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国人不会让雨水白白流走

印象君 德国印象 2021-01-27

这两天,上下班高峰必下雨,穿着拖鞋的印象君淌过一个又一个水潭并不时被路边飞驰而过的汽车溅得满身是水,坚强地顶着雨伞前行,看到路边一个个已经快喝饱的排水口,心里冒出一个疑问,雨水都去哪了呢?坐在地铁上问度娘,度娘告诉我: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而在比如德国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雨水的资源化和雨水收集利用已有较长的历史。这一下印象君来了精神,不禁对德国的雨水利用情况产生了兴趣。



利用雨水,经济实惠

2017年,德国年均降雨量为850mm,加上湖泊河流众多,水资源可谓相当丰富了,尽管如此,德国人还是非常珍惜雨水,重视雨水的回收利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德国人认识到在家庭生活、公司单位及公共场所利用雨水的好处,不仅环保,还能节省开支。



环保无可厚非,节省开支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你有所不知,在德国有一种费用叫“雨水费”(Niederschlagswassergebühr)。如果家庭或公司直接向下水道排放雨水,必须按房屋的不渗水面积交纳这笔费用,但采取雨水利用设施的用户就可享受减免和优惠。



屋顶雨水须检验

德国超过70%的饮用水源自自然的馈赠---地下水。但是在城市中,越来越密集的建筑让干净的雨水渗透,贮成新的地下水成了一个难题。德国人对屋顶雨水的回收非常重视,只有从不含铜、锌和铅或其含量可忽略不计的屋顶上收集的雨水才可以不经任何处理自然渗入地下,此外的其它诸如工厂或停车场的屋顶集水必须经过检测,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当然渗水的程度还要看土壤情况,一些陶土含量高的地表渗水能力差,德国人也会通过技术手段加以改善。



雨水利用规定多

雨水利用系统是90年代开始在德国兴起的一种技术。通过人工设计、水生植物和土壤的自然净化作用将雨水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从而实现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家庭或企业收集雨水及利用在德国已经非常普遍,技术性法律框架的保驾护航也让雨水回收利用这件事儿变得更有保障。根据德国饮用水条例,人们必须要确保配备区分雨水与饮用水的安全装置,不能混装,雨水管道要用颜色明确标识出来。根据规定安装并运转的雨水利用装置还要定时消毒。


对于雨水的消毒肯定不能跟饮用水相比,但是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区别。一般雨水净化标准能达到淋浴标准。用于冲洗马桶,不能有感染危险。用于洗衣服的软化雨水虽然会含有一定量的细菌,但是可以通过洗衣粉和温度杀死。雨水水质比较软,相对于水质较硬的饮用水,植物生来更喜欢雨水,直接用屋顶收集到桶里的雨水即可,不用过多考虑消毒问题。因此用雨水灌溉花园也是德国人最常见的雨水再利用方式之一。


图片源自网络

雨水利用设施不便宜

那么安装这样的雨水净化装置到底要花多少钱呢?贮水器、管道、过滤及泵的安装费用根据型号和品牌的不同约2500-5000欧。再加之装置的养护费用,每年大约100欧。一个四口之家一年能用40立方米的雨水来代替饮用水的使用,这样一年可以节省160-200欧的水费。以家庭为单位,从费用开支角度来看,净水装置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德国人依旧乐此不疲地把这套设备搬进自家院中,想必还是心系环保事业的。当然对于大企业来说,经济上的优势应该还是很明显的。


图片源自网络


花费少,用处大的贮水罐

许多德国人把这个大家伙搬进自己庭院,它可是雨水收集的核心所在。贮水罐埋于地下,扁平的设计,用户丝毫不用为了它掘地三尺。另外这种水箱内部空间大,抗压能力强,也十分稳定,因此得到了很多用户的青睐。经过自然沉淀,上层干净清洁的水可以用来洗衣服、冲厕所、浇花园和洗汽车。


图片源自网络


往期印象精彩

把犹太帽当时尚,德国设计师胆儿挺大

让你真的敢生孩子,德国是这么做的

印象君带父母18天游历欧洲4国,全攻略收下不谢

7月德语圈文化盛宴

体验德国的夏天!

德国总统在洛杉矶为托马斯曼故居开幕剪彩

德国都市农耕,谁不想体验一把除草浇园的乐趣?

好消息 | 2018年德国总理奖学金项目申请开始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