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师体育学院复建40周年,奥运冠军集结回家!


11月6日上午,体育学院复建40周年庆典暨校友会成立大会在佑铭体育馆举行。庆典上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与成果,汇报了校友会筹备工作情况。会后开展了奥运体操冠军论坛及华体学术论坛、华体学术论坛。


章先生祝贺视频


体育学院祝贺视频


01大会现场


现场全景


与会嘉宾


与会学生


主持人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郭庆宣布庆典大会正式开始


与会成员齐唱国歌


国家体育总局财务管理和审计中心主任于建勇、湖北省军运会直属部部长、奥运冠军郑李辉、湖北省体育局乒羽中心主任卢骏、湖北省体育局篮排中心主任王文忠、湖北省体育局田径管理中心主任何陆胜,中国奥委会专家委员黄玉斌、奥运冠军李小双、奥运冠军杨威、湖北电视台主持人胡晓雷、广西职业师范学院院长朱朝霞,校董陈帮勇、校董、潜江校友会常务副会长朱红岩等16个地方校友会及团体负责人代表,校长、党委副书记赵凌云、副校长夏立新、原校党委副书记吴晋生、校长助理林更茂、校长助理任友洲及校内各二级单位负责人出席,近200位校友、体育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庆典。庆典由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郭庆主持。


观看老校长章开沅祝贺视频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我校资深教授章开沅先生发来视频,祝贺体育学院复建40周年,并向体院学子在军运会中的贡献与取得的优异成绩致敬。他表示,华师体院经历了复建之初的艰辛,40年来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已经成为华师的骄傲、对外交流的品牌。


体育学院院长王斌讲话


体育学院院长王斌在致辞中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史和学院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学研究、场馆设施、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情况。1871年我校前身文华书院创办之时,体育运动就是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前身华中大学及中华大学、中原大学也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作为贯彻教育的主线。1979年经教育部批准再次复办成立华中师范学院体育系,并于1984年成立公共体育部。复建以来,我校体院从无到有,砥砺前行,秉承“以生为本 以师为先”的办学理念 ,结合学校“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学科基础雄厚、术科亮点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体育学院。


长江学者、二级教授、原体育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王健讲话


长江学者、二级教授、原体育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王健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1981年进入体育系学习,1985年毕业留校至今一直坚守在工作一线,见证了华师体院的发展。他表示,是学院和母校给予了体院人执着追求理想的信心、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好机会。


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体院杰出校友于建勇主任讲话


校友代表于建勇在讲话中回忆了在桂子山求学的点滴并介绍了毕业后至今的工作情况。他表示,学子们在收获了知识和学问,懂得了思考和探索,学会了感恩和奉献,开启了事业和人生的起点。毕业至今已有28年,但母校永远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青春记忆。


全国模范教师马丹发言



全国模范教师、校友代表马丹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援藏三年的经历。她表示,在母校求学期间,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为她今后的职业发展奠牢了基石。母校教师勤于工作、乐于奉献、敢于拼搏、充满仁爱之心的职业精神更带给了她拓展人生宽度、挖掘人生厚度的不竭动力。



到场各级校友举牌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夏立新宣读《关于成立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校友会的批复》


郭庆汇报了校友会筹备情况,宣读了体院校友会章程及机构、人选遴选条件。夏立新宣读了校友总会批复文件、体院校友会机构及人员名单。


校友办和地方校友会向学院捐赠纪念品并接受带有签名的运动服


捐赠仪式上,校友办、地方校友会与体育学院代表互赠纪念品,学院接受校友捐赠。


校长、党委副书记赵凌云讲话


赵凌云在讲话中介绍了我校的和体育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强调,要实现华师发展”双甲子梦想”,需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具体做好编校史、铸校魂、建校园、建校品、聚校友的“五校工作”。

赵凌云表示,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希望广大体院校友能够牢记华师体院人的使命和担当,把体育精神和华师精神结合起来,把体育发展的个人梦想与华师梦、中国梦结合起来,把推广体育事业,发展体育事业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积极关注、支持母校发展,一同筑梦远航。体育教育是“五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正在构建华师特色体育育人体系。在未来发展中,体育学院及体育人要更好融入学校发展的战略布局当中,积极扛起学校南湖现代校区的体院担当,扛起建设体育强国的华师担当。 


到场嘉宾


湖北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人胡晓雷主持沙龙活动


原国家体操队总教练、现任中国奥委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黄玉斌作报告


学院体操教研室主任、湖北省体操协会副会长肖冰作报告


嘉宾进行沙龙活动


嘉宾互赠纪念品合影留念


庆典结束后,奥运体操冠军论坛在佑铭体育馆举行。黄玉斌、湖北省体操协会副会长、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主任肖冰分别做专家报告,介绍了奥运冠军团队培养历程,及体操教研室工作情况。黄玉斌、李小双、杨威、郑李辉、敖金平在嘉宾沙龙中回忆了各自运动生涯的难忘经历和退役后的个人发展,分享了对体操、健美操的认识,对运动之美的理解。


02奥运体操冠军论坛师生感言


体院复建40年来有风雨亦有彩虹体院的师生们是见证者,亦是亲历者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体院这四十年来发展很不容易,经历几分几合。经过一代代老师默默付出奉献,体院变的越加强大,他们为体院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全国各地的各个领域都有我们的人才,这是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希望体院明天更好,在多个方面发力补齐短板,加强术科特色,提高运动队成绩水平。最希望把学生培养好,让学生有获得感,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院长 王斌


学院40年来的变化翻天覆地!我刚入校的时候,体育学院还叫体育系,田径场还是煤渣跑道,建筑物也只有宿舍,如今的体育学院可谓是日新月异。希望我们的师弟师妹们在学好自己的专业的同时,能够踊跃涉猎不同门类、不同专业的知识。我也希望下一个十年,在五十周年庆典的时候我还能回来。祝愿我的母校、母院越办越好,永远年轻有活力!”


——优秀校友 胡志海


作为一名老体院人,我既是体院建设的参与者,又是见证者。过去我们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岁月,体院员工共同奋斗、一起努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与挑战。这次能参加学院复建40周年庆典,我尤为高兴。我祝愿体育学院兴旺发达,再创辉煌!”


——退休老教师 周绍忠


作为一位小萌新的我,刚加入体育学院不久,就能够亲眼见证学院的辉煌发展的巨大成就,我深感自豪。在这次复建庆典中我参与了志愿者服务工作,能够为学院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与骄傲。希望通过四年的学习,我能努力充实自己,将来成为体院的骄傲,为体院贡献力量!”


——本科生 王俊盛


03学院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位于武汉风景秀丽的桂子山南湖湖畔,学科建设历史悠久、体育文化积淀深厚,早在1903年创办文华书院期间,就开设以教会学堂形式存在的体育课程。1952年成立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后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学校获准开设体育专业,1979年经教育部批准复办成立体育系,同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2005年在原体育系和公共体育部的基础上组建体育学院。复建40年以来,在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建设成为中南地区培养体育师资和各类体育专业人才的摇篮


学院目前设有体育系、公共体育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等研究机构。体育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招生授权,并具有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体育学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体育教育专业先后获得“湖北省品牌专业”、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立项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后全面贯通的,学科丰富、层次完备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44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9人, 国际、国家级裁判18人,世界冠军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入选专家1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讲座教授1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1人, 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高校“教师名师”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审专家1人等。学院还聘有一批高水平的兼职导师,体育特级教师顾静、国家级教练员张亚东、奥运体操冠军杨威等8名一线优秀体育教师或教练作为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或兼职导师参与研究生指导。



体育学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1项,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等20多项,以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省部级项目,累计科研经费超过2000余万元。出版学术专著、编著、教材等近200部,在SCI、SSCI、CSSCI、CSCD等中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国家体育总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政府奖励10余项。此外,学院师生还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10余项。


学院拥有齐全的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场馆。有多功能体育馆、羽毛球馆、体操房等各类现代化体育场馆。近年来,体院以羽毛球、健美操、田径等项目为特色,有30多人次获得世界和全国冠军,多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体育学院全体师生将结合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立足中南,面向全国,辐射世界,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学科基础雄厚、术科亮点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体育学院。



明天

明天

明天

就是山民们期待已久的运动会啦

开幕式现场直播

等你来!



还有微博同步直播哟快来找找有没有你熟悉的身影吧!



推荐阅读
桂子山上,中外学者点赞中国国家治理! 华中师大为何吸引37所学校、115名教师集体备课! 琴棋书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华师学子就是这么厉害!桂花新谢,书画留情!快来pick初秋的温柔 上新了!华师专属PPT模板限时放送!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王姝萱 叶小蕤 姚然 苏琬童(实习)

图片:华大记者团·摄影组 白若馨 陈星雨

文字:胡找心

审校:胡找心

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