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英语发展史》,对英语学习有什么启发?
持续力
公众号ID:scalerstalk
个人微信号:fscalers
(可加Scalers个人微信交流)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23开放报名,参见《大量读写,持续改变——S成长会2023报名启动》。
Scalers点评:
大家好,我们的蓝图计划结束了新一期活动,读完了《英语发展史》。今天整理大家的行动感悟,也欢迎继续参加后续的蓝图计划活动。近期将安排推文。
相关阅读:
PART 1
《英语发展史》给了你
关于英语学习的哪些启发?
@[S247]上官非-北京
论述1:以前不敢开口说英语,就是怕说错。但是实际上,英语单词的读音就是混乱,没有规律,有啥好怕的,外国人看到新的英语单词都不一定读的准。更何况我这个二外的学习者呢。而且,外国人学中文的时候,说错了,我们会笑话他吗?不会吧,我学外语,为啥要怕人笑话呢?
出处1:现代英语的特点:英语单词拼写不规则,读音混乱,很难在字母组合和读音方面找到规律。即使找到一些规律,也有很多例外。(P212)
论述2:在序言和结语中,都提到了这样的话,让我无比感慨,这才是最成功的的逆袭啊。所以就算一个人出身不好,也不代表未来就一直处于底层。不光要注重自己的硬实力,也要培养自己的软实力。
出处2:与汉语相比,英语出身虽然卑微而且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和影响力是超乎常人想象的。(P456)
@[S13]琳琳-郑州
论述1:整本书读下来,看到了英语这种语言的词汇发展变化,从古英语到各种借用其他语言的词汇,词汇量逐渐成为最大的一种语言。词汇量能与之媲美的就是汉语。而这些词汇的发展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一些词汇的出现和消失往往伴随着文化或科技的变化。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去关注一些词汇的变化,可能会更容易去了解背后的文化背景。
出处1:词汇的发展变化趋势(增加或者消失)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学习者应该重视英语的这一显著特点。P205
论述3:整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各种文学作品和语言发展的相辅相成。古英语从最开始的口头语言发展成为世界最流行的语言,离不开书面语言文字的支撑和璀璨的英语文学作品。这给我的启发是中文能够流传几千年,离不开书面文字的支撑和几千年来各种经典的文学作品。而现代我们想要弘扬中国文化,依然要坚持写作,去创造可以流传的中文经典作品,去提升中文语言的国际地位。
出处3:没有书面语言文字的支撑,任何一种语言的发展都会受到极大制约。P334
论述4:在对比英语从其他语言借词的过程和中文从其他语言借词过程中,关于话语权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中国人从屈辱的近代毫无话语权到现代慢慢提升国际地位,去争夺话语权,终于让我们有了说话的机会。有了话语权就有了权力,那么在必要的时候就要去考虑我们要说什么,怎么说。我们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更有自信,不要文化畏缩,而是自信的用拼音等来命名我们的专有名词。自信的去推广中国文化,去推广中文。
出处4:有没有说话的机会,是话语权的问题。在有机会说话时考虑如何表达,同样也是话语权的问题。P437
@[S401]Joyce-北京
论述1:
我们中国人走到国外,或者面对西方人或西方文化,总是明显缺乏民族自信心,这跟我们之前受到西方列强欺凌有关,也和西方先进的科技技术、文化引导有关,但是当中国在国际的话语权逐步提高,国力日益增强,很多人还是抱着强烈的民族自卑心理。就像作者所言,正因为这种文化畏缩心理,在翻译一些专有名词时往往不能理直气壮地使用汉语拼音,导致很多专有名词翻译混乱。本可以用汉语拼音,却强用英文解释,相当于放弃了主动权,丧失了宣传国家文化的机会。每个中国人都要意识到这个问题,民族自信心才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和底气,如果自己都不敢正视和使用自己的文化和语言,那西方人会真正重视我们吗?
出处1:
在必要的时候不能理直气壮地使用汉语拼音是缺乏民族自信和文化畏缩的体现,这可能导致话语权的丧失。(P438)
论述2: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英语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语言,是因为语法容易掌握,学习门槛低。说实话,与汉语复杂的构字、语法、语调相比,英语真的简单太多了。但是仍有很多人搞不定英语,觉得英语难学、难懂,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但是放到大的视角想一想,全世界有几亿人掌握了英语,为什么我们就学不好学不会呢?这当然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我们学习心理、学习态度没有摆在正确的位置。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学不好英语”这样的借口了,多花时间,多花精力去练习,去实践,人人都能学会。
出处2:
与其他主要欧洲语言相比较,现代英语语法相对简便,易懂易学,容易掌握。(P9)
论述3:
了解完英语和汉语的发展历史后,真的感觉汉语的历史和文化真的比英语丰富太多了,在汉语都著书立传的时代,英语还没有建立起来,英语只是一门普通的语言,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成为了全球通用语言。我们完全不必带着主角光环的滤镜看待英语,更没必要“跪着学英语”。而是要把英语和汉语放在一样的位置,甚至把汉语放在更高的位置。从而学英语不用抱着完美主义:语音没有那么好,就没那么好,毕竟大多数人的普通话也不标准;不用强求自己看懂所有美剧和英语电影,因为我们自己都不敢保证看懂所有中文电影。相反,语言够用就行。
出处3:
在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年代,英语还不存在。在精通汉语的龟兹人鸠摩罗什应邀到长安翻译《摩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金刚经》的年代,仍然看不到英语的影子。(P24)
@[S125]小玉儿-泉州
论述5:语言对人的生活习惯、思维精神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英语要时刻警惕英语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对精神的影响作用,把它当成一种工具来学习来应用,警惕它对我们意识形态的影响。
出处5:P240语言对精神的作用具有持久性。
@[S765]明-聊城
论述1:国家地位的提升,本国的语言在国际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就像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使得外国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我们也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宣传我们国家的文化,要充分的自信,要有主人翁意识。
出处P10:众所周知,语言的国际地位跟国家的综合国力紧密相连,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那么,这个国家的语言就不会在国际上有什么地位。
论述2:饮食影响发音这一点从来没有想到过,以前只是听说饮食影响性格,比如山东人爱吃大葱比较的爽快,南方人爱煲汤就比较的温润。原来饮食可以影响肌肉、牙齿、肺活量等,进而影响发音。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反推,从一个人的发音大概推出当地的饮食习惯。
出处P81:人们在一个地区的饮食习惯,会导致发音器官的细微变化,进而影响它们的发音习惯。
论述3:有交流就必然有影响、必然有变化,就像不同地方的两个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必然互相改变,这就提醒我们要自觉,我们要学习吸收优秀的,摒弃糟粕,在相互交流中越变越好,同样也提醒我们平时应该多读书少刷视频,才能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出处P87:词汇方面的循环借用是一种语言文化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留下的烙印,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词汇的循环借用时有发生,屡见不鲜。
@[S58]刘宝钱-深圳
论述1:英语学习不要刻板守旧,不能教条。之前的英语学习中,固定搭配、短语、语法背诵,自己没有怎么掌握,但是形成了一种木讷刻板的英语知识影响,感觉很难很刻板很枯燥。其实英语就是一个语言,没有那么精准苛刻的要求,说错了无所谓的,尤其是当走出学校之后的英语学习,更应该走出这样一个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定势。
出处1:P243-总体来看,中国的英语文学欣赏和研究以点概面的现象,其中,对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欣赏和研究也存在视部分为整体的现象……在阅读和钻研经典作品的基础上,还更应该关注英语国家同龄人阅读的其他文学作品……忽略英语国家同龄人阅读的文学作品不但会使文化交流出现障碍,而且也会是我们对当代英语社会的了解出现偏差。
论述2:S老师一直说的站着学英语,对于英语学习,就要抱着学习和使用的态度,不要抱着装逼炫技的态度。对于S老师的说法,通过阅读这本书,有了一个立体全面的认识,而且增加了一条,就是不要过分迎合,要有主人翁意识和文化自信。也让我有这样的感受:尽可能客观全面地了解事情的真相,才能给我们真实的感受。这本书通过给我们讲述英语发展的历史、介绍英语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对比英语变体、综述汉英互相之间的影响以及各个国家对于英语的态度,可以说是让我清醒了很多,破除了认为英语莫名的高级感、英语语法不能错、讲英语要标准地道等想法,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身在福中不知福,对中文缺乏了解的事实。对于文化自信,文化力量,以及话语权,祖国这些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
出处2:P416大多数人在翻译中国特有文化名词的时候,总希望请教外国人或查阅英文词典,自动放弃了命名的权利和机会,这种做法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表面看起来,顺着他人的话是为了方便别人(别人并不领情)。实际上,这种不够原汁原味的译法降低了本国产品的价值。所以,没有必要向一个外国人请教,问他“麻花”怎么说。饺子就是饺子,包子就是包子。
P437-有没有说话的机会是话语权的问题,在有机会说话时考虑如何表达,同样也是话语权的问题,话语权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主权和一个民族的尊严。享有话语权就意味着享有权利,权威和权力。在必要的时候不能理直气状的使用汉语拼音是缺乏民族自信和文化萎缩的表现,这可能导致话语权的丧失。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首先需要克服的就是这种不自信的文化萎缩的心理障碍。
P431-大多数人阅读是中译本,而中译本也或多或少含有英语语言的痕迹。而这些痕迹对读者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的。在阅读欣赏故事的内容之余,中国读者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也会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读者会对英国文学产生仰慕的心态,同时对英语语言产生亲近感。理智和情感方面的变化会影响一个人思想表达,英语的思维模式对思想表达方式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
@[S726]LMT-南昌
论述3:不管哪种语言,想要表达得清楚准确都需要比较大的词汇量。最近辅导孩子作文时,发现他经常有很多的想法,思维比较发散,想到的点有些也很精彩,但是表述出来时就有点索然无味了,也是因为中文词汇量不够的原因。一定要持续阅读,进行高质量的阅读积累与模仿,才能让自己的表达更吸引听众或读者。
出处3:对母语是英语的人来说,汇量丰富是英语的优点,因为可选的词很多,所以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可以更加精细、灵敏活,适合各种各样的演讲和文体。(P211)
@[S376]hotline-商丘
论述1:之前学英语只知道背新概念,总觉得背完了一本,英语水平就提升了。但对词汇的学习并没有意识到那么重要,尤其是遇到生词就觉得难和累,只想着背下来课文就好,词汇就不要查得那么细了,所以每次看文章里的生词就了解一个中文意思就过。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发现词汇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而且因为数量比较大,需要耗费的时间也需要很多,所以生词的学习绕不开,再加上英语拼写本身的规则混乱,所以要想学好英语,不能总想着走捷径,只能老老实实得一个个背诵。意识到这些,让我对英语的学习,从之前浮躁的心态变得平静而踏实,要想学好英语只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学习这一条路。
出处1:对英语学习者而言,庞大的英语词汇量是一座难以跨越的大山,所以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中应该特别注意在这方面多下些工夫。P211
@[S172]丁丁当当-北京
论述3:民众是火车头,他们才是推动英语发展的真正动力,没有广大民众的基础,就没有语言文化的发扬广大。任何语言的发展和演变都是自下而上的(少数情况例外)。这跟最近主题教育反复学习的“人民观”类似。不要瞧不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语言发展依靠他们,经济社会发展同样依靠他们。想要让语言有生命力,让国家民族有生命力,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出处3:P160
@[S651]ego-佛山
论述7:什么是地道的英语?这是第二期蓝图计划的一个问题,我当时还并没有很准确地理解“地道”这个词。我现在的理解是,其实“地道”是首先要对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再通过合适得体的英文表达方式传输出去。使用“地道”的表达方式是对双方文化最大程度的尊重。
出处7:P274,在对原文准确而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用地道而得体的英文表达才是正确的选择。
@[S131]秋海-福州
论述1:在知道英语还有那么多变体之后,对于所谓的标准英语就没有那么大的执念了。不管是发音还是拼写,都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以前不敢说英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担心说得不标准。其实,要真的追求标准,自己连普通话都不一定能做到说得标准,又怎么能要求英语也说得标准呢?不标准的普通话都说得好好的,也就没必要太纠结在英语上面读错或者拼错。况且说错写错似乎才是学习英语的正常现象,想想我们小时候学写字,学说话,也都是如此。所以,写英语还是要多说多练,说错写错没什么大不了,争取下次改正就好。如果改一次不行,那就多改几次。
出处1:要想克服英语单词拼写和读音方面的困难,首先就要想办法进入一个开心学习、不怕说错的境界。(P218)
论述2:在英翻中练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知道该如何用中文表达的问题,只能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译,翻出来的句子,读起来都感觉有点奇怪。跟参考译文对比之后,就会发现参考译文会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情况下,对原文进行补充或者删减,而不是完完全全按照字词的对应,原文里出现的词一定要翻译出来,没有的词就不能用。要想练好翻译,对原文的理解很重要。能够理解原文到什么程度,翻译水平就到什么程度。
出处2:在对原文准确而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用地道而得体的英文表达才是正确的选择。不拘泥两种语言中的字词对应才有可能在两种语言之间游刃有余。(P274)
@[S21]潇潇荷-郑州
论述1:这一段话引导着我带孩子学习。他的历史背诵不下来,就带着他把一整本书的年代用时间轴标了出来,然后分析从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影响等几个维度来分析事件对于朝代所带来的影响。通过梳理时间线,让每个朝代的变化比较清晰。这些事件对于孩子来说也不再是完全孤立的事件,而是彼此间有联系的,他也能够直观感受到一些事件对于朝代有什么变化。
出处1:在讲述英语各个时期发展历史的同时,插入一些同时代汉语发展史上的主要事件、人物或中文作品,以期建立可参照的时间坐标,帮助读者对英语和汉语在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展开表研究,进而深入理解着两种语言在各自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异同,发现语言演变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的发展规律。
@果
论述1:口音不应该成为学习英语的束缚,当使用的人数足够多,当群体足够自信,口音甚至成为标签,可以让外界来适应那个口音。全世界的英语变体何其多,地域和文化造成的口音差异巨大,但是在交流中,会让人适应和了解彼此的口音,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变化,漫长的时间会带来新的变化。所以,追求地道发音实在是没有必要,交流和使用才是王道。口音上的束缚同样适用于语法,让对方理解清楚意思,可以不拘于语法是否标准,不拘于你用了多少词多少句话说明白(当然,正式场合不合适),只有交流和使用才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
出处1:P362特殊的自我嘲讽幽默文化终于使澳大利亚人摆脱了对口音的苦恼,并使他们敢于抬起头平等地与世人交流。
@[S82]彼方-长沙
论述1:盎克鲁-撒克逊人带来的英语光靠他们自己当然是发展不起来的,只有深入人民,在民间广泛传播才可能变得流行,这里莎士比亚确实贡献非常大。反观现在,大家都在谈流量,流量是什么?流量就是人啊。如果人们没有倾向,这个产品或者现象就火不起来,也更发展不起来。所以,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深入群众还是有必要滴。就英语学习来说,多听多看多了解,他们在说什么做什么,了解不同的文化,对英语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出处1:民众是火车头,他们才是推动英语发展的真正动力,没有广大民众这个基础,就没有语言文化的发扬光大。——《英语发展史》P160
论述2:选的这句话来自注释[2],感觉这本书很多注释都很有意思啊!以前看到注释就感觉是给自己增加了压力,害,不过是自己吓自己了。了解俚语就好比了解现在我们在说的梗,虽然只会在一段时间内流行且流行范围比较小,但是真的看懂之后就好像看脱口秀,你知道他们在讲什么梗,还是很好玩的。学语言嘛,语言是通道,重要的还是知道对方到底在说什么意思。所以,在面对陌生不熟悉的语言时,先不要怕,你只是还没那么熟练而已,需要多练习,敏感度上来了,学习的速度也会很快。
出处2:如果你能理解以上10个俚语的全部含义,那你的英文水平真是very bad!——《英语发展史》P326
@[S374]海奇-广州
论述2:看原文和看译文是很不一样的感觉,尤其工作中的一些专业标准文件,翻译出来就是会觉得哪里不妥,对比原文才发现一个原文应对了多种表达方式,所以才有这么多互相矛盾的"遗留问题"存在,这还是简单的,因为专业词汇本身就有比较清晰明确的定义,但文化信仰这方面的内容确实很难完全准确地表达,可能没有这样的成长语境,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没有一代传一代的故事见闻,少了这些打底,要理解一个词背后想表达的意思有时会很难,比如国人之间说个词,大家互相一笑,心意想通,但其他地方的人就不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国内之大,省与省之间的文化和方言交流本身就有区别,何况国与国之间呢。
出处2:表达民族理念和信仰的原文是很难用另一种语言恰如其分地再现的,翻译过程或多或少会丢失原文中某些重要的信息。
@[S433]熙小鱼
论述1:澄清了模糊不清的“三岛”概念,以及英语的起源
我们说的英伦三岛,其实是四岛,原驻民是凯尔特人。古英语的产生和发展与和盎克鲁.撒克逊人有密切关系,还与外族的入侵有关,历史和语言发展密不可分。
出处1:第一章
论述2:对英语难易之处有了认知
1)词汇多以前知道英语词汇多,不知道这么多,也不知道为什么多。原来因为英语的“开放”态度,不断地来者不拒,还主动拿来,美其名曰借,其实是不问就拿,和英联邦靠海外掠夺如出一辙。2)单词拼写和读音没有多少规律可循单词拼写和读音不如德文单词容易,原因拜借来主义所赐:英语主要从从拉丁语和希腊语借词,一共从146种语言借来了词汇,所以单词量大。不少外来词语被修改,甚至有拼接词缀组成新词,这就是看到单词不一定能发出音来的主要原因。英语的难度就在这里。英美人士都很重视单词的拼写和读音,对我来说,学习英语的难度明晰了,就可以大胆地尝试和犯错。3)英语语法相对简单古英语最开始的语法很复杂,在英国被入侵的过程中被不断影响,变得简单了。
出处2:第四、五章
论述3:英语学习不可轻视词汇
这是我以前忽略的地方。因为反感死记硬背,所以积累少。有了词汇课的引领,有了方向。小词学习,修辞和文体也与词汇紧密相连。S老师讲不要去刻意找记忆单词规律,就老老实实地记单词。
出处3:第六章
论述4:造新词的方式对我的启发
从古英语发展到现代英语,伴随海外掠夺、科技发展,不断接受外来词,改造外来词,独辟蹊径造新词,形成了异常丰富的词汇库。启发:在个人成长中,不要故步自封,保持开放心态,向他人学习,不断地吸纳。英语在拥有极为丰富的词汇量的同时,也让词汇的拼写和读音的难度加大,这说明“舍得”就是获得的同时一定也会失去什么。另外,从英语词汇的变迁历史中也可以领悟创新其实还可以新旧结合。
出处4:第三章及第六章
论述5:“输在起跑线”不一定不能后来居上。
最初:
-汉语:起步早,词汇量丰富
-英语:起步很晚,词汇贫瘠
后来:
-汉语:从万历皇帝到乾隆皇帝的时代,口头故事进入文学;文学通俗化,小说里缺乏敢于冒险的人物。我想起中国思想史中提到清代开始了考据,挖掘古典里的知识。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并非主流。可见,当时的汉语词汇的扩展更多是人文方面的。
-英语:后来居上。大力发展科技,语言上也显示出来:吸纳一切新东西;拓展各个领域的词汇,比如英美两国开展编撰词典竞赛。很快,英语便超过拉丁语、法语成为国际通行语言。
出处5:第四章p187-188
@[S276]Carmen-阳江
论述1:想到了S老师说的不要跪着学英语。原来英语学习一开始的方向其实就有很大的问题。一直以来我们学英语总是过于在意口音,还有所谓的地道英语。反而忘记了本来语言只是作为表达的工具,忘记了我们本来传达的内容的重要性,反而去在意不那么重要的口音问题。还有之前对于如何跟外国人介绍中国美食,总是会绞尽脑汁去寻找地道的表达,但是其实这个时候,直接音译更能突显自己本土美食的特色,用别人的语言反而失去了原汁原味,并不会记得这道美食,就像我自己如果听到一道美食是自己熟悉的名字,并不会觉得特别,但是如果是没听过的,反而会好奇,进而想要了解。对于我们本国的语言应该更加自信,对自己文化特色应该捍卫和保护,而不是一味的融合,对特色美食的命名其实就相当于一种文化的话语权,如果我们无法捍卫它,最后只会沦为别人的附属,是主人是就要有主人的气势。
出处P415:由于历史原因,在使用英语进行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有不少中国人对本民族特有文化词语的音译羞于启齿。......命名是一种文化。
论述2:以前学英语并没有细想和深究过,为什么如此执着于学习英语,看了这本书才明白,背后的有很多的历史因素。也明白了一门语言在国际地位上的影响力是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旺的。英语通过科学技术和文学还有政治的发展成为国际性语言,主导着社会舆论的导向。当西方国家想要抹黑一个国家时,就可以利用英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去传播,如果被欺负的国家没有足够的实力抵抗,只能哑巴吃黄莲,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渗透本土的文化,是本地人的思维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本土化的东西慢慢在流失,或者在你发觉的时候慢慢被完全西化了还不自知。
出处P424:不少人对这些表达习以为常,自以为汉语天下第一,没有意识到汉语在词汇合表达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空白。
@[S301]小艾-青岛
论述3:背诵词汇的重要性。以前我以为,掌握日常表达用的单词、应试单词就差不多了,我也没有意识到S老师提到的突击背单词的必要性--有必要背上万单词吗?会用到这么多吗?现在我意识到,需要多多益善的环节我居然想简单了事,脑袋太简单了。就像开发客户,500个客户跟1000个客户哪种情况成单的数量会更高一些?老客户好比常用单词,常用常巩固;新客户好比新的单词,抓住一个是一个,一旦用到说不定会有惊喜。
出处3:对母语是英语的人来说,词汇量丰富是英语的有点,因为可选的词很多,所以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可以更加精细、灵活,适合各种各样的演讲和文体。...所以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中应该特别注意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P211
@[S155]小金金-上海
论述1:英语汉语发展对照,谁又比谁更优秀,拼的就是一个持续行动。
当我看到古英语还没有产生文字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了《说文解字》,汉字9353个。突然内心有了小震动,这大概就是一种文化自信吧!因为平时做研究论文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说文解字》,但是完全没有意识到它的地位,学英语这么多年,原来中国汉字已经远远走向前。所以,不应有说不好英语、学不好英语的心态,毕竟我们的祖先已经在那样的时代,撰写出了字典,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事情。这本字典,现在还在帮助我们理解古代世界、古代疾病、古代药物。我很感动,也很感激自己生而为中国人,能看懂《说文解字》。
出处1:P462 英语汉语发展对照表
论述2:英语变体-澳大利亚人的“自嘲”与“倔强”,并且凭借一己之力,将澳大利亚英语推上与英国、美国英语同等的地位。这让我的认知受到了较大的触动,是的,语音明明是人类的发明,英国与美国英语的语音也是各自的发明,怎么读,读成什么样,其实是我自己说了算。当然我需要在学习时可以模仿语音的发音,但是不应为自己的语音发错而感到羞怯,更不能因噎废食。因为语音,也只是你们提供的标准而已,并不代表世界的真理,既然不是全人类的真理,我又不是英语母语,读错了说错了又何妨!“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读错的人多了,说不定字典也会为我们而更改。语言、文字始终是为人所服务的。
出处2:P361“澳大利亚人不但对自己的发音丝毫不感到困惑和羞愧,相反,倒为自己语言的独树一帜和与众不同而感到骄傲”。
论述1:谈到中文人名的英文翻译问题。其实我在想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在很多签证、护照文件申请时,会让你填写first name,然后填写family name,然后最后自动生成文件名时就变成了名字在前,姓氏在后。并且在很多邀请函当中,如果要加抬头前缀,比如Mr. Dr.等等,对方一般是选择我们写在后面的那个“拼音”,所以这不能仅仅归因于名片印刷的问题,和羞怯心理。而是说,很多程序、文件的设定,需要怎样一种方式来显得更为合理,双方都能接受。
出处2:P437-438有没有说话的机会,是话语权的问题;在有机会说话时考虑如何表达,也是话语权的问题。
PART 2
本期读书活动的每周批量出题提交模式,请评估你的读书节奏,总结一下你的行动感受。
@[S247]上官非-北京
自主性更强,可能对于比较自律的同学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对于我这种自律性不强的人,就有点难受。知道每天要看书,但是自己带动不了自己,经常会拖延,赶到DDL才能完成。这样虽然完成了,但是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质量不高。也有感受好的地方,比如时间很充裕,看书时看到有意思的地方,就可以一口气全看完,然后在脑海里回味一下,第二天想答题再去答。而且看完了再答题,就会比较全面。
@[S70]1路向前-浙江
本期读书集体答题像极了高中时候尤其是高三的周末,各科的卷子一张两张三张四张五张的一起发下来,周末合理安排时间,自行完成。整体看着,真的好多呀。如果周六不做,周天是肯定来不及的。从哪里开始做呢?看着那么多,就害怕。从喜欢的科目里选,从自己想做的先做,总之就是要行动起来,这次批量的题目自己写也是这种感受,第一周的作业没有及时完成,结果就是周五来不及做,然后有些题目没有答就交了。再者批量答题,是自己对学习行动的稳定性的考验。
@[S401]Joyce-北京
这样批量出题的形式,很大程度上依靠自身的自觉,因为行动节奏和作业提交的时间完全由我们自己掌握。平时工作不忙,我每天基本都会花2-3小时在读书和答题上。面对一周的作业题,我时不时都会对题目的数量之多感到烦躁,希望行动的“进度条”更快一点,但是题目是需要思考的,做题是需要时间的,头脑上想“跨越”,实际上只能慢慢来,这个过程只能逼迫自己多点耐心,沉下心专研。说句实话,针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题,很多时候都想糊弄过去,毕竟也没有外人监督,但是左思右想,读书是为自己做的事,便会努力克制放水的想法,但不可否认,有些题目因为长时间没有思路,还是略微放了水。总体而言,比起有队长、小队监督的读书活动,这种自主读书、批量答题的方式真的很考验一个人的。
@[S125]小玉儿-泉州
本期读书活动采用的方式相交以往读书活动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一是读书周期拉长了,从日毕变成了周毕;二是需要自己安排好读书节奏,撤掉了脚手架,要自己评估并分解每天要完成的最小任务量;三是需要提交答题才能看到他人的答题内容。
总体实践下来,有以下几点行动感受:
1.任务分解的重要性。从拉长了整个周期来看,整体任务量还是比较饱满的,如果具体分解到每天,跟读书活动答题的每日任务量是差不多的,只是从日毕变成了周毕,如果没有计划好每天的最小任务量,该完成的没完成,就会变相造成某一天的任务翻倍。从这个角度,这期整体时间下来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拿到题目先评估好每天必须完成的最小任务量,按照提前一天的节奏来分解,比如ddl是周六,那就将任务分解到周一到周五,这样哪怕中间有哪天突然遇到急事无法完成,还能有缓冲的余地。所以这种模式下,拿到题目不是一个劲地往前冲,首先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个评估,将任务分解到每天,循序渐进推进是最好的。很多人一拿到题目的时候,看到作业量就焦虑了,忽略了周期长和主动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2.相对固定时间的重要性。读书活动之所以能长年累月的坚持下来,很重要的一点是每天能安排出相对固定的时间来保证任务完成,这点必须延续下来,所以我每天把能腾出来的时间都用上,早起和午休的时间,首先保证这件事的优先级,有了这些相对固定的时间,就有了完成作业的条件。
总体而言,本期读书活动确实能更专注在学习内容方面而且对提升自己的行动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S113]宝玉-成都
1、会觉得比较自由,因为有的题花时间多有的题花时间少,如果整体看到题目,就可以自己调节时间,感觉读书会这样出题也会感觉好很多。
2、提前拿到题目,可以先有提前的思考,然后看书,看完书,可以隔天答题,自然做到答题不看书,因为如果当天才拿到题目,因为时间比较匆忙的原因,会心理上感觉时间不够,宁愿选择花时间更少的翻书答题方式。本次答题都是先答题,然后看书,看完书第二天再次作答,然后看书补充,感觉让间隔提取更容易融于整个看书的过程。
3、提前拿到题目,可以让大脑自发建立链接的时间更多,因为每天都可以对自己的作答进行思考。
@[S765]明-聊城
读书节奏整体还算平稳,基本每天都在持续的阅读,偶尔落下。
行动感受:
1、每周出题提交的模式,时间比较自由,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的安排,不会每天都压力很大,情绪也就不会特别的焦虑。
2、自律性差的人可能会犯拖延的毛病,总觉得时间很多,今天不读明天再开始吧,但是总量还是那些,拖延到最后压力更大,作业的质量势必会受到影响。
所以学习总归还是自己的事情,外力也只是暂时的拐杖,我们始终要靠自己独立行走,成长最终靠的是自己。
@[S376]hotline-商丘
本期一开始没提前阅读,后面作业写完后提前阅读,因个人原因提前阅读的不多,但在每周的周二都能提前完成当周的阅读量。答题的话,每周一提前规划所有题目的进度,基本上每周的第一、二天做2-3道题外加看完书,第三、四天集中完成所有作业,每周保持提前一天或两天完成作业。
行动感受:
刚开始以为没有约束后,自己一整期都会拖到最后才完成,第一周也确实在截止当日才完成。后面因为和小伙伴的相互监督,再加上之前读书活动形成的习惯,就会增强距离ddl太近容易翻车的意识,于是行动上进行改变,开始提早完成读书和答题人物,这样就多了一层保障。感觉这种模式下,还是得有一个有约束力的外力的监督,要不然容易堆积到最后时刻。
好的地方在于,这种模式能让我提早规划和分配一周的读书和答题时间,少了很多被ddl追着的巨大压力感,也能更多得专注在读书答题上,而不是没时间了容易放水。
同时这样还增加了一些成就感,每次提前完成作业就觉得赚了,有了更多提前阅读的时间。
整体感受下来,这种模式多了很多的自主性,更强调和锻炼了自我的内驱力,一开始会有些不适应,慢慢做下来还是挺爽的,自己计划、领导、组织、控制,所以我觉得蛮好的。
@[S221]闹闹-北京
开始的时候我每天大概读20页,后来发现20页不到一个小时就能读完,但是不想做题,就增加到30页,偶尔超常发挥一天能读40多页,等把一周的全部阅读任务做完才去答题,花一整块的时候专门答题,会有一点忘记全面的内容,但是会有一个整体的框架,答题也不算太困难。我觉得这种方式答题更轻松一点,从一开始就了解本周的全部任务,包括读书多少页、多少道题目,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如果前两天有时间就多做,前两天没时间就后面多做,哪怕周一到周五读完然后做一半,周五晚上和周六也有时间补完剩下的,整体就是自由发挥,灵活安排,心态平和的完成本期读书。
@[S368]Thomas-洛阳
这种批量出题提交模式给予了我们更大的自由性,但也会导致拖延症的复发,每天没有“小鞭子”抽着,自己总会以忙为借口拖延读书答题。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的读书总归是要回到自主自觉的状态,不能总想着要借助外力,因此我要借着这个机会,尽早适应新的模式,调整好个人行动节奏,尽早高质量的完成答题。
@[S172]丁丁当当-北京
原计划是每天读一章,每天写作业,但其实是哪天有空了就多写一些,没有按照计划实施。批量出题提交更加考验个人的自律性,因为很容易就会在周一周二犯懒,集中到交作业ddl前一晚突击。不过,这种方式很好的一点,在于看书更具备针对性,可以先浏览一遍题目,有针对的去找答案,提高看书效率。
@[S451]旺仔-北京
本次活动中我在接收到题目后就组建了一个小分队,参考读书小队的活动,每天做几道题保证自己每天都有日毕。从结果上看,小队每个人都保证了节奏,完成了日毕。但是在读书和答题质量上,我发现提前读和留出时间写作业,作业质量更高,而仓促写下的作业质量相对低。最后一题上,我更是因为某天特别忙碌把日毕作业调整到第二天才完成。这说明,一旦没有日毕应要求我就会有懒惰心理,因此和小伙伴一起保持节奏是重要的;另一方面我需要考虑做好早起和提前读工作,为读书和作业留出充分的时间。
@[S651]ego-佛山
1.读书节奏:本期读书活动的模式比较轻松,从效率来说,我会有五天时间安排阅读和答题。我认为自己掌握得比较稳定,并且留有足够的时间思考答题,基本能在周五完成阅读和答题。总的来说周毕会比日毕更适合我,我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日毕有时候会出现某天忙死某天闲死的情况。
2.行动感受:也许是经过了关键对话的读书会三个全面,我发现这期英语发展史读书的自律能力得到提升,我把“三个全面”的自律习惯带到这期了,比起每日督促,每周有限制好像更能让我主动地做到自律,整个过程没有出现过崩溃或痛苦的状态,整体比较平缓。一周的时间自我调整余地比较大,能让我很积极地提前读书答题,也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工作和突发情况,当我周五就完成作业时,我会因为自己的行动效率而收获到成就感,又更有动力了。
行动1:主动给自己做DDL的提前限制。
平日我习惯早起,作息也比较规律,一般情况下,工作不太忙,平均一天能抽到两三个小时学习,但有时候会因为时间多而让自己拖拉到最后才紧张地补作业,因此,我把自己交作业的DDL改成周五晚上,这样即使有出错,也有时间处理。
行动2:主动做好一周的具体行动安排。
通常我会在上一周阅读答题结束后,就开始接着看后面的内容,本周题目出来以后,我会安排在周一、周二先做一部分,以防下半周有突发事件或身体不适造成过于匆忙完成题目。剩下的题目周三周四做一部分,做题的时候都会根据题目重新阅读相关内容。如果期间有其他事情比较紧急要忙,会推迟到周五完成,根据自身条件限制,我尽量不把作业放在周六日,而且周六日也有共读和大课安排,时间相对紧张。本期的读书安排我基本都能按照计划完成,实行起来也比较轻松。
@[S967]Helen-湘西
在我准备去医院做手术到现在基本恢复,这个时间段完成了《英语发展史》的阅读和作业。在手术之前我就在纠结,自己也就只剩下四天的时间,后面都要用来做手术和恢复,如果参加这次的《英语发展史》共读活动,可能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完成作业。当活动最后发布是一周一出题,批量提交模式的时候,我还是犹豫着参加了这次的读书活动。首先是在剩下的手术前的四天内把第一周的作业完成;然后周五手术后完全静养休养了3天,然后趁着马上抓紧后面的4天时间把中间一周的书和作业完成;到了第三周,自己不仅仅完成了《英语发展史》的阅读,还穿插着完成了《未来简史》《白夜行》《自我突围》的阅读。当然,因为身体不舒服,自己在这次读书活动中只求完成任务,把书内容过一遍,并没有非常认真和仔细地去把所有的内容消化吸收。我想,保持一个放松的心态可能对自己的身体恢复更有利一点。
总的来说,这种每周批量出题提交模式能够给人更大的活动弹性,让自己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节奏和行动情绪,不会因为某一天事情多而陷入无法提交作业的焦虑状态,既影响心情又影响质量。有了可以冗余的时间来弥补,看起书来、做起作业来会更加从容些,也更容易不掉队,及时赶上大部队的读书节奏。
@[S523]雨木同-廊坊
(1)读书节奏。提前读是必须的。拿到题目后,会先看一共有几道题和截至日期,然后分配每天完成作业的量。如果当天精力好、时间充裕,会多答几道题,尽量在ddl之前1天完成作业。
(2)行动感受。这种批量出题的模式,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度,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答题量。提交完作业后,又会去继续攒阅读的提前量,阅读小伙伴作业方面做得不好。因为一周提交一次,与日毕提交作业相比,提交完作业后再看小伙伴的作业,将自己回答的每道题与小伙伴作业进行对比的意愿降低了。
@超超
比起原先读书活动日毕的要求,我个人更喜欢这次的周毕提交一次的模式。
其实从难度上来看,周毕更考验一个人对任务计划的安排,阅读进度的把控,作业质量的监督。但有了那么多期读书活动的行动积累,保持日日推进并不难,小队组织管理模式的脚手架可以先移开了。我可以掌握答题进度,状态好时多看多写多想一点,状态不好的时候就完成底线任务,自己读书和答题的状态会更自在一些。苍茫大地,都是孤独的前行者,原先有小队盯着自己,但是成人的世界始终是要靠自己前行的,自己监督自己,自己鼓励自己,DDL是第一生产力,那就把DDL提前,倒逼自己早一点行动。
@[S488]yogi歆歆-大连
本次全新的作业模式还挺适应的,分析原因首先这本书比较有趣易读,s老师出的作业题目也都偏向于让个人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并非做科研学术的学习。
我自己的行动也是结合平时的一个生活工作节奏,本期基本上是对照着题目去阅读搭配挑选自己能使用的内容记录下来的双模式推进。
我也考虑过是否真的需要双模式?
这里再详细提一下我总结的“双模式”阅读方法
一方面就是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然后金句加感想的记录下来;另一方面是s老师的作业题,给我一个阅读的指引方向,通过题目回顾每章的主要内容,确保阅读的整体性。
这两方面至少现阶段我觉得也是缺一不可的,毕竟我们还没有到读万卷书的水平,可以直接触类旁通的只去选取自己想要补全的部分,毕竟过去了解的知识太少了,也就是应试考试的那一个小圈子。
最后我是想,假如一个人并不是真正想学习英语,并且未来需要使用英语,那蓝图计划里的一切作业和阅读似乎都会变成一种负担,但如果真正想要使用好这一门语言,打开新的视野的时候,蓝图计划绝对是市面上首屈一指的设计。
@桃李桑榆
这次读书活动采取的批量提交模式,是我个人非常欢迎的改变。之前的读书活动,是一周五天都必须保持同样的阅读节奏,个人认为是需要极大的毅力去投入的,虽然说时间就像海绵,挤一挤就会有的,但是我猜大多数参与者应该是只能向自己的睡眠索取时间。或者早起,或者晚睡。(这是就有日常工作安排的群体而言,毕竟每天应该都是有一定的工作内容的。大学生群体不太了解,但回忆我自己N年前的大学生活安排,也不是能够保证每天都有足够的阅读和答题时间的。)说实话,我已经有好几期阅读活动没有参加,很大原因就是早睡晚起对于“老年人”来说已经不太现实了。虽然之前参加的读书活动很有收获,也都能完成日毕、复盘、分享的要求,但是弦绷得太紧了。年轻人需要这样去拼一拼的动力,我到了后来确实拼不动了。进入读书活动阶段,其实日常要取消很多自己的其他安排。
批量提交模式,提供了自我调剂的空间。同时也要求自己要有自我管理(时间管理)的能力。凡是改变都是有利有弊。没有日毕的硬要求,最要警惕的就是不要犯DDL情结,总觉得后面还有时间,其实很容易“”失手。我自己的策略第一是预读。拿到阅读书目之后,立刻默默下单,用了两天的时间把书很快地全部看了一遍,虽然比较粗略,但是对框架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样后面完成每周作业的时候也会心里有数,各章难度不同,预留的作业时间也是不同的。第二,把自己开始作业时间设置在周中,而非周末,而且至少提前一天完成。也就是说周三必须留出时间开始写作业,看完全部的题目,可能写不完,但至少完成一半,自己的作业完成时间要比要求的提早一天。
@[S206]达达–北京
1.每周批量出题的模式:其实这种模式还是挺新颖的,因为之前在读书小组活动中基本上是每天有新的,读书量和读书的问题,但如果说同时的把它给列出来,那么自己可以在周六或周日的时候对他做出一个既有的安排,也就是说每天应该读多少回答多少的问题,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并且如果说遇到突发的风险,这种情况也可以对风险进行一个规避,比如说将每天的一些存量放到其他地方
2.读书的节奏:从读书的节奏方面来说,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提前的预知,并且规划纳入自己的计划中,然后每天照序的执行。这种节奏对我来说是井然有序的,并且比较喜欢这种新模式。
@[S173]小燕子-武汉
这三周的时间,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按时完成作业,在这个目标的要求之下,这三周的读书节奏还是有些差异的。
第一周:我申请参加本期蓝图计划的时间比较晚,由于前两期的蓝图计划并没有参加,也不了解行情,对于是否参加本期活动最初心有疑虑。第一周的周四我才向早早发出申请,又由于自己蓝图的预习作业存在一些小问题,我修改之后再次提交,周五的上午才被获准入群。此时距离提交第一次作业只有不到两天的时间。书虽然看了一些,但并没有看到第四章,还有十几道题需要完成。所以进群了解到规则的第一时间,我就紧张起来了。周五中午,我快速复习了一边自己之前看过的章节内容,就开始了紧张的答题过程。下午工作不忙的时候就马不停蹄的继续往前看书。周六还要上班,我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做题,周六早晨我起了个大早,终于在上班之前完成了作业并提交。
后两周:这两周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我一般是前两天集中精力完成书本内容的阅读,从周三开始做题。我给自己的任务是一天完成3-4题的作答。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会有偏差,我无法保证周三开始的每天都能按时早起,有时候一些临时性的紧急任务也会打乱自己写作业的计划。由于不需要日毕,我对自己也没有那么严格的每天答题要求。所以最后两天还是会更加繁忙一点。提交作业的时间还是保持在周六上午,并没有因为学习时间多了就提前完成。
结合自己本次活动的读书节奏,我发现的行动力还是有待改善的。对我来说,截至日期才是最终的大杀器,第一周的时候,我自己都没想到能有如此高的执行力。第二周新的任务发布时,我其实是有些轻松的,当时我认为自己应该可以提前完成,但是时间相对比较长,思想上就会松懈,总觉得还有时间。最后,当截止日期渐渐逼近的时候,我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效。周五晚上额外加了班补作业才让自己周六早晨顺利完成并提交。本次活动接近尾声,我也在考虑,当任务不再是日毕的时候,我如何才能让自己保持着日毕的状态提前完成呢?既然截至日期能保证最大限度的投入,那么可以在作业要求的前提下提前截至日期,规定每日需完成的作业数量,按照日毕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这样才会可能会更有动力。
@[S502]莫莫-东莞
第一反应,非常怀念日毕模式,直到本次活动快要结束了,依旧没有改变这种感觉。在这里没有丝毫批评新模式的意思,更多是从自身的弱点去思考这个问题。在以前那种模式下,组织已经帮我划分好了每日的任务量,我只需要按部就班去完成,并且不完成就会被请出群,真正能够做到日日清,在保证每日有输入和输出的情况下,偶尔还能摸一下高,评上一份优秀作业。
本次训练营的个人现状,周一就拿到了题目,周二才姗姗来迟开始看书,拖到周三或周四才看完第一遍,之后就开始把两三天的任务压缩到一天完成,虽然最后的期限都能赶得上,但我可以很肯定地说自己的作业质量并不如全面日毕模式下的质量。尽管如此,我依旧认可这样的模式才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因为这样会把完成读书任务以及提高作业质量的责任更多交回给个人,从更高的维度上去培养我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读书成长第一责任人。既然S老师选择了把更多的自由权利给到我们,那我们也应该主动承担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义务,通过自我管理去将一整周的读书和写作任务划分到每一天,有条不紊地执行好,不仅要完成,更要不断提高作业的质量,还要分出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其他同学的作业。
@[S642]夏天-上海
这期读书活动每周都可以按时提交作业,但是都是在截止时间当天提交的,没有提前完成过作业。每周的读书任务基本是在周三至周五完成,前期读书有些看不太进去,注意力容易分散,越临近截止日期读书效率越高,感觉如果在任务布置中明确提出每天读多少页可能会对自己有更好的督促作用。另外我发现自己如果前15分钟不走神、不去看手机或做其他事情,就可以长时间的读书,而且比较容易看进去,读书效果也会更好,所以在之后的读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各种干扰,让自己先专注的看15分钟书,进入到读书的状态。这次行动的另外一个重大的收获是心理状态的改变,可以说自己对读这种几百页的“专业”书籍有了信心,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完整的看完一本书,尤其是这么大部头的书,而且是某种程度上和自己关系不大的书(这本书如果不是参加读书活动,我自己肯定是不会去读的,一个是不怎么感兴趣,另外是和工作没什么关系)。但是这次我竟然在3周的时间读完了几百页的书,而且期间有几次还是进入了“心流”状态,能够沉浸在书中。我现在想法是,这本书都可以读完,那读完那些和我专业相关的厚厚的专著也应该可以做到。
@[S132]茶茶-石家庄
每周批量出题的这个模式,让我梦回寒暑假,每次寒暑假都是这个写作业模式。
@[S167]飞流-大连
一共三周,正好对应我的三个阶段。
行动情况:
1、稳步前进:第一周的时候,划分了每天的任务,在周五的时候完成了本周的作业,这周行动比较规律。
2、开始拖延:可能是因为第一周过于顺利,第二周的时候就出现了拖延和懒惰心理,每天都想着要看书写作业,但是只有周二的时候看了一点,拖到了周六,花了一天的时间看书写作业。
3、混乱无序:依然存在拖延和懒惰心理,再加上临近五一要出去玩,计划是周四把作业写完,周五晚上可以直接出去玩了,不用背书出们,但也是同样之后周二的时候看了一点,周三周四的晚上每次都说要写作业,但是每次都没有写,并且还玩手机玩到两三点才睡,早起也起不来。周五晚上去机场,候机的时候、坐飞机的时候、到酒店的时候,一直都在赶作业,一边赶一遍骂自己之前那么多时间的时候不看书写作业,非得一堆事情的时候插空看书写作业。
行动回顾:
第二周的时候,我忘记是因为什么一个什么事情,那天既没有看《英语发展史》,还把我自己的另一项任务停掉了至今没有恢复,之后整个人的状态开始下滑,完全不想看书,不想做事情,但是这个导致我没有行动的事情我居然忘记了,那应该是不重要,因为一个不重要的事情暂停了学习,得不偿失。
行动感受:
1、对我来说靠内部驱动行动太难了,还是需要外部压力刺激,才能更好的行动。
2、这次的活动规则相对比较放养,更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做事情没有计划走一步看一步、习惯性拖延、做事没有目标感等。
@[S336]果子酱-北京
第一周,保证每天看一章写一章,行动张弛有度。第二周,保证每天都在看书,后两天写完作业,行动较好。第三周,最后一天突击看完书写完作业,压力巨大。
1.日拱一卒好于临时突击。批量出题没有每天的约束后,每天的“最小任务量”不断被突破,越来越低,甚至停滞。由此带来的就是,玩的提醒吊胆,学的苦不堪言。
2.自律还需加强。没有外界要求后,明显感觉行动力不足,自律不足,越来越拉胯、越来越落后,在翻车的边缘摇摆。
@王子
【周模式很好】虽然S说这是因为这本书相对简单,这个阅读速度和阅读强度对于成长会来说也是习以为常,算不上什么厉害的事情。但21天完成460页左右的书籍阅读,完成36道作业,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突破。我很喜欢这种以周为单位的阅读模式,对于没有特别行动力和行动量积累又想要有所突破的我来说特别合适。没有每天的DDL,不必过于咄咄逼人的压迫感,以一种更加平和又带着使命任务的方式,在一周这样一个不长不短的时间样本弹性空间里采取行动,让我倍感安全又有动力。把每周六作为一周的复习和结束,把每周日作为一个星期的开始,会让自己感觉特别富足而充满信心去完成读书任务。弹性模式下,给了自己一定的容错空间,即便有一天因为加班或者临时情况发现任务量完成太低也不会觉得因为掉链子回不了头了而自甘放弃,因为一想到一周有那么多天,又可以马上提起信心和行动了。
【行动力趋于稳定,得到更多的支持】回看了一下自己的记录,差不多每天2个多小时的投入,最多的一天5个小时,少的1个小时,投入时间在整个过程逐渐趋于稳定,情绪也波动较少,现在已经能够把读书写作业放到比较重要的优先级,虽然没有做到每天早起阅读1小时,但是即便部分时间做到自己还是觉得值得肯定的。这个月里,我会坦诚大方地和老公说现在要写作业或者今天要读完多少页,现在不能打扰我或者让其帮助处理家务带娃;又或者跟三岁的儿子说妈妈要写作业,如果写不完作业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写就不能陪你玩了,所以现在儿子也慢慢知道妈妈写作业是一件不能打扰的事情。
@[S93]把我叫醒-广州
一、读书节奏:本期一共要提交3次作业。第一周我还不太适应,到了DDL的晚上11点半才交,非常赶,很焦躁。第二周吸取教训,抓紧时间,在周五就完成了,所以周六很轻松,心态也不错。第三周因为前半周事情比较多,而且自己心态也不太好,还是拖到周六才完成。
二、行动感受:
(1)做作业还是要循序渐进,不要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这次作业量其实不少,但也不可能一两天做完,如果想再最后集中处理,大概率会很痛苦。对于这类任务,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比如每天自己规定要答多少题,然后反推需要的阅读量,争取每天都推进任务,这样最后完成任务的压力会小一点。这种拆分的思维其实也适合各种需要长期完成的任务。
(2)这次的活动和读书活动有点类似,都是按时答题。我个人还挺喜欢这种“自治”的模式的。之前每天看到队长和副队们盯着日毕,我都觉得很无奈,我不理解:自己报名了读书活动,就要按规则完成,如果没完成规定的动作,到时候按照规则清退就好了,为什么队长和副队们需要每晚等到12点之后去统计完成情况??为什么读书明明是每个人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后果就好了,但反而是队长和副队们(或者值班的小伙伴)去承担这个结果(陪着不能睡觉)?就好像孩子不写作业,家长逼着孩子写一样。久而久之,孩子都不觉得作业是自己的事情了,认为作业是家长的事情,哪天家长太忙,反而还怪家长不提醒……但孩子和家长有血缘关系,读书小队里为什么要让一个人为另一个人负责呢?
所以,这次这种形式我觉得挺好。没有人需要等另一个人完成任务以后才能睡觉,自己在规定时间交,做不到就接受惩罚(补作业),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不要让别人来兜底。家长需要放手,队长们更需要放手。大家来成长会是要来成长的,不是来享受“巨婴”待遇的。想要成长,从学会自己安排时间读书、自己做好作业开始。
@丁小雪
整体来说,读书基本没有节奏,每周都像赶场子,过了这一关松了一口气,发愤图强表示下周一定当日事当日毕,flag只能维持一两天的效果,还是要周五周六集中补作业。
感受非常差,一方面后期压力很大,周六不能放松休息安排其他事情;另一方面读书效果也不好,因为是以完成作业为目的,会带着这些问题去看书,并非一字不漏的看完,看书的认真程度会打折扣。
@[S712]福子-北京
首先,在第一周的时候,因为很多工作耽搁了,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有些后拖的倾向,并且直接拖到了最后一天读完并完成作业。但是读书和写作业的过程都变得痛苦异常,就写了发现怎么还有这么多没有写,就像点了一碗面条没有抓紧吃,发现怎么还越吃越多,面条越来越多,好吃的面条也变得不好吃。
在后面几周的活动中,调整了行动计划,每天就读一章,或者状态好时间空的时候多读几页,对于题目可以选择当天答题,也可以先把答题要点写上,最后归纳总结,写上自己的答案。
整体读下来感觉轻松没有压力和囤积感,并且也没有对题目有较大的抵触心理。总而言之,每天只做一点点,每天只读一章,以及每天只跑2km都能让我更为持久、情绪更为平稳。
近期活动
1、ScalersTalk 成长会 2023开放报名,参见《大量读写,持续改变——S成长会2023报名启动》。
↓ 个人微信fscal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