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式美学,很难不爱!原来竹子还能这么玩→
成华,作为成都的中心城区,有着悠远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根基。成华历史是巴蜀历史的组成部分,成华文化是巴蜀文明的重要篇章。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携手成华区地志办、区民政局联合推出“成华往事”,带您发掘、找寻、传承成华蕴含的丰富文化与历史底蕴,追忆老一辈成华人的似水年华。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成华的“非遗世界”之竹刻。
提起竹子二字,你脑海里瞬间想到的是大熊猫的美食,还是夏日冰冰凉的竹席?
文人爱竹,自古皆然。竹子挺拔、洁雅、翠绿、朴实、脱俗、有节,拟人之处有君子之风,历来为文人追捧。大文豪苏东坡曾咏竹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千年来为历代文人学者传颂。于是,雕刻着花纹的笔筒等竹制品便成了文人雅好,点缀在文房四宝之间。
竹是风骨,刻竹是非遗,刻竹时用笔抑扬顿挫,徐急快慢,意随刀至,一刻而就,深浅浓淡,虚实主次,别有一番笔墨意趣。
▲竹刻艺术品 图源:李弢本人提供
竹刻:又可称为“竹雕”,是指在竹制品上雕刻多种图饰或者字的雕刻艺术,极具观赏价值。
乾隆年间 竹刻艺术至巅峰时期
自古而今,爱竹、敬竹、颂竹、刻竹不仅仅是文人雅士之乐,也同时是百姓之趣。西周至汉代的竹简、《吴越春秋》中“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古老歌谣、马王堆出土的文物、汉文献中的竹杖、唐古籍中的记载、宋人赞竹的美丽诗篇,尤其是传承至今的明清竹雕制品,都佐证了这一事实。
▲战国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 图源:湖北省博物馆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削竹为简册,修竹作器物,书写、刻文或漆绘于竹,《礼记》载周朝也有大夫以竹笏为礼器之载。而高古时代的刻竹器或因岁月太久远难以保存,存世仅有零星物件,如甘肃省博物馆1972年在武威磨嘴子49号汉墓出土的一件国宝级文物——阴刻隶书工匠款“白马作”三字的汉代毛笔。
▲汉代 “白马作”毛笔 甘肃省博物馆藏 图源:猛虎文化
民国收藏家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说道:“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其所指的传统工艺美术范畴中的竹刻竹雕艺术,较可靠详实的来源,则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在唐宋史料中曾有相关的记载。日本正仓院藏有一把中国唐代竹制尺八,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留青竹刻制品,通体浮雕唐代仕女、团花和鸟兽等纹饰,至今仍完好无损。
据《清秘藏》记载,宋高宗时,有一个名叫詹成的竹刻名家,他能在竹片上雕刻官殿、人物、鸟兽,形神兼备,精妙绝伦,但已失传。另据《图画见闻志》记载:“唐德州刺史王倚,家有笔一管……片间刻《从军行》一铺,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由此可见,在唐宋时期,竹刻艺术已经拥有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了。
发展至明朝中后期,受时政社风的影响,一些文人雅士开始钟情于竹刻,以此表达心愿、抒发情感、寄予关怀,如同诗琴书画一般,赋予了哲学、思想、文化和艺术的内涵,使竹雕装饰工艺上升到艺术的层面,并借鉴、糅合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在材质选择、雕刻工具、雕刻技法、雕刻风格等方面开始探索创新,随后一路不断发展,直到乾隆年间,达到竹刻艺术的巅峰期。
▲明 朱稚征 透雕三国故事笔筒 高16厘米 图源:文物天地
放下傲骨 静心学艺
▲竹刻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李弢 图源:李弢本人提供
如今愿意承袭竹刻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但也不乏一直在默默坚守着这门技艺的人。在成华,就有一位竹刻技艺传承人。
与门外街边嘈杂扰攘不同,竹刻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李弢的工作室,位于自家庭院内,踏过绿植围绕的青石板路,走进工作室,文艺气息扑面而来,一片清逸之意。岁月留痕的木质工作台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刀刻工具,倚着几片未完成的竹刻作品,竹胚被搁置一旁。白炽灯照着,明晃晃的竹面上是经年的抛光,拿起竹片端详,颜色暗红发亮,有岁月沉淀的古朴质感。
▲工作室一角 图源:刘青青/摄
用炭火煨上一壶热茶,汤色红亮的普洱香气弥漫开来,将李弢的记忆拉回到童年时光,“小时候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可能因为爷爷有一双巧手,让我从小也对各类手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小学时,家里的锅柄坏了,李弢上山捡了榆木回来,自己打造了一个锅柄,直至今日这口锅都还在使用。20多年来,李弢对自己的手工制品不论是石刻、木雕、竹刻,都充满信心,“说实话当时我还是有点儿自负的,觉得自己已经很牛了。”然而在2014年间,朋友劝说让自己正式拜师,带着自负的心态,来到了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雕刻”传承人李征宇的家里,“当我看到老师的作品后,内心第一感受就是‘贴地气’,我心服口服拜在这样的大师门下。”
当年李征宇在接受《华西都市报》采访时就说过,他前后带过30多个徒弟,但真正能出师的却为数不多,“首先,掌握这个技艺确实比较难,雕刻的学习过程,比较枯燥和费时。比如做一个普通的笔筒竹雕,就要两三个月。在一个追求‘速成’的年代,很多年轻人静不下心来。这么多年,很多年轻人在学艺的过程中半途而废。第二,雕刻艺术其实就是用刀当笔,以竹做纸,下笔无悔,对学员艺术素养、传统文化知识都有很高的要求。”
▲李弢展示创作中的《虎先锋》 图源:李弢本人提供
而李弢就正是那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李弢坦言刚开始时也是非常枯燥的,“师父传授技艺那是真正做到了言传身教,并且非常严格。竹子非常坚硬,就算处于基础的线条练习阶段,师父也严格要求我必须用竹刻,这一练就是两年。”
精进技艺 实践结合生活
十年磨一剑,自2014年正式接触竹刻起,李弢做了各式各样的尝试,大到一米多长的竹刻作品,小到茶器、茶镊、茶则、香薰插等作品。
李弢拿出他最得意的笔筒作品《咏鹤》,只见竹笼内一仙鹤困于其中,像是低头哭诉其悲惨的遭遇……根根分明的竹笼细支、纹理清晰的仙鹤尾羽、哀怨悲苦的眼神,沟沟壑壑便组成了玲珑图案,无不透露其扎实的功底。“我在嘉定和金陵竹刻的基础上融合了川派手工工艺,‘川工’就是以精致打磨和注重细节而闻名,这也是我在技艺上着重体现的元素。”
▲李弢耗时近两个月雕刻的作品《咏鹤》 图源:刘青青/摄
竹刻以刀代笔,在竹片上游走,纷飞的竹屑下,线雕、浮雕、圆雕、透雕、留青等多种技法,让诗词人物、花鸟鱼虫逐渐浮现,赋予了竹新的生命力。人在江湖,谁还没有两件趁手的“兵器”?相较于其他竹刻人,李弢的工具不过十来件,“我的雕刻技法为传统竹刻的‘压刀法’,工具不多,基本都是平口刀,这些刻刀都是我自己做的,而从师爷手上继承的这把刻刀,至少有上百年历史了。”
▲竹刻所需的“兵器” 图源:刘青青/摄
▲从师爷手上继承的刻刀 图源:刘青青/摄
作为传承人,李弢对竹刻的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煮青、晾选、抛光、构图、雕刻、打磨……工序细数下来也接近30道,但最重要的还是构思、原料选取和刻法技艺。”没有完美的构思,就无法在竹胚上开展精雕细琢,“构思要有灵感,而灵感源自于生活,所以我平时最大的兴趣就是逛博物馆,从中汲取养料。”李弢坦言自己在构图上有所欠缺,“我专门找到四川著名画家吴浩学画,来弥补这个短板。”
▲新竹要进行蒸煮 图源:李弢本人提供
此外,李弢对竹刻的原料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每年他都要亲自到大邑和邛崃挑选竹材。别看漫山的竹林,选起来颇具讲究:“竹子必须是高海拔山上的4年以上的老竹,且竹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如果是新料,还需要多一项蒸煮的工序,之后阴干5年以上才能使用。所以老料可遇不可求,新料筛选下来也是少之又少。”最后在雕刻的技艺上,李弢自豪地伸出双手,“我的手上是完全没有老茧的,这得益于我自己钻研出来的方法——利用手腕巧劲儿转动用力,以达到对刀细致入微的控制。”其实最初李弢始终掌握不了师父说的“力度”,直到师父一句话“去看‘古物’”点醒了他,“我不断往返博物馆,去观察碑刻、青铜刻这类古物和拓片,从中慢慢领悟到了其中的奥妙,因此也形成了我独特的竹刻技艺风格——刀法细腻、硬朗有力的‘金石味’。”
▲工作室内随处可见的竹刻作品 图源:刘青青/摄
▲竹刻作品《跑狮》 图源:刘青青/摄
传承技艺 与时俱进
一件竹刻作品,少则几日,多则数月,方寸之间的精雕细琢,便是竹刻匠人日复一日的修行。真心的喜爱是李弢坚持的动力:“我不以竹刻谋生,是真心喜欢竹刻。我根本不觉得辛苦,甚至经常可以通宵创作。当一件件作品呈现在我眼前时,那种成就感,妙不可言。”李弢目前也在带徒弟,甚至还有不少小朋友也加入到竹刻的行列,但为了能留得住人,李弢在方式方法上也做了调整,“带徒弟有几年了,为了让他们能坚持下去,先从最简单的步骤、最容易上手的原材料——萝卜着手。不能操之过急,慢慢来,逐步提升他们的成就感,这样才能长久。”
▲李弢目前正在创新的《虎先锋》,还需20天才能完工 图源:刘青青/摄
在谈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上,李弢有着自己的看法,“在保护好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少不了与时俱进。不能拘泥于传统思维,在技艺手法上也需要改进,找到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样的作品才能‘件件传世’。”十年来,李弢刀不刻虚、刻必成形,竹子在被赋予新生之时,他也在雕刻自己别样的人生。虽然李弢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竹刻技艺风格,但他认为还不够,目前已经踏上新的“征程”,开启对“留黄”技艺的“攻坚克难”。
▲李弢目前重点攻克的“留黄”技艺,耗时40天完成的《织天衣》 图源:李弢本人提供
据李弢介绍,“留黄”也可称为贴黄,是中国传统竹刻中的特殊工艺。
在传统竹制工艺中,将竹筒外壁绿色的一面叫做“青”,内壁黄色的一面叫做“黄”。顾名思义,“贴黄”就是将“竹黄”粘贴镶嵌在木胎之上,形成竹木合一的工艺品。贴黄是削取竹筒内壁约2毫米厚的黄色表层(黄片),经煮压后,粘贴在木胎器物上的竹刻工艺品。
然而,李弢却并没有延续这一功法,反而有个“另类”的想法,就是直接在竹子内部进行雕刻,让竹刻作品直接形成双面刻,“竹黄这一层是最坚硬、最接近玉质化的一层。内壁薄,虽然坚硬却也很脆,力度稍微把控不当,整件作品就前功尽弃,相当考验竹刻人的手工技艺。”尽管如此,李弢就像注入了一针“兴奋剂”,迎难而上,“艺术永无止境,推陈出新才能让非遗得以延续。我从来不担心文化传承的问题,因为国力强盛,就一定会文化自信。”
▲雕工精细的《高氏抚琴香插》 图源:李弢本人提供(上)、刘青青/摄(下)
小知识:竹刻的鉴赏与保养
古人曾云竹器,“其色红如琥珀者为上,鹅油色者并足宝贵,黑为下”,为材质的优良确定了标准。
竹器材质价廉、娇贵,存放保养怕虫、怕湿、怕风干、怕水、怕油、怕磕碰,所以,“前人制作,至今日少得者”,至今数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精品寥寥无几。竹制品的理想保存温度在20-35摄氏度、相对湿度35-45度之间。在北方容易干裂,在南方容易发霉。不宜长久密封、不宜风吹日晒、不宜着地受凉,也不宜屋顶受热,只适于阴凉恒温之处。不得水洗、油泡、上漆,更不得刀具等硬物清理。有先人建议,存放“须椟以文木,间二三年将生桐油细刷一次,即用棉布揩净,取其润泽不枯”。日常间,竹器保管应做到勤查、勤看、勤清尘。
来源/方志成华相关资料整理
制图/姚鹏
编辑/姚翼傑
责编/姚瑶、冯莉枝
主编/张媛
总编/刘蓄瑞
中共成华区委宣传部主管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成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