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发现的官民比例数据,惊恐!
今天无意中看到了一篇旧闻,从这篇文章里发现了一个我们一直不清楚的数据,这虽然是一个省的数据,大概能看到全国的数据。
2018年6月11日,《辽宁日报》称辽宁省直机构659家公益性事业单位,已整合为65家大型事业单位,精简比例达到90%。八月底之前完成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下辖的事业单位要完成90%以上的精简。
还特地将1:39的官民比定为奋斗目标。
这是改革后的官民比。文章还透露,辽宁有事业单位35000余家、事业编制超编110万名。而且,2017年年底,辽宁省人大通过草案,超编人员不得办社保发工资。
如此看来,要裁掉这110万,官民供养比才能达到1:39。有了这几个数据,改革前的供养比,只需要算道简单算术题就可以了:2016年的数据显示,辽宁省有人口4378万,按照1:39的供养比,改革后辽宁有112万吃官饭的。
那改革之前吃官饭的,就是112+110=222万,用4379除以222就等于改革前的供养比,答案是1:19.7。
2005年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的透露,中国公务机关人员官民比例1:26。
同年,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撰文表示,官民比1:18。
算出的数据跟周天勇教授的数据较为接近。如此看来,即便裁掉百万冗员,改革后的1:39也属国际高标准。
不过辽宁的这次改革能不能做到是个问题,砸掉百万人的饭碗,必须要有大魄力才行。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拥有正式员工3000多万人。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要求省市机构精简50%,县区机构精简90%,人员编制减少25%-30%,各省改革方案不一样,但是都在进行编制精简。
换句话说,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将减少126万个事业单位,3000多万编制人员至少有上千万人失去事业单位身份。
事业单位改革后,事业单位编制聘用将向聘任制、备案制、双轨制等灵活用工模式转变。
事业单位不消失,毫无疑问事业编会一直存在。但随着改革的推进,事业编制也会呈现出一些变化:
一是编制越来越紧俏,含金量越来越大。公务员和事业编现在实行的是限额管理,机构改革后编制减少,将变得更加紧俏,报考难度预料也会增加。
二是编制越来越统一。随着行政执法类、生产经营类的消失,以及公益二类的逐步改革转性,未来事业单位将只保留一种单位,那就是公益类。事业编制也将进行整合,不再以全额、差额、自收自支区分,而全部改为全额,由财政兜底,提供公益服务。这是大方向,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