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索与争鸣》2018年度回顾 | 文章精粹篇(二 )·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 探索与争鸣杂志 2019-10-22
                           

◆ ◆ ◆ ◆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 ◆ ◆ ◆



文章精粹篇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编者按】2018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AI已经成了人们构想当下和未来美好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人工智能在为这个时代注入发展新动能的同时,对就业、法律、政治、经济、伦理和安全等诸多领域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其带来的风险和机遇;人工智能的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如何实现融合;人工智能又会对未来社会造成怎样的冲击,这些都是亟待我们回答的问题。2018年,《探索与争鸣》继续开设“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专栏,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撰文,以人文精神关怀科技发展,共同反思人工智能技术,并已将专栏论文汇集成专著,即将于近期出版。现将2018年“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专栏的文章作一回顾,以飨读者,同时欢迎进一步探讨。

1

张立文 |  和合智能相应论——中华传统哲学思维与人工智能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4期


人工智能与中国传统和合哲学理论思维有何关联、契合?智能是中国自古以来传统文化的话语,并非是外来话语。它主要是指主体人的智慧、聪明与实践客体的才能、能力。它体现为思维灵感、灵魂理念与才能、能力,思想概念与实在存在、主体认识能力与客体认知对象等关系。由内在性的智慧、思维、理念、知识、计谋、谋略,通过能士、能吏、能臣等才俊,发挥其能量,构成智能价值体系。智能相应形式多元、多择,它遍及哲学道理、自然事物、天人相应、阴阳相动、政治刑罚等,它包括自然生态、社会活动、人伦道德、治国理政、万事万物、观念思维等智能相应的融突和合。它既是人类普遍规则,也是创新世界的价值系统。人工智能的大智能时代,何处不智能,何处不相应?中国和合哲学思维中智能相应在爱智者的开放包容、致广大的宏伟胸襟中,主张"天地万物本吾一体"。中华民族智能相应的新理念、新思维,不仅为人工智能更快、更好、更美的发展作出完善的决策,而且为智能创造的新价值境域、新理想境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合天下的新时代、新世界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於兴中 | 后人类时代的社会理论与科技乌托邦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4期


在进入后人类时代的今天,人类的主体地位不断衰落,人以前独霸主体资格的状态已成过去。代之而来的是由人、山川草木、地球、动物,乃至包括后来的机器人共同享有主体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主沉浮的局面已经成为过去,人可能在与非人、人机合体之人、法人等的竞争之中作为一种弱者出现。今天的社会理论必须面对科技的高速发展,研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对人类文化和生存具有颠覆性威胁的发明创造、人与物以及人与自己创造的机器人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之前从未出现或被重视过的问题,必须回应不断发生变化的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和经济关系所提出的理论要求。然而,科技乌托邦毕竟是一种愿望,它不能代替社会理论对科技问题和后人类时代诸多难题的思考。如果科技乌托邦的愿景得以实现,可想而知,一种算法和数字规定一切的社会,绝对不是一种亲和的社会。人的存在将是数字的存在,人性的平衡将会被打破。单向度的人和单向度的社会将互为支撑,除了技术统治者之外,所有其他人都是平庸之辈。诗歌、绘画、音乐也将徒具形式而没有激情和内容。“无聊”将成为该种社会的代名词。


原文阅读

於兴中 | 后人类时代的社会理论与科技乌托邦


3

何光沪 | 造物·风险·规限——从宗教角度看人工智能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4期


根据专家说法,"超级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巨大危险迫在眉睫,人类迫切需要"友好人工智能"。从占世界人口多数的几大宗教角度看,人工智能是人类把自己的部分本质属性(计算、推理、谋划等理智能力和创造力)赋予机器的产物,犹如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人类应从中吸取教训,从正面说,必须思考如何赋予人工智能以"良心",使其真正对人类友好;从负面说,必须思考如何避免人工智能得到"自由",使其不能对人类反叛。人类从宗教得到的教益,最重要的是要爱人;当代人类不要只图人工智能的利益,还要警惕人工智能的风险,必须学会自我规限,预防灭顶之灾。 


4

何怀宏 | 人物、人际与人机关系——从伦理角度看人工智能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7期


传统的社会伦理一向是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为中心,现代伦理学近年则开始比较系统地反省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未来的伦理学大概还需要将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纳入其考虑范围。这主要是因为人赖以获得对其他所有自然物的支配优势的智能,将可能被机器超越。关于人机关系的伦理思考,一种思路是倾向于做减法而非做加法,即优先和集中地考虑规范智能机器的手段和限制其能力,而不是考虑如何设定和培养机器对人类友好的价值判断,亦即尽量将智能机器的发展限制在专门化、小型化尤其是尽可能的非暴力的范围之内。


原文阅读

何怀宏 | 人物、人际与人机关系——从伦理角度看人工智能  


 5

范忠信 | 人工智能法理困惑的保守主义思考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9期


人工智能问题是近年学术界空前热议的话题之一,法学界一些同仁也情不自禁置喙其中或略表忧虑。人工智能即将带来人类生活空前巨变, 是福是祸都不能不承受,谁也无法置身事外,大家都预感无可逃于人工智能巨掌魔力之间。古谚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社会学、法学界一些有“远虑”倾向的学人率先涌起一些忧虑感是正常的。有学者曾呼吁“全世界的自然人联合起来”应对人工智能潜在威胁,可惜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原文阅读

范忠信 | 人工智能法理困惑的保守主义思考  


6

高奇琦 | 人工智能的学科化:从智能科学到智能社会科学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9期

智能科学是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新兴学科。该学科是智能基础理论与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涵盖了计算机科学、数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培育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一片沃土。


其中,脑科学主要探索大脑的本质,从分子、细胞和行为三个层面研究自然智能的原理和模型;认知科学主要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如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意识等;人工智能则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使用人工方法和技术模拟来扩展人类智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应用也逐步渗透到个人的生活中去。从人脸识别到语音识别,从AlphaGO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在社会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在此期间,人们不由得重新审视技术对于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和技术应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笔者尝试提出智能社会科学的概念,通过社会科学的视角,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和相应问题的疏解之道。


原文阅读

高奇琦 | 人工智能的学科化:从智能科学到智能社会科学  


7

惠志斌 | 数字加密货币的形成机制与风险监管研究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9期

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和价值尺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 年前,当时苏美尔人用楔形文字和黏土筹码建立了自己的货币体系。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货币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先后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等不同阶段。20 世纪80年代以后,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电子货币、虚拟货币、数字加密货币等新型货币形态相继出现。

 

其中,电子货币将法定货币的物理形态改变为电子化的存储和支付形式,由政府发行,具有无限法偿的性质和被赎回的保证,本质上是法定货币的电子化;虚拟货币则是产生于与现实经济没有直接关联的网络虚拟空间或是组织机构内,由特定的中心化组织发行,须使用法币进行充值或使用法币消费行为附带产生,用以购买特定的商品和服务,虚拟货币通常不能逆向转换为法币,如游戏币、航空里程和信用卡积分等;数字加密货币则是一种全新的资产价值表现形式,它基于密码学分布式账本技术,采用去中心化的点对点支付机制,理论上政府和私人机构都可以作为数字加密货币的发行人。近年来,全球数字加密货币发行与交易如火如荼,但在实践层面仍存在巨大争议,是各国金融监管的重点领域。

原文阅读

惠志斌 | 数字加密货币的形成机制与风险监管研究 


8

徐英瑾 | 儒家该怎么看待数据隐私问题——兼论“数据化儒家”的可能性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0期


不得不承认,目下的中国文化重建工作,正在面临着一种非常复杂微妙的局势。一方面,国学的复兴热潮正在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与学者的精力,去从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注释和传播工作;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载体的出现,又在全面地削弱各种传统的文化信息传播模式(特别是对于纸媒)的社会影响力,进而通过对于“娱乐至上”理念的扩散来抵消严肃文化的传播学效应。耐人寻味的是,国内从事儒家政治哲学研究的学者,大多倾向于将自己的理论谈话伙伴,定位为同样属于学者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或政治保守主义,却很少顾及信息技术载体下的大众意识形态样态产生的动力学机制。在笔者看来,这种过于“不食人间烟火”的态度,或许既会削弱儒家在新技术条件下的说服力与传播学效力,亦会加高在不同专业群之间业已存在的信息壁垒。而本文的目的之一,也便是本着“消除跨专业对话壁垒”的学术初心,向读者展示激活传统文化资源应对新技术时代的可能性,由此甚至为一种具有“数码化的儒家”(digitalized Confucianism)色彩的新技术路线的发育,提供思想层面上的预备性讨论。


原文阅读

徐英瑾 | 儒家该怎么看待数据隐私问题——兼论“数据化儒家”的可能性


9

段伟文 | 数据智能的算法权力及其边界校勘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0期


对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描绘社会发展趋势类的畅销书有很多内涵相近的提法:“大数据时代”“算法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化社会”,等等。鉴于社会与时空的加速流变,这种冠名难免以偏概全,但“看似”毋庸置疑的是: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我们的世界之上出现了一个与之紧密交织的数据世界,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等数据智能日益成为与人形影相随,乃至让人须臾不可离的存在,一种以数据和算法为技术伴侣的文化正呼之欲出。由此,一种正在浮现的未来情境是,沿着数据智能这一历史性桥梁,人类“似乎”终将全面步入智能社会。在此,之所以加了“看似”和“似乎”两个不置可否的形容词,因为不论是大数据时代和算法时代还是人工智能时代和智能化社会之类的社会政治话语,如果不加反思和质疑地接受和使用,实际上意味着将其视为某种“社会必然性”的展开,亦往往表明了对其预设的价值取向的屈从或默认。


原文阅读

段伟文 | 数据智能的算法权力及其边界校勘


10

赵丽涛 | 大数据时代的关系赋权与社会公正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0期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以及PC客户端、移动终端等数据来源与数据承载方式的深刻变革,“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每个个体的言行举止在不经意间就会留下“痕迹”,成为可以被记录与分析的对象。在大数据时代,被量化的“痕迹”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通过相关性耦合产生一套新的权力关系,进而对不断被数据化的社会带来深刻影响。


原文阅读

赵丽涛 | 大数据时代的关系赋权与社会公正


11

何怀宏 | 奇点临近:福音还是噩耗——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最大挑战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1期


“奇点(singularity)”的概念本身就让普通读者感觉奇怪,难以捉摸,它有数学、天文学上的多种含义,我这里自然主要是在人工智能的范围内使用。简要地说,“奇点”就是指机器智能超过人类智能的那一刻,或者说智能爆炸、人工智能超越初始制造它的主人的智能的那一刻。


原文阅读

何怀宏 | 奇点临近:福音还是噩耗——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最大挑战


12

杨庆峰 伍梦秋 | 记忆哲学:解码人工智能及其发展的钥匙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1期


记忆哲学能够为人工智能(AI)的发展提供很好的理论根据,并可能成为智能时代哲学出场的有效方式。它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从反思争论看,记忆观念能够澄清"强弱"AI争论的实质;从发展基础看,记忆分类为AI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从发展方向看,记忆模式决定了AI发展方向,即如何形成通用智能;从发展危机看,灾难性遗忘是制约通用AI形成的一个根本性障碍;智能体能否作为回忆主体存在将会是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极大问题,而回忆与记忆关系的澄清将明晰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试图从记忆哲学角度阐述哲学对于人工智能发展提供的洞见:记忆哲学提供了一种思考AI的视野。 


13

闫宏秀 | 记忆何以创构未来——数据与记忆的未来指向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1期


一般而言,记忆主要是过去指向的,意指对过去的某种记载或表征,这种记载或表征也是一种承认。但也正是在承认的过程中,记忆的未来指向随之而至。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记忆的未来指向备受关注,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论域。特别是在以数据科学与数据技术为背景的当下,智能化数据所形成的记忆作为生物学记忆的一个补充,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留存,还将记忆的生成意义、对未来的预见功能等以技术的形式带出。数据的预测、铭刻、创构等技术特质关涉着记忆未来指向的确定性,塑型着记忆未来指向的出现场所、出现方式及内容等。在基于数据带来记忆未来指向新特质的同时,数据的伦理意蕴与记忆未来的指向也关联在了一起。 


END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探索与争鸣》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21-53060418

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

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