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教育报:一所百廿名校的“强师梦”


华中师范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在此之际《中国教育报》整版刊登《一所百廿名校的“强师梦”——写在华中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追师”“强师”“育师”““为师”讲述了华中师范大学在“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之问下书写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壮丽篇章



一个多世纪前,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以杰出校友恽代英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挺身而出,用精神的武器唤醒沉睡的中国,成为无数青年背黑暗而向光明的人生导师。一个多世纪后,中华民族踏上了伟大复兴的大道。华中师范大学始终将自身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牢记“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的嘱托,奋力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


从昙华林到桂子山,穿越百廿年历史烟云,在风雨飘摇之际艰难创业,在烽火连天之际赓续文脉,在金瓯巩固之际突出师范,在民族复兴之际强化担当,经百苦而坚忍不拔,历千辛而锲而不舍,渡万难而矢志不渝。


从粮道街到珞喻路,见证世纪沧桑巨变,校名几度更替,校址几番迁移,校舍几次重建,在群疑众难中砥砺奋进,在劳苦繁难中踔厉奋发,在竭蹶艰难中勇往直前,教育初心不改,文化传承不息,文明弦歌不绝


斯彼庠序,巍峙华中;今昔黉门,溢彩中华。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活化石”,作为享誉大江南北的名校,作为培养了60多万名人才的摇篮,华中师范大学如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之问?



“追师”

群英荟萃,名流云集



 一座山,一山桂子;一所学府,华中师大。东枕伏虎山,西望黄鹤楼,南接南湖,北邻东湖,坐落在环境优美、茂林摇曳的桂子山上。此山因满山的桂花树而闻名遐迩。山上的两万多株桂花树,金桂、银桂、丹桂样样俱全,绝大多数有30年以上树龄,其规模在全国高校独树一帜。


“小小一株桂花树,静静迎接风和雨,在那芬芳的花枝下,多少人啊来又去……”春去秋来,年复一年,淳朴淡雅的桂花总是默默生长,既不与百花争艳,也不与名树斗奇。每当金秋九月,一簇簇桂花陆续开放,竞相把浓郁清新的香气洒向人间。学校的历史上,有许多像这样宁静淡泊、韵致淡雅的“大先生”


1937年,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到当时的中华大学演讲:“我和陈校长相比,自愧不如。办南开,我只是出点儿力。陈校长办中华,既出力,又出钱。我在北方……想到中华,就想到陈校长,中华大学有恽代英,南开大学有周恩来,这都是杰出的人才,是我们两校的光荣!”


这位让张伯苓如此盛赞的校长,就是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毁家兴学的陈时。陈时生长的年代,正是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华侵略、清王朝日益走向腐朽没落的年代。1911年,“无游学无以与革命党人谋”的陈时学成归国,他坚信“人才是国家的财富,教育是治国的根本”,反复说服父亲变卖家产创办中华大学。


中华大学创办后,陈时不断聘请中外名流来校,使得学校呈现出一派“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景象。国学大师黄侃、教育家陶行知、出版家邹韬奋、文学家郭沫若等一大批专家曾受聘为教授,作家泰戈尔、哲学家罗素、教育家蔡元培、经济学家马寅初等社会贤达也多次来校演讲,使得中华大学成为武汉地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中心


在当时的武昌城里,还有一所成立于1903年的大学——文华书院大学部。1924年,华中大学在文华大学的校址上成立,随后陆续合并汉口博学书院大学部、武昌博文书院大学部、长沙雅礼大学、岳阳湖滨大学,迎来了在几十年风雨飘摇中始终撑杆掌舵的老校长韦卓民。


为了把华中大学办成中国有影响力的大学,韦卓民把办学特色定位为“小规模”“重质不重量”,为中国培养“立德立言立功,发奋天下为雄”的高水平人才。依靠独特的管理制度,国学大师钱基博、楚辞学家游国恩、文论学家包鹭宾、物理学家桂质廷等一大批专家来校任教,科学家李约瑟、历史学家费正清、教育家杜威、哲学家冯友兰等多次来校讲学,学校教学质量自此蜚声海内外。


在中华大学和华中大学的校址旁,还有着一所存时较短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巧合的是,1951年党和国家确立了“为培养百万人民教师而努力”的奋斗目标,决定“每一大行政区办一所师范学院”。1952年,三所学校犹如三条大河,一齐汇入华中师范大学这宽阔的海洋。


定名师范以后,学校涌现出更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从“不计名利,自奉甚薄”的政治学家高原到“锲而不舍,日知所亡”的古典文献学家张舜徽,从“为农药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有机磷化学家张景龄到“一手打造华师粒子物理品牌”的物理学家刘连寿,从“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的历史学家章开沅到“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语言学家邢福义……


静水流深,谦和诚朴;大师风范,激励今人。何谓“大师”?大,显其宏博,世人难及;师,显其杰出,为世人师。校史上层出不穷的大师巨擘,塑造了学校“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独特精神气质,涵养了千千万万忙碌在教育领域的教师群体。




“强师”

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丁茜的“VR+思政”教学模式,给学生们带来了沉浸互动、具身体验的学习氛围;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教师代晋军的“1+N”同步课堂,创造了一学期带15个班的纪录;心理学院教师田媛团队研发出集课堂签到、答题、讨论等功能于一体的“微助教”,已有2000余所高校、900多万名学生受益……


这些年来,不少“老师们的老师”火出了圈。如何才能培养出“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如何才能锻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吹响了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的号角。


政治引领,思想先行。构建联动协同的工作机制,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实现师德师风建设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覆盖。构建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制定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探索精准有效的宣教路径,分类分层培训涵育师德。开展国情教育研修,组织海归教师赴井冈山等地实践研学;组织学校高层次人才重走抗战西迁路,重温教育报国初心。将优秀教工(团队)纳入“校长奖”奖励范畴,至今已有10名教工、8支团队获得表彰。


人才强校,育引并举。实施学者名师支持计划,分资深教授、博雅学者、桂子学者、桂子青年学者四个层次,遴选支持学者名师200余人。实施高端人才引智计划,100余人次入选国家人才计划,近200人次入选省市级人才计划。实行学科高水平团队和梯队计划,聚焦核物质科学、绿色农药、光化学、农村问题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等重点领域,近年来遴选支持6支领军人才团队、30支优秀青年团队、33支交叉研究团队、13支PI团队等各类人才团队。实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培育计划,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支、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


综合改革,行稳致远。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设立人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组织、指导全校人事人才工作。深化机构编制及岗位设置管理,进一步向教学科研一线、一流学科、关键业务环节倾斜。推进教师评价体系改革,构建“重师德师风,突出第一标准;重教育教学,突出本职本位;重分层分类,突出个性多元;重质量导向,突出成果价值;重聘后管理,突出履职尽责”的“五重”职称评聘体系。推进以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为核心的薪酬改革,按照岗位管理、合同管理、以岗定薪的思路确定人才待遇。


师能提质,教书育人。开展日常课堂教学专项培训,包含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专项培训等内容。开展“一体分层式”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与服务,包含新入职教师专项培训、青年教师教学精进培训、研究生导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种子教师”专项培训。开展多元化个性化教学服务与支持,包含教学午餐会、教学沙龙等。创建教师教学发展团队和平台,如组建教师教学发展团队、搭建教师教学发展平台、建设教师教学培训在线资源。


现如今,一大批优秀教师成了无数未来教师的学习楷模: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史团队,不仅在辛亥革命史、历史文献学、近代商会史等领域颇有建树,还培养了大量历史学人才;农药化学教师团队,60余年如一日,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绿色发展和农业安全作出积极贡献;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打造教育信息科学研究高地,服务国家教育数字化发展……




“育师”

果行育德,言传身教



 回溯华师的百廿年办学历程,从1952年改名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到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再到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师范”二字便与华师结下了不解之缘。学校旗帜鲜明地把教师教育作为自身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深耕师范生培养,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代代华师人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


师范大学是教师培养的摇篮,是教育之火的种源。进入新时代,华中师范大学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教师教育作为学校最大的特色、优势和潜力,推进办学资源向教师教育倾斜,努力办好办优办强教师教育,着力培育面向未来的“四有”好老师。


固本强基,持续优化师范生培养体系。树牢师范生职业理想。将红色校史纳入“新生第一课”,举办“华师故事”展映会,弘扬华师教育报国的文化底蕴和精神传承。开设“教育强国”等“金课”,筑牢师范生成长信念之基。邀请资深教授作报告,组织师范生与国培教师“面对面”、观摩精英教师优质课等活动,让“大先生”成为师范生的引路人。打造一流师范专业。大力推动学科布局调整,发挥一流学科的集群带动作用,将卓越教师培养列入一流学科建设顶尖专项计划,构建本硕阶段学术性与师范性课程衔接体系、实践能力贯通体系、校内校外协同培养体系。13个中学教育师范专业及学前教育专业入选国家教育部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提升师范生专业技能。成立教师职业能力训练与测试基地,形成了有标准、有制度、有指导、有考核、有成效的培训测试工作机制。针对普通话、书写及书面表达、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实施、说课评课等技能,研制了普通话测试等多项标准和《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指导方案》,每年训练1.2万人次以上。举办“师范生专业技能大赛”“最佳师范生集体和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练的职业技能训练长效机制。加强师范文化建设。连续举办8届教学节,注重优良教风学风和“重视教学、崇尚创新”文化氛围建设;组织“优师计划”师范生在开学典礼上集体宣誓,以“典礼育人”引导师范生厚植教育情怀。


与时俱进,全面落实“强师计划”。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教育发展和变革需要,积极探索师范教育新路,着力提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持续完善课程学分体系,科学统筹理论研究和实践反馈、规定课程和校本特色等要素,着力构建融合式课程教学新模式。积极探索“思政+美育”“思政+体育”“思政+劳育”等协同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大学生美育(艺术)教育中心和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中心的育人功能,统筹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养成教育课程,引领师范生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推进卓越教师培养迭代。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5个专业入选国家教育部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试点;历史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3个专业入选国家教育部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创新实施“优师计划”。每年招收150名“优师计划”师范生;牵头组团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在推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发展中深化“优师计划”师范生协同培养;建立“优师成长数据库”,通过系统监测“优师计划”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学业成绩、就业与职后专业发展,提供教师职业生命周期全链条的专业发展支持。2023年,学校又入选“国优计划”首批试点院校,重点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科学类课程教师。


示范引领,赋能数字时代师范生培养。近年来,学校启动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实践探索,2018年荣获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在国内较早组建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形成“人工智能+教师教育”新型组织体系,为学校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全面支撑;构建“云端一体化、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环境,开设课程4.5万余门,涵盖校内各类教育资源220万余个;实施智能育人环境构筑行动,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测与评价,实现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智能评价。打造“人工智能+教师教育”培养高地。推进“数字华师”建设,加快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和应用环境建设,积极营造随时随地可学、可教可管可用的智慧化校园环境;建设智能综合的教师教育实验实训平台,开展智能教育示范应用,促进师范生内涵式发展。加快“人工智能+教师教育”交叉创新。对接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和教育现代化重大需求,以教育学一流学科为主干核心学科,加强教育理论与实验、教育政策与服务、智慧教育与未来教师、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优势方向的重点建设,逐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打造卓越教师培养基地、教师教育政策咨询智库,打造教师教育领先发展“新引擎”,提升学校教师教育综合实力,探索师范类高校“双一流”建设新路径。




“为师”

吐辞为经,举足为法



百廿华师,与祖国共命运,肩负强国使命;与时代同步伐,坚守育人初心。这份初心让“永远的桂子山之子”、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以教书育人为乐,甘当“人梯”和“铺路石”:“我欢喜教师这个职业,我欢喜学生,学生也欢喜我,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这份初心让从教60余载的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最大的希望是学生超过自己”,他鼓励学生“站在问号的起跑线上”,不断向新的“问号”挺进。


中国村民自治研究先行者徐勇教授带领一批师生常年扎根农村,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让学生站在我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远”是马敏教授对自己的要求,也让他成为学生们眼中平易近人、温和宽厚的师者。在朱英教授眼中,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件值得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在胡亚敏教授心中,“教书上课是神圣重要的事情”“把教育视为生命的一部分,把学生视作自己的子女和朋友”。王泽龙教授像一只乐园鸟一样辛勤耕耘,品尝着“云游的幸福”。王健教授“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治学严谨、尽职尽责”,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引路人”。肖文精教授有着为人师者的“心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解决学生的每一个疑问”。彭双阶教授与“亦师亦友”的学术团队,孜孜不倦地“追寻数学之美”


在“师者育人,初心如磐”的滋养和浸润下,学子们将“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华师校训、“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铭记于心,肩负起扎根中国大地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让育人初心赓续传承


1954级校友、云南省道德模范梁达松扎根基层60余年,把全部心血献给了教育事业,用大爱照亮了大山深处一双双深邃求知的眼睛。1963级校友、“全国优秀班主任”陈振翠大学毕业后志愿到湖北省特困县之一通山县任教,扎根山区36载,把一生都奉献给通山县的孩子们,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1978级校友、湖北省物理特级教师程启明坚持手写教案40年,被誉为“活动的物理教案博物馆”。1983级校友、“大别山师魂”汪金权扎根大别山区22年,虽然一生清贫,但让千余名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是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无悔。1995级校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马丹两次申请参加“组团式”援藏工作,先后资助多名藏族学生完成学业,把爱写在雪域高原上。2006级校友、湖北省“荆楚好老师”李桢毕业后毅然选择留在武汉市第二聋校:“希望自己一生都可以留在‘花园’里,看着‘花朵’茁壮成长。”


观照历史,华中师范大学在大难中生根,在苦难中磨砺,在艰难中成长,而今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实现转型中的跨越。华师的灿烂与辉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回望来路,华中师范大学积极布局教育数字化转型,致力于完成划时代的教育范式跃迁。华师的数字化变革,体现的是中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网络大国阔步迈向网络强国的历程。


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压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过去的120年,华中师范大学始终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依,见证并参与书写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壮丽篇章。


九州博大,云移怒翼搏千里;四海无穷,气霁罡风御九秋。未来,华中师范大学将继续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站在攻坚克难前沿、站在广大人民之中,培育一批又一批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培养更多具有大学问、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的“大先生”,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举!


校史上的今天


华大历程||校史上的今天 我校新增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强烈推荐





庆祝教师节,华师师生在天安门看升旗!▼


从天安门到桂子山

庆祝第39个教师节

喜迎华师百廿校庆

华师人以同一份爱国情

同一个中国梦

脚踏实地践行教育理想

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华师力量

▼光明日报:华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史)以扎实学识,育栋梁之才!▼


今天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

光明日报刊登

《探寻建设教育强国、躬耕三尺讲台的力量之源》文章

新老教师围绕使命倾心对话

我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史)

以扎实学识,育栋梁之才

将黄大年精神播撒在广袤大地

做学生们心中的好老师、大先生


▷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华师师生第一时间学习!

▷华中师大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

“追光”少年尹宝玄圆梦华师!


华中师大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字:秦恒 钟文锐 毛军刚 郝日虹编辑:王庄奕 陈羽珊内容来源于《中国教育报》责任编辑:毛国樨审校:秦恒 钟文锐投稿邮箱:rmt@ccnu.edu.cn
一起为华师点亮“分享”+“点赞”+“在看”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