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洋雷锋”志愿队:世界面孔的中国情
在华中师范大学,有一个志愿者团队,它由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组成,致力于从事各类志愿活动,被称为“洋雷锋”。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却同样秉持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人生信条;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同样践行着“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时代精神。
2010年,一次机缘巧合,华中师范大学尼日利亚籍硕士研究生阿达姆受邀前往武汉市农民工子弟学校春苗小学给孩子们教英语。对支教的热心促使阿达姆每个周末早早起床,乘坐将近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赶到春苗小学。
(资料图) 摄影 / 陈希昌
刚开始是阿达姆一个人去春苗小学支教,后来陆续有更多留学生参与其中。2012年“洋雷锋”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
如今,“洋雷锋”志愿服务队由最初来自50多个国家的50多位留学生成员,渐渐发展成为目前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一个常设志愿服务队,固定成员达上百名。
36岁的阿扎已经和武汉结缘10年。他来自北非突尼斯,是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政治学专业的博士生。怀着一颗帮助他人的心,阿扎加入了“洋雷锋”志愿队。
阿扎儿与春苗小学的学生(资料图) 摄影 / 张展华
他介绍,自己曾跟随志愿队一起去车站维护秩序和指导乘客,并在此过程中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我现在对武汉有了很深的感情,已经很难离开武汉和中国了。”
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这位来自加纳的姑娘因此有了一个中文名“笑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1343wr9p2z&width=500&height=375&auto=0
↑↑↑ 中新网专题采访“洋雷锋”志愿服务队
笑容是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2012年就加入了“洋雷锋”志愿队,可以算得上是“资深志愿者”。她多次参加献血活动,或去往当地小学教学生英语,或前往养老中心看望老人。
“来自五湖四海的在校留学生们用行动诠释了对中国的友爱和热情,他们有着不同肤色,有着不同宗教,却都秉持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一相同的人生哲理。“洋雷锋”志愿队的世界面孔在讲述着中国故事”。
——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部书记 邓虹
今年暑假,“洋雷锋”志愿队的钱勇和其他9名志愿者将前往湖北恩施开展暑期支教活动。
“洋雷锋志愿队”的队员们 (资料图) 摄影 / 张展华
钱勇于去年9月来到武汉,目前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数学专业。“刚来武汉的时候,有点不适应饮食。”他笑着说,现在自己已经完全能习惯了。
钱勇准备在暑期的支教活动中除了教中国学生英语之外,他还想介绍自己家乡的美食、美景与文化。
在钱勇看来,参与“洋雷锋”志愿队,不仅能帮助他人,也是一个了解中国的机会。他告诉记者,假期回国后,他打算通过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向家人朋友介绍武汉,介绍中国的不同文化习俗。
中新社采访留学生 钱勇
“雷锋是一个很乐于帮助别人的人。”钱勇向记者介绍他对中国“雷锋”的理解。他说,加入志愿服务队,自己被人称作“洋雷锋”,这让他感到十分开心。
作为首批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招生院校,华中师范大学自1965年开始招收国家越南公费留学生。2009年成为全国七所留学生预科培养院校之一,也是国家汉办汉语水平考试考点之一,全方位地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
数据显示,1999年以来,该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人数稳步增长,2016年达1177人次,2017年达到1345人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379xkb159&width=500&height=375&auto=0
↑↑↑华中师范大学洋雷锋志愿服务队地铁志愿服务 (资料视频)
华师一直坚持用爱心文化引导教育留学生,为他们提供各种锻炼实践的机会。“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最有爱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让每一个来到华中师范大学的留学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都能为最有爱的家添砖加瓦。我们的梦想正在通过洋雷锋志愿队而成为现实!”
——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 佐斌
“参加生活实践活动比学习文化课快乐一百倍,但实践活动不是无意义的活动,而是一种文化体验。这种文化体验会使留学生获得愉悦,得到满足”。
2017年第四届桂子山国际文化节现场
让留学生适应华师,适应中国的生活方式,适应地方风土人情,洋雷锋志愿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学校了解武汉了解中国的平台。学校坚持以人为对象,重视留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同中国人打交道,因为对中国人有感情也会对中国有感情。
权威发布丨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权威发布丨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分省(区、市)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刘志强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