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索与争鸣·“五四·青年”专刊丨2019.05目录及摘要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 探索与争鸣杂志 2019-10-22

◆ ◆ ◆ ◆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注:自2018 年6月1日起,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 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


 新刊上架

 2019.05 

 卷首语


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站在世纪门槛上,“五四”早已不仅仅是具体的历史时刻,更是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的现实资源和激励青年成长的时代丰碑。


100年来,五四运动之所以值得不断纪念,一代代学人不断与之对话、交流、碰撞,不断赋予其时代意义,就在于它是100年来砥砺中国之思想和学问的最好的“磨刀石”,它为反思时代问题提供了最佳的参照系。100年后的当代学人回顾“五四”,可以从中获取多个角度、多种侧面的启示。“五四”一方面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她指引了中华文明的新方向,开启了新路径,创造了新形态。在这个意义上,新方向是明确的,但新路径仍在求索,新形态远未完成。从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使命来看,求索文明新路径,建构文明新形态依然是任重道远的未竟事业,我们需要反复从“五四”这一源头汲取丰厚的思想养分和精神能量。


历史不仅需要纪念,更需要反思。在“五四”百年之际,我们需要站在全球文明的高度、站在新时代的前沿对其进行深度反思,进一步发掘“五四”精神和民族命运之间的关联。尤其,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中华民族复兴需要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中国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则需要一代代的奋发努力,尤其需要年轻人的勇敢创新。


作为一本坚持以“思想温暖学术,学术关怀现实”为办刊理念,创刊之初就坚持与青年学人共成长的学术刊物,编辑和出版这一期“五四·青年”100周年专刊是编辑部全体同仁责无旁贷的使命。本期专刊包括“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专辑和“第三届(2018)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专辑”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专辑,分别从不同学科、不同视野与不同世代的角度,回到“五四”历史现场,在百年历史脉络和精神图谱中阐述五四精神;第二部分是 “第三届(2018)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专辑”,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从2018年1月1日起,历时一年,面向全国青年学人,进行了主题为“从新时期到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征文活动,共收到900余篇论文,本次专刊选发其中6篇论文。这些论文也许略显稚嫩,但作者们自觉将学术研究与现实关怀结合起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凝聚了当代青年学人对历史和时代的思考,编发这期专辑,亦是对“五四”的一种特别纪念。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


封面



封二



封底



目录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专辑

专辑一 

世纪回旋:百年“五四”的文学省思

郜元宝

走出百年文学的两极摇摆

——也算是一种“五四”“记念”


张福贵

百年中国文学的人文情怀


王本朝

白话如何成为新文学 :

语言与思想的双向发力


刘勇

五四新文学何以“现代”


葛红兵

“五四”的“百年回旋”与杜威的预言


沈卫威

哥大哈佛之争 :两大留美学人群体对中国新教育及新文学的贡献


程光炜

“五四”前后 :鲁迅在书信日记中的活动


解志熙

蒙冤的“大哥”及其他

——《狂人日记》的偏颇与新文化的问题


 专辑二 

“五四”与现代中国

陈平原

危机时刻的阅读、思考与表述


罗志田

天下、国家与社会 :我们怎样看“五四”


王汎森

启蒙是连续的吗


王德威

鲁迅、韩松与未完的文学革命

——“悬想”与“神思”


专辑三 

全球文明视野下的“五四”研究

白永瑞

活力东亚的 1919:作为革命起点的“五四”与“三一”


 专辑四 

青年学人看五四

王锐

寻找“新的政治”

——“五四”前后陈独秀对于国家问题的思考


林峥

招魂、革命与恋爱

——“五四”与陶然亭风景的流变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专辑

李旭东

流动社会中的“过渡日常”

——基于京郊代耕菜农研究的分析框架

  

何青翰

岭上诸神

——一座南方文庙的改革开放史


冯庆

“世界历史”的内与外

——欧洲近代政治史观下的审美启蒙难题


李辉

如何思考政治腐败:基于概念的理论反思


柳亦博

话语体系与“环世界”

——现代国家治理的正典叙事及话语重构


熊波

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的样态评价与归责理念


政治

郭苏建 臧晓霞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经验主义合法性的理论反思

——一个“合法性建构”的制度分析框架 


社会

张鸿雁

网络社会视阈下的全球城市理论反思与重构 

世纪回旋:百年“五四”的文学省思

郜元宝 张福贵 王本朝 刘 勇 葛红兵 沈卫威 程光炜 解志熙

2015 年仲夏,适逢《新青年》在上海创刊 100 周年,由《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发起,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北京大学儒学院,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现代化与化现代——新文化运动百年价值重估国际学术研讨会”,三卷本论文集于 2019 年由上海三联书店隆重推出。


如今又逢“五四”100 周年纪念,杂志社反复筹划,决定特辟百年“五四”纪念专刊和专栏,从百年文学发展的角度来反思“五四”。承蒙学界同仁再次鼎力支持,发抒卓见,共襄盛举。


“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梁任公此言,诚不我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元气淋漓,有如狂飙突进,大破大立,短短一二十年,文化得以更新,风气得以转移,端赖排闼而入的各种“新思潮”。因此每逢纪念反思之际,从人文及社会诸学科的立场出发,研究“五四”前后各种“新思潮”,自然成为重中之重。至于文学研究,则似乎可有可无,在各种纪念与反思的学术场合,顶多发挥一点辅助和陪衬的作用。


其实“新文学”乃“新思潮”“新文化”尽精微致广大之特殊部门,其投射“新思潮”“新文化”之奥义,诚非其他部门所能取代,故透过“新文学”反省百年“新思潮”与“新文化”,必能见他者所不能见,言他者所不能言。


“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故人群所当希冀要求者,不惟奈端已也,亦希诗人如狭斯丕尔(Shakespeare);不惟波尔,亦希画师如洛菲罗(Raphaelo);既有康德,亦必有乐人如培得诃芬(Beethoven);既有达尔文,亦必有文人如嘉来勒(Garlyle)。凡此者,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之偏倚,因以见今日之文明者也。”鲁迅这番话比新文化运动正式发动早了十年,他还断言 :“嗟夫,彼人文史实之所垂示,固如是已!”


确实,百年“新思潮”之更迭,“新文化”之演进,起初即以“文学革命”担当主角,嗣后又无时无地不与“新文学”共进退。值此大规模纪念反思之际,文学之观照岂可缺席,文学之心声岂能缄默!


如今又是知识共享、学科融合的新时代,文学与其他学科更不应该有隔阂,但文学创作与鉴赏的实际经验,文学史的知识谱系,仍具不可化约之特殊性。惟其如此,更需跨越学科界线,使文学研究的内部与外部互通声息,思潮和文化的整体反思由此才不至出现太多死角与盲区。果如是,则文学研究幸甚,思潮与文化研究幸甚。

——特约主持人 郜元宝


“五四”与现代中国

陈平原 罗志田 王汎森  王德威


多年前,我在《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的导言中说过 : “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关键时刻’,其巨大的辐射力量,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不管喜欢与否,你都必须认真面对,这样才能在沉思与对话中,获得前进的方向感与源动力。对于 20 世纪中国思想文化进程来说, ‘五四’便扮演了这样的重要角色。作为后来者,我们必须跟诸如‘五四’(包括思想学说、文化潮流、政治运作等)这样的关键时刻、关键人物、关键学说保持不断的对话关系。这是一种必要的‘思维操练’,也是走向‘心灵成熟’的必由之路。在这个意义上,‘五四’之于我辈,既是历史,也是现实 ;既是学术,更是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五四”的历史地位主要是北京大学师生“干”出来的,也是他们“说”出来的。从 1920 年起,连续六年,北京的《晨报》都出五四纪念专刊,撰文的有社会名流或年轻学生,其中最主要的是北大师生。出场的教授有蔡元培、李大钊、胡适、蒋梦麟、陶孟和、朱希祖、高一涵、谭熙鸿、马叙伦等,学生则包括了罗家伦、顾颉刚、孟寿椿、章廷谦、孙伏园、黄日葵、朱务善、董秋芳等。北伐成功,“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出于对青年学生政治激情的恐惧,制止举办“五四”纪念活动。但北大师生不理睬这一禁令,依旧我行我素。正因为这种长期坚持,谈论五四运动,似乎成了北大师生的“徽记”。1979 年 3 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刊行《五四运动回忆录》上下两册,同年 11 月刊行《五四运动回忆录》续编,一半以上文章谈北京 ;而北京的文章,三分之二是北大师生撰写的。


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国内外有很多纪念活动。考虑到春光明媚的五月大家都很忙,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同仁既想共襄盛举,又不希望跟别人撞车,于是选择了三月底这乍暖还寒时节,举办“五四与现代中国”论坛,以我们自认为恰当的学术形式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3 月 30 日在北大举办的“‘五四’与现代中国”论坛分上下两场。下午的分论坛有十七篇论文发表 ;上午则是六个主题演讲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的《危机时刻的阅读、思考与表述》,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狭间直树的《五四运动与日中关系史概略》,四川大学杰出教授罗志田的《把“天下”带回历史叙述:换个视角看“五四”》,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及比较文学系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王德威的《鲁迅、韩松与未完的文学革命 ——“悬想”与“神思”》,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院教授方德万(Hans van de Ven)的《作为现实政治的“五四”》,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特聘研究员、 “中研院”院士王汎森的《启蒙是连续的吗?》。六个演讲都很成功,但考虑到版权等因素,经与作者协商,选择其中四篇演讲组成专辑,一并奉献给《探索与争鸣》的读者。

——特约主持人 陈平原


专辑三  全球文明视野下的“五四”研究 

白永瑞 | 活力东亚的 1919:作为革命起点的“五四”与“三一”

【关 键 词】 现代性 半殖民 东亚 区域史 共和 全球本土学


【内容摘要】 五四运动与三一运动的关系如镜子般互相映照。从全球化历史中的“同时性”的观点出发,可重新定位两者在“世界史上的意义”,在关注“五四”与“三一”的同时性时,也应注重对两者的个别性进行比较,从“连动的东亚”视角重新审视这两个事件。随着纷纷被卷入世界体系,帝国日本、半殖民地中国、殖民地韩国这三者在世界体系的等级结构中处于各自不同的地位。此时需要关注分处不同地位却又相互作用的东亚的状况。这是为了看破(半)殖民地现代的复杂性,从中找出超克现代的契机,意味着同时进行“现代适应与现代超克”的“双重课题论”的有用性。这两个事件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在社会历史的变化中被不断重新诠释,如何(再)记忆两者不只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现在正是需要探索重新解读两者方法的转折点。笔者准备以将两者称为“五四革命”和“三一革命”的方式来挑战这个课题。“五四”与“三一”中出现的民众集结样貌为以革命来概括理解这两个事件的历史意义提供了根据。“五四”与“三一”虽然是两个国家个别历史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与东亚区域史、全球史互相作用的一部分。

专辑四  青年学人看五四

王锐  | 寻找“新的政治”——“五四”前后陈独秀对于国家问题的思考

【关 键 词】 陈独秀 五四运动 国家问题 马克思主义


【内容摘要】 “五四”期间,在舆论界影响极大的陈独秀对于国家问题进行了许多思考。之前他目睹民初政治乱象,产生许多悲观论调。但他却忽视了民初政治的主要参与者皆为士绅,彼辈并不能代表全体国人。《新青年》创办后,随着更为深入地了解现实,陈独秀发现资本主义式的国家并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特别是巴黎和会显现了近代列强真实的政治行为逻辑。与此同时,马克思列宁主义给予他一个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真实状况的理论基础,让他能够从广大平民的角度出发,思考“新的政治”。陈氏思想轨迹的变迁,具体而微地呈现出“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界之特征。

林峥 | 招魂、革命与恋爱——“五四”与陶然亭风景的流变 

【关 键 词】 陶然亭 “五四” 遗老 社团 革命 恋爱


【内容摘要】 陶然亭曾是宣南人文胜迹,伴随宣南士乡沦为市井城南,陶然亭也日渐衰败;而在“五四”新气象的感召下,其面目又有了新变化。以 1920 年代陶然亭风景的现代性转型为视角,可管窥“五四”之后北京多元的政治与文化生态。从京师遗老的雅集,到“五四”时期政治社团的集会,再到高君宇与石评梅的情事,陶然亭在见证士大夫雅集传统式微的同时,也促成了新青年、新女性的革命与恋爱。陶然亭的转型折射了五四“新人”对于新的政治、文学、社交方式和情感模式的想象,遗老对旧时代的凭吊和青年对新时代的憧憬在此相映成趣。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专辑


2018 年,适逢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 40 周年,为进一步鼓励青年学者深度、全面思考和阐释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在上海社联党组领导下,在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专项资金资助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面向全国青年学人和青年学生,开展了主题为“从新时期到新时代 :中国改革再出发”的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活动。本次征文活动历时一年,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厚爱,共收到来稿 900 多篇。2019 年 1—3 月,编辑部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编辑部初审、专家匿名复审和资深学者终审的程序,对所有来稿进行评选,最终 26 篇论文获奖。2019 年 3 月 29 日,《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在上海召开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颁奖大会暨“中国知识体系构建与青年使命”青年论坛。


阅读入选的论文,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青年学者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与新时代国家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尝试运用不同研究视角和学术范式来解释、解答新时代的新问题,并提出了不少颇有新意和创见的观点。这正契合了此次征文所主张的“学术研究与现实关怀结合”、“为解决和解释中国问题提供独到思路”的设想,也符合《探索与争鸣》杂志所坚持的当下性、公共性、跨学科、思想性为核心的办刊特色以及长期以来所倡导的“思想温暖学术、学术关怀现实”的办刊理念和“提倡自由探索,鼓励学术争鸣”的办刊风格。 此外,本届获奖作者体现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近一半获奖者为 90 后学人。某种程度上,这标志着 90 后青年学人作为一个整体浮出历史地表,并逐渐成长为学术界的新生力量。新生代学人受过比较系统的专业训练、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视野较为开阔、能够自觉将学术问题的研究和中国改革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结合在一起。当然,毋庸讳言,这些入选的作品,还属于青年学人学术起步阶段的尝试,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瑕疵,有些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或是并不十分成熟的想法。此外,相比全国数量巨大的青年学者和在读研究生群体,本次征文的覆盖面非常有限 ;也由于征文奖项数量有限,还有一些比较有学术潜力的青年学者没能入选,这不免令人遗憾。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一本自诞生起就坚持把“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作为办刊使命的学术刊物,自 2014 年起,《探索与争鸣》在全国发起青年理论创新奖,至今已经举办三届,此外,编辑部还于 2018 年推出了“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和“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等活动,这些均得到各界支持并取得了不错反响。本着鼓励青年、支持青年的初衷,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特开辟“五四·青年”专刊,并组织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特辑,集中选发此次征文获奖文章。这是编辑部的第一次尝试,肯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学界给予包容和支持!我们也真诚欢迎广大青年学人继续关注、参与和支持编辑部的其他各项活动。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


李旭东 | 流动社会中的“过渡日常”

——基于京郊代耕菜农研究的分析框架

【关 键 词】 过渡日常 过渡经济 实践 时空 情感与意义


【内容摘要】 流动社会中底层劳动者的日常呈现为一种过渡状态,即“过渡日常”。它是指处在现代流动社会中的劳动者因各种原因从家乡来到异地谋生,但得不到在异地扎根的成员资格,在这种困境下劳动者表现出一种临时性和过渡性的生产与生活状态。从日常生产与日常生活两个面向以及“过渡经济”心态来理解劳动者在具体过渡时空中的实践行动、情感体验与意义表达,结合“总”与“分”两种视野来理解劳动者的“过日子”,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转型社会中底层劳动者议题。


何青翰 | 岭上诸神

——一座南方文庙的改革开放史


【关 键 词】 文庙 教化 改革开放 文化权力


【内容摘要】 本文以中国南方某省一座县城文庙及其周边文化产业的崛起为例,对其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深描”,以期发现其文教转型的内在逻辑。宏观上看,革命遗产与改革机制仍在发挥作用,文庙在唤醒着茶城民众道德生活的古老记忆的同时,也经历着“人民主权”对于自身的反向塑造。在历经全面“市场化”的混战之后,随着执政思路的转变,地方政府努力重塑文庙的行为包含了比以往更多的“教化”意图。然而,从整体来看,茶城文庙并没有走完其漫长的“过渡”之路。尽管地方政府动用行政资源恢复了“祭孔”等最为重要的文庙标志,但这些象征权力的制度化与组织化,仍需经过文化符号与伦理生活的重新的有机结合。在培育出适宜的独立法人及运作模式之前,如果没有一种纯粹的文化尊严从文庙内部生长出来,没有一种新型“教化”在“人伦”层面更好地实践出来,那么资本与权力的力量随时可能切断文庙与社会的信仰关联,封闭其神圣空间。


冯庆 | “世界历史”的内与外

——欧洲近代政治史观下的审美启蒙难题

【关 键 词】 “世界历史” 民族国家 政治史 美学 启蒙


【内容摘要】 “美学”是 18 世纪以来西方重要的启蒙话语。在今天,要认识其重要性,必须首先从政治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认清源于欧洲的“世界历史”的真实地缘政治趋势及其相应的观念谱系,把握西方审美启蒙话语试图回应民族间野蛮竞争危机的“幽暗意识”。由此,可以澄清黑格尔世界历史哲学框架中历史主义美学观的出发点与局限性。一旦具备兰克和布克哈特回到政治史现实处境的视野,我们将重新明确华夏文明在面对“世界历史”危机时应当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问题意识。


李辉 | 如何思考政治腐败:基于概念的理论反思

【关 键 词】 政治腐败 盗贼政权 庇护主义 回报性腐败


【内容摘要】 腐败这一概念被引入社会科学,原本是用来形容政治权力的异化和政治制度的衰败,但在现代社会科学乃至政治科学中,腐败问题的研究越来越表现出“去政治化”的趋势。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把政治腐败重新定义为以政客为行为主体的政治权力的异化,在这个过程中,政治权力被制度化地扭曲为满足个人或者少数集团私利的工具,并且高度嵌入在既定的政治制度之中。在这个定义基础上,政治腐败不再是简单的滥用公共权力的个人行为,而是表现为集中特定的政治形态,主要包括盗贼政权、庇护主义和回报性腐败。


柳亦博 | 话语体系与“环世界”

——现代国家治理的正典叙事及话语重构

【关 键 词】 国家治理 话语体系 环世界 正典叙事 话语重构


【内容摘要】 精英斗争、行动者网络以及场域互动,是关于现代国家治理运行的三种正典叙事。它们分别继承自精英主义、社群主义和法团主义,并围绕结构变迁、制度建构和行动生成发展出了“自上而下递推”“自下而上渗透”以及“中间向两端弥散”三种叙事。曾经界限分明的学科纷纷被话语统合起来——政治学对国家、经济学对市场、社会学对市民社会的研究,都被纳入治理话语体系的框架中,与三种正典化的国家治理叙事结合,介入政治生活的所有位面,构筑了迥异的环世界。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国家必然会生成一种适应信息社会的治理话语,即所谓“第四叙事”,它有可能挣脱前三种叙事的缠斗,建构起一种由数字触角的感知所形成的经验世界——“信息环世界”。它将令所有环世界都获得极大扩张,最终,环世界的重叠会令人们由共在转变为共生,进而为开启一个合作社会创造可能。


熊波 | 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的样态评价与归责理念

【关 键 词】 人工智能 刑事风险 智能产品 规制理念 刑事责任


【内容摘要】 纵使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强智能机器也无法凭借代码和编程,而成为独立的刑事责任主体。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的样态评价在于:智能机器犯罪主体评价具有人类依附性、智能主体不具备单独的认识和意志因素、智能产品的行为来源于人类思维的输出。刑法对于人工智能风险的评价,应当采取结果型风险的规制理念。其中,“结果”应当采取实质性解释,将其限定为行为创设的智能风险所具有的客观性、现实性、外界可识别性之危害结果,可以规避预防型理念的抽象与空洞致使的人工智能刑事风险肆意扩散至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智能产品之中,进而防范刑法理论体系的整体崩塌。


郭苏建 臧晓霞 |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经验主义合法性的理论反思——一个“合法性建构”的制度分析框架

【关 键 词】 合法性建构 经验主义合法性理论 历史制度主义 制度变迁


【内容摘要】 合法性概念和理论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领域的各类经验研究。然而,经验主义合法性理论存在着技术路径的“模糊性”与“操作化”要求之间的张力,需要在挖掘合法性的制度内涵基础上讨论合法性建构的技术路径。历史制度主义以“制度”为中心的分析视角,为“合法性建构”提供了中观层次的分析对象、合法性存续的制度解释、基础转换的动因以及正义价值的规范性意义,并拓宽其历史维度。通过这一视角的检视,可以提出“合法性类型塑成—制度变迁场域——重构边界激活”的制度分析框架,用于解释“合法性基础”与“制度变迁”之

间的因果关联,从而揭示如何在制度层面构建合法性的问题。

张鸿雁 | 网络社会视域下的全球城市理论反思与重构

【关 键 词】 全球城市 网络社会 市民社会 全球化乡村


【内容摘要】 全球城市理论的反思性研究,是对全球网络社会一体化引发社会变革的一种反响。全球城市研究呈现三种“文化转向”:其一,从什么是全球城市的研究向全球城市的养成因素研究转向;其二,从全球城市经济秩序控制功能研究向全球网络社会的“去中心化”研究转向;其三,从全球城市要素集聚研究向全球城市文化认同研究转向,进而发现全球城市的进化与发展规律,为中国提供可借鉴的全球城市样本。当下,中国全球城市建设缺乏世界性与地方性结合的经济与文化融合战略;全球城市定位缺乏世界范围的超前、超强和差异化“三位一体定位”的战略;全球城市的国际化开放和世界“身份文化识别”缺乏顶层战略。全球城市的最低文化价值是国际化的文化认同价值,以创新获得文化认同是全球城市的基本功能。全球城市的养成是一个历史进化过程,中国应从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全球文化价值反射”的角度,采取全球城市价值高端介入战略,培育全球城市的内生机制和内在动力。


【往期回顾】


探索与争鸣 · 新刊速递丨2019.04

探索与争鸣 · 新刊速递 | 2019.03

探索与争鸣 · 新刊速递丨2019.02

探索与争鸣 · 新刊速递丨2019.01


END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探索与争鸣》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21-53060418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