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证三十 | 深圳京广中心:全国第一例单元式幕墙项目诞生记


建证三十


2021年

中建不二迎来成立三十周年

三十年来勤耕不辍、精业笃行

不二人用智慧与双手奋斗出壮丽征程

官微开辟【建证三十】主题专栏

跨越三十年的历史长廊

了解区域发展和工程建设的故事

采撷发展征途中的智慧与经验

深情回首,激情远航

以奋斗续写辉煌

本期带大家走进

深圳京广中心的建设故事



图 | 深圳京广中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

迎着改革春风蓬勃发展的深圳

一幢幢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一般林立街头

位于深南东路、沿河北路、新秀路的交汇处

一座湖绿色建筑傲然伫立

深圳京广中心

作为深圳特区甲级商厦中的经典之作

1998年落成启用的深圳京广中心

是中日合作的杰出结晶

也凝结了一代不二人的匠心与心血


“新大陆”第一步


图 | 深圳京广中心建设前期


九十年代中期,国内幕墙业如火如荼,但单元式幕墙仍是一片新大陆。单元式幕墙讲究工厂化的组装生产、高标准化的技术,当时国内还没有哪一家能够拍着胸脯独立接下这个活。


同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重点工程,深圳京广中心大厦与深圳地王大厦一样,定位为集办公、商业于一体的国内顶级建筑组群。深圳京广中心建设伊始便完全以打造顶级为目标,完全依循的西方发达国家管控模式和质量标准,总包和分包单位里的主流力量也几乎是外企,日本不二株式会社是幕墙总包单位。


中建不二是日本不二株式会社在中国大陆合资成立的唯一一家幕墙专业公司,在运输管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拥有自主运营的加工厂,在积极争取下最终获得了宝贵的入场券。


“我们能做!只要你们提标准,我们就能实现!”言语虽豪情壮志,但话一出口,不二团队其实心里也是打鼓的。现有的设备、经验的空白,究竟能不能达到日方高标准的要求?


为了打消日方顾虑,中建不二人紧锣密鼓开始制作第一套样板,历时整整半个月,不二从此踏上了高空“新大陆”的第一步。


“土路子”出匠心


图 | 李基顺和王旭在项目上合影


日方派了技术支援人员,王达翔负责对接,高峰期多达十来人。其中两位技术员常驻加工厂,分别指导胡武良和唐友顺负责的两个班组。


加工厂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单元板块标准的统一。一开始,加工厂用卷尺进行测量,由于操作方式迥异致使卷尺端头对准难统一,每块样板总存在微小误差。日本技术人员十分严谨,通过测量对角线来校准,因此极小的误差也难逃法眼。


如何减小误差呢?模具定样自然是首选。思来想去,班组想了最原始的法子——“木工定模”加工厂请来了一位手艺精细的木工师傅,班组需要什么样的模具,师傅就纯手工打造、改造,极大降了部件的标准误差。


图 | 唐友顺在加工厂用公司货车运货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模具问题的解决大大提升了效率和效益,后期每周到达现场的单元板块多达70余块,足足能装三车。


长沙至深圳跨越一千五百多公里,路途颠簸,型材磨损是运输中一大问题。不二团队再次使用“土办法”,在使用贴膜、木方的基础上,用稻草再做细节捆绑包装单元板块,有效解决了降低损耗率的问题。


“自始至终,没有一块单元板块因质量问题被回退。”唐友顺斩钉截铁道。


“白纸张”的探索


从加工、包装、运输到安装,邓师齐亲历了全过程,他是最初指派到现场的中建不二员工,协助对接运材的加工厂。


“日本人的管理相当细致,有一种跟高手过招、受益良多的感触啊!”日方的项目策划细致入微,从月例会、周例会一步一步层层传达,项目四周墙壁上密密麻麻全是进度截点。


京广中心大厦主楼31层,从裙楼以上第6层开始安装。临街的大厦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材料堆放。日方严格实施日毕日清,通过与总包协商,很快获得了“垂直运输”的电梯机会,材料当日到则当日运输到指定楼层。


图 | 项目施工


最初,工厂运来的第二三批货中,日方总能挑出一些毛病,不二团队卯足了劲,在摸索中前进。日方有百分的标准,大家上下一条心,就一定要做出一百二十分的成绩。


到第四五批单元体时,已渐渐步入正轨。“毫不夸张的说,我们每一个批次的货都是准点保质到位的。日方要求高是一方面,而我们是严格对标的。”邓师齐言语里满是自豪之情。


在京广中心建设过程中,践行“敬诚严和”的不二人与匠心著称的日本人,不断碰撞,不断进取,不输毫厘。


“门外汉”的蜕变


1995年7月,长沙燥热无比。运输单元幕墙的货车甚至没有空调,历时两天一夜,一路尘土飞扬,直驱京广中心项目,跟随货车到现场的还有二十出头的李基顺,接续前去日本进修的邓师齐。


初出茅庐的李基顺跟着日方管理人员巡场,相当于项目施工员的角色。中建不二团队独立负责深圳京广中心的门窗业务,参与其中的还有王旭、廖晓松等一批年轻人。


图 | 深圳京广中心大厦工地


最初,门窗安装每次都未达到日方标准,会上屡屡挨批。


“由于京广中心项目先装外框,没有瓷砖线作为标准,加之弧形的外立面,进出位、高低位定位难,因此必须通过测量放线。”


当时的团队连一台全站仪都没有,不服输不低头的不二人迎难而上,主动向香港队伍学习,开始一点点测量计算。


这一道坎,让不二人再次意识到这个项目的“与众不同”。 


“每次验收,一个一个螺丝钉,日方都严格要求清点到位。”


“日本管理人员经常从钱包里拿出银行卡,尝试插门窗缝,来检验它的密封性。” 


“那会一张照片就要两三块,但日本人特别重视将那些施工细节拍下来,一张白纸,一板贴三张。看问题,找问题,一起讨论。” 正是那时,李基顺养成了用照片记录施工情况的习,关于深圳京广中心的细节施工照片,他现在还保留着,足足攒了一抽屉。


图 | 局领导视察项目


当时,项目上关于幕墙知识还没有统一规范,好不容易获得一本英文专业书,大家如鱼得水,想尽办法去翻译去钻研,比匠心的日本人更勤奋更努力是不二人的一种常态。


项目中后期,不二年轻人逐渐成了幕墙总包的“代言人”,开始全权管理各分包单位。


1997年,深圳京广中心的验收大会上,主席台上仅四家单位列席,李基顺作为日本不二代表全程主持验收。


图 | 深圳京广大厦完工前后对比


凭借着“全国第一例单元式幕墙”的完美落幕,中建不二树立了业内单元式幕墙先导的良好口碑,迅速打开了国内市场,先后承接了中国建筑文化中心、海湾大厦、香港大学、香港日本人学校等幕墙工程。深圳京广中心项目作为奠基之作,在不二拓新征程上书写了浓重一笔,不二团队实现了从学习-成熟-自主研发的全新蜕变,匠心意识与管理品质也开始真正向国际一流看齐。



自此开始

中建不二积极参与深圳的建设浪潮

承接了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超300米深圳恒裕金融中心

全国最顶级的商业综合体之一深圳新世界太子湾

等一大批项目……


本文影像资料提供者:李基顺、唐友顺、王旭

不二历史资料、物件征集活动持续进行中

期待您的分享,一起重温不二的精彩回忆


顾问:李基顺 

采访:李基顺、唐友顺、邓师齐、廖晓松、王旭

供稿:解启梅 

编辑:李恒发

审核:党群工作部 

更多精彩阅读↘





你的每一个“在看”都是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