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国"莱布尼茨奖",原来学术界的水这么深!

2017-03-17 施庆华 德国印象

16年底,德国科学基金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就公布了德国最高科研奖“莱布尼茨奖”2017年度的得主名单,共十位学者获奖。他们由提名委员会在134个候选人中评选而出,将获得最高250万欧元的奖金。

 

3月15日,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迎来了这十位学界翘楚,并为他们举办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莱布尼茨奖”的地位

莱布尼茨奖以德国跨领域的通才学者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命名,由德国科学基金会在1985年设立,次年开始每年颁发给最多十位在德国从事科研的学者。该奖是目前世界上奖金额度最高的科学奖项之一,在德国学界地位仅次于诺贝尔奖


2017"莱布尼茨奖",花落谁家?

在本次得奖者的学科分布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分别有三位,生命科学和工程科学分别有两位。获奖者的平均年龄较往届更年轻,有三位50多岁,七位40多岁,其中最年轻的仅43岁。十位得奖人中,有三位女性学者,七位男性学者

 


本次莱布尼茨奖的一大亮点是该奖首次授予一位非洲学学者,并时隔五年第二次授予一位阿拉伯学学者。与英美顶尖大学相比,德国高校对于亚非拉的科研投入长期居于弱势。两位学者的得奖代表了德国科研界对这些冷门领域的肯定

 

莱布尼茨奖被誉为给予德国最顶尖科研工作者童话般的自由märchenhafte Freiheit)。获奖学者可在七年内申请到最高250万欧元的科研经费,科研计划完全由他们自己设计,不用冗繁的行政程序阻碍即可获得资助,其创立目的也在于致力追平德国的最尖端科研人才和美国相比的资金差距。通常,获奖学者会将这笔资金用于扩充自己的科研团队尤其是引进年轻科研人才,以及用于促进跨国合作项目

 

1986年至2017年度为止,莱布尼茨奖共颁发给了348个(或组)得奖人,其中自然科学115个、生命科学101个、人文和社会科学79个、工程科学54个。由于奖项可以由多位得奖人分享,实际有374个得奖人,其中326名男性学者、48名女性学者。有七位得奖者后续还得到了诺贝尔奖的加冕Hartmut Michel1988年化学奖)、Erwin NeherBert Sakmann1991年医学奖)、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1995年医学奖)、Theodor W. Hänsch2005年物理奖)、Gerhard Ertl2007年化学奖)以及Stefan W. Hell2014年化学奖)


2017年度德国科研最高奖莱布尼茨奖”获奖者

 

人文社会科学


贝阿特丽策·格林德勒(Beatrice Gründler),阿拉伯学,任教于柏林自由大学

 

2015年始,格林德勒开始了对阿拉伯寓言故事集《卡里来和笛木乃》(Kalila wa-Dimna)的电子学术批注项目。该书由公元八世纪的阿拉伯作家伊本·穆格法翻译加工从巴列维文转译的古印度《五卷书》而来,格林德勒致力于在批注中勾勒早期阿拉伯和欧洲文明的知识传统的融合和遭遇

 

安妮·施托希(Anne Storch),非洲学,任教于科隆大学。

 

2011年出版的《秘密的操弄:非洲的语言和情境》(Secret Manipulations: Language and Context in Africa)中,施托希研究了禁忌、密语与权力实践和政治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将文化人类学引入非洲语言学的研究视野


拉尔夫·赫特维希(Ralph Hertwig),认知心理学,任教于柏林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


赫特维希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适应理性(adaptive Rationalität),他对人类判断和抉择的心理学研究拓宽了对人类理性的可能性和局限的理解

 

自然科学


 

 
 


弗兰克·于利歇尔(Frank Jülicher),理论生物物理学,任教于德累斯顿马克斯·普朗克复杂系统物理研究所。

 

于利歇尔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分子动力学,尤其是活性物质的物理。他对组织中的细胞如何自我管控和组织的研究对发展生物学和医学应用都有重大影响

 

约阿希姆·P·施帕茨(Joachim P. Spatz),生物物理学,任教于海德堡大学和斯图加特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

 

在施帕茨的细胞黏附研究(cell adhersion)中,他创新性结合了材料学和细胞生物物理学的研究手段

 

卢茨·阿克曼(Lutz Ackermann),有机分子化学,任教于哥廷根大学。

 

阿克曼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可持续合成、配体设计、均相催化、活性分子合成等领域,他的碳氢键活化催化研究使人们可以用对环境和资源更少伤害的方式制造重要的化学品

 

生命科学

 

卡尔-彼得·霍普夫纳(Karl-Peter Hopfner),结构生物学,任教于慕尼黑大学。

霍普夫纳的研究成就是多蛋白复合物的分子机制,他揭示了体内细胞传感器如何识别损害或病毒的核酸,不断修复受损的DNA。在这基础上,他解析了DNA损伤的传感器MRN复合物(Mre11-Rad50-Nbs1/Xrs2)的运作机制

 

约尔格·福格尔(Jörg Vogel),分子传染病生物学,任教于维尔茨堡大学。

 

福格尔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对调控核糖核酸分子在传染病生物学中的理解,革新了对致病微生物的根本性理解。他和2016年的莱布尼茨奖得主艾曼纽·夏邦杰(Emmanuelle Charpentier)一起研究了tracrRNA的运作机制,帮助其在基因修饰技术CRPISPR的应用

 

工程科学

 

卢茨·梅德勒(Lutz Mädler),机械加工工程,任教于不来梅大学。

 

梅德勒的重要研究成果是他的喷雾燃烧热解反应法,一种更经济的纳米颗粒合成替代工艺;同时,他还研究了合成的纳米颗粒对活性物质(例如人体组织)的影响

 

布蕾塔·内斯特勒(Britta Nestler),材料科学,任教于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内斯特勒将计算机和材料科学相结合,发展了新的结合多尺度、多物理场的材料模式。通过她的多组分体系的量化模式设计,她进一步研发了灵活而高性能的模拟环境,用以在高性能计算机上对材料和工业原材料的微组织模拟

 


往期印象精彩

德国高校类型集锦,总有一款适合你!

德国留学信息 | 实用网址大全

在华助残15载 德国夫妇有话要说

“女神”架中德之桥---我在德国开公司

赠票 | Minua乐队,没歌词,不演唱,有的是范儿!

德国年轻人的口头语

德国大学告诉你:便宜也有好货!

支教德国人,你们如此可爱!

在德国怎么入党?

透视德国医生的隐性收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