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中院宣判一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镇政府移栽枣树致死,一审被判担责
导语
停止侵害、生态环境修复、赔偿服务功能损失……12月28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一起因移栽枣树致死,镇政府担责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郑州市人大代表、新闻媒体记者和专家学者等30多人旁听了庭审。
庭审现场
该案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会)提起诉讼。起诉新郑市薛店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薛店镇人民政府)、新郑市薛店镇花庄村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花庄村村民委员会)等五被告一起环境侵权纠纷案件。
法院审理查明,2014年2月18日,新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出《关于对新郑市薛店镇第三社区(好想你)新型社区项目立项请示的批复》,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新郑市薛店镇S102北侧,解放北路西侧。2014年8月《新郑市政府投资项目相关部门初步意见》显示新郑市薛店镇第三社区完全小学建设项目,位于薛店镇第三社区,薛店镇S102北侧,解放北路西侧。2014年10月31日,新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出《关于新郑市薛店镇好想你社区幼儿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意实施薛店镇好想你社区幼儿园项目,拟建地点位于薛店镇S102北侧,解放北路西侧,东临园林大道,西邻好想你社区。因上述项目拟占用土地属花庄村集体所有,土地上栽种有枣树,2014年1月,经薛店镇人民政府组织、协调,花庄村民委员会相关人员带领本村人员和施工队在未依法办理采伐和移栽手续的情况下,对位于花庄村西北地的枣树进行移栽,经新郑市森林公安局认定,共移栽枣树1870颗,涉及198.5亩枣林地,薛店镇人民政府称上述枣树被移栽至王张村的中华古枣园内。经本院现场勘查,位于王张村的枣树移入地现场有死亡枣树680棵。对薛店镇人民政府移栽枣树的行为,新郑市林业局曾于2014年3月18日下发过通知,要求其补种移栽树木5倍(9500株)的树木,并于2015年3月31日完成。本院于2016年6月28日对位于花庄村的枣树移出地现场进行现场勘查发现,涉案土地上已建成三层楼房一座,公示栏显示系薛店镇花庄村完全小学幼儿园项目。
另查明,薛店镇花庄村树立有编号为“新保038”号的新郑市古枣树薛店镇花庄村保护区牌子,该牌载明对位于新郑市薛店镇花庄村1023亩古枣林实施文物级保护。该古枣林共有百年以上古枣树17660株,其中一级保护古枣树691株(树龄500年以上,并实施单株挂牌保护),二级保护古枣树1857株(树龄300年-499年),三级保护古枣树15112株(树龄100年-299年)。保护单位为新郑市人民政府,责任单位有新郑市林业局、新郑市红枣科学研究院和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
案件审理期间,郑州中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官方网站公告了案件受理情况,并告知对被告行为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鉴于本案证据较多, 2016年12月8日郑州中院召开庭前会议,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2016年12月9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其后,合议庭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调解,并对新提交的证据进行了质证。
被告新郑市薛店镇人民政府及新郑市薛店镇花庄村民委员会停止继续实施违法移栽或者采伐枣树的行为。补种因被移栽致死的枣树数目5倍的林木,并对补种的林木抚育管护三年。共同赔偿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恢复原状期间服务功能损失3616818.9元,该款用于本案的生态环境修复或异地公共生态环境修复。在位于王张村的枣树移入地现场展示因移栽致死的古枣树,设立警示标识,作为今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警示基地。在国家级媒体上,向公众赔礼道歉。支付原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差旅费、律师费等费用117031元。驳回原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的其他诉讼请求。
注重预防原则:判令被告薛店镇人民政府及花庄村民委员会停止继续实施非法移栽或者采伐枣树的行为
修复为主原则:伐1补5 补种被移栽致死的枣树数目5倍的林木,并对林木抚育管护三年
坚持修复为主原则。生态环境被污染或者破坏后,对社会公共利益而言,恢复原状是最重要的诉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原告请求恢复原状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决被告将生态修复到损害发生之前的状态和功能。无法完全修复的,可以准许采用替代性修复方式。针对本案的实际情况,本案适用了异地修复、限期履行、第三方治理等生态修复责任方式。被告薛店镇人民政府及花庄村民委员会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在未办理移栽手续的情况下移栽1870棵枣树并致枣树大面积死亡,属于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据上述法律规定,其应当承担恢复林地、植被的法律责任。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判令被告薛店镇人民政府及花庄村民委员会根据气候状况,在判决生效后十个月内按照技术要求补种被移栽致死的枣树数目5倍的林木,并对林木抚育管护三年(管护时间从补种的树木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不能在指定期限内恢复林地、植被的,本院将依法指定由第三方代为恢复,恢复费用由被告薛店镇人民政府和花庄村民委员会共同承担。
坚持损害担责原则。拟设立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与政府财政部门等协商确定环境赔偿金的交付使用方式,将环境赔偿金专款用于恢复环境、修复生态、维护环境公共利益。
向公众赔礼道歉
原告的差旅费、律师费等由被告承担
建立古枣树展示园,设立警示标识,作为今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警示基地
新闻发布会现场
12月28日,庭审结束后,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中国绿发会诉新郑市薛店镇人民政府等五被告环境侵权纠纷一案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郑州中院新闻发言人郭晓堃主持。
郑州中院新闻发言人、宣教处处长、立案一庭庭长 郭晓堃
发布会上,郑州中院党组成员、审判长赵培伟介绍了中国绿发会诉新郑市薛店镇人民政府等五被告环境侵权纠纷一案一审宣判的基本情况。
郑州中院党组成员 、审判长 赵培伟
环境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十九大报告明确把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进一步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
依法妥善审理环境资源保护类案件,
继续大力推进公益诉讼案件审判工作,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声明:本公众号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意味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策划: 安士勇 薛永松
编辑: 马 倩
校对: 付加才 刘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