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妮日记》终于被德国人搬上银幕

2016-04-25 DW 德国印象

 

点击上方“德国印象”可以订阅哦!

 

 

著名的《安妮·弗兰克日记》再次被搬上了银幕。这是德国制片人和导演首度尝试讲述这个发生在纳粹统治下的真实故事。

 

当20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的《安妮·弗兰克日记》(The Diary of Anne Frank)1959年在德国上映之际,一家德国大报愤愤不平地问道:"为什么德国制片人老是把这个素材让给美国人来拍呢?"当年由乔治·史蒂文斯(George Stevens)执导的影片在许多影评人和观众看来过于落入了好莱坞电影的俗套。半个多世纪之后,德国导演施泰因毕希勒(Hans Steinbichler)执导的《安妮日记》终于和观众见面了。

 


 

该片不久前在第66届柏林电影节上主要以青少年为对象的"世代"(Generation)单元上举行了首映,3月3日起在德国影院上线。施泰因毕希勒的《安妮日记》以传统的手法讲述了这个尽人皆知的故事,虽不追求艺术上的新高度,却手法朴素,演员演技扎实,流畅易懂又不乏戏剧张力,很适合作为历史教材走入课堂。

 

"《安妮·弗朗克日记》是德国历史上一部杰出的文献,我们一直不解的是为什么没有德国人把它拍成电影。"制片人纳克什班迪(M.Walid Nakschbandi)和索维涅(Michael Souvignier)在首映前表示:"我们觉得,现在到了这样做的时候了。"片中的安妮·弗兰克由年仅15岁的雷雅·凡艾肯(Lea van Acken)饰演,德国大牌影星Ulrich Noethen和Martina Gedeck分别扮演安妮的父母。

 


 

恐怖时期的花样年华

 

影片基本按时间顺序讲述了犹太人弗兰克一家的故事。弗兰克夫妇和两个女儿1934年从德国法兰克福移居荷兰阿姆斯特丹,在荷兰被纳粹德国占领后,他们一家藏身于市区一所房子的阁楼上,一家四口和另外四名逃避纳粹追捕的犹太人挤在同一套公寓里。安妮13岁生日得到的一件礼物是一本日记本,于是她开始写下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导演施泰因毕希勒和剧本作者布莱纳斯多弗尔(Fred Breinersdorfer)以安妮的日记为基础,参考了弗兰克家的其他原始记录并作了大量的调查,将这些事实融入影片情节。但两位电影人也有自己的侧重点。施泰因毕希勒说:"对我来说有关键的两点,一是完全的主观化,二是把日记变成口头讲述。"

 

这位导演说,写下这些日记的是一个"聪明但又很普通的女孩"。对他而言重要的是把安妮"从一个半神化的高高在上的宝座上解放出来"。影片细腻地描写了一个成长中少女的内心世界,包括她青春期的躁动不安。阁楼上的夹缝求生于是不再仅仅是纳粹迫害之下那个令人恐惧、压抑的视角。

 

这样一部展现一个15岁少女内心世界的电影也很容易被青少年观众所认可。制片人表示:"安妮不仅是一个纳粹专制的受害者,她首先是一个热爱生活、有感情有希望的女孩子。"而她却被剥夺了过一个普通人生活的权利。


历史与现实之间

 

在阁楼上躲藏两年多后,这个犹太人秘密藏身地被发现。安妮一家被送进了集中营,二战结束时只有她父亲一人得以幸存。

 

由重大历史事件、文学名著或《安妮·弗兰克日记》这样的历史文献拍成的电影往往过若干年就重拍一次。其好处在于新版总能吸引新一批观众。设想,今天的年轻人会喜欢看好莱坞50年代拍的悲情黑白片版《安妮日记》吗?大概不会。施泰因毕希勒的片子则有可能吸引他们。

 


 

重拍旧著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与当今现实有所联系。尽管2016年版的《安妮日记》相当忠实于原著,但仍为观众留出了与现实的联想空间。"我的初衷是把不留痕迹地安妮带入我们生活的时代",导演施泰因毕希勒说,这一题材当然是历史性的,"但我们不是一定要把它拍成老旧泛黄的故事",他说:"那时发生的事和我们今天的现实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往期印象精彩

在德国,做热爱自然的偏执徒步狂!

再等怕你没地儿住!德国“学区房”租金猛涨

“我眼中的德国”青少年绘画比赛开始啦!

“盐从来不分国界”——柏林城市故事

在德国骑行,你不得不知道的几件事

一件事做了一百年:宝马一百岁啦!

我眼中的汉堡是不是与你不同?

采访2000名难民,到底想了解什么?

德国央行秘密金库变身博物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