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条硬核新闻带你读懂最高检工作报告
5月25日下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以法与情写就中国抗疫故事检察篇章
检察机关以法与情写就中国抗疫故事检察篇章。2020年2月至4月,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疫刑事犯罪3751人、起诉2521人,办理涉口罩等防护物资监管、医疗废弃物处置、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829件。
迅速出台办案规范。最高检1月30日出台专门规范,会同相关政法部门发布指导意见,依法惩治危害疫情防控犯罪;与国家卫健委等作出部署,对伤医扰医犯罪一律从严追诉;与海关总署等共同规范惩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犯罪,严防疫情境外输入性风险;与相关领导机关、政法部门共同发布指导意见,助力复工复产,促进加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
创新以案释法。自2月11日起,最高检首次以在办的批捕起诉案件释法,首次会同公安部发布典型案例,首次以每周一批的频次,根据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特点,分专题发布10批55个典型案例。
保障涉案人合法权益。从一开始就注意准确把握法律政策,力防突破法律的“从重”“从严”“从快”。对情节轻微的涉疫犯罪落实从宽政策,依法不批捕576人、不起诉117人。
办理各类案件3146292件
同比上升9.7%
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3146292件,同比上升9.7%。其中,审查逮捕案件935432件,审查起诉案件1413742件,刑事、民事、行政申诉案件258520件,公益诉讼案件126912件,诉讼活动违法监督案件411686件。
起诉严重暴力犯罪60654人
2019年,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1088490人、提起公诉1818808人,同比分别上升3%和7.4%。严惩严重暴力犯罪,起诉60654人,同比上升1.6%。
报告说,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起诉393587人,同比上升5.1%。突出惩治重大责任事故等安全生产领域犯罪,起诉3543人,同比上升5.9%。加大惩治电信网络诈骗以及利用网络赌博、泄露个人信息等犯罪力度,起诉71765人,同比上升33.3%。
最高检直接挂牌督办
107起重大黑恶案件
2019年,检察机关严格依法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最高检对107起重大案件直接挂牌督办,派出专家组督导孙小果案、杜少平操场埋尸案、黄鸿发家族案等重大案件。
报告说,检察机关起诉涉黑犯罪30547人、涉恶犯罪67689人,同比分别上升194.8%和33.2%。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省级检察院对涉黑和重大涉恶案件统一把关。侦查机关以涉黑涉恶移送审查起诉,检察机关依法不认定9007件;未以涉黑涉恶移送的,依法认定2148件。起诉“保护伞”1385人,同比上升295.7%。
扎实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
2019年,检察机关扎实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起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40178人,同比上升25.3%。最高检向中央有关部门发出第三号检察建议,推动强化监管、源头防控。起诉扶贫领域“蝇贪”877人,向因案致贫返贫的6000个受害家庭发放司法救助金7589万元。起诉恶意欠薪犯罪902人,支持农民工起诉10322件。对污染环境、走私洋垃圾、非法采矿等犯罪从严惩处,起诉50800人,同比上升20.4%。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69236件,同比上升16.7%。
切实做到慎捕慎诉
对“挂案”组织专项清理
依法保障企业权益
与促进守法合规经营并重
2019年,检察机关坚持依法保障企业权益与促进守法合规经营并重,对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同等对待、平等保护。
报告说,检察机关持续落实服务民营经济11项检察政策,切实做到慎捕、慎诉;对1971名依法可不继续羁押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建议办案机关取保候审;对“挂案”组织专项清理,排查出2687件,已督促结案1181件。沪苏浙皖检察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出台政策,允许处于社区矫正期的企业人员赴外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等犯罪11003人
2019年,检察机关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11003人,同比上升32.2%。推广上海经验,在6省市试点审查起诉时主动告知被侵权企业诉讼权利,刑事追诉与民事维权并重。妥善办理涉技术创新案件。
检察机关受理
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24234人
对秦光荣、陈刚等
16名原省部级干部提起公诉
2019年,检察机关扎实推进反腐败斗争,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24234人,同比上升50.6%。已起诉18585人,同比上升89.6%。
报告说,检察机关对秦光荣、陈刚等16名原省部级干部提起公诉。对司法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犯罪立案侦查871人,坚决清除司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检察机关持续推进“一号检察建议”落实
起诉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2948人
2019年,检察机关持续推进“一号检察建议”落实。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2948人,同比上升24.1%。
最高检与公安部、教育部共建教职工入职前查询相关违法记录制度;与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8部委共建未成年人被侵害强制报告制度。专门发布检察政策:凡拉拢、诱迫未成年人参与有组织犯罪,一律从严追诉、从重提出量刑建议。3万余名检察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落实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
检察机关用真情落实
群众来信件件回复制度
49万多件群众来信均在7日内回复
2019年,检察机关用真情落实群众来信件件回复制度。全国检察机关新收群众来信491829件,均在7日内告知“收到了、谁在办”;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99.2%。四级检察长接待信访群众16135次。对1244件申诉多年的疑难案件公开听证。去年底开通联网办信,流转、查询、反馈全程提速。
立足办案引领社会法治观念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深入人心
2019年,检察机关立足办案引领社会法治观念。指导地方检察机关查明涞源反杀案、邢台董民刚案、杭州盛春平案、丽江唐雪案等影响性防卫案件事实,依法认定正当防卫,引领、重塑正当防卫理念,“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深入人心。
报告说,检察机关对侵害英烈权益行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48件,对改进英烈纪念设施管理提出检察建议1047件。食药安全底线不容触碰,办理食药领域公益诉讼35778件;探索危害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惩罚就要痛到不敢再犯。会同有关部门发布惩治袭警违法犯罪指导意见,维护民警执法安全就是维护国家法治尊严。
20年来严重暴力犯罪及重刑率下降
社会治安持续好转
检察机关起诉严重暴力犯罪
年均下降4.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更保持社会长期稳定。1999年至2019年,检察机关起诉严重暴力犯罪从16.2万人降至6万人,年均下降4.8%;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占比从45.4%降至21.3%。“醉驾”取代盗窃成为刑事追诉第一犯罪,扰乱市场秩序犯罪增长19.4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增长34.6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增长56.6倍。
报告指出,严重暴力犯罪及重刑率下降,反映了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人民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新型危害经济社会管理秩序犯罪上升,表明社会治理进入新阶段,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内涵有新期待。
检察官办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
认罪认罚从宽去年12月适用率达83.1%
2019年,检察机关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决定不批捕191290人、不起诉41409人,较5年前分别上升62.8%和74.6%。对侦查、审判中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建议取保候审75457人,较5年前上升279%。
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高检与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意见,大力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落实。去年12月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达83.1%,量刑建议采纳率79.8%;一审服判率96.2%,高出其他刑事案件10.9个百分点,有力促进了矛盾化解、社会和谐。
刑事诉讼监督取得实效。推广北京、山西、广东经验,向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法制部门或派出所派驻检察室,加强对立案和侦查活动同步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8302件,法院已改判、发回重审4364件。常态化清理久押不决案件,对侦查、审判环节羁押5年以上未结案的367人逐案核查,已依法纠正189人。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38035人次。坚决贯彻习近平主席特赦令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特赦决定,全程同步监督特赦实施,确保准确无误执行到位。
受理民事申诉142203件
同比上升23.9%
专项监督纠正虚假诉讼3300件
检察机关受理民事申诉持续高位运行,2019年受理142203件,同比上升23.9%。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注重精准监督。提出民事抗诉5103件,同比上升29.8%;法院已改判、发回重审、调解、和解撤诉3172件,改变率同比增加1.9个百分点。提出再审检察建议7972件,同比上升95.1%;法院已裁定再审4583件,采纳率同比增加5.3个百分点。大力整治虚假诉讼。最高检组织专项监督,纠正虚假诉讼3300件,对涉嫌犯罪的起诉1270人,同比分别上升122.4%和154%。共同破解执行难。对执行活动中的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23437件,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批捕2318人,同比分别下降1.6%和2.4%。
专项监督化解行政争议378件
2019年,检察机关对认为确有错误的行政判决、裁定提出抗诉156件,同比上升33.3%。提出再审检察建议83件,同比下降7.8%。
报告指出,针对一些行政诉讼案件不符合起诉条件被驳回,讼争问题未解,案虽结事难了,去年10月起开展专项监督,通过促进和解、督促纠正违法、给予司法救助等方式,已化解行政争议378件,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和。
坚持把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
作为最佳司法状态
103076件诉前检察建议
回复整改率87.5%
2019年,检察机关办理民事公益诉讼7125件、行政公益诉讼119787件,同比分别上升62.2%和10.1%。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坚持把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司法状态。2019年发出的103076件诉前检察建议回复整改率87.5%,绝大多数问题在诉前得以解决。提起公益诉讼4778件,同比上升48%。法院已审结3238件,支持起诉意见3225件。
报告说,检察机关积极、稳妥拓展办案范围。对法律明确赋权领域之外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公益损害问题,探索立案7950件。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得到各级人大重视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专项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435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建议;15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听取专项报告,11个省级人大常委会作出专项决定,给予有力监督支持。
去年12位检察人员因公牺牲
2019年,检察机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向“最美奋斗者”张飚、方工学习,潘志荣、施净岚、王勇等新时代检察官形象深入人心。12位检察人员为党和人民献出宝贵生命,广西易燕平没能走下他挚爱的公诉岗位,湖北熊成伟、福建李望厦牺牲在疫情防控前沿,海南王才东倒在了扶贫一线,守住初心、担起使命是对他们最好的缅怀。
司法体制改革在巩固中深化
制定检察官员额退出办法
2019年,检察机关司法体制改革在巩固中深化。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检察院内设机构重塑性改革;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制定检察官员额退出办法,建立员额省级统筹、动态调整机制;领导干部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四级检察长办理案件57636件、列席审委会5682次,同比分别上升57.2%和56.4%;突出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同步强化检察长、业务部门负责人监督责任。
创立“案-件比”质效评价标准
刑事检察减少约3万个不必要的办案环节
检察机关创立“案-件比”质效评价标准,督导检察官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司法能力,努力把工作做到极致,避免不应有的程序空转。2019年刑事检察“案-件比”为1:1.87,“件”同比下降0.02,减少了约3万个不必要的办案环节。
“三个规定”登记报告四级检察院全员覆盖
共记录报告2018年以来有关事项18751件
2019年,“三个规定”记录报告四级检察院全员覆盖,共记录报告有关事项18751件。
报告指出,过问或干预、插手司法办案等重大事项须记录报告,中央和有关部门早有“三个规定”。面对多数不实的“零报告”,最高检以上率下,要求“逢问必录”,不让“零报告”架空好规定。四级检察院全员覆盖、逐月报告,共记录报告2018年以来有关事项18751件。自觉接受各级纪委监委及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1290名检察人员因违纪违法被立案查处,54人被追究刑事责任。从严查处为黑恶势力站台撑腰的检察人员42人。
全部检察业务纳入
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
2019年,检察机关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行使。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四级检察院同步传达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全面梳理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报告、视察座谈提出的5836条意见建议,在日常工作中整改落实。认真办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书面建议150件,对36件有新进展的往年建议跟进反馈。邀请376名全国人大代表视察检察工作、参与案件公开审查。
自觉接受民主监督。积极参加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报告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认真办理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56件提案。健全与全国工商联的沟通联系机制,推动省市两级检察院与当地工商联协作,共同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自觉接受履职制约。对监察机关提请复议的案件严格依法重新审查。对法院作出无罪判决的,逐案评查、落实司法责任。与司法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共同促进刑罚执行严格公正。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常态化开展检察开放日,邀请各界人士走进检察机关。一体建设12309中国检察网、检察服务热线和检察服务中心,四级检察院服务群众统一窗口、一个平台。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将全部检察业务纳入监督范围。主动与媒体互动,接受舆论监督。
真诚尊重、依法维护律师执业权利。落实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以专项监督纠正执法司法机关阻碍律师行使诉讼权利734件。推动建立省级检律会商机制;普遍设置律师通道、律师会谈室;邀请2.9万余名律师驻检参与接访。
始终高度重视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2019年,检察机关始终高度重视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依法维护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与全国妇联建立合作机制,综合整治家暴、性侵等违法犯罪。会同民政部等11部委将服刑和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纳入帮扶救助范围。起诉侵害残疾人权益犯罪5928人,同比上升9%。起诉侵害老年人权益犯罪46610人,同比上升12.4%。
持续推动平安医院建设。起诉伤医、聚众扰医等涉医犯罪1637人,继2018年同比下降29%后再下降48.9%。伤医扰医犯罪必须“零容忍”,北京检察机关对民航总医院杀医案快捕快诉,被告人被判处死刑。
坚决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起诉破坏军事设施、破坏军婚等涉军犯罪510人,同比上升25.3%。对126名因遭受不法侵害陷入生活困难的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给予司法救助,同比上升38.5%。与中央军委政法委联合推动军地检察协作。开设退役军人信访“绿色通道”,用心用情服务“最可爱的人”。
新时代检察工作只是破题
还有不少问题难题
新时代检察工作只是破题,还有不少问题、难题,主要是检察理念还须更新落实,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小差距;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到位,重配合协调轻监督制约;检察业务薄弱环节尚未有效补强,行政检察、民事检察仍是明显短板;统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不够,配套措施不完善;检察官专业素养不适应新时代更高要求,办理民商事、金融、网络等案件能力尤显不足;检察权监督制约机制尚待完善;基层基础工作仍需大力加强,一些部署没有落实到位。持之以恒解新题、答难题,是对我们担当尽责的重大考验。
做到“三个始终坚持”“三个自觉”
把党中央决策部署
和宪法法律赋予职责落实到位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检察机关必须担当作为。要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守初心、担使命”,始终坚持“稳进、落实、提升”,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宪法法律赋予职责落实到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有力法治保障。
报告指出,要坚持“稳进”,把为大局服务作为检察履职最重要使命,主动服务“六稳”“六保”;深化“落实”,更加自觉履行宪法法律赋予职责;持续“提升”,对标新时代人民群众新的更高要求加强检察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