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神架中德之桥—一位醉心传播德国艺术的哲学女博士

印象君 德国印象 2021-01-27

一次偶然的机会,印象君认识了沈奇岚博士。听说她近一年都在筹划包豪斯课堂的活动,正好明年是包豪斯成立100周年,印象君特借此机会把沈奇岚和她的德国艺术传播理念介绍给大家。


沈奇岚博士


印象君:沈奇岚你好,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沈奇岚:大家好,我叫沈奇岚,是作家,也是策展人,也写很多艺术评论,跟德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复旦大学读书的时候,我的专业是哲学,因而接触到了很多德国的哲学思想,也因此萌生了学习德语的想法,又因为学了德语,就到德国的明斯特大学读了哲学博士。从05年到10年,我在德国待了6年,也因此深入地了解了德国文化。那段时间是我世界观形成的很重要的阶段。所以我觉得德国的思想和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我。


印象君:在德国学习生活了这么久,德国的思想和文化对你深刻的影响体现在哪里?

沈奇岚:在德国的这段经历给了我一种很深刻的思想体验和生命体验。这个可能有点抽象,重要的是它让我重新思考了人生应该如何度过,生活应该如何建构?这是德国文化中很美很有力量的一部分。中国的文化中也有这一部分,但体系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两个体系,那么他的生活是很饱满的。我很希望把德国给予我的营养,通过我作为一个桥梁,带到中国来,因此我现在正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印象君:能不能具体给我们讲讲你回国后的工作经历?又和德国有哪些紧密的联系?

沈奇岚:我在2010年回国后就进入了艺术行业,先在《艺术世界》做编辑部主任,后来在出版社做主编,再后来又有了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做艺术策展及艺术教育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意识到,在德国遇到的有思想有营养的文化并没有在国内得到重视,而这恰恰是当下我们文化中很需要的一部分,因此想做一些相关的工作。


我策划了重要的德国艺术大师的展览。比如去年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策划了德国战后艺术大师A.R Penck的大型回顾展览《A.R. Penck: 暗喻会否成真?》。今年我策划了“包豪斯课堂”(Bauhaus Class) 系列。我认为除了汽车,高科技等,探究其背后让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很重要。是这些文化和思想孕育了德国的科技、文化和制度。所以这些文化思想需要让国人了解。


《A.R. Penck: 暗喻会否成真?》深受欢迎,各种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在现场发生。


印象君:你现在从事的工作就是在搭建一座中德文化交流的桥梁,希望中国可以从德国的过往经验中学习到一些东西,那么在你来看,德国可以向中国学习什么呢?

沈奇岚:很多呀。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很多时候,在中国我们经常说向先进的文明学习,我也在努力把更多德国优秀的文化带到中国。但是我觉得未来一定是共同创造的。我们共同面临的当下的话题是极其复杂的,在有些方面经验是不足的。比如德国现在面临的移民问题,这个量级在德国的历史上是没有的,但中国有这样的经验,德国就可以去学习。这其实是试图去解决不同的人如何相处以及文化如何共存的问题。


另外在生活上,德国人是非常独立的,18岁出门后,和父母之间的联系就没有那么紧密。而中国亲密的家庭关系是很让人羡慕的,但有时候也是个负担。所以这种互相学习很重要,人跟人之间如何相处,生命如何共存,在对两个文化的探讨中能得到很多养分。


印象君:给我们讲讲你现在正在做的包豪斯课堂吧,你为什么觉得在中国,包豪斯会是一个有意思的选题呢?

沈奇岚:明年是包豪斯成立100周年,包豪斯学院的存在是很短暂的十几年,但是它对整个艺术界、文化界、思想界、建筑界有这么大的影响,为什么呢?正是在于它的精神内核。包豪斯对我而言不是一段历史或一部文献,而是人与人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和激发。因此今年做的这个项目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是“包豪斯课堂1.0”,下半年是“包豪斯课堂2.0”。



包豪斯课堂1.0是去平行地探讨,包豪斯对我们当下最有价值的是哪部分?我作为这个项目的策展人,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是:老师是艺术家,学生也是艺术家的互相启发的传统。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其实是在用艺术家的生命去激发艺术家,让他们成为艺术家,这件事在当下还是可能的。当时的老师有康定斯基,有保罗克利(Paul Klee),有约瑟夫·阿尔博斯(Josef Albers),这些灿烂的群星在用不同寻常的方式教书,那么这在当下有没有可能?这是一个宝贵的传统,就是艺术家教艺术家。那么艺术家可以被教吗?艺术可以被教吗?它的本质是什么?这些是很深刻的问题。所以包豪斯课堂1.0和Workshop就是在探讨这些问题。


包豪斯课堂1.0 工作坊,用艺术重新转化衣橱里的旧衣服。学员们现场创作,倪志琪老师现场指导和评点。


包豪斯课堂1.0 胡任乂老师课堂互动


包豪斯课堂1.0做得很成功,因此我们下半年又做了“包豪斯课堂2.0”,并得到了德国驻上海总领馆文化教育处和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支持。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包豪斯?是因为在1919年,在大工业时代普通的精品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需求,它需要去解决一个生活用品量化生产的问题,也是相对应的美学的诞生。


那么在100年后的2018和2019年,我们的社会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要用什么样的思维解决我们当下的问题?1919年包豪斯的思想是解决不了2018年的中国和世界的问题的。但是1919年包豪斯的思考方式是有价值的,因此包豪斯课堂2.0的主题就是“从包豪斯到我们的此时此地”。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当下发生的事情,包豪斯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因此我继续策展,并邀请四位老师来一起思考这个问题。

【包豪斯课堂2.0】从包豪斯到我们的此时此刻 Bauhaus und Unsere Gegenwart


我们这个系列的讨论是渐进式的。第一堂课,丁乙老师探讨的是包豪斯之前的Art Deco 的家居和设计,然后吕永中老师在第二堂课讲述从包豪斯出发而建立的自己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以及他自己创立的“半木”品牌。


11月3日的课堂上请到卜冰老师,跟大家讨论碎片叙事和浸没戏剧的城市,因为我们的城市就是一部部的戏剧《不眠之夜》。在这部戏剧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线索。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超大型的城市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剧本。我们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去设计和规划城市,容纳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像从前那样规划——每个人的故事都一样。这是个不一样的时代,它就是要给每个人不一样的故事和体验。


包豪斯课堂2.0 论坛现场


12月的包豪斯课堂上还有一位坐轮椅的老师刘毅。他提倡先感知后设计,我们如何感知这个城市,刘毅老师会带大家坐轮椅去看这个城市,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城市。我们通过这个系列,把学生们的感官都打开。我们希望通过重新思考生活和重新定义生活来致敬包豪斯。


印象君:那么对德国印象的年轻粉丝,他们中有一些人可能正在德国深造,还有一些人对德国充满向往,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沈奇岚:我一直在和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系统打交道,我觉得德国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就是去德国的重要理由。这是一个真正很热爱知识的民族,他对知识的保存和呈现在美术馆及博物馆里做得非常好。所以在那里能够体会到,学德语很值得。那种对知识的尊重和热爱是很能感染人的。


另外如果在德国读大学,一定要加入Fachschaft(社团),在那里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去德国之前最好学会烧中国菜,这是个很好的外交工具,可以让很多人倾心,交很多朋友。不要局限自己,要拥抱新鲜的事情,汲取新鲜的营养。


印象君:非常感谢沈奇岚精彩的分享。德国印象的小伙伴们,你们有什么想和沈奇岚博士交流的呢?印象君代为转达哦。


往期印象精彩

赠票 | 12部电影,22天,第六届德国电影节即将开幕

法德驻华大使:上海能否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里程碑

敲黑板,这些是11月最不能错过的德国文化活动

探访德国四大葡萄产区,尝遍今秋佳酿 | 旅深度

 *2019十大最佳旅行国家,德国第二,还不赶紧收拾箱子

 *在德国机场,如何消费最划算?

 *法兰克福书展迎来董卿和她的《朗读者》

 *大V@史里芬Schlieffen 启程 ,刨根问底德国生态农业

 *德国清真寺敞开大门接纳访客

 *牛羊最宜居的德国巴州,乳制品是这样生产销售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