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79年开设,华师这堂“冷门”课上新了!


在华师

有这样一门文科性课程

正在进行一场



今天的“华师一课”

带你走进

历史文化学院陈冬冬副教授主讲的

《中国文献学》课堂


陈冬冬,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6年,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在职博士后出站。2013年7月至今,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献研究所,现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与清代学术史,出版了《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研究》《李道平及周易集解纂疏研究》等著作,发表论文20余篇。





古籍的“数字重生”

“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些中国文献学以及版本目录学的理论知识,今天我们来进行古籍版本鉴别技能的实训,鉴别内容包括字体、版本和纸张。”《中国文献学》课堂上,在主讲教师、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陈冬冬引导下,大家纷纷用自己的电子设备进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开始进行“数字化”模式学习。


点击“我要做实验”按钮,选择“南宋杭州坊刻本《文选五臣注》”书页翻动,页面弹出,字体、版式、牌记、刻工等细节清晰呈现。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

“版心是白口、单黑鱼尾。”

“版框是左右双边。”

“没有书耳,也没有牌记。”

“根据古籍字体对照表来看,

字体应该是欧体。”

“老师,电子页面好像看不出纸张的特点。”



“是的。大家来看,这是一张宋代的佛经。”陈冬冬边说边把一页装裱好的古籍展示给同学们,“宋代的古籍一般是印在黄麻纸或者白麻纸上的。麻纸的特点,一是特别厚,在上面能够看到非常粗的麻纤维,二是对着光看,能看到两指宽的帘纹。”大家纷纷起身探头,依照陈冬冬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着纸张的材质和纹理结构。


冷门硬核‍‍‍


这门由我国历史文献学首位博士生导师、我校历史文献研究所开创者张舜徽先生在1979年开设的课程,讲授至今,已经44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传承性。

1980年张舜徽先生给研究生讲课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属的研究所之一,由著名文献学家、历史文献学首位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首任会长张舜徽先生创建。


1995年,历史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二系一所”合并,成为历史文化学院的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文献学学科于1979年设为全国最早的硕士学科点之一,1981年首批获得国家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历史文献学博士点。



张舜徽先生主编的《中国文献学》是改革开放后文献学科第一部教材及专著。近年来,历史文献学研究所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荆楚全书》编纂”“清人文集‘经义’整理与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重大项目“《皇清经解》点校整理”等重大科研项目。《中国历史文选》获得过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古籍版本学虚拟仿真教学》获得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


作为一门专门讲授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整理与研究课程,《中国文献学》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等版块,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古字头”学科的基础,也是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本科专业选修课和历史文献学硕士专业必修课。



 一门学科既要有其坚守的阵地,也要有适当的包容与开放,才能长盛不衰。




算起来,今年已是陈冬冬讲授《中国文献学》的第八个年头。2015年,他便开始担任这门课的主讲教师。纵观他经验丰富的教学职业生涯,他认为,这算是一门相对“冷门硬核”的课程。



何为“硬核”?以历史学专业为例,学习目录学可以帮助学生即类求书、因书求学;学习版本学、校勘学能够帮助学生引用可靠版本、辨析史料异同。学生有无文献学功底,在论文写作中一望可知。



为何“冷门”?这门课涉及古代汉语、古代历史、版本目录学,包罗万象。传统教学模式下,常常局限于纯理论讲授,显得枯燥乏味,同学们往往有畏难情绪。


如何把这门“冷门硬核”课程上好

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

陈冬冬副教授在教学方法上

以数字化助“学”

将传统文献学知识

与现代教学技术结合

用“新法”讲“老课”


古籍“活”起来了!‍


作为一位学文献、教文献、爱文献的“80后”,陈冬冬先后师从张舜徽先生弟子周国林、李晓明老师学习,与“文献学”结下不解之缘。


如何让学生更直观、更有兴趣地学习“古籍版本学”?



陈冬冬想到了“虚拟仿真实验”。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开发了“古籍版本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古籍版本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包括版本鉴定、古籍装帧两大版块,意在解决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古籍鉴定“做不了”和古籍装帧“做不上”两大教学痛点。


2017年,依托古籍数字化和学校教育信息化,他尝试将“虚拟仿真”引入课堂教学。在《中国文献学》中,古籍版本学是重要板块。



 不管是鉴别古籍版本,还是操作古籍装帧,最好的方法就是接触实物,但是很多古籍比较昂贵,也经不起学生反复观摩翻阅。可如果只是单纯的理论讲解,又会让初学者觉得枯燥。




初学这门课的同学,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展示平台,实现对古籍版本可视化鉴别。小小一方电子屏,却能呈现不同时代古籍高清扫描页面上,字体、版式、纸张、牌记、刻工、讳字以及序跋均。学生可以边听讲解,边对照观察这其中的鉴别细节。陈冬冬还会时不时给大家展示一些古籍实物。



这种“虚实结合”的方式,打破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打通了传统理论讲授到实物实训之间的新手期过渡能够更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动手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陈冬冬介绍说,同学们可以在虚拟仿真展示平台上,观看加装护页、齐栏、穿订纸捻、定书眼、包书角、装书皮、穿线等古籍装帧步骤,并进行虚拟制作练习,让“古籍装帧”的学习更有体验感、获得感。



从2020年建成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到2023年,在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上作为数字化助学示范课程进行展示,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中国文献学》这门课的更新迭代,陈冬冬一直没有停止思考。


“接下来,要对虚拟仿真实验改进完善,争取申报国家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还想跟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合作,自主开发古籍版本字体、纸张人工智能鉴别系统,再购买引入成熟的人工智能辅助古籍校勘、标点系统,希望内部开发与外部引进,全方位实现数字化与古籍文献的有机结合。”


主动与学科特色深度融合,让“数字化”为《中国文献学》这门“老课”赋能,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陈冬冬看来,这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的人才培养,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数字化”赋能“老课”

让古籍“满血复活”

陈冬冬老师另辟蹊径

改革固有模式

使传统文献教学重焕生机

来上陈冬冬老师的课

从古籍中

真实地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强烈推荐

藏不住了!这是我的华师冬日宝藏美食!


▼菊展,华师人的秋日仪式感!





BNU🧡CCNU🧡XJNU!师范携手,这周的桂子山很“美”!在华师,为什么学生超爱《有机化学》!▷华师最美的季节,肯定是秋天!

华中师大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编辑:翟梦甜 周艳芳 王庄奕 柳林萍(实习)倪海佳(实习)贾绍坤(实习) 汪映彤(实习)

文字:郝日虹 

图片:陈希昌

绘图:史展

视频:黄妍妍 林优  王雅露(实习) 

吴优(实习)徐艺宁(实习)冯焯悦(实习)

部分材料来源于历史文化学院、书目文献公众号

责任编辑:毛国樨

审校:秦恒 马俊投稿邮箱:rmt@ccnu.edu.cn



一起为华师点亮“分享”+“点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