇幅浩瀚,囊括杂学的名著

《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吕不韦召集各方宾客、主持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旨在设计一种框架将所有的知识容纳进来,在思想和知识上一统天下。  

《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召集门人人宾客集体撰写的哲学名著,企图综合与兼容思想世界的一切知识。  

(3)体现政治意识形态的名著  

以《白虎通》的撰写为标志,儒家之学成为君主认可的国家意识形态理论。  

到了东汉时代,经学著述大大增加,《后汉书》记载的东汉名儒桓荣受封少傅时归功于“稽古”的功劳,绝对权威的经典的解释之学成为中国精英思想中知识的来源与真理的依据。  

(4)道教清理典籍,并逐渐形成系统的神学思路。从汉末到公元四至五世纪,道教典籍文献经过清理与整合最终形成洞神类经典(《三皇文》等)、洞玄部经典(《灵宝经》)、上清类经典(《大洞真经》等文献)  

(5)大量的佛教典籍传入中国,被翻译、整理、解释、阐扬。  

(6)融合、汇通和总结时代的图书目录、大型类书、后人集大成的经典注疏。  


3、从思想的相互关联上看,本土内部和世界外部都有思想碰撞与交融。

二至六世纪,道教进行清整,协调与上层知识阶层关系,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建构整理道教教团。  

七世纪佛教为了在中国生存适应,逐渐融入中国思想世界,渐渐汉化。  

儒家思想中,一方面经学接纳纬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与天文历算知识,成为绝对的显学,持续巩固独立的,强大的知识传承系统与权力保障系统,成为思想中心。一方面也吸收道教、佛教中的世界本源的思想,确认儒家思想的依据。



@[4队][S25]吴风静-武汉

1.远古和七世纪中国思想的轮廓,及其连续性的发展轨道:  

远古,我理解是中国文明起源之初:先民基于对于天象和四时的观察,已经初步建立了宇宙观,并且以对天的崇拜确立了王的权威——因为占据了沟通天的“巫”的神圣性,并且兼具世俗的统治权,而拥有了毫无疑义的合理性的权威。而以象征天极的“王”为中心,人间的秩序次第铺陈,其他的巫祝、臣民都以血缘和身份的区别,在这个秩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人间的一般知识和思想,就围绕着天地、自然、象征、礼仪、文字等传递和继承。

公元七世纪,中国的思想世界,延续了这种“天、地、人”同源同构的大体框架,并且继续围绕着代表“天”的帝王确立社会秩序,思想世界继续用象征体系来衔接各种知识和经验,并试图运用规律和道理解释一切,这是中国思想连续性的一面。  

这似乎是中国思想强大的传统和轨道,似乎不会被轻易撼动——因此从远古到七世纪,中国思想没有突变或者割裂,而是“发展”:知识和经验在积累,规律和道理更清晰,新的体系被融合进来,思想世界的结构显得更加完善,人们继续进行从思想世界中获取各种“日用而不自知”的资源,以获取更多安全感和自信心。  


2.沿着轨道连续性发展的成果  

在这个轨道上,七世纪中国的思想相比较远古,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1)秩序的严密  

原本的秩序框架,只建立在对于自然天象的粗略观察,和类推联想的简单分析,这种简单的秩序结构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征伐、稳定秩序的混乱、知识分子士人阶层的崛起,而遭遇了理性的质疑和追问。  

于是随着诸子百家争鸣的理性时代,以及之后秦汉秩序重新统一、儒家思想成为主流,传统的充满神秘感和鬼神崇拜的天地秩序,被更加理性的、逻辑严密的、圆融自洽的秩序结构所替代。  

新的秩序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思想的世界里,各种不同的学说、思想、知识和技术,都被放置在一个更加合理、严密的“天地人”同源同构互感的宇宙秩序中。  

所有的道理和思想,都来源于至高无上的终极依据“天”的道理,无论是诸子百家的学说,还是方士数术的技术,都遵循着天地四时的规律,蕴含着五行阴阳的元素,构成了逻辑严密的思想秩序,成为了普遍的思想观念背景。  

其次,在世俗的世界里,原本简单粗暴的以“王”为核心的社会秩序,被拓展为更加严密而复杂的道德伦理。  

虽然中国人眼中的“天下”,仍然是一个以“天子”为核心的放大的家庭式国家,但是其中以不同血缘关系和身份地位所组成的社会秩序,有了更加复杂的礼仪、规则和秩序,各种价值判断和标准以一种严密而合理的序列,从心理认知到实际行为,控制着所有人,形成一种等级分明、责任清晰的社会秩序。  

(2)范围的扩张  

首先,我们提出了更多的问题。  

“士”阶层的崛起,广泛扩张了知识和思想世界的范围—— “士”是响应混乱时代中对于理性秩序追求的一群知识分子职业者,彻底打破了“巫”和“王”对于知识和思想的垄断。  

于是原本神秘且天经地义的事物,变成了可以分析、研究和讨论的问题,随着他们的追问,中国人所能够认知、记录、传承和研究的世界被广泛扩展了。  

其次,我们积累了更多的答案。  

随着士族的流动、书籍的传播、教育活动的活跃,乃至于玄学的思辨和交流,到了七世纪,中国的思想世界已经比远古时期要丰富得多。  

在文字记录和书籍传承的过程中,在知识的垄断被打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文字、使用文字,原本被贵族垄断的历法成为普通百姓日用的工具,于是除了精英思想之外,各种世俗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技巧,也都被记录成文字,丰富着知识和思想的世界。  

第三,我们引入了新的范式。  

除了本土的交流和积累之外,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交流的繁荣,中国的思想世界中增添了不同于传统宇宙秩序和思维方式的内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佛教以及其背后的印度文明。  

虽然中国思想强有力的传统惯性,令佛教不得不以中国人可以接纳的“天地人”结构和社会伦理秩序来改造自身、融入中国,但是佛教思想中严密的逻辑、丰富的思辨、完整的宇宙观,都给中国思想带来了新的范式。  

而且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道教也摆脱了原始祭祀的传统,清整了本土的宗教结构和思想模式,最终道教和佛教都在不知不觉间渗透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世界,构成了比远古更加精巧和丰富的“日用不自知”的观念世界。  

(3)界限和权威  

但是在范围拓展的同时,中国的思想世界在七世纪的时候已经确立了成熟的权威: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这种权威实际上构成了思想世界的边界。  

首先,不同于远古时期对于“天”的懵懂、感性崇拜,也不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自由争鸣,从两汉时期儒家确立权威,到唐初重整混乱后的秩序,在思想的世界里“儒”已经以严密包容的理论体系、政权支持的统治权力,和渗透日常生活的秩序伦理,建立起毫无疑问的垄断权威。  

在七世纪的思想世界里,无论是实用的知识技巧,还是玄妙的宗教理想,都必须屈服于儒家“正统”之下,只是不入流的细枝末节而已,至少不能明目张胆地突破和违背儒家的价值体系。  

其次,儒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儒家经典就成为包含了世界上一切知识和真理的神圣文本,儒家继而以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宇宙秩序,确立了以历史渊源和空间位置确立合理性的思想传统:古之圣贤和天之中极,具有毫无疑问的正确性。因此其他的思想、其他的民族、其他的文明,都必须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以同样的标准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和合理。  

如果一些道理和知识,不具备古老的历史,或者来自天下中心的优渥地区,那么就会被排斥在思想世界的边缘,不具备被讨论和传播的价值,这就是以权威所确立的界限。  

最后,随着儒家权威的确立和巩固,随着《五经正义》的官方发行,随着儒学思想和官员选任、国家管理的深度勾连,七世纪的中国思想里已经容不下“离经叛道”的内容了,那些突破前人注释的观点不再具备被承认的可能,那些新的知识和思想也只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奇技淫巧。  

原本思想的世界是没有边界的,在主流之外的边缘是可以无限拓展的自由空间,但是在此时的中国,儒家主流意识形态所确立的思想体系和伦理秩序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  
  

3.小结  

整体来看,从远古到七世纪,中国的思想沿着传统的轨道,发展成为秩序井然而内容丰富的状态,称得上一句“博大精深”,但是同时也已经被权威确定了边界,丧失了自由拓展的空间,隐约透露出一些形式化的、死气沉沉的、缺乏力度的样子。

@[6队][S723]江湖怪客-东营

一、形成了后世思想史的背景  

1、宇宙秩序:作为空间的宇宙,在商周时期的人们看来规范而有序,因而在仪式中也对应有序;以中央为核心,众星拱北辰,四方环中国的“天地差序格局”的价值本原,为后世思想史的背景打下了底色;仪式作为秩序的象征性表现,暗示了人间秩序的规范;  

2、百家争鸣的思想史:儒家认为礼仪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秩序;墨家对实用技术的重视代表一种实用主义思想;道家对把对宇宙天地的揣摩和理解,作为自然与社会知识的基础和依据,最终以“天道”确认解决现世问题的知识的权威性;佛教的传入打破了中国本土的思想格局,尽管佛教在为适应在古代中国思想做了改变,却也在影响着中国的思想。  

3、儒学成为主流:儒者为官后,一方面将儒家思想学说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传播到了平民,一方面由制度与文本渗透到了法律,儒学取得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  


二、确立了国家意识形态  

儒学把《吕氏春秋》以皇帝之学的“天道”构筑的一个以太一、两仪、阴阳、四季、五行、十二月为基本时空构架的庞大网络发扬光大,儒家把思想学说世俗化道德化,并通过为官作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从而达到在古代占支配性地位的观念系统。  


三、形成了大量的典籍文献  

从集大成的《吕氏春秋》到《淮南子》,思想统一的《春秋繁露》到《白虎通》以及后来的各种经典文献,都只有在思想学术浓厚的七世纪前所完成的,属于当时思想状态的反映。  


四、同化了外来的佛教  

作为宗教组织,在中国只能于世俗国家利益共处,单是不能拥有独立存在的可能;更不能存在宗教信仰优先于社会的伦理信条和道德规范而拥有绝对的地位,只能在承认社会的伦理信条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进行传播发展;宗教理想也只能在同化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中国,因为其终极依据只能靠拢中国的“天”“仁”思想才能被接受。 

 

五、道家进行清整,从而发展了道教  

思想史的发展,使道家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处境,同时也意识到只有对自己进行修正清理,适合社会主流思想,才能得到发展;因此道教大规模全方位的清整使得道教得以延续发展,并最终形成“儒道释”三足鼎力的局面。  


六、总结感悟  

纵观七世纪之前的中国思想史,其最大的特点是:各种思想认识不统一,思想家百家争鸣各抒己见,产生了大量的经典著作,以及形成了现在仍被利用的思想背景。可以说是思想知识的大爆炸时代。进而联想到个人的成长,不能拘泥于统一的思想,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只有接纳各种思想,进行终极的追问,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要时刻都有清零的心态,我们个人的短短几十年跟整个思想史对比,仅仅只是一瞬间,所以没有什么是永恒固定,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才是永恒的道理。



@[9队][S480]Luffy-宁波

【远古】  

1.死亡认知:死后有世界,灵魂能永存;  

2.审美意识:对称、整体、夸张、怪诞;  

3.生命起源:生殖崇拜,祖先敬畏;  

4.亲疏关系:血缘亲疏,尊卑有序;  

5.记录交流:仪式和符号可以指代和象征,拥有解释能力的人拥有统治权;  

6.构成因素:阴阳五行,万物感应;  

7.时空观念:天圆地方,地有四极八方,北辰中心,中心优于四方,社会秩序与天地秩序同构,中央为大,四方为小。  

最大的成果是通过时空观察构造出了一个秩序框架,成为历朝历代遵从的依据,是其他思想诞生和发展的源头。  


【春秋战国】  

基本延续、强化和普遍了前面的知识与思想,认为古已有之,便天经地义,但因为知识阶层从高层转向士族,思想也在悄然变化,最大的成果是理性的启蒙,百家的争鸣,加强了对宇宙、社会和个人的认识。  

1.儒:道德代表,继承血缘亲疏,因追问礼的根源提出了仁的思想,作为了后世伦理道德的依据。 

2.墨:实用代表,承儒又反对儒,据下层实用主义提出兼爱的思想,为墨子后学的技术化定基础。  

3.道:反智代表,以天道为起点,各派系寻求个体自在和内心解脱,为玄学乃至当今世界定基调。  

4.宇宙时空之争使道、阴阳、五行和天地人结构被进一步哲理化、系统化,道成为各路思想依据。  

5.社会秩序之争使人们对人性和道德礼法有了更深的认识,诞生了很多实用可行的社会管理方式。  

6.个人存在之争一方面从共性上教人如何为人处世,一方面从个性上教人获得精神的自由与超越。  

7.名辨之学使人认识了语言与世界的关系,可变,可控,可分,可超越,可纯符号化,可连接感知与真实。  


【秦汉】  

前面的精英思想在民间有了不同程度的普及和衍化,而精英阶层却将百家思想折中兼容归一,最大成果是奠定中国两千年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该基础以儒学的人伦仪礼为主,兼容天道的依据、阴阳五行的架构和法律行政的管理制度,并吸收民间的一般知识和技术,理论和实用、道统和正统得以贯通。  


【汉及汉后】  

被统一束缚住的思想和知识阶层反生出博学主义和士大夫的理想主义牺牲精神;  

知识阶层对抗王权的失败迎来了道学的回归,滋生出追求个人超越的玄学精神;  

玄学普及民众,又恰逢南北时局动乱,道教历经四百年清整终于长成民族经典;  

而这一时期最大的成果属于佛教,准确的说是佛教东传丰富和提升了中国思想:  

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天经地义,在思维上有完整的逻辑;  

一个空就洞穿底层依据,佛之宇宙带动了道玄的丰富;  

术语和语言繁复精致,能用寓言比喻将哲理深入浅出;  

融入政权、伦理和民生,生成影响后世的各佛宗思想。  


【总的来看】  

总的来看,中国思想经历了最开始的迷思到理性、不间断的分散冲突到统一凝聚,取得了理性的突破,认知和思维上的丰富,帮助了民族统一,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发展,奠定了汉文化的强大地位。



@[12队副][S122]旺仔-哈尔滨

一、答题思路  

这一道题的答题思路要看怎么梳理,按照时间线梳理抑或是按照重要的节点梳理。参考书中的编排顺序,是结合了时间线和当时发展的需要梳理。注意按照自己的成果总结。  此外,重要的成果中,一般知识是缓慢发展的。  

二、 中国思想发展里程碑  

1.远古时期:形成了天圆地方、大地四极八方的空间观念。  

意义:为此后中国人的各种抽象观念和思想的衍生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中国人居于天地中央的想法;此外,天地思凡的神秘感觉,是人们形成了一种中央通知四方的政治结构的神圣性和合理性的依据;这种认知方式可以用于解释社会的运行,下达政令。  

2.殷商时期:形成了祖灵崇拜以及与王权观念结合,祭祀和占卜仪式中呈现的知识整合。  
对于数字“五”的使用;  

意义:体现了中国古人重视血缘亲情价值,根据宗法中远近亲疏形成约定俗成的习俗进而形成了宗法制度;通过整合祭祀和占卜仪式的知识,围绕王形成了一批具有知识和技术的知识阶级。  

将万事万物归为五类的分类观念,形成了五行思想。  

3.西周时期:礼制发达划定了血缘和等级的秩序关系——立子立嫡的制度以及宗法丧服制度、庙数制度和同姓不婚制度,执行人间沟通职务的知识分子的职责有了分化——祝、史、宗、巫。  

汉字的形成,句法的确定。  

通过反复使用奇数和偶数,形成了运用奇偶预示变化的习惯。  

意义:礼制构造了中国宗法社会的基本伦理观念,组织结构和行为准则。  

分化职责则逐渐形成了思想家的角色,引申出了不少的思想。  

汉字作为承载文明连续的历史,保证了文明的连续;汉字中部首体现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的分类方式,通过某一个表象作为分类依据;一旦这种表象成为认定的事实,又开始影响中国人的思维。  

汉字造句的方式过于松散,因此在古代中国思维中没有明确的逻辑、次序和轨则的表现。  

形成了中国思想中重要的思想“阴阳”。  

4.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处士横议。  

形成了完整而精巧的观念系统,天、地、人在精神上相互贯通,现象上互相彰显,事实上彼此感应。确立了阴阳、五行思想,可以解释宇宙。  

意义:出现了大量不具有政治权力的知识分子,并产生了自由的思想氛围,引发了人们对于礼仪制度的质疑和思考。  

最终产生了儒学、墨家、道教诸多经典思想学派,开始讨论对于宇宙时空、社会秩序、个人存在、名与实等哲学问题,思考当时社会中礼崩乐坏的缘由并在自己的体系中给予一个阶级办法。  

仪式和象征的概念让中国古代人们形成了天人感应的观念。  

5.秦汉时期:地理上的融合促使思想上融合,思想上的融合推动者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是第一种试图将知识囊括到一种体系中并可以解释社会的尝试,并作为西汉初期一种官方思想学说;  

儒家学派中的思想家通过变通进入国家权力中心,董仲舒借鉴道教思想以及术数技术 ,确立了天为本原和价值依据,人生而自然,需要后天教育教养,进而引入了权力和教化的思想,并整理了完整的思路体系。  

意义:确立了以儒家经典为依据的道德教育和以法律依据的外在约束,即礼法合一的思想;知识阶层有了正式的渠道可以进入官僚系统,消解了知识的独立性;出现了循吏和酷吏的为官思想。  

绝通天地的能力被集中到君主身上,天象以灾祸示警君主的统治的思想逐步确立。  

6.东汉与魏晋:王室贵族,宦官外戚占据了权力中心,而知识分子则被排挤到角落;为了重回权力中心,知识分子开始进行自我标榜,并结为朋党,树立崇高的理想以获得道德上的认同感;然而这一行为遭受了外戚打压,因此群体认同转化为个人的体征。  

在儒家学说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环境中,道家学说给予知识分子更多的讨论空间,于是知识分子开始追求对于终极的理解,而玄学清谈成了人们日用而不自知的行为;  

在下层则形成了道教,通过清整秩序,明确神谱体系,形成了道教;  

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并进入上层阶级的视野。  

意义:道家学说与道教在中国重新进入上层阶级的视野中,佛教思想则逐渐被人们接受,与传统中国文化相互影响,并为儒释道三种学说鼎立进行铺垫。  

7.隋朝与初唐:  儒释道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对于知识的解释由权威和官方划定;  

意义:确立了以人文为主的思想脉络;思想再一次统一,对于知识的解释一旦由官方确定,思想也就产生了局限性。  

  

三、我的感受  

回答第一道题耗时2小时,中间几经放弃,但我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坚持,不要放弃。  

而回答这道题时,如果由阅读我的内容的伙伴或许可以感受到,我再挑选思想史重大节点的时候,并没有完全的覆盖所有变化,挑选了我认为重要的,并给予相应的解释。这是思想史之我的思想史。  

从远古时期到初唐盛世,我们可以发现思想在不断地整合又分崩离析,再度整合,分崩离析,又再度整合。这一周而复始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有新的问题涌现,又不断地使用新的思想解决问题。儒家学说的重塑解决了当时是遵守秦朝旧制还是寻求礼法合一的思想。而隋朝思想统一则是通过改变知识阶级进入权力机构的方式改变的。  



PART2

读第一卷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有哪些?

如何克服的?



@[1队][游学]1307-重庆

最大的困难也有好几个。  

第一,就是心态上的问题,读书快一个月的时候怀疑阅读本书的意义。认为花那么多时间是否值得。  

解决方法:

1.感受内心真实想法。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读书的过程体验棒不棒,付出的这些有没有得到一些的回报。  

2.从长短期两个维度梳理得失。  

短期来看收获了些什么:  

1)主要是对古代中国思想的进一步的认识,有了一些可以显得自己很高大上的谈资。  

2)和小伙伴一起学习很开心。大家共同做一件事情很棒,还可以互相讨论,取长补短。  

3)感受到安全又充满挑战的学习成长环境,有可以实现学习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能够让自己获得想要的状态。  

长期来看收获了什么:  

1)收获一种克服困难的体验,攀登一个又一个持续行动高峰。  

2)学习一种成长模式,拓宽自己的学习经历经验和成长路线。  

3.从学习规律的角度理性看待所面临的问题。在感受到这些冲突和困难时,艺星副队提出,从学习规律来看,目前是处于倦怠这样一个状态,是正常的,我们只需要坚持住就好。帮助我从理论规律的角度,客观的看待自己面临的问题。  

第二,阅读内容高深繁杂看不懂的问题。第一卷里中国七世纪前的思想发展历史波澜壮阔,各阶段时有精彩的思想内容,其中不乏百家争鸣这样尉为壮观的种类纷呈,也有佛道教这样异族或本土精妙高深的思想内容,让人眼花缭乱,沉湎其中。过于沉浸的状态就导致自己淹没在阁老写的包罗万象又自成一体的思想史中。一度感到理解非常有难度。  

解决办法: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第一遍没读懂就再读一遍,第二遍没读懂,就读第三遍,知道有一些认识理解为止。  

2.向小伙伴们请教问题。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更好地理解内容,小伙伴们给的答案是抓住标题、总括与承上启下的词句,梳理知识框架,帮助读懂内容。自从问了梳理框架这个问题之后,就在阅读理解内容上前进了一大步。虽然这个方法是从小学在语文课上就有练习的,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导致现在已经不太会使用这个方法了,而且阅读思想史,这个阅读篇幅和理解难度都上了一个层次,所以应用理解起来更难,不过现在已经应用的越来越能上手了。另一个是类比迁移的问题。已经下单了ZT副队推荐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还没看完。在应用类比迁移的问题上,感觉走的不是很稳,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巩固提高。  

3.翻阅学习其他同学的题目答案。日常的题目都有助于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自己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没有完全看懂这个书中内容的时候,会在平常的基础上去翻更多小伙伴的作业,看一看小伙伴们都是怎么理解的。这个方法指更适合于理解了但不深刻的内容,对于没有完全入门或者自己阅读有很大障碍的,内容作用相对较小。  

4.搜索课外资料补充基础知识。这一点特别适合应用到一些概念的理解上。但是我感觉我做的还不够,去查课外资料比较少,对于生词生字不懂的内容有时候会跳过忽略。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就是刚开始读书活动没多久的时候,大家反映书里有很多生字,不认识,但是我完全没有感觉到,我觉得读的很顺畅,但是读完之后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读一样。后来看到大家的讨论,我才逐字逐句地去留意书上内容,发现真的有好多的生字生词不认识。之前是一点没发现。所以在补充课外资料补充基础知识这方面,还是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1队][S415]义民-武汉

最大的困难在两方面:  

一、时间安排上的困难:  

1)困难描述:从8月1号开始读书就开启了时间不够模式,工作比较忙,并行的有几个报告,接的翻译,加上不愿意放弃亲子时间,期间还报了一个晚上和周末上课的德语翻译进修班。忙到没时间去计较崽子的奶粉什么时候做活动,直接闭眼买。  

2)克服办法:  
借助外力,抓大放小。比如晚饭后溜娃这种陪伴性质的就交给队友或者婆婆,要是当天的课互动性不强,就边听边给崽子洗澡,顺便哄睡;周末早晚尽量让老人休息。同时,尽可能地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多参与,而不是完全依靠他们。

及时沟通,缓解压力。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翻译,因为我翻的是一本书的最后五章,这个活也是一拖再拖,拖到不得不完成的时候,基本上我的进度就是整本书的进度了。翻的东西又比较难,想突击真是不行,我分析了一下当时的心理,压力来源于担心,担心自己会拖后腿,会给合作的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面对自己的力有不逮,坦诚沟通。我把自己的翻译计划跟老师聊了一下,发现其实时间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所以通过这次沟通基本上把时间压力去除了,最终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这个翻译(收获:面对压力,要找到最终的起因,然后去面对,用行动去解决)。  


二、在作业上的困难  

1)问题描述:思想史的内容容易读着读着就上头,但上头的感觉在面对作业时就变成了下头。尤其是面对20页第一次了解到的内容,还沉浸在哇,还能这样想,哇,这个好有意思的兴奋劲当中,居然要我从中理出一个脉络,还要用自己的话归纳总结。这,前面讲了啥,我为什么觉得这么有意思,但缺啥也总结不出来。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了,可是我连个方向都没找到。  

2)克服方法:  

放过自己,从完成先开始。自从有了优秀作业评选之后,做作业好像就有了心理包袱,总想着如何才能出彩,如何才能优秀,会为此多花一些时间。这是好事,是一种提升作业质量的努力,但在我这样的时间压力下,真的很难再挤出来这些心思的时候,就承认自己的力有不逮,完成就已经耗尽我的洪荒之力了,还能怎么挖空心思去优秀。每个阶段都会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就要根据这个轻重缓急进行实际的分配。接受自己不是全能,也没办法轻轻松松地提升,那就放过自己,从自己每天都能达到的标准开始。放下包袱,才能轻装上阵。  

搭建自己的答题框架。自己的话归纳,其实就是一种复述,这种能力在翻译和写报告中非常重要,所以有时候需要刻意培养一下。可以先从学习其他小伙伴的优秀作业开始,每天看一些就好了,看看跟自己的思路差异和差距在哪儿,然后如果还有时间,那就去嗑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去答题,答题先从写清楚一点开始,再慢慢到两点三点。如还有余力,就去读一些相关的文献,看看别人是怎么归纳的,打开自己的思路。在重复地训练中,摸索自己的答题框架,等到框架形成了,也就不会觉得很难了。



@[2队][S214]潇潇荷-郑州

困难一、内容理解起来难度大,看了就忘 。葛老所写的书引经据典,可以看出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再加上众多文言文,这就让我理解起原本内容来困难比较大,经常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很难系统性总结这一章节到底写了什么。  

克服:4遍阅读。  

提前阅读:  

第一遍拎结构,形成整体上的印象。  

第二遍通读,会逐句阅读。  

当天读:  

第三遍重点读,会着重看一下作者所表达的观点,适当省略部分对古文的引用。  

第四遍定位答题阅读,定位答题内容,整理思路,串联知识点。  

就算这样几遍下来,能记住的还是有限。  

困难二、情绪波动。有时和其他事情出现了冲突,会依然怀疑做这件事的意义。  

克服:定好写作业的流程和时间段,给自己规定时间~一旦定好了任务量,也就没那么多心思再东想西想了。



@[3队][游学]微笑-镇江

最大的困难是:  

1.古文颇多,很多意思不理解,也看不明白,影响阅读下去的动力,很容易烦躁,不知道究竟在说什么。克服,就是不懂不明白的就不纠结,直接跳过去看能够明白的地方,抓住本段落的关键词,其他晦涩艰深的可以放弃。  

2.思路跳跃,葛先生知识广博,往往思维极其跳跃,没有大量的文学积累根本跟不上节奏,常常是思路打断,不知所云。克服,重新再来看一下哪条叙述线在走,重新抓住重点,这个过程比较煎熬,尤其是花了时间了还是不知道在说什么的时候,很想把书给撕了。  

3.量大头晕,能够定下心来看就已经很难,再深层次把握脉络更难,头晕脑涨。克服,没办法要写作业,只有看,一想到作业没写会更难受,两者之间还是选择再看书吧,这是心理上的因素占更大成分。  

4.时间控制,如果有很多工作或是其他事情,需要放弃很多来看书写作业,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非常不乐意,再一翻这么厚的书,更不开心,还要写作业,组织语言、敲字发表,处于低谷期时不想动弹。(察觉自己的心态:)克服,还是有当学生的感觉,作业没交会被老师骂的思维一直在。  

5.对比焦虑,一看到别的同学这么优秀这么厉害,一对比会有严重的焦虑感,假如再看不明白书里的内容,作业再写的很一般,就会很失落,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上升。克服,人无完人,多多宽慰自己,开始自我对话,慢慢平复心情,再接着写作业看书。



@[4队][S25]吴风静-武汉

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阅读。  ……综合这段时间做作业的经历,我觉得还是需要增加阅读量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从以下三个方向切入:  

第一,提前读。  

葛兆光老师这套书有内在一致的思路和前后贯通的研究方法,所以往前继续读下去的过程,就是按照他的思维模式去反复练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一边补充具体知识,一边强化思维练习。  

我们可以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反复“使用”来真正理解他的研究思路,也从中国思想史的连续性变化中,反复看到“变”和“不变”的那些核心概念,更加深入把握中国思想史里那些“关键词”。  

第二,反复读。  

既然读了一遍只有浅层的感性认识,那就反复多读几遍,去理解内在的思路和逻辑,尤其是可以在写作业之前,带着提前读的大概印象和S老师出的题目来再次阅读。  

S老师的题目实际上可以作为我们阅读的脚手架来使用,题目中的关键词,要求我们去权衡和分析的内容,往往就是这个章节写作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当我们带着疑惑去重复读的时候,就可以从表面的字词向下挖掘,分析作者所提出的问题、设计的场景、阐述的证据和论证的结构,然后真正掌握其中的“道理”,还可以用自己的话去分析其中的逻辑和联系。  

第三,延伸读。  

葛兆光老师这套书属于专著,只会为讨论最核心的问题提供最关键的证据,而将其他的历史常识、文化知识省略,因此我们会读到很多的抽象分析,而缺乏具体的感性认识和经验,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延伸阅读的方式来补全这部分内容。  

例如分析党锢之祸那一题,如果仅限于书中的描述,就缺乏对于“朋党”和“宦官”这两个群体所作所为的真正认识,也难以体会到隐藏在党争背后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为了获取准确的分析,我们有必要补充相关的历史事实。  

相关历史材料和故事,佛教和道教的知识,各种文物的纪录片和图片,都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具身体验”,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去理解其中的思想变化的脉络。  

在读书过程中,每周小队内的分享和大群集体学习的主题分享,也属于这种“延伸读”的内容,是我们加深理解、提升阅读效率的好机会。  

整体而言,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关键还是要下苦功夫,只能靠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多读,然后多思考、多关联、多总结、多分析,才能真正从浅层的文字阅读进步到理解思路、把握逻辑、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5队][S929]Shelley-襄阳

2.看不懂书,不会做题,心态逐渐崩盘  

大概养成每天晚上写作业的节奏后,每次写作业都会挨到很晚。原因是自己看不懂书,不会写题,整个人僵在那里,绞尽脑汁,最后只能提交一个不太满意的作业。最直接的表现是:作业字数减少,提交作业时间越来越晚。心态上感觉在受折磨,每天苦苦盼望着周末,作业就像车轮,一圈接着一圈,压得人喘不过气。  

解决方法:首先解决情绪问题。我积极的向队长和作业优秀的同学请教经验。获得很多实用的建议:学习别人的作业;扩大阅读范围,从多方收集材料;作业联系实际,找到自己兴趣的地方等。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地与队员们沟通在写作业时遇到的情绪问题。最后发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心态失衡,我难大家也难。在向外交流过程中,逐渐打开心扉,在吐槽中疏解情绪,在互相鼓励中,获得勇气。  

4.不愿站出来,只想当小透明  

由于自己作业并不突出,对书本的理解浅薄,读书速度很慢,所以刚开始并不想参与小队的flag计划,只想做个小透明,默默完成三个全面。我的内心深处存在不自信,怕丢人的想法,认为只有优秀的作业和出色的能力才应该站出来,被大家看到。  

解决方法:打破臆想的最好方式就是走进现实。没参加flag计划以前,我看着大家立的flag都特别漂亮,不愿意拿出自己的flag丢人。参加flag计划以后,才发现一切都是自己的臆想。没有人会看不起我,反而大家都在鼓励我,**完成计划以后,内心都是满满的成就感,那种雷打不动的坚持给了自己无所不能的信心**。自己设置的思想壁垒事一面无形的墙,自动把自己与他人隔开,其实那些想法别人都没有过,大家最在乎的是自己有何进步。参与感和获得感真的超级棒。



@[7队][S588]I do-北京

最大的困难是部分章节梳理不清楚逻辑,不会总结章节、段落的核心观点,答题的时候成了资料的堆砌。  

克服:看到愚遇、卸妆、Saru、重力等同学的作业,有的时候的确豁然开朗,答题内容和格式都可以看出干净利落的思考。于是自己开始做每周优秀作业的答题思路梳理。收获挺大,比如有一道题目是罗列佛教的概念,几乎大部分同学都是在堆叠名词,但没有人想罗列这些概念的目的和作用是啥?其实就是在通过核心关键词梳理佛教的核心内容。  

但形式上,如果只是散开一个一个去罗列,就会显得很乱,当时Saru是以“空”为核心概念,然后围绕“空”铺开思路,也就带出来了其他观念,这种形式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同时也让别人知道了,这些概念的由来。



@[7队][S877]刘莉-广州

【1】读不懂,读了就忘,回头再来看,就像没看过一样;  

——在“思想史”开营之前,我是先读的第一卷,刚开始读的时候,越读越带劲,感觉历史很有趣,当时在群里还嘚瑟,越读感觉越有意思。开始读不懂的时候,是把阅读当成了完成任务,每天必须保证读完1节,这样才能保证余量是足够的,这个时候的目的就从了解“思想史”,转移到了我要读完它,没有经历理解词句的过程,所以还没等读完1节,就已经不知道这节都讲了什么。等过一周答题的时候,就等于没看一样,只能重新扫一眼,然后边读边答题。  

——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上周开始读第二卷的时候,我在思考“为什么刚开始读思想史的时候,我认为越读越有意思,而现在纯属是为了读而读?”然后我发现,刚开始读“思想史”我是抱着学习和了解思想史的心态,整个过程是慢慢读,理解文字背后作者都讲了什么问题,中心话题是什么,并且在每读完一章之后还写了一张卡;我发现,当我慢慢读,读懂了的时候,并且还有输出的时候,我对这节的内容就会印象很深刻,重新读第二遍的时候,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更深的理解,并且答题的质量也明显更高。  

——然后,我观察到,现在的状态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我“必须”每天读完1节,这样我才能稳稳的保持提前一周的余量,所以每天的阅读就是在完成任务式,潜意识的预设是“读不懂就读不懂,反正到时候答题可以再读一遍,重要的是我有余量”。当我觉察到的时候,我发现这样是不对的,如果我只是读了,但是没读懂,我再读第二遍的时候,反而会花更多的时间,也会感觉很浮躁,答题也要花很长的时间。  

【2】改变策略:慢慢读,以追求理解为目的,读完1节输出1张读书笔记卡;  

——上周我意识到问题之后,我就改变了读书策略,以追求理解为目的,读书的时候,读完1小节总结中心,读完1节之后再输出1张读书笔记卡。这个策略效果很明显,直接解决了读不懂,读了就忘的问题,我称之为“ 看看吗以慢为快”,虽然读完1节的时间更长了,阅读加输出的时间差不多2.5小时(原来读完1节差不多1.5小时),但是输出的速度更快,质量更高,重点是我能够理解了,没有“白读”了的感觉。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敷衍别人就是敷衍自己,S只是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圈子,书要自己读,饭要自己吃,所有的收获也都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答题不是为了给别人看,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检验自己的阅读的成果,所以交出来的东西,至少自己要满意,这样书才没有白读。



@[8队][S97]杨少侠

1)工作比预想的繁重,最严重的一次从早上九点干到第二天晚上九点,写作业的时间被压榨的没多少了。如何克服?首先,抓住一切时间,先完成作业,加班到十点以后,公司也没啥人了,通宵的那天更是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同事,等待事故处理的过程中,就先看书写作业。其次,分析原因,核心在于没有足够的提前量,所以后来就早上起来读,通勤路上读,情况缓解了很多。当然,现在提前量还是不够,也在努力往前赶。  

2)事儿都挤到一块了。9月2日那天,当天的作业就是我在上面所说的,很难,除了完成当天的作业,还要轮值日毕,还要梳理分享稿,还要加班。最终排了优先级,先努力完成作业,然后跑程序统计作业,分享稿的优化可以排到周六去。这一天焦头烂额,打车回到家,差点都吐了。但是这一天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一是要提前准备,不论是日毕统计还是分享稿,都是差不多提前一周就告知了,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二是关键时刻要不慌不忙,沉着应对,此番历练,却有成长。



@[9队][S196]超超-台州

读第一卷时遇到的最大一次困难是8月12日那天,前一天培训弄好快到凌晨两点才睡,但是考虑到接下来培训的满满节奏和现场验收环节两点,还是选择了早五点起来答题,想在早八点前完成作业。  

入睡前把所有准备工作做好,衣物和水都提前放在立马能拿到的地方,也问了同事的闹钟时间并告知她自己的情况争取到理解,最后在大脑中规划好最快速的早起抹黑洗漱路径。五点起来时发现作业还没有发出来,就坐在宾馆的床上先把对应章节先看一遍,六点左右一看到作业就立马写,能写多少是多少。因为怕堵车,所以提前出门,赶到园区吃了个早饭,就自己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继续完成作业,在8:39前完成了提交。    

这一次经历告诉我,只要提前多准备,有些相对突发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在这次经历之前我会怕培训的高强度会打扰自己的早起答题计划,后来发现先别在心里制造恐慌,自己先吓自己,而是应该想办法。我总结了以下三点:提前屯粮、提前准备、善用工具。  

纵观从八月到今天,答题时间基本相对稳定地都在八点前,除了早起是必做点,还得益于题量不算太大,如果是四五题,估计也难。下一阶段还会继续稳定这样的节奏,坚持整期保持,同时上周起把复盘提交时间从之前的周日晚十点前挪到周日中午十二点前,唯一要努力地就是监督自己的行动。



@[10队][S104]hotline-秦皇岛市

带娃、个人成长和家庭的不可兼得性。  

对于我来说,读书需要整块的时间思考和答题。但现实情况总不允许,自由可支配的时间是支离破碎的。当只能一人带娃的情况下,忙于带娃和读书画画时,家庭只能选择性兼顾,大多时候光带娃和读书就把个人所有时间都占满,而读书也只能零碎着看和写,画画被挪到周末或者熬通宵画完。  

解决的办法:  

关于看书,娃睡觉我看书。  

关于答题,之前尝试早起,但娃身上跟装了雷达一样,我一起身娃就哇哇大哭,老公也睡不好,影响他上班,所以早起之法被放弃。然后选择晚上写作业,老公不忙的时候,下班后他带娃我抓紧时间写作业,写完后再吃晚饭,一般要到晚上八九点,晚饭也就当宵夜吃了。老公实在太忙时,我背着娃将她哄睡着,然后赶紧写作业。现在大了容易醒,每次都默默祈祷她多睡会,先让我弄完作业再醒。不足的地方是我交作业比较晚,娃大了背着睡不是特别舒服。后来痛定思痛,总是晚上搞作业自己又困又累,娃也休息不好,就再次尝试早起,早起后立马离开娃的视线,由老公抱着哄睡,一次成功之后发现此法可行,目前就用此方法。


@[12队][S150]1路向前-浙江

时间不够+作业不会写→一边哭一边写,一边放弃一边交作业  

8月30日周二,一如往常用中午和傍晚的休息时间重看一遍当天所读的内容,周二的晚上固定有协和的安宁疗护的课程,尽管早就知道作业一定会晚交的,结果延迟下课了,已经22点30了,我还开始不停的哈欠,题目的数量也从1变成2。**其实还有时间,只是不知为何我的情绪在作用**,一面想放弃一面想着没有日毕带来的结果,全然忘了小队也是需要日毕的,我只想到自己,很难受。怪自己读书没有记足够的笔记,没有自己的思考逻辑,没有做好优先级的顺序,为什么没有早起写……在大脑怪乱的思维中写了一些,在队长副队的电话铃中23:55踩点交了作业,在胡乱的情绪里被告知还要统计小组提交作业的情况,尽管理智我知道这是必须要做的,在当时的情绪里,未能控制住的哭了,在情绪里继续被动的按照副队发的步骤完成统计,只感觉全身的疲惫。大脑开始逐渐清醒,因为我的晚交,队长陪到我交了作业,副队陪到我统计出小队提交作业的结果,发到群里,我却只在自己的情绪里,特别感谢队长和副队的别放弃,不然我可能就此放弃了,也就不是这次的复盘作业了。  

克服的方式:一面情绪一边哭还是在一边写作业,不要不搭理副队和队长,要及时的求助和回复,通过写下来的方式,梳理自己的情绪,距离明心见性可能还比较远,但是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再次遇到情况的提前安排,包括优先级的顺序问题等。



  

PART3 

截止目前,阅读《中国思想史》,

你的收获是什么?



@[1队][S134]踏雪飞鸿-北京

经和纬的关系,是精典思想和一般知识的关系。正如S老师所言,自认为自己是“经”,就小看“纬”,这是危害极大的。觉得自己多读了几年书就瞧不起读得少的,我自己也存在这种偏见。自从离开村子到外上学工作,跟以前的村里的小伙伴联系少得可怜,回村里过年,聊的也比较少,有了很深的疏离感。大部分的原因是在自己身上。这个高傲的姿态非常容易让自己脱离实际情况,从而让许多事情悬浮在空中,不接地气,缺乏实操价值。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就是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这就要我们除了学习精典知识,更要深入群众,从群众中学习一般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在群众中开展工作。



@[1队][S763]大雄-山西

象征的作用是伟大的  

(1)原本象征只是来自经验和记忆,当这些内容与另外的现象联系起来时,就被人们视为一种因果关系,便形成了象征。就像天象吉凶意味着对政权效果的评价时,人们便将这两个没有关系的事物联系起来,逐渐影响着历朝历代。  

(2)象征系统一旦运行就无法停止,开弓没有回头箭,已经深入人心,以至于后世改朝换代都会人为制造天象来证明自己的合理性。象征的秩序成为世界的秩序,象征的北葵就是世界的奔溃。  

(3)象征就像联想一样,能将具体的事物抽象到其背后表达的思想和意义上面,就像第一反应的构建,通过象征体系的构建就可以逐渐塑造自己的第一反应。所以既要打破不好的象征,也要建立良性象征。



@[1队][游学]1307-重庆

三、我们的一切思维方式行为模式都是有缘可依的,都找得到这一行为思想的源头。不论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宇宙天下四海观念,还是道德礼貌追求,或者是对于各种事物的基本看法,感受到的或积极上进或颓然失望的心路历程,都很大程度上受到从小开始的教育的影响,反映平时养成的思想行为模式,来源于这些我们日用而不知的知识与思想世界。这让我有很强的连接感,同时也更有整体思维。连接感表现在我与其他人虽然看起来各不相同,但是我们都是处在同样的一般知识与思想世界中,于是我们没有那么的各不相同,而更像是是生长在同一棵大树上不同区域形态的枝桠。而整体思维则表现在我们与其他人有共同的一般思想基础,我们成长在素来统一的国家,从更深处的思想意识世界来说,有共同的根基,是一个整体。就像大陆架与其上的各种海岛,看似隔了深深的海湾鸿沟,但却是在同一个大陆架上。共同的根基-大陆架如果动摇,那么我们都会随之受到影响。

五、更合理地分配时间,见到执行力。以前总是想的多行动的少,计划这样,计划那样,但是最多只能坚持小几天,就因为生活惯性的力量而放弃了。现在由于每天有必须完成的具体目标,而必须克服困难,完成目标,不让自己被踢出群。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有一次质变发生在某个非常难以完成目标的夜晚。那天真是太累了,躺在床上满脑子想的都是今天实在完成不了了,请假是什么流程?星期六来补作业可以吗?要怎么跟队长联系一下?想着想着睡不着觉,于是咬咬牙,坚持起来把作业写了。虽然不完美甚至非常粗糙,但是完成了。从那天后,就每天能完成作业,到目前还没有遇到下一个特别大的日毕困难。  


@[1队副][S302]艺星-成都

对流派的“偏见”。以前可能真的涉猎很少,会对儒家、道家等,以及佛学、道教形成了一些偏见,而且在我的脑海里似乎还形成了一套自我认知的标准,我有意识的觉得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所以那个被这个取代了等等不正确的观点。当你纵览中国思想史房发展过程,你会发现可能没有绝对普适的真理,即使是一套经典知识与精英思想,可能针对当时的社会与民生有一定的解释意义,但同时它也有可能有所回避、逃避,所以就有更新的知识正逐步去渗透、去瓦解一直到被取代。在这个过程之中,知识的更新换代看似还是挺温和的一个过程,甚至会用迂回的战略与战术,并在最初也是会借用对方的基础来解释自身,为自己铺垫,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那这些从本书中获得的观点就让我认识到,一切思想,哪怕它曾经很权威,它可能都是提供了自己的一个珍贵的“偏见”,然后人们又在不同的思想上找寻了另一些时代的经典的“偏见”。而这一切偏见加起来,对我们这种小白阅读者就形成了一种“见”。



@[2队][S171]雪梨橙-上海

当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绝对性地位之时或者成为了风向标之时,也不得不要约束自己,反而会失去原先的自由,增加了额外的束缚。像儒家后来成为了国家的意识形态之后,反而为了保持与天子的特殊地位的关系,之前独立的批判和客观的审视的作用反而被限制了,不得不妥协。给我的启示就是,工作中原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贡献者,只要想着自己的工作范围内的事就行,没有太多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一旦成为团队的负责人,就是需要一些平衡,对上对下都有一些顾虑了,不再像个人贡献者如此单纯的只是处理事情,偶尔也需要言不由衷和退让,追求的是多方的平衡以及综合利益的考量。所以说要得到也必定有相对应的付出成本,同时这个也随着你的职责范围带领团队的大小而相应调整。无奈但是也必须得接受。



@[2队][S324]半夏-武汉

有依据你才能挺直腰板儿 。

思想史看到目前,会发现,不管什么朝代,如果要提出一个新的思想,就要给出令人信服的依据,而一般最令人信服的是历史依据,而不是凭自己的脑袋梳理出来的逻辑。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儒学也不是一上来就成为了意识形态的,它也被质疑过,被取代过,在被质疑和取代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找依据,直到在道家找到关于宇宙本原相关的依据,才得以解决。  

放到生活中也是如此,与人辩论,如有有可靠依据,有时候一句顶十句;工作中,一些比较奇怪的现象,只要你能用已有的理论知识解释清楚,别人基本上就没法反驳。



@[3队][S712]赵丹-四川绵阳

学会了如何与历史“打交道” 原来的时候我只是把历史看成发生的事件,历史考试我当成死记硬背,觉得历史没有灵魂。但是看了思想史之后,开始喜欢上了历史,主要是因为知道怎样去看”历史“了,知道如何去切入,而且还能从中看到最有意思的思想变化,这很有趣。 再来当然相关的博物馆也不会像原来一样的走马观花,只会惊叹哦哦哦,而是能看懂一丢丢的东西了,这和知道多少知识无关,还是因为知道如何去看,谁能知道我历史年代都搞不清楚的人居然在此刻能和历史重新发生链接,未来可期。



@[3队][S573]梁海波-厦门

【天下三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思想自从巫觋开始,随着远古的宇宙认知统一,而后战国风云百家争鸣、再到焚书坑儒而后独尊儒术,来到三家分「晋」(儒释道并存)的时代,中国思想的兼容并收,有容乃大的状态,都深深的震撼着自己的心灵。「躺平」—— 或许是对中国思想最大的赞扬,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而我的学习态度更加的开放,放开了自己的排斥感,去感受一个思想来源的存在的本质,然后吸纳,成为自己知识根系的一部分。—— 放下执念,预设是可以打破的。

【广纳百家】中国思想史最大的影响,是葛教授从文字、图像等不同方位入手,回归最朴实无华的思想,而不是追逐着精英思想的阐述方式,打开了认知中国思想的另一条通道。虽然如此,不过就阅读下来以后,我觉得,中国思想最终的底色还是「精英思想」。毕竟留下来的残存时代是精英的时代,而他们的思想更加影响范畴更大,因而形成中国思想底色还是回归到了百姓最普通的生活身上。或许他们(儒释道墨等)原本不是精英思想,而是通过走精英上层路线,在反哺日常生活。



@[4队][S474]雨木同-廊坊

(1)万事万物是在不断变化中进行的,思想史是这样,我们的成长也是这样。尽管中途可能遇到挫折,但是只要不停下来,让改变一直发生,最终的结果都是比较好的。  

(2)思想史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不会有大的跨越。个人的成长也是一样的,一个人不会从很差的状态一下变得非常好,突然每件事情都做的非常完美,这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想获得个人成长,耐心的做事,心态要稳,欲速则不达。  

(3)解释的力量。对于事物的解读不同,心态也会不同。如果日常生活中遇到非常气愤的事情,是否可以选择另一种解释,将愤怒的情绪转移走呢?



@[6队][S52]犇犇-深圳

1、对于老一辈的思想观念的理解,明白了不要做对抗式沟通去瓦解他人的根据。天尊地卑,以血缘关系构建的社会秩序里隐藏着日用而不知的观念,这些观念指导着生活。既然是秩序就一定会存在等级差序,而等级差序的基础就是以“孝”为基础的秩序。如果违背了秩序,就会导致思想的混乱,进而阐述撕裂感,从而引发冲突。遵守秩序便是恪守孝道,安分守己便是遵从规则。忽然明白了老一辈为什么认为体制内是铁饭碗,为什么是稳定。因为从古至今,思想的观念里就一直是以秩序为基础,符合秩序的才是人们认为是对的,亦或者说,秩序就是基础,维持社会运转的保证。  

2、对于农村里的佛道仪式有了新的看法。从前,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做符咒、念咒语,更不理解为什么要拜佛祖、念阿弥陀佛。不过我也没有反对,而是半信半疑的照做,但我内心还是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现在,我读完思想史,我发现这是人们的一种愿望,以祈祷天的保佑和祛除邪魅,让自己能够如愿。更让我想明白的是,宗教里的个人、家庭、国家是一套观念,包含着个人生活幸福,家庭合睦,子孙绵延,国家富强,而这个一直是人们所希冀的。更让我震撼的是,佛道以一种恐惧的象征方式给了人们惩罚,让人们怀着敬畏之心去遵守宗教规则,从而获得洗礼。例如,佛教用戒律和仪式,让人们相信可以保佑后代及自己积德行善,道教则用戒律和符咒,让人们相信可以祈福消灾解难。于是,我忽然明白了,人所寄希望于外界,希望通过外界的神力帮助,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亦或者获得心灵的满足,这样的确定性会让人感到心安。  

3、没有精彩思想的时代其实也是有思想的,没有表达的内容其实也是一种表达。人的编撰会根据人的喜好去进行策划和编写,就好像算法会根据人的点击和观看给你推荐相应的内容,以吸引眼球和注意力。人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罗列,去挑选,去比对,这个时候不免就会把一些看不上的内容给忽略了,而把自己认为是金句或者精彩的内容给呈现出来,这时候呈现的仅仅是镜子的一面,而镜子的另外诸多方面都被隐藏,这隐藏的一面也恰恰是最有价值的一面。互联网上的很多声音喧嚣万分,但听不到的声音也有无数,这无数的声音也是声音中的一部分,幸存者偏差往往会让我们身处其中而忘乎所以。最大的感触便是,要从反向去思考没有表达的内容具有哪些意思,正面表达的传递了什么信号。



@[8队][S259]purplegreen-上海

2. 经与纬互相影响,相互作用。  

经代表经典知识和精英思想,纬书是指一般知识与思想,二者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而是在互动中有交流和交融。并非经只能影响纬,纬只能被影响,纬也反作用于经。纬书是经典的土壤,精英思想会向纬书索取知识资源。二者在交融中,找到了共同背景和依据,并相互靠拢。  

亲密关系中也是如此。一方读书写作业,一方喜欢短视频,与经纬的关系类似,二者也是相互作用。如果互相攻击,互相对立,读书写作业一方会攻击对方不学习不看书不上进,刷短视频一方会攻击对方就会读书写作业不务正业不做家务不管孩子。可以学习经纬互相交流和交融。读书写作业一方看到对方接地气做家务管孩子全包,刷短视频一方看到对方读书写作业对孩子学习有正面影响。最终二者均在家庭范围内,消除彼此的界限。  


@[8队][S68]小艾-青岛

1、抓主要矛盾。  

葛老对于思想史的叙述,并不是按照时间线索事无巨细,也不是按照经典权威按部就班,而是抓住知识和思想发展的主干,再逐一抽丝剥茧。  

尤其第二卷第四编第七节中对于七世纪中国知识和思想的轮廓的描述,让我们看到葛老思维之清晰、视角之独特。跳出具体书籍具体内容的约束,站在更高的角度从书籍的分类方式上看其体现的知识和思想的特征和发展。这背后的思想搞清楚了,再去看具体内容,所体现的思想自然也就明了了。  

好比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迁移到工作中,面对一项新的工作如何展开?比如我现在面临的客户开发。开发方式怎么选择,客户群体如何定位,客户背景如何调研,不同场景的话术怎么展开 & 如何规范?等等问题,千头万绪。  

借鉴葛老写思想史的理路,至少在开发方式上我有了一点思路:以某个平台的开发为主线,其他方式辅助,充分发挥平台的流量优势,主动连接目标客户。在积累目标客户的过程中,背景调研、话术技巧同步跟上、同步锻炼。  

抓好主航线,不要别人说哪种方式好就调转船头,反而不容易前进。  

无论是葛老的写作方式还是个人的工作方式,仍要继续好好琢磨。  

3、起伏很正常。  

看看佛教,从东传,到广泛传播,到儒佛道并举,再到七世纪成为思想边缘;再看儒教,从形成,到兴盛,到焚书坑儒,再到崛起。  

共同点是都经历了起伏变化,而且佛教、儒家的思想至今仍有影响。  

让我联想到个人成长。我们会经历快速成长的上坡,也会经历重重打击的下坡,间或止步不前的停滞。这都是成长,或者生活的正常状态。  

只要指导生活的主要思想没问题,比如终身学习,比如正直真实,比如脚踏实地,前进的方向是不会偏离的。  

而经过大浪淘沙,最终我们也会收获个人成长的精华,甚至传给我们的后代。



@[9队][S626]Joy-北京

1.打开新的视野

在阅读《中国思想史》之前,我很少触及思想和历史话题和内容,小时候学的东西也都忘光了,通过这次阅读好像完全是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知道原来思想、知识和信仰有一般和精英之分;原来了解古人思想的资料来源非常丰富,但是有些却被选择性忽视了;原来诸子百家的思想发展历程也是很坎坷的,往前追溯竟然都与巫祝史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来远古时代人们面对的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他们认识世界的能力需要经过上千年的时间来提升,根本无法与当今时代识别信息和成长的速度相比;原来我们现在所使用汉字、语言,我们骨子里的某些东西都可以看到来自远古时代的痕迹;原来很多礼仪制度在远古时代是用来规范人们社会生活的,也是掌权者拿来象征他们具有绝对的权威的;原来儒释道之间有着世俗利益上的激烈竞争,也有着思想史意义上的互相渗透和影响;等等。  



@[10队][S331]pluto-香港

读《中国思想史》到现在,我的收获主要围绕两点——“预设”和“确定感”。  1. 预设  葛老说“预设”是不证自明、人们日用而不知的常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形成的判断、做出的反应都是建立在预设的基础上。预设让我们形成了下意识的反应,找到了生存的基点,但同时也遮住了我们的眼睛,使我们忽略了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设。就像参加读书活动,我们或者身边的人可能经尝会想“这么做有什么意义”,而这个意义往往是和现实层面的名或者利挂钩,要么能出去显摆、要么能变现。这种基于名利对事情的意义进行判断,实际上就是预设。但是,我们为什么会下意识地从名利的角度去思考事情的意义呢?为什么不能从非名利的角度如感兴趣去赋予事情以意义?甚至说,为什么一定要找到事情的意义呢?这些问题,当我们站在“预设”的框架内时,是看不到的,是不会去想的。而葛老这本《中国思想史》就是不断地把“预设”的框架拆开,让我们看到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想。当开始思考“预设”的合理性时,我们不仅会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明确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到底是出于内心想法还是被别人带跑,从而能够坚定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同时也能更加了解别人,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没有所谓的正确与否,战略上尊重别人的预设,战术上求同存异。  2. 确定感  整个思想史上册读下来,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无论是什么时代的人,都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寻找到确定感,想要找到一套规则或者框架来解释所有发生的事情以及未发生的事情,于是出现了各种尝试解释宇宙和个人存在的学说,如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等。然而,这些尝试都没有真正地带给人们确定感,只是构造了一个象征的世界,赋予了事物特定象征含义,并通过这些象征建立了规则秩序,让人们按照这种预设去理解和行动。但这个象征的世界是否完美无缺呢?显然不是,除了应试考试,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有标准答案,事物和现象的出现和变化受到不可穷尽的因素影响,我们没有办法分毫不差的准确预测,而人的欲望又是无穷无尽的,就像解决了物质层面的不确定性,又出现了精神层面的不满足。所以,从现实层面去考量,追求确定性是没有意义的,不仅怎么找也无法找到,而且还会给束缚自己的行动,让我们对自己产生怀疑、来回摇摆不定。对于个人来讲,最好的破局方式还是专注自己的行动,利用自己当下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能力,能做多少做多少。不过,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讲,追求确定性还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的工作就是在解释这个世界,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来提高自己的预测精度,这是思想层面的探索。



@[12队][S737]西子-杭州

一、思考:安全感、精神内耗和价值判断。  

前段时间,“精神内耗”的问题被大家讨论,而我时常无法入睡,后来自己对无法入睡进行分析,发现是因为头脑中的想法太多,来回拉扯,想东想西,甚至焦虑,套用流行讲,是陷入了“精神内耗”。  

为什么精神会内耗呢?看到儒家思想建立的章节时,我发现场景可以类比。诸子在动荡的时代,思想陷入迷惘,所以不断地寻找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依据。孔子想到了用“仁”作为不言自明的价值判断和依据,对社会秩序进行统一。  

所以从某一方面来讲,人陷入“精神内耗”,是因为我们现在和传统社会变得很不同,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应该选择怎样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我们在巨大的试错中,所以内心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东西,精神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如果真的深受“精神内耗”的痛苦,可以自己建立价值判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对自己头脑中的想法进行价值排序。  

这是我在看到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相关内容时的思考。到了最后一两节,思想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即使七世纪的思想经过了综合和统一,人们内心有了价值判断和依据,不再焦虑,但这种判断本身就是对的吗?并不一定。  

像被划分到边缘的自然知识与技术,在未来甚至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历史、知识与思想。获得了精神上的安定,就一定是好事嘛?从第二卷来看,并不如此。  

在七世纪的中国,各种知识、思想涌现,造成了混乱与困惑,所以当时的人们对知识和思想进行了统一。统一看上去很不错,但也造成了悲剧。不再有精彩的思想出现,没有刺激就没有反思。  

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之前一直觉得人一般会是在物质的生活当中寻找安全感,但没有意识到其实在精神方面也在寻找安全感。  

但是当这种安全感,寻找到了之后呢?各种思想进行了统一之后就没有什么不好的方面了吗?并不是。从思想的潮流来看,可能就没有精彩的思想再出现了,没有新鲜的刺激了。  

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思想波动的时代,我们很焦虑的时候,我们也很幸运,因为我们有很多的刺激。我们可以在这样的刺激当中产生一些很精彩的思想,何必要一下子就找到一个价值判断,何必要一下子就找到那个安全感呢?  

物质层面的安全感,有了房子、车子之后,就有了安全感了吗?获得了财富自由之后生活就无忧无虑了嘛?无忧无虑就是好的吗?  


二、经典书籍和流行书籍。  

我最近看了一本畅销书,看到第二章节,里面讲了两个经济学的知识: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只不过这两个知识点融入了作者本人的生活经验和其他的一些故事。  

我突然发现这种畅销书很水啊,少量的经济学原理+大量的故事,使人获得一种错觉:获得了新的认知。  

我承认这种通俗书是有一定作用的,很久之前我读的一些书就是这样的,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获得一些认知,产生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下次遇到别的畅销书,又产生另外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自己都没有动脑子想这些书籍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观点是如何产生的,应该如何应用?所以读一个领域的经典书籍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同时会读、读懂、会用的重要性也就出来了。  

如何才算是会读经典书籍呢?我自己的一些思考。  

1.看得下去。  

2.能理清书籍中的结构框架。  

3.能理清基本的概念。  

4.会问问题。  

5.能回答一些基本的题目。  

6.能看清知识、概念的本质。  

7.知识点之间可以产生联系。  

8.多场景的使用、讲解知识点。大量的故事下,是大量的场景应用。  

如果我们在读书答题的时候,也能够写下多个场景的应用方式,其实就是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如果把这种场景写成故事,加上观点,说不定就可以出书了呢。  

由此不仅能够看到经典书籍的厉害之处:几乎很少是关于作者个人经验、故事的讲述,大篇幅的涉及到所讲领域的专业内容。这会导致内容没那么容易读下去,但是理解了本质之后,不断地进行场景应用,它甚至可以运用于各处场景。  

那么畅销书就没有意义了吗?  

1在现实商业层面上,还是很有意义的。为什么大量故事会成为畅销书,证明群众基础好啊,人们喜欢看呀。像是畅销书,它是长篇的讲故事。人们接触到的各种平台呢,内容比较碎片化,它是短篇的讲故事。为什么有些人写了干货,太干了,反而反响平平?因为没有故事,煽动不了情绪。当然这只是部分原因。  

2.畅销书还是能帮人理解一些概念的。阅读经典,读了但并不能保证一定读懂、一定会应用了,这时候畅销书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帮你打通了思路,你可能就知道怎么应用了。  

3.在第二卷中葛老也讲了类书在唐代成为日常使用的知识和思想,我觉得可以类比成畅销书和各种新媒体平台的知识和思想,以下是原文: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类书是这样一些文本,它在把经过确认的共识,经过简约化方式表现出来,并以最便于携带、背诵的形式充斥人们的记忆,也充当每一个受教育的人的启蒙读物,从一开始就成为他们知识思想和信仰的底色,今后无论如何皱染,它都将顽强地显现出来,它不仅是童年经验,也是基本知识。然而在八世纪,这些知识与思想虽然都精确地采自最重要的经典,却已经成了背诵和应急的文本,它缺乏内在信仰力量,缺乏实际生活意义,成为徒具装饰性的条文,它失去了与之相符的社会秩序与结构,于是,它成为悬浮在生活世界之上的文字形式,失去了诊断和批判当时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关于日毕。

尽早答题,独立思考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行场景化的思考,看问题要从两方面甚至多方面看待。  

提交答题之后,再看别人的答案,看别人是如何应用的,可以看到各种有趣的思考。同一个话题,不同专业、阅历的人有各自的想法。  

最后一整天可能都在这样的思考和迁移中,晚上可以进行思路的总结。  


四、关于复盘。

周复盘对一周的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分析做的好的地方,思考不好的地方如何调整。立flag,虽然可能并不一定能做到,但是不断修正,就是进步的过程。  


五、关于小队分享和大群大课。  

看到S发散的讲解非常佩服,也很有启发。看到小队和大群在同一主题的阅读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非常的充实。  


六、关于本书。  

真的很佩服葛老,在学术层面,思想史的内容引经据典,语言丰富,让人看到葛老渊博的学识;在工作态度上,讲一门课写一本书,这本书的出版也是有讲课的原因,敬佩这种全情投入工作的态度。


@[12队][S173]小燕子-武汉

1、留白之处也动人。在导论的第五章,葛老师的题目叫无画之处也是画,这句话非常打动我。我们每个人都是芸芸众生之一,也许不够优秀只能成为背景,但是背景也有颜色,留白也有动人之处。即使身为背景,我们也要勇敢的展示自己,从好好看书,认真写作业开始。  

2、思想的发展也有波峰和波谷。人有生物钟,有节律;社会的发展有周期;思想的发展也一样的有波峰和波谷。就拿儒家的思想来说,孔子在春秋时期就奠定了儒家学说的基础,但是在整个战国时代,虽然有荀子对儒家的思想进行了发展,但是儒家的思想一直不受重视。到了西汉,国家大一统情况下处于对皇权的维护,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历史的舞台,掩盖了其他学说的锋芒,成为官方认真的主要思想。可是极盛之处还是有盛而转衰的趋势,魏晋时期,儒家学者在理想和现实中开始寻找妥协的方法。更有甚者,外来的佛教也来挤占本属于绝对权威的儒家思想。但是衰弱之时也能看到复兴的影子,在历史发展中,儒家的学者一只在传承之中寻找解决的方法。不仅儒家的思想,道家,佛教的思想也是如此,都是周期性变化的。我们站在历史的长河往回看,无论波峰还是波谷都一目了然,但具体到我们自己,短短几十年的生活中,也会遇到波峰和波谷的交替起伏,有了历史上的借鉴,我们才会更加平和的面对,努力学习达到荣辱不惊的状态。  

3、思想在融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佛教东传,本以为佛教传入的精神超脱,超然物外的思想会给我国的传统思想带来剧烈的震荡。但是在我国几千年思想文化之下,佛教东传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完全颠覆我们的传统。相反,佛教不得不接受部分传统中对于孝道和家国天下的认识,从另外的角度进行解释和发展。思想只有不断地融合,才能不断适应变幻地时代,才能不断传播并越走越远。  4、经过时间的洗涤,经典最终流传。五经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奉为经典的必读书目。但是五经的诞生时间都足够遥远,即使后续有无数的对五经进行解读的纬书,但是经典就是经典。我们学习也是一样,我们早期还不能理解经典的滋味时可能需要纬书的解释加深认识。但是当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知,不能只依靠纬书或道听途说来理解经典。想要有自己对经典的认识还是需要回到经典本身,这才是经典本身的味道。



“中国思想史”的专题读书活动已经启动。欢迎扫码报名参加,共学中国思想史,每个专题只开一次。


往期读书活动书单分享:


(扫码获取书单)



近期活动


0、新一期读书活动《中国人到底怎么想?——2022年“中国思想史”专题(第15期)读书活动》即将启动。

1、我的第三本新书已经上市啦,欢迎选购。《来了!<学习的学问>新书预售启动!》,想训练自己的长思考,就一定要搞一本。

2、ScalersTalk 成长会 2023开放报名,参见《大量读写,持续改变——S成长会2023报名启动》


↓  个人微信fscalers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